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 格式:doc
- 大小:601.50 KB
- 文档页数:4
西华附属实验学校200 年 月 日九年级 物理(上)教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温度与温度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标的规定:3、读法:5℃读:5摄氏度;-5℃读: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二.温度计1、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3、体温计量程:35℃至42℃,分度值是0.1℃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4、实验室:分度值是1℃5、寒暑计:分度值是1℃三.热力学温度(T=t+273K)四.正确使用温度计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1)估: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4)取:。
学生实验(略)拓展:不准确温度计的计算。
【作业】: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节水知识,关于节约用水的的知识节水知识1.世界水日水危机已经是全球性的事实。
无数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
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
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
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每次世界水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至今已度过10届世界水日。
2.中国水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并确定每年7月第一周为“水法宣传周”以后结合世界水日,把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传主题。
至今已经举办了15届水周活动。
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3.城市节水宣传周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2014年节水周主题为“全面推进城市节水,点滴铸就生态文明”。
2015年节水周主题为“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
202X年节水周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
历年节水周主题4.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5.节水型社会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良好的水环境,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
其中包括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要使水危机的意识深入人心,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约水的局面。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技术的应用能力。
6.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
【情境】
情境导入,设疑激趣:(多媒体展示:一张几乎干涸的黄河照片)
师设疑:考考你,你认得这条河吗?可以给个小小的提示,这可是一条大名鼎鼎的河。
学生迷惑,猜测,一般会认为是一条内流河,教师出示答案:黄河,并进一步给出学生有关黄河断流、城市缺水、我国水紧张的有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感知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带来的影响,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为什么缺水这么严重?和人口多有关,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由。
水资源危机及其解决办法水是生命之源,支撑着动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繁衍。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
一、水资源危机的成因1.1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全球人口在过去几十年内急剧增加,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97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用水需求急剧增加。
此外,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单个家庭用水量上升,传统供水系统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1.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水循环模式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如干旱、洪水等。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降水量及其分布,使得一些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其他地区则遭受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水源补给及生态平衡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1.3 过度开发与浪费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大规模地开发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河流。
这种过度开发使得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严重枯竭。
此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还是城市日常生活中。
1.4 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等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使得原本优质的水源受到威胁。
这不仅导致可用水量减少,也增加了水处理成本,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水资源危机对社会经济影响2.1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用水部门,农业对水资源依赖度极高。
干旱或缺乏灌溉用水将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从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在一些干旱地区,农民不得不减少耕种面积或更换作物品种,导致收入下降和农村贫困问题加剧。
2.2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用水,而缺乏足够水源将迫使企业减少产能或寻找替代原料。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可能延误交货时间,对企业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议题——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推进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此,我将以“珍惜每一滴水资源,共建节水型社会”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思考。
一、水资源现状与挑战1. 全球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其中97.5%为咸水,仅有2.5%为淡水。
然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大部分被冰川、永久积雪和地下水所占据,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0.3%。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的6%,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 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人口增长: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且工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近一半,工业废水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3)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巨大压力。
(4)水资源浪费:在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有助于减少水污染,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2. 促进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 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用水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4. 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
三、节约用水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节水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取水、浪费水资源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3. 推广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水资源:
从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中的总水量。
包括由人类控制并直接用于灌溉、发电、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目的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水井、泉水、
潮汐、港口和水产养殖水域。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了水资源的负荷。
同时,许多地区也接近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
水资源危机:
①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发现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
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②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土地沙化、河水污染,山清水
秀的地面景观正在消失,孕育生命的河流正在干涸或被污染。
③ 水资源短缺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统计,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
地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家或严重缺水国家。
④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⑤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耕地分布南少北多。
水土资源协调性差,进一步加剧
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程度。
节约用水:
①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重的缺水和污染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水污染防治、绿化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②节约用水的措施:
a、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b.废污水再利用:如工厂重复利用内部已使用过的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回收
利用;
c、加强水管的检漏工作;
d.推广节水器具
