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一周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 )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业D:旅行社正确答案:旅游资源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与旅游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
A:万国邮政联盟B:世界旅游组织C: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正确答案:联合国4、世界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 )。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古代探险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
A:麦哲伦B:李白C:徐霞客D:鉴真正确答案:徐霞客第二章1、关于旅游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是人们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B: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进行有别于长期居住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
C: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与暂时性。
D:旅游活动中也可以从事赚钱。
正确答案:旅游是人们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进行有别于长期居住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
,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与暂时性。
2、旅游活动按照活动的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 )。
A:团体旅游B:国际旅游C:国内旅游D:散客旅游正确答案:团体旅游,散客旅游3、旅游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
A:普及型B:地理集中性C:季节性D:成长性正确答案:普及型,地理集中性,季节性,成长性4、1937 年由临时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
该委员会把旅游者定义为“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旅行超过 12 小时的人”。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以下几种人( )属于国际旅游者。
A:为寻求娱乐、消遣或健康、家庭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
B: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类诸如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的代表而旅行的人。
C: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
D:寄宿在校的学生。
正确答案:为寻求娱乐、消遣或健康、家庭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
,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类诸如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的代表而旅行的人。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5.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二、单项选择题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A定居性 B团体性C季节性 D规律性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A 都是自然行为B都是自由行为C 都是空间移动D都具有非功利性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A 社会生活B 自然环境C经济条件 D 人类意识4. 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的产生A 农业B手工业 C 商业D旅游业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A 农民B手工业者C牧民D商人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A 原始社会的初期B原始社会的末期C 世界的文明古国D原始社会的中期三、多项选择题1. 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A 气候的变化B 自然灾害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 战争2. 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出现A 古中国B美国 C 英国D古印度四、判断题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五、填表题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外部特征空间移动行为性质自然行为行为意识主动行为目的非功利答案一、填空题1、萌芽产生发展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4、享乐旅行5、经商二、单项选择题1C2C3B4C5D6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D四、判断题1 错2错五、填表题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外部特征空间移动空间移动空间移动行为性质自然行为自由行为自由行为行为意识被动主动主动行为目的功利(生存)功利非功利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填空题1、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2、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 ,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二、名词解释旅游三、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旅游的有()A 远古人狩猎迁徙B 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 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2、旅游的前提是()A 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具有包容性3、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A 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具有包容性4、“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旅游概念具有()A 异地性B 非功利性C包容性 D 广泛性四、多项选择题1、旅游的内容包括()等活动A 游览B旅行C娱乐、餐饮D购物、住宿2、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A 人身的自由感B精神上的解放感C 特定需要的满足感D人生的幸福感3、旅行的目的广泛,包括()A 就业B商贸活动C求学D精神上的愉快感受4、在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内,存在着或者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如(A 会议旅游B探亲旅游)C公务旅游D商务旅游五、判断正误1、()旅游一经产生,便有了固定统一的定义2、()“商务旅游”属于旅游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六、填表题区别与联系旅行游览旅游目的就业求学迁居等在何处进行异地七、案例分析题1、小张、小李、小王均定居广州。
第一章旅行概括第一节旅行的定义和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出门旅行的主要目的xx 是()A旅行B购物C娱乐D旅行2、小放暑期到姑姑家玩,趁便赏析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旅行B旅行C旅行D娱乐3、旅行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旅行C住宿D娱乐4、以下属于旅行的是()A 远先人打猎迁移B 乞丐沿途要饭C 帝王巡游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行的实质是()A 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B 特别生活经历C 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D 追求人身自由感6、旅行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因素是旅行的()A实质B属性吗C特点D容8、“旅行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 年第一版的()A 《一般旅行学大纲》B 《旅行指南》C 《牛津字典》D 《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 艾斯特定义B旅行C旅行D旅行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行?旅行的实质是什么?2、旅行的容包含哪些方面?3、旅行是非功利性,为什么又有会议旅行商务旅行等称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6-10BDCCB二、简答1、答:旅行是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行的实质属性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
2、答:旅行的容是指旅行、旅行、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行而言的。
3、答:旅行定义扩大了旅行观点的包含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列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备旅行和消遣等这类公事与游乐相联合的活动形式包含在旅行畴之,即无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旅行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需在整个出门率计划或许说在某一段完好的旅行时间,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旅行赏析活动,从理论上讲,相同能够称为旅行。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B. 1931年的《辞源》B.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D. 1800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中国关于“旅游”的条目最早出现在()。
A. 1979年以后B. 1959年C. 1931年D. 1911年3,WTO是()的简称。
A.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B. world association of travel agenciesC.international hotel associationD.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4,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B. 去云南做生意C. 去九寨沟观光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6,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形式是()。
