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谈谈写材料的体会发布时间:2021-03-15T05:57:05.87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4期作者:何信文[导读] 出主意、办事情、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三大基本功,三者中写材料尤为重要。
写材料没什么窍门和捷径,靠的是坚持、勤奋和刻苦。
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学,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进步;只要不断进步,就能不断超越。
何信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003摘要:出主意、办事情、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三大基本功,三者中写材料尤为重要。
写材料没什么窍门和捷径,靠的是坚持、勤奋和刻苦。
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学,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进步;只要不断进步,就能不断超越。
关键词:写材料;多看;多悟;多写;多改出主意、办事情、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三大基本功,三者中写材料尤为重要。
出主意,你不出也行,有领导出,你照着做、能跟上就行;办事情,你会办,别人也能办,机关干部都有一定的办事能力。
区别就在写材料上,不是人人都能写,也不是人人都能写好,写材料可以反映一个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
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谈谈写材料的体会。
一、多看看是学习、接受、摄取信息的主渠道,没有大量的信息积累就谈不上深度思考。
具体看什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耐住性子看理论文章。
比如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这些文章比较抽象概括,难以引起兴趣。
但只要长期坚持看,政治敏锐性就会增强,思维层次就会提高。
这也是吃透上级精神,增强材料思想性的有效途径。
二要打起精神看与工作有关材料。
写材料大都与所从事工作有关,只有成为本系统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对本专业知识有深刻理解,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材料。
特别是新进机关的同志,更要把学好政策规定作为一项基本功练好、练扎实。
三要睁大眼睛看身边事物。
机关干部应当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周边事物,观察社会发展变化,从中学到知识,得到感悟。
写材料范文示例
以下是一则材料范文示例: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首先,我想谈谈环境保护问题。
如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己所能,从最基本的做起。
比如,我们可以节约用水、减少废物的产生,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等。
另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想谈谈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每个人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如今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注重应试,忽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我认为,我们应该改革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我想谈谈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悬殊、教育资源不平等等问题。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我们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总结一下,环境保护、教育改革和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谢谢大家!。
材料怎么写写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结构:1. 引言(100-150字):引入材料的主题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400-500字):详细陈述材料中的事实、数据或事件,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或主题等顺序进行组织。
3. 结论(100-150字):总结全文的要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文章的结论,或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具体写作时,可以参考以下模板:引言:介绍材料的主题或事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1:详细陈述材料中的第一个事实/数据/事件/观点。
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解释其重要性和影响。
主体部分2:详细陈述材料中的第二个事实/数据/事件/观点。
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解释其重要性和影响。
主体部分3:详细陈述材料中的第三个事实/数据/事件/观点。
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解释其重要性和影响。
结论:总结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文章的重点和主要观点,或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写作风格要准确、简明。
使用简练的句子和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观点。
2. 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和细节,以支持观点。
3. 多角度思考,尽可能客观地呈现材料中的内容。
4. 注意段落的组织和结构。
每个段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与前后段落之间有逻辑关系。
5. 用例子或真实生活中的经历来支持观点,增加可信度。
6. 最后对全文进行一次梳理,检查是否有重复或不相关的内容。
以上提供了一种700字材料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应。
关于写材料的一些技巧和心得写材料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写一份报告,还是写一份简历,都需要有一些技巧和心得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材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写材料的技巧和心得,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这项任务。
1.明确目标写材料之前,需要先明确写作的目标。
例如,如果你正在写一份求职信,你需要确定你要向雇主展示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
如果你正在写一份报告,你需要确定你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你的思路和材料。
2.研究资料在写材料之前,需要收集和研究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书籍、期刊、报纸、网站等。
在研究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正式的和可靠的来源,避免引用不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3.注意结构在写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文本的结构。
通常,一份材料可以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是介绍本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是文章的重点,结论则是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总结。