e、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1.2探索之路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乐音与噪声3.3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4.1光的传播4.2光的反射4.3光的折射4.4光的色散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4.6眼睛与视力矫正4.7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5.1力5.2怎样描述力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5.4来自地球的力5.5科学探究:摩擦力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运动6.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6.2力的合成6.3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7.1质量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7.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7.4阿基米德原理7.5物体的浮沉第八章压强8.1压强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3空气的“力量”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9.2滑轮及应用9.3做功了吗?9.4做功的快慢9.5提高机械的效率9.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0.1走进微观10.2看不见的运动10.3探索宇宙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11.1科学探究:熔化与沸点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温度与内能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2.3内燃机12.4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13.1电是什么13.2让电灯发光13.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3.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的电流13.5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14.1电阻和变阻器14.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4.3“伏安法“测电阻14.5家庭电路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5.1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5.2电流做功的快慢15.3测量电功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16.1磁是什么16.2电流的磁场16.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17.1电能的产生17.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7.3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18.1感受信息18.2让信息“飞”起来18.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19.1我们周围的材料19.2半导体19.3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与能源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能源与社会20.3开发新能源。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 声音的特性第3节 声的利用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 物变态化第1节 温度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 光的反射第3节 平面镜成像第4节 光的折射第5节 光的色散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 眼睛和眼镜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第2节 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七章 力第1节 力第2节 弹力第3节 重力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 二力平衡第3节 摩擦力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第2节 液体的压强第3节 大气压强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第2节 功率第3节 动能和势能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1节 杠杆第2节 滑轮第3节 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第2节 内能第3节 比热容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第2节 热机效率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第2节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第4节 电流的测量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1节 电压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 电阻第4节 变阻器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1节 电能 电功第2节 电功率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1节 家庭电路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 安全用电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第2节 电生磁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第4节 电动机第5节 磁生电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 能源第2节 核能第3节 太阳能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师大版苏教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全部属于概念性内容,以了解为主)第一章 声现象一. 物质的状态 1.1 声音是什么二. 温度的测量 1.2 声音的特征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1.3 令人厌烦的声音四. 汽化和液化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2.1 物质的三态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2.2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重难点) 2.3 汽化和液化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 2.4 熔化和凝固2.5 升华和凝华2.6 水循环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三章 光现象一. 运动的描述 3.1 光的色彩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2 颜色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重点,难点) 3.3 人眼看不见的光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 3.4 光的直线传播3.5 平面镜3.6 光的反射第四章 声现象 (理解性记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 声音的产生 4.1 透镜探究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 乐音与噪声 4.3 照相机与眼睛四. 超声波 4.4 视力的矫正4.5 望远镜与显微镜4.6 光的折射4.7 透镜的奥秘第五章 光现象 (光路图属重点)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光的反射 5.2 速度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3 匀速直线运动四. 光的折射 5.4 世界是运动的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 透镜 6.1 物体的质量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三. 生活中的透镜 6.3 物质的密度四. 眼睛和眼镜 6.4 物质的比热容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 运动和力 (重点,难点)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 力7.1 走进分子世界二. 力的测量7.2 探索更小的微粒三. 重力7.3 宇宙探秘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 压强和压力 (重点,难点)第八章 力一. 压强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8.2 重力三. 连通器8.3 摩擦力四. 大气压强8.4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9.1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9.3 气体的压强9.4 浮力第十章 力与运动10.1 物体的浮与沉10.2 二力平衡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九章 机械和功 (重点,难点)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1.1 杠杆二、滑轮11.2 滑轮三、功11.3 功四、功率11.4 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11.5 机械效率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11.6 机械效率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属重点)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二、内能12.2 内能 热量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重点,难点)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一、认识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二、组装电路13.2 电路链接的基本方式三、电流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四、电压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变阻器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重点,难点)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4.1 电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14.2 变阻器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4.3 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重点,难点)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一、电功和电能15.1 电能表与电功二、电功率15.2 电功率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四、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安全用电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理解)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一、磁现象16.1 磁体与磁场二、磁场16.2 电流的磁场三、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五、电磁铁的应用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七、直流电动机八、电磁感应 发电机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了解)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电磁波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二、广播和电视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了解)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浩瀚的宇宙18.2 核能三、能源危机与希望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科版沪科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第一节 走进神奇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二节 探索之路3.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1.认识运动第一节 动与静2.2.运动的描述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三节 快与慢4.能量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 声第三章 声的世界1.认识声现象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乐音的三个特征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3.3.噪声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4.声与现代科技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第四章 多彩的光1.光源 光的传播第一节 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第二节 光的反射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三节 光的折射4.光的折射第四节 光的色散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神奇的眼睛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7.通过透镜看世界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8.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 物态变化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1.物态变化与温度第一节 力2.熔化和凝固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3.汽化和液化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4.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力与运动1.质量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2.物质的密度第二节 力的合成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三节 力的平衡第七章 力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1.力第一节 质量2.力的描述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3.弹力 力的测量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4.重力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5.摩擦力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八章 压强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一节 压强2.力的平衡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 压强第九章 机械与人1.压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液体的压强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3.