A.生态旅游B. 商务旅游C. 宗教旅游D. 观光旅游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A.度假旅游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C. 商务旅游D. 团体旅游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 美国人到北京旅游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 你和父母去罗马旅游9,目前我国接待中最基本的旅游类型是()。
A.观光旅游B.宗教旅游C. 宗教旅游D.探亲访友10,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 巴黎B. 西班牙C. 日内瓦 D 马德里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B、度假C、商务D、专项12、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C、新型旅游D、跨国旅游13、尽管各人的旅游动机不同,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追求身心的愉快,想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确是一致的。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姓名学号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B. 1931年的《辞源》C.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D.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以下不属于全国性旅游的是()。
A. 上海组织的苏州三日游B. 广州经桂林、西安、北京、上海的旅游C. 北京经南京、上海、杭州、福建武夷山的旅游D.四川经云南、湖南、杭州的旅游3,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是()。
A.观光旅游B. 会议旅游C.度假旅游D. 宗教旅游4,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B. 去云南做生意C. 去九寨沟观光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5,()开创了旅游的先河。
学者 B. 工人 C. 商人 D. 帝王6,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形式是()。
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旅游7,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
度假旅游 B. 宗教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体旅游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 美国人到北京旅游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 你和父母去罗马旅游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享乐旅游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活动C. 旅游的本质是寻求精神上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D.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成立于1951年,出版发行了《旅游评论》10,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 巴黎B. 西班牙C. 日内瓦 D 马德里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B、度假C、商务D、专项12、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C、新型旅游D、跨国旅游13、尽管各人的旅游动机不同,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追求身心的愉快,想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确是一致的。
旅游概论测试题(一)一:单选题1.人类具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2、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类型是( )3、A、宗教旅游 B、观光旅游 C、商务旅游 D、文化旅游3、中型饭店的客房数为( )A、600间以上B、600—300间C、200间以下D、600—200间4.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西方旅行家是( )。
A.托马斯‘库克B.哥伦布 C.马可‘波罗 D.苏拉曼5.世界最早的旅行者的目的是( )。
A.朝圣膜拜 B.贸易 C.观光D.探险6.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 )。
A.腓尼基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罗马人7.第一部向欧洲人系统介绍亚洲和中国的巨著是( )。
A.《苏拉曼游记》 B.《马可·波罗行记》 C.《周礼天官》 D.《历史》8..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更名为国家旅游局是在( )。
A.1964年 B. 1980年 C. 1982年 D. 1985年9.,国际旅游包括()。
A. 全国旅游B. 洲际旅游C. 环球旅游D.短程跨国旅游10.WTO的简称是:( )A、世界旅游组织B、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C、世界旅行社协会D、国际旅馆协会二:填空题1、旅游者就是___________离开常住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按旅游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分为___________、度假旅游者、___________三大基本类型。
3.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朝梁国诗人___________-的《悲哉行》一诗。
4、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___________、旅游设施、___________。
5、旅游景区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久性。
6、1845年_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第一个旅行社——___________。
旅游概论单元测试(第一章)一、填空(22分)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产生。
5、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6、我国古代把“旅”和“游”连用成“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7、在西方的诸多学者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中,最具有权威性的首推“”定义。
8、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9、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10、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是依赖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和管理服务时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11、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和而言,旅游这种消费形式是将消费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的。
12、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的性。
它有参与参与之分。
13、所谓旅游的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出和的差异性。
14、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亦称或旅游。
它是以对象的旅游活动。
15、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有和的特点。
16、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为重要目的的旅游。
它是以某些具体和相结合的旅游形式,是的一种延伸。
17、我国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包括、和三个层次。
21、国家旅游局的全称是,是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
二、单项选择(23分)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B、团体性C、季节性D、规律性2、“迁徙”和“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B、都是自由行为C、都是空间移动D都具有非功利性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B、自然环境C、经济条件D、人类意识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的产生。
《旅游概论》第一章复习测试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单选题] *A.沈约《悲哉行》(正确答案)B.1931年的《辞源》C.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D.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1982年,我国旅游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被称为()。
[单选题] *A.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正确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观光部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3. 现代“旅游”的含义,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单选题] *A. TripB. Tourism(正确答案)C. TourD. Tourist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于美的事物总是会心生美好与追求,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具有。
[单选题] *A.审美性(正确答案)B.综合性C.异地性D.短暂性5. 根据地理范围,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
[单选题] *A.国际旅游(正确答案)B.入境旅游C.出境旅游D.边境旅游6. 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等是根据()来对旅游进行分类的。
[单选题] *A.计价方式B.旅游方式(正确答案)C.费用来源D.组织形式7.()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单选题] *A.农民B.手工业者C.牧民D.商人(正确答案)8.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的(),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之旅。
[单选题] *A.西安B.杭州C.泉州(正确答案)D.广州9. 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单选题] *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正确答案)D.小张到广州打工10.被称为现代旅游业之父的是()。
[单选题] *A.托马斯·库克(正确答案)B.贝尔C.达·芬奇D.徐霞客11.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由()开办的。
《旅游概论》(1——3章)检测题旅游升学班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享乐旅行”是指出自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2.旅游的特点包括:广泛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性。
