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实验(2)习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1
鏅烘収鏍戠煡鍒般€婂熀纭€鐗╃悊瀹為獙銆嬬珷鑺傛祴璇曠瓟妗?缁1銆佸熀纭€鐗╃悊瀹為獙鍒嗕负瀹氭€ц瀵熷疄楠屽拰瀹氶噺娴嬮噺瀹為獙銆?瀵?閿?绛旀: 瀵?2銆佸叧浜庣墿鐞嗗疄楠岋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鐗╃悊瀹為獙鍦ㄧ墿鐞嗗鐨勫缓绔嬪拰鍙戝睍涓紝璧峰埌浜嗗喅瀹氭€х殑浣滅敤鐗╃悊瀹為獙璇炬槸涓€闂ㄩ噸瑕佺殑涓撲笟璇剧▼銆?閫氳繃鐗╃悊瀹為獙瀛︿範锛屽彲浠ユ彁楂樺鐢熺殑鐞嗚鍒嗘瀽鑳藉姏銆?鐗╃悊瀹為獙璇句笉浠呴噸瑙嗗鐢熺殑瀹炶返鎿嶄綔锛屼篃娉ㄩ噸鐞嗚鐭ヨ瘑鐨勪紶杈撱€?绛旀: 鐗╃悊瀹為獙璇句笉浠呴噸瑙嗗鐢熺殑瀹炶返鎿嶄綔锛屼篃娉ㄩ噸鐞嗚鐭ヨ瘑鐨勪紶杈撱€?3銆佸熀纭€鐗╃悊瀹為獙鐨勬祦绋嬫槸锛堬級瀹為獙棰勭害瀹為獙棰勪範瀹為獙鎿嶄綔瀹為獙鎶ュ憡鎾板啓绛旀: 瀹為獙棰勭害,瀹為獙棰勪範,瀹為獙鎿嶄綔,瀹為獙鎶ュ憡鎾板啓4銆佸叧浜庡疄楠岄涔狅紝浠ヤ笅璇存硶閿欒鐨勬槸锛堬級鏄庣‘瀹為獙鐩殑鍜屼富瑕佷换鍔★紝鐭ラ亾瑕佸仛浠€涔?鐞嗚В瀹為獙鍘熺悊鍜屾柟娉曪紝鐭ラ亾鎬庝箞鍋?寮勬竻妤氬疄楠屾柟妗堛€佸疄楠屾潯浠躲€佸疄楠屾楠ゅ拰鍏抽敭鎶€鏈?鍙渶瑕佹妸棰勪範鎶ュ憡鍐欏ソ灏辫浜?绛旀: 鍙渶瑕佹妸棰勪範鎶ュ憡鍐欏ソ灏辫浜?5銆佸叧浜庡疄楠屾搷浣滐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寮勬竻妤氬疄楠屽唴瀹圭殑鍏蜂綋瑕佹眰鍜屾敞鎰忎簨椤?鐔熸倝浠櫒锛屽苟杩涜绠€鍗曡皟璇曪紝绗﹀悎瑕佹眰鍚庯紝杩涜璇曞仛鍜屾寮忔祴閲?绉戝鍦般€佸疄浜嬫眰鏄湴璁板綍涓嬪疄楠屼腑瑙傚療鍒扮殑鍚勭鐜拌薄鍜屾祴閲忔暟鎹互鍙婂疄楠屾潯浠躲€佷富瑕佷华鍣ㄧ瓑娴嬮噺鐨勬暟鎹粡鏁欏笀绛惧瓧纭鍚庢墠鏈夋晥绛旀: 寮勬竻妤氬疄楠屽唴瀹圭殑鍏蜂綋瑕佹眰鍜屾敞鎰忎簨椤?鐔熸倝浠櫒锛屽苟杩涜绠€鍗曡皟璇曪紝绗﹀悎瑕佹眰鍚庯紝杩涜璇曞仛鍜屾寮忔祴閲?绉戝鍦般€佸疄浜嬫眰鏄湴璁板綍涓嬪疄楠屼腑瑙傚療鍒扮殑鍚勭鐜拌薄鍜屾祴閲忔暟鎹互鍙婂疄楠屾潯浠躲€佷富瑕佷华鍣ㄧ瓑,娴嬮噺鐨勬暟鎹粡鏁欏笀绛惧瓧纭鍚庢墠鏈夋晥绗竴绔?1銆佸叧浜庢祴閲忥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娴嬮噺鏄寚鍊熷姪浜庝笓闂ㄨ澶囷紝閫氳繃涓€瀹氱殑瀹為獙鏂规硶锛屼互纭畾鐗╃悊閲忓€间负鐩殑鎵€杩涜鐨勬搷浣?娴嬮噺鐢辨祴閲忚繃绋嬪拰娴嬮噺缁撴灉缁勬垚娴嬮噺缁撴灉涓€鑸敱鏁板€笺€佸崟浣嶅拰绮惧害璇勫畾涓夐儴鍒嗙粍鎴?娴嬮噺杩囩▼灏辨槸鎸囩殑浣跨敤娴嬮噺浠櫒绛旀: 娴嬮噺鏄寚鍊熷姪浜庝笓闂ㄨ澶囷紝閫氳繃涓€瀹氱殑瀹為獙鏂规硶锛屼互纭畾鐗╃悊閲忓€间负鐩殑鎵€杩涜鐨勬搷浣?娴嬮噺鐢辨祴閲忚繃绋嬪拰娴嬮噺缁撴灉缁勬垚,娴嬮噺缁撴灉涓€鑸敱鏁板€笺€佸崟浣嶅拰绮惧害璇勫畾涓夐儴鍒嗙粍鎴?2銆佸叧浜庢祴閲忕殑鍒嗙被锛屼互涓嬭娉曟纭殑鏄紙锛?鎸夌収娴嬮噺缁撴灉鍙互鍒嗕负鐩存帴娴嬮噺涓庨棿鎺ユ祴閲?娴嬮噺鍦嗘煴浣撶殑浣撶Н灞炰簬鐩存帴娴嬮噺鎵€鏈夌殑澶氭娴嬮噺閮芥槸绛夌簿搴︽祴閲?鏍规嵁娴嬮噺鏉′欢鍙互鍒嗕负绛夌簿搴︽祴閲忓拰闈炵瓑绮惧害娴嬮噺绛旀: 鎸夌収娴嬮噺缁撴灉鍙互鍒嗕负鐩存帴娴嬮噺涓庨棿鎺ユ祴閲?鏍规嵁娴嬮噺鏉′欢鍙互鍒嗕负绛夌簿搴︽祴閲忓拰闈炵瓑绮惧害娴嬮噺3銆佸叧浜庣湡鍊硷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鐪熷€兼槸鎸囦竴涓墿鐞嗛噺鍦ㄤ竴瀹氭潯浠朵笅鎵€鍏锋湁鐨勫瑙傚瓨鍦ㄣ€佷笉闅忔祴閲忔柟娉曟敼鍙樼殑閲忓€?鐪熷€间竴鑸槸涓嶅彲鐭ョ殑鐪熷€煎氨鏄祴閲忕粨鏋?鐪熷€肩殑鑾峰緱鏂规硶鏈夛細鐞嗚鐪熷€笺€佺害瀹氱湡鍊煎拰鐩稿鐪熷€?绛旀: 鐪熷€兼槸鎸囦竴涓墿鐞嗛噺鍦ㄤ竴瀹氭潯浠朵笅鎵€鍏锋湁鐨勫瑙傚瓨鍦ㄣ€佷笉闅忔祴閲忔柟娉曟敼鍙樼殑閲忓€?鐪熷€间竴鑸槸涓嶅彲鐭ョ殑,鐪熷€肩殑鑾峰緱鏂规硶鏈夛細鐞嗚鐪熷€笺€佺害瀹氱湡鍊煎拰鐩稿鐪熷€?4銆佹湁娴嬮噺灏辨湁璇樊銆?瀵?閿?绛旀: 瀵?5銆佸叧浜庤宸殑鍒嗙被锛屼互涓嬭娉曟纭殑鏄紙锛?璇樊鍒嗕负鍙煡璇樊涓庝笉鍙煡璇樊璇樊鏍规嵁鎬ц川鍙垎涓虹郴缁熻宸€侀殢鏈鸿宸拰绮楀ぇ璇樊璇樊鍒嗕负浜哄憳璇樊鍜屼华鍣ㄨ宸?浠ヤ笂璇存硶閮戒笉瀵?绛旀: 璇樊鏍规嵁鎬ц川鍙垎涓虹郴缁熻宸€侀殢鏈鸿宸拰绮楀ぇ璇樊6銆佺郴缁熻宸殑鐗圭偣鏄娆℃祴閲忓悓涓€鐗╃悊閲忔椂锛屽ぇ灏忓拰绗﹀彿淇濇寔鎭掑畾鎴栭殢鏉′欢鐨勬敼鍙樿€屾寜鏌愪竴纭畾瑙勫緥鍙樺寲銆?瀵?閿?绛旀: 瀵?7銆佺郴缁熻宸殑涓昏鏉ユ簮鏈夛紙锛?浠櫒涓庤缃宸?鐜璇樊鏂规硶璇樊浜哄憳璇樊绛旀: 浠櫒涓庤缃宸?鐜璇樊,鏂规硶璇樊,浜哄憳璇樊8銆佸叧浜庨殢鏈鸿宸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鍚屼竴娴嬮噺鏉′欢涓嬶紝澶氭娴嬮噺鍚屼竴鐗╃悊閲忔椂锛岃宸殑缁濆鍊兼椂澶ф椂灏忥紝鏃舵鏃惰礋闅忔満璇樊鏄棤娉曟帶鍒剁殑锛屾棤娉曚粠瀹為獙涓畬鍏ㄦ秷闄?鍙€氳繃澶氭娴嬮噺鏉ヨ揪鍒板噺灏忛殢鏈鸿宸殑鐩殑涓嶇娴嬮噺澶氬皯娆★紝闅忔満璇樊閮芥槸闅忔満鐨?绛旀: 鍚屼竴娴嬮噺鏉′欢涓嬶紝澶氭娴嬮噺鍚屼竴鐗╃悊閲忔椂锛岃宸殑缁濆鍊兼椂澶ф椂灏忥紝鏃舵鏃惰礋,闅忔満璇樊鏄棤娉曟帶鍒剁殑锛屾棤娉曚粠瀹為獙涓畬鍏ㄦ秷闄?鍙€氳繃澶氭娴嬮噺鏉ヨ揪鍒板噺灏忛殢鏈鸿宸殑鐩殑9銆佽宸殑琛ㄧず褰㈠紡鏈夌粷瀵硅宸拰鐩稿璇樊锛岀粷瀵硅宸浉绛夛紝鍒欑浉瀵硅宸篃鐩哥瓑銆?瀵?閿?绛旀: 閿?10銆佷互涓嬭娉曟纭殑鏄紙锛?绮惧瘑搴﹀弽鏄犻殢鏈鸿宸殑澶у皬姝g‘搴﹀弽鏄犻殢鏈鸿宸殑澶у皬姝g‘搴﹀弽鏄犵郴缁熻宸殑澶у皬鍑嗙‘搴﹀弽鏄犵郴缁熻宸笌闅忔満璇樊棰濈患鍚堝ぇ灏忕▼搴?绛旀: 绮惧瘑搴﹀弽鏄犻殢鏈鸿宸殑澶у皬,姝g‘搴﹀弽鏄犵郴缁熻宸殑澶у皬,鍑嗙‘搴﹀弽鏄犵郴缁熻宸笌闅忔満璇樊棰濈患鍚堝ぇ灏忕▼搴?11銆侀殢鏈鸿宸殑鐗圭偣鏄紙锛?鍗曞嘲鎬?鏈夌晫鎬?鎶靛伩鎬?瀵圭О鎬?绛旀: 鍗曞嘲鎬?鏈夌晫鎬?鎶靛伩鎬?瀵圭О鎬?12銆侀殢鏈鸿宸殑澶勭悊鏂规硶鍙敤缁熻鐨勬柟娉曘€?瀵?閿?绛旀: 瀵?13銆佸叧浜庣郴缁熻宸鐞嗙殑閲嶈鎬э紝浠ヤ笅璇存硶閿欒鐨勬槸锛堬級瀵归殢鏈鸿宸鐞嗗墠锛岃姹傚凡缁忔帓闄や簡绯荤粺璇樊绯荤粺璇樊铏芥湁瑙勫緥锛屼絾鏄鐞嗚捣鏉ュ緢鍥伴毦瀵逛簬绯荤粺璇樊鐨勭爺绌跺彲浠ュ彂鐜颁竴浜涙柊浜嬬墿绯荤粺璇樊鏄墍鏈夎宸腑鏈€澶х殑璇樊绛旀: 绯荤粺璇樊鏄墍鏈夎宸腑鏈€澶х殑璇樊14銆佸彂鐜扮郴缁熻宸殑鏂规硶鏈夛紙锛?鐞嗚鍒嗘瀽娉?瀵规瘮娴嬮噺娉?鏁版嵁瑙傚療涓庡垎鏋愭硶閲嶅娴嬮噺娉?绛旀: 鐞嗚鍒嗘瀽娉?瀵规瘮娴嬮噺娉?鏁版嵁瑙傚療涓庡垎鏋愭硶15銆佺郴缁熻宸殑澶勭悊璐┛浜庡疄楠屽缁堛€?瀵?閿?绛旀: 瀵?16銆佺郴缁熻宸殑澶勭悊鏂规硶閫氬父鏈夛紙锛?閲嶅娴嬮噺浠庝骇鐢熸牴婧愪笂娑堥櫎瀹為獙杩囩▼涓噰鍙栫浉搴旀帾鏂芥秷闄?閲囩敤淇鏂规硶瀵圭粨鏋滆繘琛屼慨姝?绛旀: 浠庝骇鐢熸牴婧愪笂娑堥櫎,瀹為獙杩囩▼涓噰鍙栫浉搴旀帾鏂芥秷闄?閲囩敤淇鏂规硶瀵圭粨鏋滆繘琛屼慨姝?17銆佹祴閲忚繃绋嬩腑锛屽彲浠ラ噰鍙栧涓嬫柟娉曞噺灏忕敋鑷虫秷闄ょ郴缁熻宸紙锛?杞崲娉?鏇夸唬娉?寮傚彿娉?浜ゆ崲娉?E:宸€兼硶绛旀: 鏇夸唬娉?寮傚彿娉?浜ゆ崲娉?宸€兼硶18銆佷华鍣ㄨ宸睘浜庡凡瀹氱郴缁熻宸€?瀵?閿?绛旀: 閿?19銆佸叧浜庢湁鏁堟暟瀛楋紝浠ヤ笅璇存硶閿欒鐨勬槸锛堬級鏈夋晥鏁板瓧鏄寚鑳芥纭〃杈炬煇鐗╃悊閲忔暟鍊煎拰绮惧害鐨勪竴涓繎浼兼暟鏈夋晥鏁板瓧鐢卞噯纭暟瀛楀拰鍙枒鏁板瓧缁勬垚娴嬮噺缁撴灉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綅鏁扮敱娴嬮噺鏉′欢鍜屽緟娴嬮噺鐨勫ぇ灏忓叡鍚屽喅瀹?褰撴祴閲忔潯浠朵竴瀹氭椂锛屽緟娴嬮噺瓒婂ぇ锛屾湁鏁堟暟瀛椾綅鏁拌秺灏?绛旀: 褰撴祴閲忔潯浠朵竴瀹氭椂锛屽緟娴嬮噺瓒婂ぇ锛屾湁鏁堟暟瀛椾綅鏁拌秺灏?20銆佷互涓嬩负鍥涗綅鏈夋晥鏁板瓧鐨勬槸锛堬級6.0250.006256.25000.6025绛旀: 6.025,0.602521銆佽嚜鐒舵暟6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綅鏁版槸鏃犻檺鐨勩€?瀵?閿?绛旀: 瀵?22銆佸叧浜庢湁鏁堟暟瀛楋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鏁板瓧鏄剧ず浠櫒锛岄渶瑕佷及璇诲埌鏈€灏忓垎搴﹀悗涓€浣?娓告爣鍗″昂涓嶉渶瑕佷及璇?杩涜鍗曚綅鎹㈢畻鐨勬椂鍊欙紝鏈夋晥鏁板瓧浣嶆暟鍙互鏍规嵁闇€瑕佸彉鍖?鏁板瓧闆朵篃鏄湁鏁堟暟瀛?绛旀: 娓告爣鍗″昂涓嶉渶瑕佷及璇?23銆佸叧浜庨棿鎺ユ祴閲忛噺鏈夋晥鏁板瓧鐨勮繍绠楋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氾紙锛?杩涜鍔犲噺杩愮畻鏃讹紝搴斾互鍙備笌杩愮畻鍚勬暟鎹腑鏈綅鏁版暟閲忕骇鏈€澶х殑鏁版嵁涓哄噯锛屽叾浣欏悇鏁板湪涓棿璁$畻杩囩▼涓彲鍚戝悗澶氬彇涓€浣嶏紝鏈€鍚庣殑缁撴灉涓庢湯浣嶆暟鏁伴噺绾ф渶澶х殑閭d竴浣嶅榻愩€?杩涜涔橀櫎杩愮畻鏃讹紝浠ュ弬涓庤繍绠楀悇鏁版嵁涓湁鏁堟暟瀛椾綅鏁版渶灏戠殑涓哄噯锛屾渶鍚庣粨鏋滅殑鏈夋晥鏁板瓧涓庝綅鏁版渶灏戠殑鏈夋晥鏁板瓧浣嶆暟鐩稿悓涔樻柟鍜屽紑鏂硅繍绠楋紝缁撴灉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笌琚箻鏂广€佸紑鏂规暟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綅鏁扮浉鍚?浠ヤ笂璇存硶閮戒笉瀵?绛旀: 杩涜鍔犲噺杩愮畻鏃讹紝搴斾互鍙備笌杩愮畻鍚勬暟鎹腑鏈綅鏁版暟閲忕骇鏈€澶х殑鏁版嵁涓哄噯锛屽叾浣欏悇鏁板湪涓棿璁$畻杩囩▼涓彲鍚戝悗澶氬彇涓€浣嶏紝鏈€鍚庣殑缁撴灉涓庢湯浣嶆暟鏁伴噺绾ф渶澶х殑閭d竴浣嶅榻愩€?杩涜涔橀櫎杩愮畻鏃讹紝浠ュ弬涓庤繍绠楀悇鏁版嵁涓湁鏁堟暟瀛椾綅鏁版渶灏戠殑涓哄噯锛屾渶鍚庣粨鏋滅殑鏈夋晥鏁板瓧涓庝綅鏁版渶灏戠殑鏈夋晥鏁板瓧浣嶆暟鐩稿悓,涔樻柟鍜屽紑鏂硅繍绠楋紝缁撴灉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笌琚箻鏂广€佸紑鏂规暟鐨勬湁鏁堟暟瀛椾綅鏁扮浉鍚?24銆佹湁鏁堟暟瀛楃殑淇害瑙勫垯锛屼互涓嬭娉曟纭殑鏄紙锛?璁$畻缁撴灉鐨勬湁鏁堟暟瀛楅噰鍙?/2淇害瑙勫垯锛屽嵆鍥涜垗鍏叆浜斿噾鍋?鍚堟垚涓嶇‘瀹氬害鐨勬湁鏁堟暟瀛楅噰鍙?/2淇害瑙勫垯锛屽嵆鍥涜垗鍏叆浜斿噾鍋?鐩稿涓嶇‘瀹氬害鐨勬湁鏁堟暟瀛楅噰鍙?/2淇害瑙勫垯锛屽嵆鍥涜垗鍏叆浜斿噾鍋?鍧囬噰鐢ㄥ洓鑸嶄簲鍏ユ硶绛旀: 璁$畻缁撴灉鐨勬湁鏁堟暟瀛楅噰鍙?