连通器第三节 做功了吗4.大气压强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1.在流体中运动第一节 走近微观2.认识浮力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三节 探索宇宙4.沉与浮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杠杆2.滑轮3.功 功率4.机械效率5.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 机械能1.机械能2.机械能的转化3.水能与风能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1.分子动理论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2.内能和热量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3.比热容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的放热过程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热机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2.内燃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3.热机效率第三节 内燃机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三章 认识电路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1.电现象第一节 电是什么2.电路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3.电路的连接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 测量电压第四章 探究电流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1.电流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三节 家庭用电第五章 欧姆定律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欧姆定律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2.测量电阻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3.等效电路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第六章 电功率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电功第一节 磁是什么2.电功率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3.焦耳定律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4.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 磁与电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1.磁现象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2.电流的磁场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3.电磁铁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4.电磁继电器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1.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节 感受信息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3.电话和传感器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九章 家庭用电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1.家用电器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2.家庭电路第二节 半导体3.安全用电与保护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第十章 磁波与信息技术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1.神奇的电磁波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电磁波的应用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三节 开发新能源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1.能量守恒守定律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3.能源4.核能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粤教版八年级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 希望你喜爱物理2 测量长度和时间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4 尝试科学探究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第三章:光和眼睛1 光世界巡行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5 奇妙的透镜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7 眼睛和光学仪器8 揭开色彩的奥秘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1 从全球变暖说起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 升华和凝华5 水循环和水资源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 物体的质量2 探究物质的密度3 密度知识的应用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5 点击新材料第六章:力和机械1 怎样认识力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3 重力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 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七章:运动和力1 怎样描述运动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第八章:神奇的压强1 认识压强2 研究液体的压强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九章:浮力和升力1 认识浮力2 探究浮力的大小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4 神奇的升力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1 认识分子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3 “解剖“原子4 飞出地球5 宇宙深处九年级 全一册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的电路1 从闪电谈起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6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 怎样认识电阻2 探究欧姆定律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1 怎样才叫“做功”2 怎样比较功的快慢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4 认识动能和势能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1 认识内能2 热量与热值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4 热机与社会发展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 从永磁体谈起2 奥斯特的发现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动机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1 电能与电功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 家庭电路2 测算家庭电费3 怎样用电才安全4 电能与社会发展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 最快的“信使”2 广播电视与通信3 走进互联网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1 存在能源危机吗?2 开发新能源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学习目标
1、认识水与人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有在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请你通过上网搜索“水污染”、“缺水”及“洪水、泥石流”,查找水污染状况、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缺水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1.水资源
水资源通常是指淡水资源,如
图所示是地球上水的分布。
(1)海水能否饮用、浇地?为
什么?
(2)绝大部分淡水被冻结在地
球南北两极、冻土、雪盖中,能否
被人类利用?为什么?
其余的淡水分布在土壤、地下、江河、湖泊和大气中,
提示与感悟
课本怎么读:
①弄清每一幅图的含义及旁边的文字说明
②每一个实验探究中有几步,需要测几个数据
③新的名词及概念的真
第一、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世界各
阅读课本19页,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用节约用水,小组交流。
跟踪练习:
你能提出几条建议来说明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吗?
小资料:
一、济宁市水资源受降水、地理地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全市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年内年际分布差异均较大,遇丰水年或丰水季节,个别低洼地区内涝时有发生。
遇枯水年或枯水季节,工农业生产因缺水而停产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2)全市水资源受地理地貌的影响,区域分配也有较大的差异。
(3)全市水资源受社会经济的影响,人为改变较大。
大量采地下水已形成了以市中区为中心的漏斗区。
二是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三是由于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亦是逐年加重的趋势,人为的减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供水量。
(4)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国北方地区最大淡水湖泊南四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条件。
二、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下水开采为主,在2007年实际用水量25.7亿立方米中,地下水供水量16.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64.6%,地表水供水量9亿立方米,占35%。
农业用水占80.2%,工业用水占7.7%,生活和公共用水占11.8%,生态用水占0.3%。
在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重最大。
济宁市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约32亿立方米,丰水年和平水年当地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全市用水需求,枯水年可以通过引用黄河水、大汶河水以及南水北调的水满足全市用水需求。
随着南水北调治污工程的建设,水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我市污水资源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供需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达标测试:
1、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人人都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
B、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
C、各地都要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
D、停止使用石油资源,而以核能和太阳能代替。
2、如图为小明家本月自来水表的示意图,那么他
家本月水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
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热。
4、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
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5、温度为0℃时()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6.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B.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就可消除资源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C.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过常常、过滤、消毒等消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
D.大量放养鱼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水球”,人类永远不会缺水
B.造成水严重缺乏的原因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的需求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
D.中国的地下饮用水资源且无污染
9.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所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10.不会造成污染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