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云南禁毒工作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389.88 KB
- 文档页数:5
云南戒毒模式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①阮惠风房红王建伟云南沿边地带的非法吸毒活动,具有人数多,分布广,结构特殊,情况复杂等一系列特点,经过多年的戒毒实践,云南的戒毒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但面对新的戒毒形势,尤其是《禁毒法》颁布以后,对戒毒工作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如何结合《禁毒法》有效开展云南戒毒工作,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一、云南的戒毒模式及成效(一)自愿戒毒模式及成效1.陇川的金木玲模式2001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子镇曼冒村委会上寨坝村的普通妇女金木玲和村子里另外17名妇女,针对村里男人吸毒、家庭生活难以为继、村里妇女纷纷外逃的情况,秉着“我想挽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民族的后代子孙”理念,组成了妇女戒毒班,劝说村子里的男人戒毒。
经过一段艰辛的历程,克服了种种困难与危险,至2004年,情况逐渐好转。
截止目前,金木玲村子里的复吸率为零。
这一以家庭妇女为龙头的禁毒防艾模式,被媒体称为“金木玲模式”,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2.彝族的虎日禁毒模式1990年后毒品交易与毒品滥用在云南丽江地区居住的一部分彝族民众中扩散,当地嘉日家族的有识之士苦于缺少外界强有力的支持,于是寻求传统的民族习惯法,选择过去进行战争或集体军事行动的“虎日”,举行了禁毒盟誓大会、实行自救行动,由家族长将禁毒的誓言刻在岩石上,担保人从家族的禁毒委员会的手中将所担保的吸毒人员带走,此后监护其直至完全脱毒,人们将其称之为虎日戒毒模式。
在成效方面,至2002年,原22名吸毒者中,14人成功戒毒,且该家族中没有新增吸毒人员。
因此,庄孔韶等学者评价:彝族的家①此文章为房红女士2008年度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云南禁吸戒毒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族禁毒仪式是一个动态的并且有延伸性的社会实践,相比通常90%以上的复吸率,其禁毒的成功率实所罕见。
这一模式为少数族群社区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预防毒品与艾滋病提供了思路。
3.思茅(现普洱)民间戒毒模式2002年10月,在思茅市戒毒所和市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支持下,普通市民李继东投资200余万元建成“重生预制板厂”,开始收戒思茅市强制戒毒所戒断人员为工人,实行“人性化关爱,准军事化管理”,积极探索“无毒品+无歧视+生产自救+劳动康复+灵魂重塑”的“帮教模式”。
关于云南禁毒对策的思考
梁晋云;杨红屏;等
【期刊名称】《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云南省特殊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其成为中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云南禁毒工作成效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周边国家和睦邻友好及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中国禁绝毒品总目标的实现,面对严峻的毒品形势,要在禁毒方针的指导下,切实树立“大禁毒”观,充分动员和发挥全社会的整体力量,打一场现代禁毒的人民战争,直至彻底根除毒品。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梁晋云;杨红屏;等
【作者单位】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223;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2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8
【相关文献】
1.云南警官学院开展“禁毒执法多媒体培训项目”实训教学的思考 [J], 李云鹏
2.对当前云南禁毒工作的思考 [J], 胡祖俊
3.《禁毒法》视野下对云南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J], 牛何兰;郭维丽
4.禁毒战略辩析--云南禁毒"三大战场"的成功实践与思考 [J], 孙大虹
5.云南民族地区禁毒政策的思考 [J], 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Joornai of Yunnan Police Collega2019年第6期No.62019总第132期Suml37禁毒社会工作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王曙文(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3)内容摘要:禁毒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是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禁毒领域的有效尝试和具体运用。
云南毒情形势严峻,禁毒任务艰巨,研究禁毒社会工作,发展禁毒社会工作事业对于增强禁毒工作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以及实现平安云南和法治云南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禁毒社会工作;发展困境;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52(2219)06-19-24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首当其冲成为毒品危害的重灾区。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绊脚石。
日益严峻的毒情形势,促使云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厉行禁毒政策,精心部署动员,组织一切力量广泛深入开展了三轮禁毒人民战争。
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干警齐心协力,不怕牺牲,认真贯彻禁毒政策,着力解决毒品问题,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禁毒工作成效显著,有力维护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但是,受国际毒情形势影响,境外“金三角”地区毒品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云南省内吸食合成毒品人数持续增长,贩毒犯罪呈高发趋势,管控难度增加,整体毒情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威胁境内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禁毒工作任务和压力艰巨繁重。
①一、禁毒社会工作发展概况在国内,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工作正沿着“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方向快发展。
毒社工作是社工作域。