/2淇害瑙勫垯锛屽嵆鍥涜垗鍏叆浜斿噾鍋?25銆佸叧浜庢祴閲忎笉纭畾搴︼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鏄〃寰佸悎鐞嗚祴浜堣娴嬮噺鍊煎垎鏁f€х殑涓€涓弬鏁?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鍙互鐢ㄦ爣鍑嗗樊琛ㄧず锛岀О涓烘爣鍑嗕笉纭畾搴︼紝涔熷彨鍚堟垚涓嶇‘瀹氬害鍥犱负娴嬮噺璇樊鐨勫ぇ灏忓拰姝h礋闅句互纭畾锛屽洜姝わ紝鐢ㄦ祴閲忎笉纭畾搴︽潵瀹氶噺璇勪环娴嬮噺缁撴灉鐨勮川閲?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鏄宸悊璁虹殑琛ュ厖锛岃宸悊璁烘槸浼扮畻涓嶇‘瀹氬害鐨勫熀纭€绛旀: 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鏄〃寰佸悎鐞嗚祴浜堣娴嬮噺鍊煎垎鏁f€х殑涓€涓弬鏁?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鍙互鐢ㄦ爣鍑嗗樊琛ㄧず锛岀О涓烘爣鍑嗕笉纭畾搴︼紝涔熷彨鍚堟垚涓嶇‘瀹氬害,鍥犱负娴嬮噺璇樊鐨勫ぇ灏忓拰姝h礋闅句互纭畾锛屽洜姝わ紝鐢ㄦ祴閲忎笉纭畾搴︽潵瀹氶噺璇勪环娴嬮噺缁撴灉鐨勮川閲?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鏄宸悊璁虹殑琛ュ厖锛岃宸悊璁烘槸浼扮畻涓嶇‘瀹氬害鐨勫熀纭€26銆佹祴閲忎笉纭畾搴︽湁缁濆涓嶇‘瀹氬害鍜岀浉瀵逛笉纭畾搴︿袱绉嶈〃绀哄舰寮忋€?瀵?閿?绛旀: 瀵?27銆佹寜鐓ц瘎瀹氭柟娉曪紝娴嬮噺涓嶇‘瀹氬害鍒嗕负锛堬級缁濆涓嶇‘瀹氬害鐩稿涓嶇‘瀹氬害A绫诲垎閲?B绫诲垎閲?绛旀: A绫诲垎閲?B绫诲垎閲?28銆佸叧浜庝笉纭畾搴︼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鐢ㄩ潪缁熻鏂规硶鑾峰緱鐨勪笉纭畾搴︾О涓轰笉纭畾搴︾殑A绫诲垎閲?鐢ㄧ粺璁℃柟娉曡幏寰楃殑涓嶇‘瀹氬害绉颁负涓嶇‘瀹氬害鐨凚绫诲垎閲?鐢ㄧ粺璁℃柟娉曡幏寰楃殑涓嶇‘瀹氬害绉颁负涓嶇‘瀹氬害鐨凙绫诲垎閲?浠ヤ笂璇存硶閮戒笉瀵?绛旀: 鐢ㄧ粺璁℃柟娉曡幏寰楃殑涓嶇‘瀹氬害绉颁负涓嶇‘瀹氬害鐨凙绫诲垎閲?29銆佹湁鍏充笉纭畾搴︼紝浠ヤ笅璇存硶閿欒鐨勬槸锛堬級瀵逛簬绛夌簿搴﹀娆℃祴閲忥紝鍙皢绠楁湳骞冲潎鍊间綔涓烘祴閲忛噺鐨勬渶浣充及璁″€?鐩存帴娴嬮噺閲忕殑鍚堟垚涓嶇‘瀹氬害A绫诲垎閲忕敤绠楁湳骞冲潎鍊肩殑鏍囧噯宸及璁″叕寮忚绠?b绫诲垎閲忛櫎浜嗚€冭檻浠櫒璇樊鐨勫奖鍝嶏紝杩樿鑰冭檻闅忔満璇樊鐨勫奖鍝?娈嬪樊灏辨槸鏍囧噯宸?绛旀: b绫诲垎閲忛櫎浜嗚€冭檻浠櫒璇樊鐨勫奖鍝嶏紝杩樿鑰冭檻闅忔満璇樊鐨勫奖鍝?娈嬪樊灏辨槸鏍囧噯宸?30銆佹暟鎹鐞嗙殑甯哥敤鏂规硶鏈夛紙锛?鍒楄〃娉?浣滃浘娉?宸€兼硶鍜岄€愬樊娉?鏈€灏忎簩涔樻硶绛旀: 鍒楄〃娉?,浣滃浘娉?宸€兼硶鍜岄€愬樊娉?鏈€灏忎簩涔樻硶31銆佸叧浜庡垪琛ㄦ硶锛屼互涓嬭娉曟纭殑鏄紙锛?绠€鍗曟槑浜嗭紝澶勭悊鏁版嵁鏂逛究瑕佸啓娓呮琛ㄥ彿鍜岃〃鍚嶇О锛屾敞鏄庣墿鐞嗛噺銆佸崟浣嶅拰鏁伴噺绾?琛ㄤ腑鎵€鍒楁暟鎹簲鏄纭弽鏄犵粨鏋滅殑鏈夋晥鏁板瓧娴嬮噺鏃ユ湡銆佽鏄庡拰蹇呰鐨勫疄楠屾潯浠惰褰曞湪琛ㄥ绛旀: 绠€鍗曟槑浜嗭紝澶勭悊鏁版嵁鏂逛究,瑕佸啓娓呮琛ㄥ彿鍜岃〃鍚嶇О锛屾敞鏄庣墿鐞嗛噺銆佸崟浣嶅拰鏁伴噺绾?琛ㄤ腑鎵€鍒楁暟鎹簲鏄纭弽鏄犵粨鏋滅殑鏈夋晥鏁板瓧,娴嬮噺鏃ユ湡銆佽鏄庡拰蹇呰鐨勫疄楠屾潯浠惰褰曞湪琛ㄥ32銆佸叧浜庝綔鍥炬硶锛屼互涓嬭娉曢敊璇殑鏄紙锛?搴旀牴鎹悇閲忎箣闂寸殑鍙樺寲瑙勫緥锛岄€夋嫨鐩稿簲鐨勫潗鏍囩焊姝g‘閫夋嫨鍧愭爣姣斾緥鍜屽潗鏍囧師鐐癸紝浣垮浘绾胯兘鍧囧寑浣嶄簬鍧愭爣绾镐腑闂寸殑浣嶇疆鎻忕偣鍙互鐢ㄥ悇绉嶆爣蹇?瀵瑰彉鍖栬寰嬫槗鍒ゆ柇鐨勬洸绾匡紝鐢ㄥ钩婊戞洸绾胯繛鎺ワ紝瀹為獙鐐瑰潎鍖€鍒嗗竷鍦ㄦ洸绾夸袱渚э紱闅句互纭畾瑙勫緥鐨勶紝鐢ㄦ姌绾胯繛鎺?绛旀: 鎻忕偣鍙互鐢ㄥ悇绉嶆爣蹇?33銆佷綔鍥炬硶鐨勫簲鐢ㄤ富瑕佹湁锛堬級璁$畻涓嶇‘瀹氬害鍥剧ず寰楀埌娴嬮噺缁撴灉鍥捐В绛旀: 鍥剧ず,鍥捐В34銆佸樊鍊兼硶鍜岄€愬樊娉曟槸涓€绉嶆暟鎹鐞嗘柟娉曘€?瀵?閿?绛旀: 閿?35銆侀€愬樊娉曠殑搴旂敤鏉′欢鏄紙锛?鍑芥暟涓哄椤瑰紡褰㈠紡鎴栬€呭彲浠ユ敼鍐欎负澶氶」寮忓舰寮?澶氭娴嬮噺澶ч噺鏁版嵁鍑芥暟鍙互鏄绉嶅舰寮?鑷彉閲忔槸绛夐棿璺濆彉鍖?绛旀: 鍑芥暟涓哄椤瑰紡褰㈠紡鎴栬€呭彲浠ユ敼鍐欎负澶氶」寮忓舰寮?鑷彉閲忔槸绛夐棿璺濆彉鍖?36銆侀€愬樊娉曠殑浼樼偣鏄紙锛?浣垮緱璁$畻鏇寸畝鍗?鏂逛究寰楀埌涓や釜閲忎箣闂寸殑鍑芥暟鍏崇郴鍏呭垎鍒╃敤浜嗘祴閲忕殑鏁版嵁锛屾湁鍙栧钩鍧囩殑鏁堟灉鍙秷闄や竴浜涘畾鍊肩郴缁熻宸紝姹傚緱鎵€闇€瑕佺殑瀹為獙缁撴灉绛旀: 鍏呭垎鍒╃敤浜嗘祴閲忕殑鏁版嵁锛屾湁鍙栧钩鍧囩殑鏁堟灉,鍙秷闄や竴浜涘畾鍊肩郴缁熻宸紝姹傚緱鎵€闇€瑕佺殑瀹為獙缁撴灉37銆佹渶灏忎簩涔樺師鐞嗗氨鏄湪婊¤冻鍚勬祴閲忚宸钩鏂瑰拰鏈€灏忕殑鏉′欢涓嬪緱鍒扮殑鏈煡閲忓€间负鏈€浣冲€笺€?瀵?閿?绛旀: 瀵?绗簩绔?1銆佺墿鐞嗗疄楠岀殑鍩烘湰娴嬮噺鏂规硶鏈夛紙锛?姣旇緝娴嬮噺娉?鏀惧ぇ娴嬮噺娉?骞宠娴嬮噺娉?琛ュ伩娴嬮噺娉?E:妯℃嫙娴嬮噺娉?F:杞崲娴嬮噺娉?绛旀: 姣旇緝娴嬮噺娉?鏀惧ぇ娴嬮噺娉?骞宠娴嬮噺娉?琛ュ伩娴嬮噺娉?妯℃嫙娴嬮噺娉?杞崲娴嬮噺娉?2銆佹瘮杈冩硶鍒嗕负鐩存帴姣旇緝娉曞拰闂存帴姣旇緝娉?瀵?閿?绛旀: 瀵?3銆佹斁澶ф祴閲忔硶鍒嗕负锛堬級绱鏀惧ぇ娉?鍏夊鏀惧ぇ娉?鐢靛鏀惧ぇ娉?鏈烘鏀惧ぇ娉?绛旀: 绱鏀惧ぇ娉?鍏夊鏀惧ぇ娉?鐢靛鏀惧ぇ娉?鏈烘鏀惧ぇ娉?4銆佷互涓嬪睘浜庡钩琛℃祴閲忔硶鐨勬槸锛堬級澶╁钩娴嬮噺鐗╀綋璐ㄩ噺鎯犳柉閫氱數妗ユ祴閲忕數闃?鐩村昂娴嬮噺鐗╀綋闀垮害绋虫€佹硶娴嬮噺涓嶈壇瀵间綋瀵肩儹绯绘暟绛旀: 澶╁钩娴嬮噺鐗╀綋璐ㄩ噺,鎯犳柉閫氱數妗ユ祴閲忕數闃?绋虫€佹硶娴嬮噺涓嶈壇瀵间綋瀵肩儹绯绘暟5銆佸畬鏁寸殑琛ュ伩绯荤粺鍖呮嫭锛堬級娴嬮噺瑁呯疆寰呮祴閲忚缃?琛ュ伩瑁呯疆鎸囬浂瑁呯疆绛旀: 娴嬮噺瑁呯疆,寰呮祴閲忚缃?琛ュ伩瑁呯疆,鎸囬浂瑁呯疆6銆佹ā鎷熸硶鍒嗕负锛堬級鐩存帴妯℃嫙娉?鐗╃悊妯℃嫙娉?闂存帴妯℃嫙娉?鏁板妯℃嫙娉?绛旀: 鐗╃悊妯℃嫙娉?鏁板妯℃嫙娉?7銆佽浆鎹㈡祴閲忔硶鍖呮嫭锛堬級鍙傞噺杞崲娉?鑳介噺杞崲娉?绌洪棿杞崲娉?鏃堕棿杞崲娉?绛旀: 鍙傞噺杞崲娉?鑳介噺杞崲娉?8銆佺墿鐞嗗疄楠岀殑鍩烘湰璋冩暣鎶€鏈湁锛堬級闆朵綅璋冩暣姘村钩銆侀搮鐩磋皟鏁?娑堥櫎瑙嗗樊鐨勮皟鏁?绛夐珮鍏辫酱璋冩暣E:骞宠璋冭妭绛旀: 闆朵綅璋冩暣,姘村钩銆侀搮鐩磋皟鏁?娑堥櫎瑙嗗樊鐨勮皟鏁?绛夐珮鍏辫酱璋冩暣,骞宠璋冭妭9銆佷互涓嬪睘浜庨浂浣嶈皟鏁寸殑鏄紙锛?浣跨敤鏃嬪厜浠渶瑕佽鍙栭浂搴﹁鍦?鍗冨垎灏轰娇鐢ㄥ墠闇€瑕佽皟鏁撮浂鐐?鐩村昂娴嬮噺鍓嶈瀵归綈闆跺埢搴︾嚎鐢垫ˉ娴嬬數闃昏浣挎ˉ涓婄數娴佷负闆?绛旀: 浣跨敤鏃嬪厜浠渶瑕佽鍙栭浂搴﹁鍦?鍗冨垎灏轰娇鐢ㄥ墠闇€瑕佽皟鏁撮浂鐐?鐩村昂娴嬮噺鍓嶈瀵归綈闆跺埢搴︾嚎10銆佽宸殑浜х敓鍘熷洜鏄紙锛?瑙傚療鑰呯溂鐫涜繎瑙?璇绘暟鍑嗙嚎涓庢爣灏哄钩闈笉閲嶅悎瑙嗙嚎涓庤鏁板噯绾夸笉閲嶅悎浠ヤ笂璇存硶閮戒笉瀵?绛旀: 璇绘暟鍑嗙嚎涓庢爣灏哄钩闈笉閲嶅悎11銆佺墿鐞嗗疄楠岄伒寰厛瀹氭€у悗瀹氶噺鐨勫師鍒欍€?瀵?閿?绛旀: 瀵?12銆佸仛鐢靛瀹為獙鏃讹紝闇€瑕佹敞鎰忥紙锛?瀹夊叏鐢ㄧ數鍚堢悊甯冨眬姝g‘鎺ョ嚎閫氱數璇曢獙E:鏂數涓庢媶绾?绛旀: 瀹夊叏鐢ㄧ數,鍚堢悊甯冨眬,姝g‘鎺ョ嚎,閫氱數璇曢獙,鏂數涓庢媶绾?13銆佺數瀛﹀疄楠岋紝瀵逛簬绾胯矾鐨勫竷灞€锛屽簲璇ラ伒寰€滀究浜庤繛绾夸笌鎿嶄綔锛屾槗浜庤瀵燂紝淇濊瘉瀹夊叏鈥濈殑鍘熷垯銆?瀵?閿?绛旀: 瀵?14銆佽繘琛岀數瀛﹀疄楠屾椂锛岃兘鍙屾墜鎿嶄綔灏变笉鑳藉崟鎵嬫搷浣溿€?瀵?閿?绛旀: 閿?15銆佸厜瀛﹀疄楠屾瘮杈冨畨鍏紝娌℃湁浠€涔堣娉ㄦ剰鐨勩€?瀵?閿?绛旀: 閿?16銆佸叧浜庡厜瀛﹀疄楠岋紝浠ヤ笅璇存硶姝g‘鐨勬槸锛堬級鍏夊鍏冧欢姣旇緝绮惧瘑鏄傝吹锛屼娇鐢ㄨ繃绋嬩腑瑕佹敞鎰忕埍鎶わ紝涓嶅彲鐢ㄦ墜瑙︽懜鎴栨槸鍝堟皵婵€鍏夊姛鐜囨瘮杈冮珮锛屼娇鐢ㄧ殑鏃跺€欐敞鎰忎繚鎶ょ溂鐫涳紝涓嶅彲鐩磋婵€鍏?鏆楁埧瀹為獙锛岃嵂鍝佸櫒鐨胯鍚堢悊鎽嗘斁锛屼互鍏嶆嬁閿?浠ヤ笂璇存硶閮戒笉瀵?绛旀: 鍏夊鍏冧欢姣旇緝绮惧瘑鏄傝吹锛屼娇鐢ㄨ繃绋嬩腑瑕佹敞鎰忕埍鎶わ紝涓嶅彲鐢ㄦ墜瑙︽懜鎴栨槸鍝堟皵,婵€鍏夊姛鐜囨瘮杈冮珮锛屼娇鐢ㄧ殑鏃跺€欐敞鎰忎繚鎶ょ溂鐫涳紝涓嶅彲鐩磋婵€鍏?鏆楁埧瀹為獙锛岃嵂鍝佸櫒鐨胯鍚堢悊鎽嗘斁锛屼互鍏嶆嬁閿?绗笁绔?1銆佸叧浜庢恫浣撶殑琛ㄩ潰灞傦紝浠ヤ笅璇存硶閿欒鐨勬槸锛堬級灏辨槸鎸囨恫浣撹〃闈㈢殑閭d竴灞傦紝鍘氬害绾︿负1mm鎸囩殑鏄帤搴︿负鍒嗗瓙浣滅敤鍔涙湁鏁堝崐寰勭殑钖勫眰琛ㄩ潰灞傛恫浣撳垎瀛愭暟灏戜簬娑蹭綋鍐呴儴琛ㄩ潰寮犲姏灏变骇鐢熶簬琛ㄩ潰鍒嗗瓙涔嬮棿鐨勭浉浜掍綔鐢ㄣ€?绛旀:2銆佷互涓嬬幇璞′笌娑蹭綋琛ㄩ潰寮犲姏鏃犲叧鐨勬槸姣涚粏鐜拌薄娌硅啘琛ㄩ潰鏄簲棰滃叚鑹茬殑鏇插埆閽堝彲浠ユ紓鍦ㄦ按闈笂閰掗潰鍙互楂樺嚭閰掓澂绛旀:3銆佸父鐢ㄧ殑娴嬮噺娑蹭綋琛ㄩ潰寮犲姏鐨勬柟娉曟湁锛堬級姣涚粏绠′笂鍗囨硶鎹㈠悜娉?U鍨嬬娉?绛旀:4銆佹湰瀹為獙涓恫浣撶晫闈㈠紶鍔涗华鐩存帴娴嬮噺鐨勬槸浠€涔堥噺锛堬級閽笣鎵浆杩囩殑瑙掑害娑蹭綋鐨勮〃闈㈠紶鍔涚郴鏁?娑蹭綋鐨勮〃闈㈠紶鍔?閽笣鐨勬壄鍔?绛旀:5銆佸叧浜庣晫闈㈠紶鍔涗华锛屼互涓嬭娉曢敊璇殑锛堬級鐣岄潰寮犲姏浠娇鐢ㄤ箣鍓嶉渶瑕佽皟鑺傛按骞?杞姩娑¤疆鎶婃墜鍙互鍚屾椂鏀瑰彉閽笣鐨勬壄鍔涘拰浠櫒璇绘暟杞姩璋冮浂娑¤疆鎶婃墜鍙互鍚屾椂鏀瑰彉閽笣鐨勬壄鍔涘拰浠櫒璇绘暟鐣岄潰寮犲姏浠娇鐢ㄤ箣鍓嶉渶瑕佸畾鏍?绛旀:6銆佷粈涔堟槸鈥滀笁绾垮悎涓€鈥濓紙锛?閲戝睘鍚婄幆鐨勪袱绔笌娑查潰骞抽綈閲戝睘鎸囬拡銆佹寚閽堢殑鍍忚繕鏈夊熀鍑嗙嚎骞抽綈閲戝睘鎸囬拡涓庨噾灞炴寚閽堢殑鍍忓钩榻?浠ヤ笂閮戒笉瀵?7銆佷互涓嬪娑蹭綋琛ㄩ潰寮犲姏绯绘暟娴嬮噺鏈夊奖鍝嶇殑鏄紙锛? 瀹ゆ俯鍙樺寲瀹ゅ唴杈冨ぇ姘旀祦娴佸姩鐢ㄥ叿鏈竻娲?閲戝睘鐜笉澶熷钩鏁?绛旀:8銆佸疄楠屽墠璋冭妭鐣岄潰寮犲姏浠按骞虫槸涓轰簡锛堬級鏂逛究瑙傚療鐜拌薄娑蹭綋涓嶄細鍊炬磼鍑烘潵鎷夊姏鍦ㄦ按骞虫柟鍚戜笉浼氫骇鐢熷垎閲?鎷夊姏鍜岄噸鍔涚浉浜掑钩琛?绛旀:9銆佸疄楠屼腑娑堥櫎閲戝睘鐜噸鍔涚殑褰卞搷鐨勬柟娉曟槸锛堬級鍦ㄩ噾灞炵幆涓婃斁缃竴寮犺杽绾哥墖琛ュ伩娉?璋冭妭娑¤疆鎶婃墜杩涜娑堥櫎璋冭妭璋冮浂娑¤疆鎶婃墜杩涜娑堥櫎绛旀:10銆佷互涓嬪仛娉曚細鍑忓皬姘寸殑琛ㄩ潰寮犲姏绯绘暟鐨勬槸锛堬級鍔犲叆涓€鐐规礂娲佺簿鍔犲叆涓€鐐归厭绮?。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集a一、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后正确的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1.根据赢得结果的相同方法,测量可以分成等精度测量和左右精度测量;按测量条件分后,又可以分成轻易测量和间接测量。
