《变形计》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2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作业参考答案授课教师:唐艳作业 1第一章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P6)答:⑴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⑵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⑶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2.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
(P9)答: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简述我过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P14)答:⑴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⑵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⑶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⑷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⑸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
4.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4个方面的内容?(P16—17)答:⑴信息流;⑵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⑶记忆取决与信息骗码;⑷会议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4个要素?(P18)答:⑴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⑵学习是自我发起的;⑶学习是渗透性的;⑷学习是自我评价的。
6.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具有哪6个特点?(P19—20)答:⑴积极的学习;⑵建构性的学习;⑶雷击性的学习;⑷目标指引的学习;⑸诊断性的学习;⑹反思性的学习。
7.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
(P21)答: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描述传播行为的便利方法—回答5个问题:1)谁(who)? 2)说了什么(say what)? 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4)对谁(to whom)? 5)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问题被称为“拉斯韦尔五W公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模式。
8.简述施拉姆交互模式的内容.(P22)答:施拉姆交互模式的内容是传播的循环模式,不仅强调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的双向性.9.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下《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节目分析》篇一一、引言《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档以山西旅游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对这档旅游节目进行深入分析,从传播者、信息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
二、拉斯韦尔5W模式下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节目分析1. 传播者(Who)《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者主要包括节目主持人、摄影师和旅游专家等。
首先,节目主持人通过自身形象和语言表达,向观众传递了山西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
其次,摄影师运用专业手法捕捉了山西的美景和特色,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山西的美丽。
此外,旅游专家的参与也为节目增添了权威性和专业性,使得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旅游知识和文化内涵。
2. 信息内容(What)《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信息内容主要围绕山西的旅游资源展开,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节目通过实地拍摄和采访,将山西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节目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邀请观众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使得节目更具亲和力。
3. 传播媒介(Which)《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电视和网络。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较高的传播效率。
而网络则使得节目能够更好地与年轻观众进行互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此外,节目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与。
4. 受众(Where)《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受众主要是对旅游感兴趣的观众。
节目通过丰富的信息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观众。
同时,节目还注重与受众的互动,通过问卷调查、观众投票等方式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
5. 传播效果(Why and with what effect)《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目成功地展现了山西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使得观众对山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其次,节目通过权威性的旅游专家和专家的解说,提高了观众对旅游的认识和了解;最后,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基于5W模式的选秀节目传播策略分析作者:王佳琳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12期摘要:选秀节目在2020年火遍荧屏,《乘风破浪的姐姐》更是凭借年龄30+的女艺人参赛备受瞩目,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入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选秀类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传播策略,为选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5W模式;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传播策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1984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清晰完整地阐述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后文将由此入手,分析选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二)《乘风破浪的姐姐》簡介《乘风破浪的姐姐》是由芒果TV推出的女团成长综艺节目,不同于青年偶像选秀综艺,参加选秀的选手都是年龄超过30岁的中国女艺人,包括演员、歌手、主持人等,节目模式是通过舞台表演,由观众投票,最终选出7位姐姐成团出道。
节目口号为:三十而骊,青春归位。
她们无惧年龄、逆龄奋斗,通过对她们舞台竞演和合宿生活的录制、播出,该节目向观众传达一种独立女性青春自信、勇敢追梦的思想。
这类真人秀具有舆论导向的示范功能,展示出来的女性形象,不仅代表了这30位女艺人,也是这个时代的女性群像,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女性的思考方式。
2020年6月12日,即使没有过多宣传悄无声息地开播,《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仅10分钟,播放量就达1000万以上,12小时播放量便达到了1.4亿,引发粉丝狂欢,股票上涨,收入暴增,节目播出到现在,话题阅读总量达百亿以上,总播放量超50亿次。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37.3%。
