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 格式:po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混凝土楼盖

现浇楼盖装配式楼盖•按施工方法

装配整体式楼盖

《建筑结构设计》课件2013版.东南大学邱洪兴

2

双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按结构形式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3

一、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2.1.2混凝土楼盖结构布置

次梁纵向布置,主梁横向布置 次梁横向布置,主梁纵向布置

次梁:支承在主梁上的梁主梁:支承在竖向构件上(柱或墙)、支承次梁的梁

主梁沿横向布置

主梁次梁

主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次梁

4

梁板结构

2.1种类及布置

2.1.1种类

三、截面尺寸估算 2.1.2混凝土楼盖结构布置

板(教材P63)

•单向板厚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30;•双向板厚度不应小于1/40;

•悬臂板根部厚度不应小于1/12。•次梁梁高可取跨度的1/18~1/12;•主梁梁高可取跨度的1/15~1/10;•梁宽可取梁高的1/3~1/2。

•双向梁系梁高可取跨度的1/18~1/16,梁宽取梁高的1/4~1/3

梁(教材P63)

5

2.2 梁板结构分析

2.2.1分析模型

一、砼单向板楼盖

次梁

主梁

Ⅰ—Ⅰ

l 1

l 2

l 2l 2l 2

l 2

l 1l 1l 1l 1l 1

l 3

l 3Ⅱ

Ⅱ—Ⅱ

板次梁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时主梁、次梁、板一般分开计算。

Ⅲ—Ⅲ

次梁

主梁柱

从实际结构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计算、分析的对象,这一部分称为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

板计算单元b =1m

•板——1m 宽度的板带

•次梁:计算单元宽度取相邻次梁中心距的一半;•主梁:计算单元宽度取相邻主梁中心距的一半。

主梁计算单元

次梁计算单元

l 1

6

•因单向板忽略长跨向内力,所以板带之间的边界可作为自由边;

l 1

l 2l 2

l 2

l 2

l 2

l 1l 1l 1l 1l 1

l 3

l 3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是从整体结构中截取出来的,确定其计算简图时需要分析它的边界情况,用适当的支座模拟。•板带有两类边界:板带(单元)之间以及板带与次梁之间。

•边界条件可以从力的方面分析,也可以从变形方面分析。

次梁

q 1

•次梁对板在该处的竖向位移和转角位移有约束;

•如果忽略竖向位移和转动约束,板可以简化为连续梁计算简图。

板计算简图

l 01

l 01l 01l 01l 01

l 01q 1

次梁

板面分布荷载q

1

7

次梁的边界条件

l

1

次梁

主梁

q 2

主梁次梁

•次梁单元之间的边界上有分布

力矩作用,无剪力;但这些分布力矩对次梁轴线方向的内力没有影响;

•次梁与主梁的边界与板与次梁的边界类似;

•在相同的假定下,次梁也可以简化为连续梁计算简图。

次梁计算简图

l 02l 02

l 02

l 02l 02

q 2

板短跨向跨中分布弯矩

梁板结构

8

•通过类似的分析,主梁的计算简图也可以按连续梁。

•如果主梁尚需与竖向构件一起共同承担水平作用(如风载、地震作用等),则应按框架梁计算

梁板结构

次梁

次梁线分布荷载q 2

l

2

l 03

l 03

F

F

F

F

9

荷载

l 1

l 2

l 2l 2l 2l 2

l 1l 1l 1l 1l 1

l 3

l 3板带负荷范围

b =1m

次梁负荷范围

主梁集中荷载范围

•板:线分布荷载q 1为板面分布荷载q 乘以计算单元宽度1,q 1=q ×1 •次梁:由板传来的线分布荷载q 2为板面分布荷载q 乘以次梁的计算单元宽度l 01,q 2=q ×l 01

•主梁: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F 为次梁线分布荷载q 2乘以主梁的计算单元宽度l 02,F =q 2×l 02= q ×l 01×l 02

将整体结构拆分后,需要确定每一部分的荷载,即要分析荷载的传递路线。

荷载从直接作用构件依次传递给支承构件的路径称荷载传递路线

可见,对于单向板楼盖,楼面竖向荷载通过板传给次梁、由次梁传

给主梁,最后由主梁传给柱、墙等竖向承重构件

10

计算跨度(教材P230图12-3)

1

2

3a

l n 1l n 2

l n 3

b

b

l 01=l n 1+b /2+a /2或l 01=l n 1+b /2+0.025l n 1

l 02=l n2+b l 03=l n3+b

计算跨度,从理论上讲应该取该跨两端支座处转动点之间的距离。

•中间各跨取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边跨如果端部搁置在支承构件上,则对于梁,边跨计算长度在(1.025l n1+b /2)与[l n1+(a +b )/2]两者中取小值;对于板,边跨计算长度在(1.025l n1+b /2)与[l n1+(h +b )/2]两者中取小值;

•梁、板在边支座与支承构件整浇时,边跨也取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