2.?误差的定义:测量值x与真值之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多次相同条件下测量值不等带来的测量误差是系统误差。
4.用精度很高的仪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就能获得该物理量的真值。
5.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反映系统误差大小,正确度反映偶然误差大小。
6.?测量列的算术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都是反映偶然误差的特征量,是具有统计意义的误差区间。
7.?所有的仪器读数都存有估读十一位。
8.?百分误差样。
×100%,它和相对误差则表示形式一9.?间接测量的误差合成,不仅与直接测得量的误差大小有关,而且与直接测得量的误差传递系数有关。
10.测量的结果表示中,误差的进位规则是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
11.在有效数字的记录中,6.48mm和6.480mm是等同的。
12.大量重复测量的数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13.数据处理的中间排序,有效数字的排序必须多留存1十一位,以免导致误差压缩。
14.一物体长度l≈19.855mm,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作单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9.85±0.05mm。
15.某测量数据的单位折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也随着变化。
16.在设计性实验中,设计过程用算术误差平均讨论,则验证结果也应按算术平均误差进行分析。
17.用三线挂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轻易敲击下圆盘测量旋转周期。
18.光的干预就是光波动性的一种整体表现,牛顿环是典型的等薄干涉现象。
19.光杠杆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就是光压缩法。
20.直接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间接测量结果就不一定有误差了。
二、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30分)21、实验报告的内容有几个部分:()a.5个部分b.8个部分c.10个部分d.12个部分22、关于误差,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认真测量可以防止误差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23、某同学用米尺测量一本杂志的长度,测得结果正确的是:()a.26.5cmb.26.501cmc.265.0cmd.26.50cm24、两个全然相同的物理量,测量结果的优劣,就可以通过下面哪种误差展开比较:()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百分误差d.以上都不对25、欲测量一电压v≈1.5(v),建议表中()≤1.5%,应选用下列哪一种规格的电压a.0.5级,量程5(v)b.1.0级,量程1.5(v)c.1.0级,量程2(v)d.0.5级,量程1.5(v)26、螺旋测微计能进行精密的测量,它是依据测量方法中的()原理制成的。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在基础物理实验中,习题通常涉及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习题一:测量物体的质量问题: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如下:1. 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水平面上。
2. 调整天平的平衡,确保指针指向零位。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侧。
4. 在天平的另一侧添加或减少砝码,直到指针重新指向零位。
5. 记录砝码的总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习题二: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问题:如果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4秒内移动了12米,求其加速度。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第二公式:\[ s = ut + \frac{1}{2}at^2 \]其中,\( s \) 是位移,\( u \) 是初速度,\( t \) 是时间,\( a \) 是加速度。
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所以 \( u = 0 \)。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 12 = 0 \times 4 + \frac{1}{2}a \times (4)^2 \]\[ 12 = 8a \]\[ a = \frac{12}{8} = 1.5 \, \text{m/s}^2 \]习题三:计算物体的动量问题: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以3米/秒的速度移动,其动量是多少?答案:动量 \( p \) 由以下公式给出:\[ p = mv \]其中,\( m \) 是质量,\( v \) 是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 p = 2 \, \text{kg} \times 3 \, \text{m/s} = 6 \, \text{kg} \cdot \text{m/s} \]习题四:计算力的大小问题: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其表面的力,其大小为50牛顿,求该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如果物体移动了2米。
答案:功 \( W \) 由以下公式给出:\[ W = Fd \]其中,\( F \) 是力,\( d \) 是位移。
基础物理实验武汉大学答案1、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时汽油比柴油产生的热量多[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质量相同的前提下2、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3、10.同学们进入图书馆都会自觉地轻声细语,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单选题] *A.减小声音的响度(正确答案)B.降低声音的音调C.改变声音的音色D.减小声带振动的频率4、43.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先升华后凝华(正确答案)B.先汽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固D.先汽化后凝华5、5.一辆汽车在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则从刹车开始计时,汽车在6 s内的位移是24 m.[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9.有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密度之比为5:7,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单选题] *A.3:7B.7:5C.5:3D.21:25(正确答案)7、2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在位置读数为6g。
则物体的质量是()[单选题] *A.114g(正确答案)B.118gC.122gD.126g8、77.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单选题] *A.容器的质量是40kgB.甲液体的密度是5g/cm3C.乙液体的密度是0g/cm3(正确答案)D.密度是0g/cm3 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Ⅲ区域9、44.甲、乙两种物质的V﹣m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单选题] *A.ρ甲:ρ乙=1:4(正确答案)B.ρ甲:ρ乙=4:1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10、85.