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核
- 格式:ppt
- 大小:18.38 MB
- 文档页数:108
医学细胞生物学设计型实验设计报告班级10级k-7班评分实验项目:细胞核的分离与鉴定实验原理:1、细胞内各种结构的比重和大小不同,在同一离心场内其沉降速度也不同。
所以,用差速离心法可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及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差速离心法也是用来研究亚细胞成分的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的主要手段。
2、分离细胞核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制成匀浆,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分析鉴定。
3、匀浆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将组织放入匀浆器,加入等渗匀浆介质进行研磨,破碎细胞,使之成为各种细胞器及其包含物的匀浆液。
实验步骤:1、处死:断头处死小白鼠,手提尾部使其学业尽量流出。
2、取材:迅速开腹取肝,在盛有生理盐水的小烧杯中反复洗涤,称取湿重约为1g的肝组织放在烧杯中。
3、匀浆:加油8ml预冷的0.25mol/L蔗糖0.003mol/L绿化高永夜于烧杯中,尽量剪碎肝组织,将剪碎的刚组织倒入玻璃匀浆器,是匀浆器下端侵入盛有冰块的器皿(如冰盘)。
左手握持匀浆器,右手将匀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匀浆,直至看不到明显的组织块。
4、过滤:用8层纱布(先用少量生理盐水或蔗糖液润湿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
5、离心:在天平上平衡每对离心管,2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另一离心管中。
6、涂片:取上清液制一张涂片(涂片1)。
将原离心管中剩余上清液吹打成沉淀成悬液,另制一张涂片(涂片2),自然干燥。
7 、染色:分别在涂片1和2上低价甲苯胺蓝染液,染色5到7分钟(即滴染)。
8、洗涤:冲去染液,晾干。
9、镜检:结合实验结果的描述,镜下观察分析。
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防止试剂污染。
2.细胞悬液的涂片制作要轻柔。
3.使用离心机要注意平衡,转速从低到高。
预期结果:低倍镜下找到标本,再换高倍镜,可见肝细胞核已游离出来,被染成蓝紫色,圆形,中央有2到4个甚至更多个深蓝色的核仁。
实验用品:材料:小白鼠肝脏。
试剂:生理盐水、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液、1%甲苯胺兰染液。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细胞核2024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细胞核1.绪论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的学科。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现象都是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
细胞核作为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结构,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质组成。
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双层膜,上面有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的通道。
染色质是由DNA、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复合体,是细胞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仁是细胞核中的一种亚结构,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
核质是细胞核中除了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部分,主要由核糖体、mRNA和其他小分子RNA组成。
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调控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细胞核中的DNA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是指细胞核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被激活,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指细胞核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4.细胞核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核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等。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指通过检测细胞核中的遗传变异和基因表达异常,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通过检测细胞核中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诊断癌症;通过调控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可以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改变细胞核中的DNA序列,来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例如,通过CRISPR/Cas9技术,可以精确地编辑细胞核中的基因,从而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细胞治疗是指通过改变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来治疗某些疾病。
医学细胞生物学习题(五)细胞核细胞的社会性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下列选项中有关核被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 双层核膜互相平行但连续(正确答案)B. 外核被膜可以看作是糙面内质网的一个特化区域C. 内核膜无核糖体颗粒附着,但在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即核纤层D. 内核膜上有核纤层蛋白B 受体2. 异染色质是( )。
[单选题] *A. 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 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正确答案)C. 松散和转录活跃的D. 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3. 新的核孔复合体模型中,有助于核孔复合体锚定在核膜上的结构组成为()。
[单选题] *A. 环状亚单位B. 腔内亚单位(正确答案)C. 柱状亚单位D. 核篮4. 关于染色质成分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 主要由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正确答案)B. 染色质DNA均为单一序列DNAC. DNA与组蛋白含量之比近似1:2D. 组蛋白的种类比非组蛋白多E. 非组蛋白的含量少,因而功能并不重要5. 真核细胞80S核糖体大小两个亚基沉降系数分别为()。
[单选题] *A. 40s和50sB. 40s和60s(正确答案)C. 50s和50sD. 70s和80sD. 30s和50s6. 关于细胞核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B. 每个细胞只有一个核(正确答案)C. 细胞核的大小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状态有关D. 细胞核的形状与组织细胞类型相关E. 细胞核的大小可用核质比来衡量7. 对袢环结构模型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核小体折叠成一系列袢环结构域B. 螺线管折叠成一系列袢环结构域(正确答案)C. 超螺线管折叠成一系列袢环结构域D. 袢环基部连接在组蛋白支架上E. 袢环基部连接在核纤层支架上8. 关于核孔的叙述不正确的( )。
第八章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nucleus)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存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831年,Brown在植物细胞中观察到细胞核并命名。
•大小:动物5~10μm。
通常占总体积的10%左右。
常用核质比来衡量细胞核的相对大小。
•形状:一般为圆形少数细胞核不规则:肌细胞核呈杆状;嗜中性细胞核呈分叶。
•细胞进入分裂期则看不见完整的细胞核。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等)•位置:位于细胞中央;某些成熟细胞的边缘。
•数目:通常1个;成熟的植物筛管细胞和红细胞(0);肝细胞、心肌细胞(1-2);破骨细胞(6-50);骨骼肌细胞(上百);•结构:①核膜;②核纤层;③染色质;④核仁;⑤核骨架。
•功能:①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保持细胞世代之间的连续性;②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细胞的活动。
间期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电镜下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第一节核膜nuclear membrane •又称为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位于间期细胞核的最外层,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界膜。
