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截石位体位的注意事项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19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L 了解手术患者病情、年龄、体重、意识、营养状况、自理能力等。
2. 了解患者有无影响摆放截石位的骨关节疾病,有无下肢静脉血栓、感觉和运动障碍、皮肤病变,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3.截石位头高足低,故受压部位集中在瓶尾部、胭窝部、双侧肩胛部、双侧肘部和枕部。
4.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建立静脉通路的部位。
5.评估体位摆放用物是否齐全。
6.评估术中需头高足低位的程度,准备肩托和肩部保护垫。
(二)操作要点L麻醉后移动患者,使患者坐骨结节超出背板下缘5-6厘米,同时在熟后垫一软垫。
7.大腿与躯干的纵轴应呈90-100度,两腿之间的角度为80-90 度,安置支腿架的高度与大腿在仰卧曲鼓时的高度相等,固定支腿架。
8.腿托上衬棉布,腿托托在患者小腿肌肉丰满处,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
9.约束带固定小腿,松紧适宜,暴露足部。
10患者上肢用中单固定于身体两侧,或放置于托手板上,用约束带固定松紧适宜。
11调整手术床头低脚高位约15度,术中要求超过15度的手术, 在麻醉完成后将肩托及保护垫安置好,再调节手术床。
(三)指导要点1.麻醉前给清醒患者摆体位时告知患者体位摆放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求。
2.告知患者不舒适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1.安置体位前再次核对患者的信息及手术部位。
2.支腿架和腿托调节关节在摆好体位后要固定牢固。
3.大腿与躯干的纵轴应呈90-100度,此角度过小不利于腹部手术操作,过大则会加重腿托的负荷。
4.大腿与小腿的纵轴应呈90-100度,此角度过小会使胭窝受压, 过大则不符合生理条件,还会加重小腿远端所受的力。
5.双下肢之间的角度应为80-90度,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过大易导致腓骨小头压在腿托上,足部应尽量外展以防止腓骨小头与腿托紧密接触。
6.使用约束带时,不要直接系在膝关节上,而应固定在小腿上并保证约束带平整,松紧适宜,暴露足部,便于观察末梢血运。
7.受压部位较集中在戳尾部、胭窝部、双侧肩胛部、双侧肘部和枕部,压疮高风险患者或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易受压部位需有保护措施。
截石位摆放评分标准(标准分IOO分)
一、定义:
截石位:截石位是患者仰卧,双腿放置于腿架上,小腿的屈曲大腿的外展。
臂部移至床边,将患者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固定于身体两侧,可避免上肢外展导致臂丛神经受损,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及膝部,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部。
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适用于会阴部及腹会阴联合手术。
二、注意事项:
1、在腿托上要加体位衬垫,注意平整无皱褶,以防止皱褶导致局部组织压伤。
腿架托住小腿及膝部,防止损伤胭窝血管、神经及腓肠肌。
2、手术中防止重力压迫膝部。
3、坐骨结节应超出背板下缘5-6Cm同时在艇后垫一软垫。
4、支腿架的高度应与大腿在仰卧曲谶时的高度相等;支腿架的两个关节,即支架高低角度调节关节和腿托角度倾斜角度调节关节在摆好体位后要牢固固定。
5、大腿与躯干的纵轴应呈90~100°,此角度过小不利于腹部手术操作,过大则会加重腿托的负荷。
6、大腿与小腿纵轴应呈90~100°角,此角过小会使胭窝受压,过大则不符合生理条件,还会加到小腿远端所受的力。
7、双下肢之间的角度应为80~90°,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过大易导致腓骨小头压在腿托上.足部应尽量外展以防止腓骨小头与腿托紧密接触;
8、使用约束带时,不要直接系在膝关节上,而应固定在小腿,并保持约束带平整,松紧适宜。
9、手术结束复位时,双下肢应单独、慢慢放下,并通知麻醉师,防止因回心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