禁毒社会工作主要职责不仅局限于为受助对象提供禁毒康复帮助和行为督促,还要在其就业、工作、生活、心理和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帮助指导。
因此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禁毒学相关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
禁毒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禁毒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篇1今天学校组织全校所有学生观看禁毒宣传片,看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
片中吸毒者因毒瘾发作痛哭流涕的形象,令我毛骨悚然,心惊胆战;父母因儿子吸毒痛断心肠的场面让我揪心。
他们——吸毒的人,只因为一时的无知和冲动,就向那万恶之源——毒品迈出了可怕的第一步,这一步将自己跟死亡和黑暗拉的那么近,而跟亲人和光明离的又那么远,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今天的禁毒教育片,让我对毒品又有了新的了解,贩毒分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让毒品卷土重来。
而且现在的毒品多种多样,除鸦片外,大都是用化学原料合成的,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它们会使人产生兴奋,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并导致心、肝、肾等的损害,一旦停掉毒品,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
“对于这样的侵蚀,难道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我不禁这样问道。
不,不是的,只要我们能够抵住它的诱惑,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战胜它,我们就能阻止它所带来的一切。
随着毒品种类的不断更新,毒贩们也越来越狡猾。
年轻一代的人们以为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所谓的.毒品,而是能放松生活,带来愉悦的药品。
所以,现在毒品犯罪的人群当中,80后和90后也是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这是很危险的,也给人们的安全意识敲响了警钟。
吸了毒是很难在戒掉的,正如电影中所说的:“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这句话足以想象到毒品是有多么的可怕了,一个人做错事,甚至违法乱纪,世人社会都会公正地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毒品犯罪者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公敌。
也许面对未知的毒品,我们的好奇心总是在叫嚣,但一次下不为例的浓度将注定人生悲剧的开始;也许有人说那是一种飘然欲仙的享受,但在罂的粟美丽的迷梦里走向的却是不归之路;也许我们对自己的意志信心十足,但在失去理智之后,终将失去自我……这样高昂的代价,年轻的我们又怎能轻易就范?我们应该牢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
禁毒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地区为例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化转型也在不断加深,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也在变得愈发严重,党和政府逐渐意识到社会工作能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的发展。
禁毒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在禁毒领域得到很好运用的体现。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邻近“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式严峻,已经成为毒品的重灾区,对于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会有一定的阻力。
云南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的开展,在发挥司法、公安机关等强制性手段来禁毒的同时,也重视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禁毒社会工作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参与禁毒工作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禁毒社会工作问题对策研究1.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并且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运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缓慢,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工作也慢慢得到重视和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建设中来。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不均衡,呈现出东部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的特点,云南作为我国的一个西部省份,社会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和资金投放力度的不断增加,社会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全省的社工机构总体呈发展的态势,2019年云南省社会工作年会上给出了云南省共有252家民办社工机构,与前几年相比增长较快。
在我国,禁毒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是从2003年开始的,在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禁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来。
在我国的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把禁毒社会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不断创新路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1998年,美国戴托普国际公司与云南省合作在昆明成立中美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即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康复部),这标志着我国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的开始,2007年,国内第一支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在昆明市官渡区宣布成立,2018年云南省颁布的《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意见》等文件,也推动了我省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