在编写各个部分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格式和风格,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4.注意文本风格在写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文本风格。
具体而言,需要注意文本的表达方式和使用的语言。
需要使用恰当的汉语语法和符合汉语特点的写作方式,并避免使用过多的短语和俚语。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本的流畅性和统一性,保证语言的连贯和通顺。
5.注意用词在写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用词,确保用词准确、简练。
避免使用无意义的词语和重复两次以上的词语,以及口头语、行话和缩略语。
在选择用词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语境和受众的需求,以确保用词恰当和得体。
6.注意排版在编写材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版。
具体而言,需要注意字体、字号、行距、段间距等。
选择适合受众阅读的排版方式,使材料呈现更加舒适和美观。
总之,写材料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任务。
需要注意结构、风格、用词和排版等方面,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美观和得体。
以上介绍的技巧和心得,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处理这项任务。
谈写作中材料的来源摘要】写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这是第一步。
材料是作者为着某一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
材料是写作的目的,一篇优秀的文章的前提,应该是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写入作文中的许多事实与材料。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作文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写作;材料;来源;积累;方法材料之于文章,犹如织布,布料之于缝衣,矿石之于炼钢。
没有布料,无法缝衣;没有矿石,无法炼钢;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
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占有材料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因为资料充实,取材就可以左右逢源。
反之,材料贫乏,写作时难免捉襟见肘。
一切不朽的名著,都是以丰富、全面、周详的材料为后盾的。
材料是作者为着某一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
材料之于文章,犹如织布,布料之于缝衣,矿石之于炼钢。
没有布料,无法缝衣;没有矿石,无法炼钢;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
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占有材料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因为资料充实,取材就可以左右逢源。
反之,材料贫乏,写作时难免捉襟见肘。
一切不朽的名著,都是以丰富、全面、周详的材料为后盾的。
一、写作材料的积累据传,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为了收集材料,写《聊斋志异》,典当了自己的衣物,换取了苇席、绿豆。
每天早晨,在十字路口的大树下,铺上一张苇席,煮上几锅绿豆,倒入一个大缸里,请来往行人歇脚、解渴。
他虽不收金钱银两,但要选择那些意义深、趣味浓的故事,进行加工、修饰。
如此20余年,写成了伟大名著《聊斋志异》。
俄国作家契诃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素材“笔记”。
他曾对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说:“你知道我在做什么”“10多年来,我一直在这笔记本上记下我自己的一切见解和印象,铅笔字已经开始淡了,于是我决定用墨水笔把它重描一遍;您看,我已描完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的作文就是多看,多练,此外别无心的和方法。
写材料常见的8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写材料常见的8个问题及解决办法1. 问题:材料不全、不准确或过时解决办法:确保收集到的材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材料,并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材料。
2. 问题:材料来源不清晰或不可靠解决办法:明确材料来源,并选择可靠的来源,如权威机构、学术期刊等,同时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和查阅多个来源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3. 问题:材料结构不清晰或逻辑不连贯解决办法:在编写材料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并按照逻辑顺序整理材料,确保段落间、句子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4. 问题:材料表达不准确或混乱解决办法:在写作前进行思维整理和提纲,避免冗余、模糊不清或不必要的修辞,同时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使表达准确、简洁、清晰。
5. 问题:材料不符合预期目标或要求解决办法:在收集和使用材料之前,明确预期的目标和要求,并进行筛选和分析,确保所使用的材料与目标和要求相符合。
6. 问题:材料过于繁琐或内容冗余解决办法:在整理材料时,去除冗余的信息和次要的细节,注重筛选和提炼核心内容,确保材料简明扼要且重点突出。
7. 问题:材料缺乏自身观点或分析解决办法:在使用材料时,结合自身观点和分析,进行评价和解读,确保材料与主题相互呼应,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分析。
8. 问题:材料引用和注释不规范解决办法:在引用他人材料时,标注正确的引文和注释,遵循相关引用规范,如APA、MLA等,确保材料的来源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对于材料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首先,要确保材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材料。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来源可靠性,选择权威机构的材料,并进行交叉验证。
然后,要整理材料的结构和逻辑,确保材料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同时,要重视材料的准确表达,避免冗余和混乱的表达方式。
此外,要确保材料与预期目标和要求相符合,筛选核心内容并避免冗余。
最后,要结合自身观点和分析,对材料进行评价和解读,形成独立观点。
办公室写材料的经验交流办公室写材料的经验交流办公室写材料是每个办公室工作者可能都会遇到的一项重要工作。
写材料不仅能够提高沟通效率,还能够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办公室写材料方面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写材料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在开始写材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份材料的主旨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或信息。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写出合适的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先脑暂停,思考一下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如果有多个观点,可以采用段落的方式来阐述,每个段落都要有清晰的主题句,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其次,写材料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办公室的材料往往是和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冗长的描述。