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单选题]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发现横梁不平衡,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正确答案)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11、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单选题]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正确答案)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电吹风给湿头发吹风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13、3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正确答案)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14、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15、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正确答案)B.0℃的冰比0℃的水冷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4℃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16、61.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盖尔曼提出的C.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正确答案)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英国物理学汤姆生提出的17、我们知道X射线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所以X射线的波长短[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真空中波速一定,频率高,波长短18、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19、23.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球,分别由铝、铁、铜制成,分别放在三个大小相同的空水杯中,再向三个空水杯中倒满水(物体都能浸没,水没有溢出,ρ铝<ρ铁<ρ铜),则倒入水的质量最多的是()[单选题] *A.铝球B.铁球C.铜球(正确答案)D.无法判断20、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A.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正确答案)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21、2.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越大.[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2、如图59所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基础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六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②单缝③双缝⑥目镜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①单缝③双缝⑥毛玻璃D.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2.关于数字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计时器只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时间B.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位移C.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D.数字计时器不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零时刻开始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
照片中的数字是闪光时刻小球所处的位置坐标值,单位是厘米。
3.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来描述小球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路程D.时间4.小球在前0.0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0.3m/s B.0.4m/s C.0.8m/s D.0.16m/s 5.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A .先增大后减小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逐渐增大6.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7.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8.某物体的长度在12 cm 到13 cm 之间,若用最小分度为1 mm 的刻度尺来测量,记录的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 .4位B .3位C .2位D .1位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1x 、2x 、3x 、4x 、5x 、6x 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的长度,下列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A .34x x T +B .342x x T +C .23454x x x x T +++D .162x x T+ 10.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小些、体积大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l ,这就是单摆的摆长11.小明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与电动势的真实值E 和内阻的真实值r 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E E '<,r r '<B .E E '=,r r '>C .E E '<,r r '>D .E E '=,r r '<1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光片应置于单缝和双缝之间B .拨杆的作用是为了调节缝的宽度C .把单缝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减小D .把毛玻璃屏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二、多选题13.关于打点计时器和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B .纸带上点迹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纸带上点迹变稀疏,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14.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B .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C .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D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1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C .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十分准确地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 .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能准确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16.在做了“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后,某同学得出下列几种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砖的宽度适当选大些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防止在另一侧面发生全反射C.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D.入射角越大越好,这样测量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E.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测得折射率越大F.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G.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三、填空题17.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 长20等分、49 mm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mm、____mm、____mm。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二节滑轮实验题基础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用定滑轮和弹簧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1)如图A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____ N.