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史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渤海中学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1、2、3全册——选修3考生留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或贴好条形码,考生要仔细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要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核对、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称为凤阁、鸾台,并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旨在:()A.加强专制皇权B.减弱地方割据势力C. 提高行政效率D.扩大官员选拔范围2、《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处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最烦逃脱惩处。
”这表明罗马法()A.重视证据B.重视审判程序公正C.量刑宽松D.留意维护平民利益3、2024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因面临无钱可用状态而启动“关门”程序。
“无钱可用”的缘由是国会两党恶斗导致政府预算法案搁浅。
特朗普政府关门体现了美国()A.联邦制原则B.议会主权原则C.两院制原则D.行政立法制衡4、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稳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同等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B.协定关税C.在岸口巡查贸易D.租借特权5、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实际缘由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倒戈B.民族冲突尖锐导致阶级冲突激化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冲突D.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6、抗日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依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的国共内战时期,由总共限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
作者: 严圣钦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120-120页
主题词: 渤海国;少数民族;大祚荣;高句丽;地方政权;重要地位;耶律阿保机;中国历史;旧唐书;
新唐书
摘要: <正> 渤海国从六九八年大祚荣建国到九二六年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为止,共历二百二十九年。
它接受高度发展的唐朝文化之后,生产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誉为“海东盛国”。
它的版图之广大,生产和文化之发展,在唐之前的东北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渤海国不仅在东北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渤海国的创始人,各种史书记载不甚一致。
《旧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
“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
“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
由此可见,大祚荣是附属于高句丽的靺鞨人,即“高丽别种”,而这个“别种”就是高句丽统治下的靺鞨人。
《新唐书》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
渤海国是靺鞨人建立的国家。
粟末即松花江。
“附高丽者”,亦即臣属于。
有关渤海国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成果梳理前言渤海国五京是其辖境内重要的地理枢纽和行政统治中心。
从流域的角度观察,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处牡丹江流域,中京显德府地处图们江中游左岸,东京龙原府则坐落在图们江下游流域的左岸,西京鸭绿府坐落在鸭绿江流域上游的右岸,南京南海府坐落在靠近朝鲜东海的沿海盆地中。
这些地域分别是古代东北的肃慎、秽貊、沃沮、高句丽等民族的活动中心。
渤海国的五京之设对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权的五京制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近十年来,有关渤海国的考古与历史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我们择其要点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扼要的梳理,并就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渤海国五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一)渤海国五京之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包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绿府和南京南海府,是渤海国的统治中心。
最早对渤海国五京作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新唐书·渤海传》。
《新唐书·渤海传》只是介绍了渤海五京的大致地理位置。
经过近一百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渤海五京的地理位置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中,较早对渤海上京龙泉府进行实地考察的是清初被流放至宁古塔的流人。
他们的流放地靠近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着作中保留了许多记录渤海上京龙泉府的考察成果。
但是,当时他们错误地认为渤海上京龙泉府可能是“女真人建立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对这一错误认识提出质疑的则是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乾隆在位时期的重臣,曾两次充任伊犁将军,军功显赫,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乾隆四十二年(1777),阿桂等人奉敕编撰《满洲源流考》。
据《满洲源流考》载:“考龙泉府即渤海之上京忽汗州也。
”阿桂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得出此结论。
此后,曹廷杰等人经过实地考察又提出“东京城”即渤海之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观点。
曹廷杰是清朝末年研究东北地理的专家,他撰写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对于东北史地的研究意义重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课知识点1.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The Tang Dynasty was a very glorious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2.唐朝是中国的盛世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The Tang Dynasty is considered one of China's golden ages and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s in ancient China.3.唐朝位于公元618年至907年。
The Tang Dynasty lasted from 618 AD to 907 AD.4.在唐朝的统治期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During the Tang Dynasty's rule, China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ies in the world.5.唐朝的国内经济繁荣,对外贸易也十分活跃。
The domestic economy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prosperous, and foreign trade was also very active.6.在唐朝时期,科技、艺术和文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science, technology, art, and literature reached new heights.7.唐朝的统治者实行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The rulers of the Tang Dynasty implemented many policies that were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8.在唐朝时期,中国南部的广西、广东和福建地区向世界各地输出了大量的丝绸和瓷器。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唐蕃会盟碑】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 【南诏】3. 【渤海国】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地理基础真题;清华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4. 【安东都护府】5. 【遣唐使】6. 【阿倍仲麻吕】7. 【鉴真】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8. 【玄奘】浙江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9. 【天竺】南京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10. 【义净】11. 【怛罗斯之战】兰州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1年综合卷真题12. 【天台宗】西北大学2013年专门史真题13. 【法相宗】14. 【禅宗】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南大学2012年中国思想史复试真题15. 【三武一宗灭佛】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历史综合卷真题;山西大学2016年中国历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16. 【袄教】17. 【摩尼教】18. 【景教】19. 【《五经正义》】。