另外,对于数字、数据等敏感信息,要保证准确性,并进行合适的统计和比较。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文字规范,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乱用省略号和破折号等。
第三,写材料要注重阅读体验。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考虑他们的需求和理解能力。
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背景和知识水平,我们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作,使得每个读者都能够理解。
此外,段落和排版也要合理,避免一篇文字过长或过密,清晰的段落和适当的空白能够提高阅读的舒适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标题、列表、图表等方式来突出重点和展示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四,写材料要注重审校和修订。
写完一篇材料后,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对其进行审校和修订。
在审校过程中,我们要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避免低级的错误对整篇材料的影响。
另外,还要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对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地方进行修订,确保材料的质量。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请同事或上级帮忙审校,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写材料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十余载老笔杆子谈写材料心得三十余载老笔杆子谈写材料心得写材料,是我作为一名老笔杆子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乐趣所在。
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对写材料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写材料要注重创新。
讲究创新是写作的基本原则,写材料也不例外。
材料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所描述的事物或人物,因此,我们需要在材料中注入新鲜的元素,激发读者的兴趣。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材料更加鲜活生动,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写材料要注重细节。
细节是材料中最能够展现写作者功力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地方。
一个成功的材料,需要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紧凑。
读者通过细节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材料。
再次,写材料要注重独特和个性。
在创作材料时,我们应该挖掘事物或人物的独特之处,用个性化的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毫无疑问,材料越独特,就越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更容易让材料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此外,写材料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描述人物还是事物,我们都需要运用情感表达的手法来使材料更具感染力。
情感的表达是写作的灵魂所在,通过对人物内心感觉和情绪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材料中。
写材料还要注重结构的安排。
一个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在写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将故事进行逻辑化的安排,使之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从而使读者可以清晰地跟随故事的发展。
同时,在结构上要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开头要吸引读者的眼球,结尾要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最后,写材料需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工具,也是材料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写材料时,我们要注重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进行表达,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来增强读者对材料的印象力。
同时,还要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运用,使材料更加富有魅力。
综上所述,写材料是一门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龙源期刊网
谈“写材料”
作者:老骥
来源:《前线》2017年第06期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一封名扬千古的自荐信。
在这封信里,李白重点强调自己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华,这有点儿像我们现在肯定一个干部,说他“有较强的理论和文字水平”。
以此可知,古往今来写文书、整材料兹事体大,治国安邦,“不可须臾离也”。
说到写材料,坊间流行的段子很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这些段子,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写材料工作之常、之繁、之重、之苦。
也有人说这些段子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我以为也不尽然。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就要出政策、颁条例、发文件,就要在领导的讲话中体现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这些都需要写材料。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又岂止是诗人的写照?夜深人静,不知道有几人为了表达得精准,在一句两句话的措辞上苦思冥想或者争论不休哩!
正因为离不开写材料,所以需要领导干部能写会写,“在笔头上有两把刷子”。
当然,强调能写,并非忽视能干——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这句话一点都不错。
“写”是在“干”的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进而指导“干”的方向、理顺“干”的思路。
好材料一定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否则言之无物,读来味同嚼蜡。
好材料一定要对实践有深入透彻的研究,否则言不及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好材料更需要好表达,因为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研究心得,都要落实到逻辑清晰、遣词准确的文字上。
好材料应该逻辑清晰,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体现出思路、明确出重点;好材料应该生动活泼,而不是刻板呆滞,才更具传播力、影响力。
假如材料能引经据典略富文采,则更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用典不能太长,不能太生僻,更不能和前后语境表达不搭界,否则听者不知所云,你还得解释,累不累?
所以说,写材料文风也很重要。
有些材料文白相间,并非不好,用得妥当,如钢琴黑白键,错落有致,和谐自然。
但如果用得不妥,只像是一排皓齿,中间嵌了两片黑绿的脏韭菜,特立独行,令人惊诧。
《二程遗书》上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我们写的材料,也要努力做到文风整齐、与“物”同体,让读者听者,能够准确把握精神、领会意图,这才是写材料的根本目的。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