(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B);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 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____ ,不改变力的______ (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b.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D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______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______ N.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力,物体重力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3)小轩同学分析F和G物的关系时发现F始终小于G物,所以得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________省力(选填能或不能),但她发现并没有省一半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若要得出的结论尽可能接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该对实验器材进行怎么的调整:________.(4)小璐同学分析表中F与G滑,G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________,根据这个关系式,可以推测:若她用G滑=3N,G物=9N,则F=________N.4.小红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发现,所有的简单机械“省力、必然费距离”,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大学物理实验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练习题学院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1.如下表所示,以不同精度的仪器各测量出一个数值,此时只用仪器误差计算不确定度。
假置信概率约95%)。
2.用米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为98.98cm 、98.96cm 、98.97cm 、99.00cm 、98.95cm 、98.97cm 、98.99cm 、98.95cm 。
试求算术平均值,不确定度A 类评定值,不确定度B 类评定值,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并报告测量结果。
解:用L 表示长度,l = cm ,()A u s l == cm ,∆仪= cm ,B u = cm , C u = cm ,2C U u == cm , L l U =±= ± cm 。
3.用米尺测得正方形一边长a 为:2.01cm 、2.04cm 、2.00cm 、1.98cm 、1.97cm 、2.03cm 、1.99cm 、2.02cm 、1.98cm 、2.01cm 。
试分别求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不确定度及相对值,测量结果表达式。
解:令L 为周长,S 为面积,则L =4a ,S =a 2, a = , ()s a = , ∆仪= ,B u = , ()C u a == ,()rel u a = %, 4l a == cm ,()C u l = ()C u a = cm ,()rel u l = %,()U l = , L l U =±= ± cm2s a == cm 2,()rel u s = ()rel u a = %,()C u s =()rel s u s ⨯= cm 2, ()U s = , S s U =±= ± cm 24.一个铝圆柱体,测得半径为R =(2.040±0.004)cm ,高度为h =(4.120±0.004)cm ,质量为m =(149.10±0.05)g ,试计算铝的密度ρ,其不确定度及相对值;写出结果表达式。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1. 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提示: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1提示:刻度盘绕中心轴转动,因工艺的原因,中心轴不可能正好在盘的中心,因此转动测量时会产生一个所谓的偏心差,在盘的一直径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游标,读数求平均即可消除偏心差。
见图。
D C CD B A AB ''==''+)(212.假设平面镜反射面已经和转轴平行,而望远镜光轴和仪器转轴成一定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提示: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不变,此时应该调节望远镜仰角螺钉,使十字反射像落在上十字叉线的横线上。
光路图如下3.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而平面镜反射面和仪器转轴成一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提示: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是一上一下,此时应该载物台下螺钉,直到两镜面反射的十字像等高,才表明载物台已调好。
光路图如下:图3望远镜光轴未与中心轴垂直的表现4.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提示:(1)对分光计调整的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2)各部分调节好的判断标志①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从望远镜中同时看到分划板上的黑十字准线和绿色反射十字像最清晰且无视差。
(用自准直光路,调节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聚焦)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放在载物台上的双面反射镜转180o前后,两反射绿色十字像均与分划板上方黑十字线重合。
(用自准直光路和各半调节法调整)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在望远镜调节好基础上,调节平行光管聚焦,使从调好的望远镜看到狭缝亮线像最清晰且与分划板上的黑十字线之间无视差。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成像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透过凸透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
二、选择题5.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A.u<10cm B.10cm<u<20cm C.u>10cm D.u>20cm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7.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8.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三、实验题9.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实验题答案1.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水平运动,撞击到质量为3kg 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有:2kg × 5m/s + 3kg × 0 = 2kg × v1 + 3kg × v210kg·m/s = 2kg × v1 + 3kg × v2由于是完全弹性碰撞,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能总和也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则有:(1/2) × 2kg × (5m/s)^2 + 0 = (1/2) × 2kg × v1^2 + (1/2) × 3kg × v2^225J = 2kg × v1^2 + 3kg × v2^2解以上两个方程组,可以求得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2.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抛出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求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解答:在抛体运动中,抛体在最高点的速度为0,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物体在最高点的动能等于抛出时的动能。