•由内外两层平行膜构成。
一、核膜的化学组成(一)蛋白质约占65%~75%,包括组蛋白、基因调节蛋白、DNA和RNA聚合酶、RNA酶以及电子传递有关的酶。
(二)脂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较高。
二、核膜的结构与区域化作用(一)核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非对称性单位膜构成。
①外核膜(outer nuclear membrane):可以看作内质网的特化区,外表面附有核糖体。
胞质面附着中间纤维。
②内核膜(inner nuclear membrane):靠向核质,表面光滑,含有一些特异性蛋白质,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
③核周间隙(perinuclear space):宽20~40nm,与内质网腔相通。
④核孔(nuclear pore)典型哺乳动物细胞核核膜分布3000-4000核孔。
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反之较少。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从细胞整体、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应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要紧研究人体细胞的形状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类疾病发生、进展及其防治的科学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相对分子质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
肽键(peptide bond):氨基酸彼此之间通过肽键相连接氨基酸残基(residue):在多肽链中,各氨基酸因脱水而氨基不全,成为氨基酸残基酶(enzyme):活细胞中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核酶(ribozyme):具有活性的RNA分子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细胞器细胞膜(cell membrane):包围在细胞质外周,将细胞与外界微环境分割,从而形成一道专门屏障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合称为生物膜细胞表面(cell surface):以质膜为主体,包括质膜、质膜外表面的细胞被以及质膜内测的膜下胞质溶胶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识别,以及对自己和异己物质的识别现象膜脂(membrane lipid):生物膜上的脂类,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包括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膜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于真核细胞膜的外表面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细胞膜利用能量来驱动物质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运输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物质顺浓度梯度,由浓度高的一侧通过摸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不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
相伴运输(co-tansport):由离子浓度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过程内吞作用(endocytosis):被摄入物质附着于细胞表面后,膜表面发生内陷,由细胞膜把环境中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包围成小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的过程胞吐作用(exocytosis):细胞内某些物质由膜包围成小泡从细胞内部逐步移到质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把物质排到细胞外的过程膜抗原(membrance antigen):表示细胞属性的标志,多为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膜受体(membrance receptor):外来的异物和病原体,体内生命活动的调剂物质可与细胞上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合,这种特异蛋白质分子叫膜受体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为了各细胞间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需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紧密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细胞器(除了线粒体)信号肽(signal peptide):位于蛋白质上一段15——30个连续的氨基酸顺序信号斑(signal patch):位于蛋白质不同位置的氨基酸顺序在多肽链折叠后形成的一个斑块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N端有一段信号肽,该信号肽一合成可被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识别并结合,通过信号肽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脂双分子层进入ER腔或直截了当整合在ER膜上信号肽具有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去向或定位的作用溶酶体(lysosome):内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分解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功能的一种膜性细胞器膜流(membrane flow):细胞中各种膜性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移现象细胞氧化(cellar oxidation)、细胞呼吸(cellar respiration):细胞内的氨基酸、脂肪酸、单糖等供能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放出能量的过程核糖体(ribosome)、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由多种rRNA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复合蛋白,是具有催化能力的多酶复合体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进行蛋白质合成遗传密码(gennetic code):mRNA上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顺序的碱基序列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反密码子(anticodon):tRNA上反密码子环上的三个碱基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由位于细胞质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系统。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包含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等。
二、细胞的功能1.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细胞运动:包括胞吐、胞吸、胞运和细胞骨架的动力学等。
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是细胞的“动力站”。
2.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3.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4. 溶酶体:负责细胞的降解和废物的清除。
5. 核糖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四、细胞周期1.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
五、遗传物质DNA和RNA1.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携带有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转运RNA 和核糖体RNA等。
六、细胞信号转导1. 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接收外界信号。
2. 转导: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
3. 效应:产生细胞内的生理与生化反应。
七、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1. 细胞凋亡: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2.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分裂和增殖过程增加数量。
八、细胞分化和发育1. 细胞分化:一细胞分化为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类型。
2. 细胞发育:个体或组织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演变。
以上就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为今后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