05教育技术学 20052801120 吴清泉4种传播模式案例分析传播用于教育目的并且具有教育的相关特性时,就称为教育传播,即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决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一、案例阅读1. 阅读下述关于《感悟亲情》的作文教学案例的三个不同场景片断:【案例一】场景1: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感悟亲情》,向学生讲解亲情的伟大可贵(我们可以感受到亲情……),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表现亲情。
举例说明写作时细节很重要,可以通过细节表现出真挚的情感。
场景2:教师给学生看图片《父亲》(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父亲那沧桑的目光,刀刻般的皱纹),讲感人的故事《母亲》(为了孩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姐姐》(为了弟弟上学,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打工),创造了动人的气氛,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写自己的亲情故事。
分析图片的细微之处和故事的情节,说明表现情感时细节的作用。
场景3:教师首先借助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展示表现亲情的课件(表现母子情深),渲染气氛,使学生先感受亲情,并且说说生活中使自己有感触的亲情。
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小品《背影》(对父亲的特写镜头:蹒跚地过特轨,努力地爬月台),感受名家写亲情。
结合影片的特写镜头对《背影》经典片断进行分析(文章中动词的运用),强调细节的重要性(知识点,方法的教学)。
最后每位同学谈了自己对亲情的看法,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进行德育教育),在特定的环境中(教室、实验室、纪念馆),由特定的人员(学科教师、实验教师,讲解人员)组织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发生预期的变化(知识、操作技能、情感),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这几个案例可以明显地看出教育传播系统至少包含这样几个要素:教育目的、教育环境、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教育效果。
关于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可以用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如下图)来解释。
CONTEMPORARY TV2015年第4期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媒介技术对大众产生了巨大影响。
个体空间和私人生活在媒体的强力关注下成为公共话题,电视媒介通过挖掘这些话题来提高其信息传播、大众娱乐、舆论监督等功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被聚焦的人物则借助媒介传递个人诉求,以实现其生活目标或人生理想。
这种由媒介功能与人物诉求所达成的“双赢”效果成为时下节目制作的重要特征。
本文以青春励志型真人秀栏目《变形计》为代表,探讨电视节目制作应如何达到媒介功能与人物诉求之间的双赢。
一、参与互换的主人公通过角色扮演获取不同的人生体验,是互换类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思路。
与当前热衷炒作明星私人空间或团体生活、消费星二代日常生活琐事等真人秀节目相比,《变形计》在媒介功能上闪现出了不同于其它真人秀节目的可贵之处。
按照《变形计》导演梁书源的话说:“一定会拍到城里孩子内心有了改变,才会收工。
”①即城市少年需被乡村的落后环境与辛苦忙碌的农村生活所触动,意识到自己应珍惜所处的优越环境,体悟到父母的呵护与不易。
但这并不是“变形”一词的精髓,“变形”在制片人刘茜眼中是一场“新上山下乡”运动,她希望通过“变形”人物的互换,不仅能够促使参与者对原有的学习、生活、家庭获得新认识和新体验,还希望借此来沟通社会上存在着的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缩短因社会阶层越来越独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不同的人提供一个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机会。
②所以“变形”的意义不仅在于制作团队欲展现城乡少年身上的症结与问题,还揭示出了不同阶层的家庭状态,折射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社会景观和精神风貌。
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指出,社会环境监测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栏目通过关注两类年纪相近、生活背景不同的少年,生动、具体而全面地剖析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状态,会诊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有效地发挥了社会预警作用。
在栏目的前四季中,心理专家作为嘉宾对青少年出现的身心问题进行解读,分析问题少年的内在动因;从第五季开始,栏目抛开了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固定模式,直接以观众和“变形”主人公城乡少年的“对话”模式展开,进一步引导和激发观众关注城乡差距背后的系列话题。
第33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9 2012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2《变形计》的传播学解读刘芝庭(湖南科技学院 新闻传播系,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2006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新栏目——《变形计》开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节目的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予以分析和评价,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期待它能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而且能为“真人秀”节目起到典范作用。
关键词:真人秀;变形计;传播学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9-0192-02《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成功借鉴欧美真人秀《交换配偶》、《交换妻子》等节目的创意和节目元素于2006年推出的新栏目,宣称“新生态纪录片”,制作理念是“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
”[1]现在它已成为一档万人钟爱的电视节目,每个周三、周四晚上都有大量的电视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这一档“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的真人秀节目。
虽然创意来自国外,但是《变形计》节目并没有沿袭国内外近年来真人秀节目的套路,而是在节目的创意和节目元素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采用传播学的一些理论,从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对“变形计”进行一些分析:一 内容分析(一)参与方式《变形计》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采取自愿报名。
从播出的节目来看,以往的参与者类型比较多,如网瘾少年和乡村孩子互换、城市“问题少年”和陕北农家孩童互换、北京重点小学教师与山村教师互换、厅级干部与村官互换、均有吸毒史的大城市老板和小城市摊贩互换等等。
但是从第四季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考虑到受众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度比较高,家长报名比较多的情况下,节目的主人公集中到了青少年方面上来。
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研究——兼评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研究——兼评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的功绩与局限林之达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32年提出并经过16年修正、补充而成的5W传播模式,在传播学界已是有口皆碑了。
这个5W传播模式影响之大,以至在传播学领域形成了相应的5项专门研究,即“传者研究”、“信息或传播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者研究”和“效果研究”。