设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为h,则有:(1/2) × 0.5kg × (10m/s)^2 = 0.5kg × g × h25J = 5N × h解以上方程,可以求得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物理实验习题与指导03(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学物理实验复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误差与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基本测量与方法)(一)问答题1、什么叫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看教材)2、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3、什么叫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4、下列情况哪些是属于随机误差,哪些是属于系统误差?(从定义角度考虑)(1)经校准的秒表的读数误差。
(2)在20℃下标定的标准电阻,在30℃下使用引起的误差。
(3)分光计实验中的偏心误差。
(4)千分尺的“零点读数不为零”引起的误差。
(5)读仪表时的视差。
(6)因为温度的随机变化所引起的米尺的伸缩,而用该米尺测长所引起的误差。
(7)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8)仪表的零点不准。
5、什么叫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视差、引用误差、回程误差、偏差、残差、示值误差、读数误差、估读误差、标准差(查相关资料一般了解)6、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未定系统误差与系统不确定度是否相同(从定义出发)7、什么叫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从定义出发)8、不确定度与不准确度是否相同(看教材一般了解)9、什么叫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从打靶角度分析)10、对某量只测一次,标准误差是多少(不变)11、如何根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相互转化的特点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如测金属丝的平均直径和直径的平均值)12、测量同一玻璃厚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如下,分析各值是使用哪些量具测量的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自做答案)(1) (2) (3)13、有一角游标尺主尺分度值为1°,主尺上11个分度与游标上12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游标尺的分度值是多少(参考游标卡尺原理)14、逐差法使用的条件与优点是什么(参考教材)15、使用贝塞尔公式的条件是什么(等精度测量,n>=3)16、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采用“小于五则舍、大于五则入、等于五则凑偶”的修约规则(为使舍、入几率相等)17、如何从实验中测得的直线关系的x-y值求出该直线的斜率?(答案自做)18、作图规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看教材)19、什么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如何取定(看教材规定)20、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如何取(看教材规定)21、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是有几种方法分别适合什么样的物体(自做答案)22、某长度测量值为1.235m,则所用测量仪器是下列中的哪一种为什么1)千分尺2)50分卡尺3)20分卡尺4)米尺23、天平有哪几部分组成,使用时应注意什么,操作过程如何使用升降手柄(看教材)(重点掌握)(二)填空题1.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25⨯2S10(4)×10-102.把下列各数取三位有效数字.1)1.0752)0.862493)27.0524)8.971⨯106-5)3.14156)0.0020000结果:1)__2)__3)__4)__5)__6)__3.用正确表达式写出下列结果:1)A=17000±1000km2)B=1.001730±0.0005m3)C=10.8000±0.2cm4)D=99.5±0.820C正确表达式为:1)__2)__3)__4)__4.单位变换:1)L=(34.85±0.05)cm写成以μm.mm.m.km为单位.2)m=(201.750±0.001)kg写成以g.mg.t为单位.5.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请将正确的运算结果写在括号内):1)21605-1.32=215.18()2)0.0221⨯0.0221=0.00048841()3)400⨯1500/142.60-11.6=600000()4)521.2⨯2%=10.4()5)98.754+1.3=()6)107.50-2.5=()7)111⨯0.100=()8)237.5÷0.01=()9)76.00÷(40.00-2.0)=()10)50.000⨯(18.30-16.3)/103-3.0⨯(1.00+0.001)=()11)1000.0⨯(5.6+4.412)/(78.00-77.0)⨯10.000=()6.更正下面的结果表达式.(1)X=±,更正为:__(2)X=3.4⨯±3CM,更正为:__1065(3)X=+,更正为:__(4)V=×10-2cm/s±×10-4cm/s写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基础习题训练卷一、单选题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液面的高度来体现B.对于不同种液体而言,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就越大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有关D.当手指用力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几乎无变化,可能是因为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2.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
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
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C.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3.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4.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人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在用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压强计U形管两管的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
对金属盒进行下列操作时,U形管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变的是()A.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在原位置转动180°D.放入酒精的同一深度处6.今年南方强降水长江水位超警戒,如图是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于右侧,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饱和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有关,E20和E30分别是该电池在20℃和30℃时的电动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E20=E30B. E20>E30C. E20<E30D. 无法确定2.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的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直接测量值是( ),常用来间接测量溶液的( )。
A.折光率B.透光率或吸光度C. 摩尔吸收系数D.旋光度E.质量F.摩尔分数G.物质的量浓度3.在测量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是( )A. 电泳仪B. 阿贝折光仪C. 分光光度计D. 旋光仪4.在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若用量气法测定动力学参数,并且以不测量时高挂的分液漏斗作水准瓶。
如果实验装置漏气,则实验所测得的体积数据将( )。
A. 变大B. 变小C. 无影响D. 不确定5.在氧弹实验中,若要测定样品在293 K时的燃烧热,则在实验时应该( )。
A. 将环境温度调至293KB. 将内筒中3000mL水调至293KC. 将外桶中的水温调至293KD. 不能测定任意指定温度下的燃烧热6.用全浸式温度计进行测温的实验中,为校正测量误差,措施之一是进行露茎校正,∆t(露茎)=K·n·[t(观)-t(环)],式中n是露茎高度,指露于被测物之外的( )。