3.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指以_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旅游活动。
4.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于________年被世界旅游组织接纳为第106个成员国。
6.意大利著名旅行家_______________为经商来中国,是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丝绸之路全程的人,由他口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诱发了欧洲人探索东方的热情。
7.1845年,英国人______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
8.主题公园最典型的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美国洛杉矶市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的兴起时以深圳于1989年建成的“______________”为标志的。
9.旅游业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发展国际旅游业政策性特别强,因此,加强政治责任感、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是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天职。
10.旅游资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二、选择题(1-6单选题2分,7-12多选题3分,共30分)1. 旅游的前提是()A。
游览B。
旅行C。
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
以上三个2、PATA是下列哪个国际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A。
世界旅游组织B。
国际旅馆协会C。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D。
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3、()的发展方针为我国旅游业改革振兴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决策依据。
A。
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稳步前进B。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A消费B娱乐C休闲D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2、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密切相关。
A经济B文化C政治D社会3、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功利性B非功利性C物质性D无限制性4、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密不可分。
A环境B人文C自然D经济5、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主观的B客观的C单一的D固定的6、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消极的B积极的C无意义的D无价值的7、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文化的B经济的C政治的D自然的8、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多元的B单一的C静态的D动态的9、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开放的B封闭的C有限的D狭隘的10、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的追求。
A自由、平等、和谐、幸福B物质、钱财、地位、权力C荣誉、名望、地位、权力D享乐、刺激、娱乐、消遣二、___答题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说旅游是非功利性的?2、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哪些方面密不可分?请举例说明。
3、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什么的追求?为什么说旅游是多元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CBBABABC6-10BACADAAA二、___答题1、答: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旅游是非功利性的,是因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非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功利目的。
2、答:旅游的本质属性与人文、自然、经济、环境等方面密不可分。
例如,旅游活动中的景点、文化遗产、风俗惯等都是人文因素,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是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旅游还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答: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追求。
旅游是多元的,是因为旅游的目的和内容各不相同,旅游活动的形式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旅游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对不同需求的追求和满足。
1、旅游具有经济属性,因为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花费金钱,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
旅游概论第一周测试题
姓名:专业: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2.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
A.旅行
B.游览
C.住宿
D.娱乐
3.游览武汉黄鹤楼时,人们会联想起崔颢的《黄鹤楼》诗,这体现出旅游具有()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
4.人们游览庐山香炉瀑布时,总能想起李白的诗句,这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
5.小芳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旅行
B.旅游
C.游览
D.娱乐
6.在我国古代,“旅游”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悲哉行》一诗中。
()
A.唐朝白居易
B.南朝梁沈约
C..南朝白居易唐朝梁沈约
7.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花费自己的金钱,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体现出旅游的()
B.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
8.旅游行为是()
A.生产行为
B.消费行为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9.“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_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
10.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没有创造财富,还耗用着自己的金钱和别人的劳动,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
D.消费属性
11.旅游是超出生存需要而具有的__________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
A.愉快感受
B.一定消费
C.享受性
D.文化性
12.下列活动既能在常住地也能在异地进行的是()
A.旅行
B.游览
C.旅游
D.迁居
13.旅游者游览蓬莱阁景区,会了解到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这体现了旅游具有()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
D.消费属性
14一个一日三餐都自顾不暇的人,是不可能会有强烈的旅游愿望的,这体现了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
D.消费属性
15.旅游的定义发展的产物()
A.社会
B.历史
C.文化
D.政治
16.“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闻没有情”体现了旅游属性的()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
17.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A.旅行
B.购物
C.娱乐
D.游览
1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是出现于()
A.北宋
B.东汉
C.南朝
D.北朝
19.旅游者在曲阜旅游时,观赏刻碑、题字,观看祭孔大典,这体现旅游具有()
A.社会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
20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旅游的客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业
D.旅行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在旅行中_________又从旅行中__________出来的。
2.旅游是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_______消费形式。
所谓_________消费,主要是就旅游_________和________而言。
3.简明而言,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上的_________、精神上的_________、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4.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_________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5.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旅游的主体——__________、旅游的客体——________和旅游的媒介——旅游业。
6.旅游的产生源于_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7.旅游是以“___”为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体。
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旅游是一种社会行为?
2、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3.“艾斯特”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4.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而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乐于将旅游业作为业余生活的首选。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的?
四、论述题(共10分)
“旅游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旅游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
”
-------1984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
从上段话中可以看出旅游与文化有怎样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1.小张、小李、小王均定居杭州。
国庆节小张接待外地来的朋友游玩了家附近的新开放的景点;小李带团到苏州、无锡旅游;而小王参加了昆明、大理、丽江六日游。
请问他们三人的国庆活动从本学科的理论上看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