拉斯韦尔的功绩在于他通过这个5W传播模式正确地指明了传播学研究战略的主攻方向,帮助我们免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传播的枝节甚至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使传播学界的主力军在近半个世纪里,把主要精力用在考察、研究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整个传播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实在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然而,随着传播科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5W传播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它在不少传播学者的头脑中浇铸了一个僵化的思维定势:一提传播学研究些什么内容,就只在5个研究项目上打转转,难于跳出这个框框去想问题。
于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被置于考察的视野之外了。
比如传播史的研究,传播战略、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方法的研究,传播法规研究,传播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特别是传播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影响、制约传播效果的大问题。
然而,在不少传播学著作中都未列专章讨论。
第二,当传播学者在研究中碰到一些不能回避而又超出这5个研究领域的问题时,就只好勉强把它纳入这5个框架中。
例如,关于大众传播的“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实际上是对世界各国社会制度控制大众传播类型的4种概括或理论表现,应放到“传播环境研究”这一专题中。
由于僵化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著作就把这四种理论归到“传者研究”这一专题中去了。
这样,便把传者与传者所处的环境混为一谈,把制约传播的社会制度与这种制约在理论上的表现混为一谈了。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拉斯韦尔是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位传播学者,他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源头、信息、媒介、接收者和效果。
这些基本元素构成了传播过程的核心要素,一直被视为研究传播过程的基础。
下面,我将会详细介绍这五个基本元素及其意义,以期为读者提供有指导意义的知识。
首先,源头是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来源,是信息的发起者和传递者。
源头可以是一个人、一组人、一个组织、一个机构或一个国家。
他们的目的是传递消息,影响接收者的行为、态度和想法。
源头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会受到源头的影响。
因此,源头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他们的信息来得到接收者的认可和信任。
其次,信息是指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知识、思想和观点。
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清晰度。
信息具有传递性,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信息可能会被接收者转发给其他人,从而形成信息的传播和扩散。
第三个元素是媒介,指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渠道或工具。
媒介可以是传统的媒介形式,如报纸、广播、电视,也可以是新型的媒介形式,如网络、社交媒体等。
媒介的选择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源头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不同的传播目的,选择适合的媒介来传达信息。
第四个元素是接收者,指信息传播的目标和接收者。
接收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或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方式不同,并且根据他们的背景、反应和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各异性。
接收者对信息的反应是是否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关键因素之一,源头需要了解接收者的需求和期望,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让信息达成效果。
最后,效果是指信息传播的结果或影响。
传播效果有时与目标接收者的反应和行为有关,比如改变态度、行为、信仰等。
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可以扩散到个人、团体和社区等不同的层次。
通过了解效果,源头可以了解传播的成功程度并做出调整。
总之,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即源头、信息、媒介、接收者和效果,对研究和实践传播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第33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9 2012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2《变形计》的传播学解读刘芝庭(湖南科技学院 新闻传播系,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2006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新栏目——《变形计》开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节目的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予以分析和评价,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期待它能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而且能为“真人秀”节目起到典范作用。
关键词:真人秀;变形计;传播学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9-0192-02《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成功借鉴欧美真人秀《交换配偶》、《交换妻子》等节目的创意和节目元素于2006年推出的新栏目,宣称“新生态纪录片”,制作理念是“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
”[1]现在它已成为一档万人钟爱的电视节目,每个周三、周四晚上都有大量的电视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这一档“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的真人秀节目。
虽然创意来自国外,但是《变形计》节目并没有沿袭国内外近年来真人秀节目的套路,而是在节目的创意和节目元素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采用传播学的一些理论,从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对“变形计”进行一些分析:一 内容分析(一)参与方式《变形计》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采取自愿报名。
从播出的节目来看,以往的参与者类型比较多,如网瘾少年和乡村孩子互换、城市“问题少年”和陕北农家孩童互换、北京重点小学教师与山村教师互换、厅级干部与村官互换、均有吸毒史的大城市老板和小城市摊贩互换等等。
但是从第四季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考虑到受众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度比较高,家长报名比较多的情况下,节目的主人公集中到了青少年方面上来。
公共关系学知识框架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Ø老王通过电视⼴告向全市⼈民征集创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的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Ø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Ø传播的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Ø传播的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Ø传播的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量⽅方法等。
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二、把关人理论Ø“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行为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