A. 用厘米表示的水银柱高度B. 以温度差值表示的水银柱高度C. 用毫米表示的水银柱高度D. 环境温度的读数7.用缓冲瓶稳定体系的气压,则调节体系压力的阀应安装在什么位置?( )A. 缓冲瓶与抽气机之间B. 体系和缓冲瓶之间C. 体系和压力计之间D. 放在何处关系不大8.氧弹式量热计标定采用的方法是( )。
A. 差热法B. 通电加热法C. 标准物质法D. 估算法9.用热电偶温度计测温时,热电偶的冷端要求放置在( )。
A. 0℃B. 一般室温范围C. 任意温度都可D. 只要温度恒定的任一方便的温度即可10.在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采用补偿法是为了使测量回路的( )。
1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 夯实基础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况如照片所示,其中最合适的是( )2.用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2A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C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 )A .重物的质量B .重力加速度C .重物下落的高度D .重物下落某一高度所对应的瞬时速度4.(多选)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
我们选中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 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3A .v n =gnTB .v n =g (n -1)TC .v n =s n +s n +12TD .v n =h n +1-h n -12T5.在研究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该纸带上最初打出的几个点不清楚,纸带上留下的是最后面的一些点。
算出打下B 、C 两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v B 、v C ,测得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h ,那么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可写为( )A .gh =v 2C -v 2B B .gh =12v 2C -12v 2B C .v C =v B +gT D .v 2B +v 2C =2gh6.(多选)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关重物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 .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B .应选用质量较小的重物,使重物的惯性小一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C .不需要称量重物的质量D .必须称量重物的质量,而且要估读到0.01 g7.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纸带。
初二物理停表读数练习题1. 简介物理中的停表读数是一项基础实验技能,通过观察停表的读数可以获得时间间隔的准确数值。
本文将介绍几道初二物理中常见的停表读数练习题。
2. 练习题一: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物理课上经常进行的实验之一。
下面是一个自由落体实验相关的停表读数练习。
a. 实验步骤:(1) 将一张白纸固定在一块平整的墙上;(2) 在纸上绘制出几个等距的标记点;(3) 从固定位置,将小球自由落体释放,并同时开始计时;(4) 观察小球通过标记点的时间,并记录每次的停表读数。
b. 练习题:假设小球自由下落经过纸上两个标记点的时间间隔为0.25秒和0.5秒,停表读数分别为2.35秒和2.85秒。
请计算小球下落从一个标记点到下一个标记点的加速度。
3. 练习题二:平抛运动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是另一个常见的物理实验。
下面是一个平抛运动相关的停表读数练习。
a. 实验步骤:(1) 在室外找到一个平坦的区域,准备一支平抛器;(2) 调整平抛器的仰角和出射速度;(3) 保持仰角和出射速度不变,连续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每次球的飞行时间。
b. 练习题:假设进行平抛实验时,小球的飞行时间分别为1.2秒、1.5秒和1.8秒,停表读数分别为3.6秒、4.5秒和5.4秒。
请计算小球的平均飞行速度。
4. 练习题三:简谐振动实验简谐振动是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常常进行实验来验证。
下面是一个简谐振动相关的停表读数练习。
a.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简谐振动装置,如弹簧振子或单摆;(2) 将振子拉到一定程度,释放并开始计时;(3) 记录振子通过一个固定位置的次数,并记录每次的停表读数。
b. 练习题:假设振子通过固定位置的次数分别为8次和12次,停表读数分别为2.4秒和3.6秒。
请计算振子的频率。
5. 总结停表读数对于物理实验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练习不同实验场景下的停表读数可以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实验中,及时记录停表读数并进行合理计算是保证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电磁学实验实验一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设计性P40)1、ZX21型电阻箱的示值为9563.5Ω,试计算它的允许基本误差,它的额定电流值,若示值改为0.8Ω,试计算它的允许基本误差?2、以下电路正确吗?若有错误说明原因,并改正之。
3、从制流和分压特性曲线求出电流值(或电压值)近似为线性变化时,滑线电阻的阻值。
4、在制流电路中,当R0一定,如何选择K值电源电压和电流表?当K一定,如何选择滑线变阻器和负载R z的大小?在选择仪器和参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5、在分压电路物理研究中,如何确定K值,应选择哪些仪器及对应的参数?6、如何根据图1-2,分析概括制流电路的特性?7、如何根据图1-5,分析概括分压电路的特性?8、设计一研究制流电路特性的方案。
9、设计一研究分压电路特性的方案。
10、举例说明制流电路的应用。
11、举例说明分压电路的应用。
12、根据制流电路的特性,什么场合下,应选K值大一些?什么场合下,应选K值小一些?13、根据分压电路的特性,什么场合下,应选K值大的?什么场合下,应选K值小一的?14、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存在哪些差别?15、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制流电路,不用分压电路?16、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分压电路,不用制流电路?实验二优安法测电阻(基础性P49)1、设计一个测电表内阻的方案(电路及步骤)。
2、分析内接法引入的系统误差,在什么条件下,可用内接法?3、分析外接法引入的系统误差,在什么条件下,可用内接法?4、用补偿法测电压为什么能消除外接法的系统误差(画出电路图,并分析之)。
5、连接“补偿法”的电路图,并进行测量。
实验三伏安法测二极管的特性(基础性P56)1、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试线路中,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在二极管的两个端点?检流计的作用是什么?2、接通电源前各预置值选择的原则是什么?3、如果没有检流计,试画出二极管特性测式的线路图,并说明线路图中存在的系统误差。
4、你对R0、R1、R2的调节有什么体会?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5、如果“仪器和用具”中没有电流表,而电压表、检流计和可变电阻箱、滑线变阻器可任意增加数量,试设计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的实验线路图。
6、连接“正向特性”测试线路,怎样进行测量?根据所作伏安特性图,说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实验四 静电场的描绘(综合性P59)1、直接测量静电场中各点电势有何困难?简述模拟法的原理。
2、金属圆环B 和圆柱A 为何要与导电纸良好接触?3、怎样求等势线的平均半径值?5、根据In 0/U U r r -直线的截距和斜率,怎样算出A 和B 的半径?6、在圆柱电容器中,y(=In r )和x(=0/U U r )是直线关系,为什么验证了rc E =的成立? 实验五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基础性P67)1、桥路平衡的条件是什么?2、组装电桥,测待测电阻阻值。
3、箱式电桥中比例臂的倍率值选取的原则是什么?4、怎样测量电桥的灵敏度?电桥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六 半导体热敏电阻特性的研究(基础性P76)1、怎样测定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2、怎样用实验的方法确定6-2式中的a 和b ?3、图6-3中的G K 与E K 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说明。