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0. 【古文运动】武汉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山西大学2012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扬州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21. 【韩愈】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2. 【传奇】云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23. 【俗讲】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4. 【变文】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25. 【一行】26. 【《诸病源候论》】27. 【《唐新本草》】28. 【五代十国】西北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2023.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观察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的西汉初期地图,对其中蕴含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的制图理论与操作日臻成熟B.国—县—里三级制为汉初地方行政规制C.“山川形便”不再是行政区划主导原则D.“犬牙相人”有利于增强中央控制力度2.它“修筑了通向全国的驿道,驿站要塞和烽火台及两条干线和无数支线将全国联成一个整体;没有铁器、文字、不使用货币……这一切不妨碍其成为拥有先进农业技术的16世纪的集权帝国”。
这一帝国是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印加帝国D.蒙古汗国3.从“苏松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显示出明清时期①粮食生产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②沿海地区经济功能的提升优化③中国经济重心呈现内迁化现象④战乱频仍造成地区经济的波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人口问题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上户口登记的人口数字与实际人口数字相符吗?”教师展示了一张示意图,要求学生作出相关分析。
在学生答案中,与示意图中的“?”的出现具有相关性的是5.2020 年11月在北京朝阳东坝地区的一次项目建设前的例行勘探中,意外发现古墓。
发掘中突现的乾隆谕祭驮龙碑残碑中,有落款为乾隆四十一年“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布腾巴尔珠尔碑文”,与清代王坟研究专家冯其利先生的记载吻合,推断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
一次“意外”,收获良多,其中包括.①可从满蒙联姻入手,研究清朝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②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探索符合国情的协调发展③明确言必有据、信而有征是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④得知实物史料是论证历史真实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西佩·斯图尔曼在《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中分析希罗多德、司马迁与塔西佗的历史视域。
渤海高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二历史学科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1第一单元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计75分)1.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 “制天命而用之”【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和平幸福的和谐社会,结合所学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人际关系,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A项正确;BD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是李贽的思想.点睛: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和谐社会的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选项中找出答案即可.2. 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 主张体谅百姓B。
主张恢复周礼C. 否认”天命论”D. 强调贵贱有”序”【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可知,爱惜百姓、体谅百姓是两者的共同思想,故A项正确;BD项是孔子的;C项是老子的。
3。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是这一时期共同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当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故A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奴隶制还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渤海高中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4道题,每题2分,共48分)1.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文中的“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B.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重视祭祀B. 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C.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D. 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3. 有材料显示,2009年在美国诸多版本教材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三位中国古代名人——陶渊明、杨玉环和李自成。
下列关于这三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 陶渊明笔下的商人凭借棉布生意赚白银万两B. 杨玉环身着薄如蝉翼的舞衣在宫廷内翩翩起舞C. 李自成用玉米制作的食品招待客人D. 三人都从不同角度影响了中国历史4. 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为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主权在民5.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 法国总统共和制B. 美国总统共和制C. 英国君主立宪制D. 德国君主立宪制6.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B.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C. 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D. 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7. 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示意图,形成图中A、B两段所示状况的共同原因有...............①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②政府的政策引导③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A. ①②③④B. 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8.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9.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出的世界时代特征是A. 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B. 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C. 世界开始区域一体化D. 发达国家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10. 自1988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后,先后参加过联合国十多项维和行动。
1、对于渤海国的研究有三个高潮时期,第一个高潮时期是(A)
A、二十世纪上半叶
B、二十世纪下半叶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D、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2、对于渤海国的研究有三个高潮时期,第二个高潮时期是(B)
A、二十世纪上半叶
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
代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3、对于渤海国的研究有三个高潮时期,第三个高潮时期是(C)
A、二十世纪上半叶
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4、下列哪一项事件不是发生在大武艺时期(D)
A、北攻黑水,门艺投唐
B、与唐失和
C、东聘日本
D、三次迁都,两次改元
5、下列哪一项事件不是发生在大钦茂时期(B)
A、三次迁都,两次改元
B、与唐失和
C、全面唐化,事唐恭谨
D、扩大同日本交流
6、下列哪一项事件不是发生在大仁秀时期(A)
A全面唐化,事唐恭谨B、南定新罗,北掠诸部C、开置郡邑,对外交流D、加强与唐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