4、说明半导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制作一只半导体温度计的主要步骤和校正方法是什么?6、试用测得的实验值写出)(T R R T T =的数学表达式,并确定有关常数。
7、试比较回归法与作图法的优缺点。
8、半导体温度计的电桥与测量热敏电阻值的电桥两者有何区别?实验七 用板式电势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性P82)1、为什么要进行电流标准化调节?2、为什么电势差计能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而不是端电压?3、怎样用电势差计测量待测电池的内阻?4、调节电势差计平衡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5、在电势差计调平衡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朝一个方向偏,这可能是什么原因?6、板式电势差计能否“扩大量程”,要扩大量程应采取什么措施?7、经过实验测量和使用,你认为板式十一线电势差计应怎样改进?说出改进的方法及其原理。
实验八 用箱式电势差计校正电表(综合性P89)1、根据误差曲线,能否判别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2、电势差计工作电池不稳定,对电动势的测量有什么影响?工作电池采用稳压电源好还是恒流电源好?为什么?3、对照电势差计原理图,说明各旋钮的作用。
4、怎样校正电压表,试设计电路并操作之。
5、当电压表量程超过电势差计量程时,设计一校正电路,并操作之。
6、根据误差图线,求电表的等级。
实验九 低电阻的测量(设计性P98)1、被测低电阻为何要有4个端钮?2、双电桥测电阻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双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何2R 和3R 或者1R 和4R 要同轴调节?4、为什么要测量双电桥的灵敏度?怎样调节它?5、怎样检验测量到的x R 值有否因电阻箱不准而造成的系统误差?怎样消除它的影响?6、调节用电阻箱组装的双电桥平衡时应注意什么?7、产品安培计的分流电阻如图9-6所示,图中可变电阻R 有什么作用?能否改变低值电阻?8、怎样测量两根导线连接点的接触电阻?9、如果低电阻的电势端钮与电流端钮搞错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10、电阻箱组装的双电桥箱式双电桥有什么区别?怎样调节它们的平衡?11、在双电桥线路中,如果待测电阻x R 的1p 和2p 相互交换而错接,问电桥能否平衡?会产生什么现象?12、在设计双电桥的方法中,是如何实现了与接触电阻无关的?13、双电桥的应用范围。
14、设计一应用双电桥测电压的实验方案?15、设计一应用双电桥测电流的实验方案?16、举例说明双电桥的应用。
实验十 万用电表的制作与定标(基础性P104)1、用万用表50mA 挡去测直流50V 电压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2、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怎样做?3、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流值?怎样做?实验十一 灵敏电流计特性的研究(基础性P114)1、动圈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哪几种力矩的作用?这些力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灵敏电流计有几种运动状态?研究它有什么意义?3、连接电路,怎样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求出内R G 和i S (灵敏度)实验十二 冲击电流计特性的研究(综合性P126)1、冲击电流计与灵敏电流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能否用灵敏电流计代替冲击电流计?2、图12-3中1K 作用如何?实验过程中如何使用?2K 、3K 的作用又如何?3、为什么要测量冲击电流计的电量(或磁通)灵敏度?4、为什么测偏转距离m d 采用左、右读数取平均的方法?5、冲击电流计有哪三种运动状态?6、三种运动状态对应的φS 是否相同?哪一种运动状态的磁通灵敏度最高?为什么?7、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φS 与阻尼电阻R 有什么关系?它对选择冲击电流计的运动状态有什么指导意义?8、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电量灵敏度与其外回路电阻有什么关系?试问冲击电流计处于何种状态下其磁通灵敏度最大?冲击电流计又处在何种状态下其电量灵敏度为最大?9、如果实验中遇到过阻尼或欠阻尼的情况,而测量时回路总电阻又不能改变,如何使返回零点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一些?10、冲击电流计为什么能测脉电荷量?用灵敏电流计能否测量?11、根据式(12-20)分析φφS S ∆的主要误差来源。
12、用秒表测定的冲击电流计的自由振荡周期0T 约为7s 左右,为了达到005.0/00<∆ωω的要求,可采用什么办法?实验十三 用冲击电流计测电容及高电阻(综合性P144)1、冲击电流计的电量常量Q k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测量冲击电流计的灵敏度Q S (或电量常量Q k )?2、怎样用测得的电量常量Q k 来测量未知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x Q 和电容值?3、采用冲击电流计通过比较法测电容有什么优缺点?4、为什么左、右两边测量偏转值?如何修正空气阻尼的影响?冲击电流计第一次最大偏转距离值应如何测量?又如何计算?5、本实验所测定的电量灵敏度Q S (或冲击常量Q k )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为什么?6、x C 的测量中主要的偶然误差的来源是什么?0C 应该取什么值较为?7、为什么要用冲击法测高阻?而不用伏安法、电势差计法测高阻?8、从冲击电流计用电容漏电法测高阻所得的放电曲线说明电容器的充放电符合什么规律?如何证明?9、本实验所测得冲击常量其对应的阻尼度约为多大?冲击电流计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实验十四 用冲击电流计测螺线管内轴线上磁场的分布(基础性P151)1、当m>>1和m →0时螺线管轴向磁场的分布是否相同?2、怎样测定冲击常数Q k ?3R 对它有否影响?3、怎样用冲击电流计测磁感应强度?4、为什么测螺线管内轴向磁场分布时不能改变1R 、2R 和3R 值?5、为什么在测冲击常量Q k 与B 时,标准互感器的次级线圈与试探线圈始终要和冲击电流计串联在一起?能否分别与冲击电流计相连进行测量?为什么?6、是否可以通过1R 和2R 的改变来选取冲击电流计的工作状态和灵敏度?7、将测定结果即螺线管中部与端口部的磁感应强度与理论值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8、需设计一螺线管,要求轴心磁场均匀的范围要大些,螺线管的尺寸大小应如何选择?)(lR m =的值应选得大还是小好? 实验十五 用冲击电流计测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综合性P158)1、什么叫做铁磁物质的“剩磁”和“矫顽力”?2、在测磁化曲线之前,为什么要将铁磁材料退磁?怎样进行交流退磁?3、何谓“磁锻炼”?4、测磁感应强度的实验线路中有几个回路?各种开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1K 与2K 对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3R 的作用是什么?测量时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5、在测冲击电流计常量时,0I 的大小选择原则是什么?6、在测试基本磁化曲线时,为什么磁化电流必须单调上升?7、要使冲击电流计偏转为什么要使换向开关换向?8、φφk k ∆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9、为什么测磁感应强度B 时要将标准互感器次级线圈接入冲击电流计回路中,而测冲击电流计常数时要将磁化线圈的次级仍接入回路?能否分别接入回路进行测量?10、从B-H 磁化曲线与u-H 曲线可以了解哪些磁特性?11、试写出B-H 曲线的经验公式。
实验十六 磁场的描绘(基础性P166)1、简述感应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
2、怎样利用试探线圈测量磁场的大小和方向?3、如何测定磁场的方向?为什么不根据转动试探线圈使毫伏表达最大值来确定磁场方向?4、简述实验中如何证明磁场是符合迭加原理的。
实验十七 磁致伸缩系数的测定(基础性P175)1、本实验为什么采用非平衡电桥测电阻而不采用平衡电桥测电阻?2、什么叫做应变法测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电流计偏转方向与λ有什么关系?4、为什么要测电桥灵敏度?它与λ的测量有什么关系?5、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定出a 与11R R ∆的关系? 6、为什么将应变片1R '贴在紫铜块上与贴在铁磁物质上的1R 同时放在螺线管中?又为什么在1R '两端并联一只可变电阻箱?能否用一只可变电阻代替? 7、在测试过程中能否改变2R '、3R 、4R '、4R ''的阻值?为什么? 8、非平衡电桥与平衡电桥有什么区别?它有什么优点?试举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