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金句(三)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1.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素材甄选篇一热点背景: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提出观点】生态补偿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综合分析】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才刚刚起步。
已实践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的退耕还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贯彻“生态目标不到位”和“给农民的补偿不到位”的问题。
一方面为生态目标不到位。
在护林环节上,农民出钱出力确保生态效益的动力不足,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生态补偿实践,“生态目标”不能实现,将影响到这一政策的成败。
由于生态林的成长和生态效益发挥需要近十年的时间,生态效益又主要是公益性的,因此生态目标在其他目标中最为脆弱,很容易成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给农民的补偿不到位。
生态补偿真正付诸实施,还面临不少问题。
诸如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建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生态补偿的定量分析目前尚难完成,制定各地区域生态保护标准比较困难;生态建设资金渠道单一,使所需资金严重不足等。
“经济补偿”落实不到位,不仅会使退耕还林难于持续或出现反复,还可能在一些地方加剧社会矛盾。
这也说明,真正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种远比想象深刻的社会利益大调整和制度创新。
【参考对策】一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公考申论金句
以下是 6 条公考申论金句及例子:
金句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想想,学习不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吗?”
例子:就像登一座高山,不一点点往上爬,怎么能到达顶峰领略那壮阔的风景呢!就如同备考,每天积累一点知识,才能最终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啊!
金句 2:“细节决定成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难道你能忽视那些小小的细节吗?”
例子:你看一场比赛,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决定了胜负。
在工作中也一样啊,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引发大问题,公考也是如此,每个细节都得抓住!
金句 3:“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难题别退缩,你肯定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呀!”
例子:就如同走在一条崎岖的路上,虽然有石头有荆棘,但只要咱积极想办法,总能跨过去不是吗?公考的难题也是,勇敢面对就不怕!
金句 4:“团结就是力量,大家齐心协力,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例子:好比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每个船员都齐心协力,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个团队也是,大家团结起来为了公考努力,力量可大了呢!
金句5:“坚持就是胜利,这多实在的一句话呀,半途而废可不行哦!”例子:跑步的时候,跑累了再坚持一下就到终点了。
学习也是呀,觉得累觉得难的时候再坚持坚持,成功就在前方等着,考公更是需要这样的坚持!
金句 6:“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不准备好,机会来的时候怎么能抓住呢?”
例子:就像要去赶火车,你得提前收拾好行李提前到车站呀,不然火车来了你都赶不上。
准备考公也要早早准备,机会来了就能稳稳抓住啦!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金句都很实在,在公考申论中如果能恰当运用,会增色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呢!。
申论必备万能金句
以下是 7 条申论必备万能金句及例子:
1. “细节决定成败呀,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比如在分析问题时,越是细微之处越能体现我们对事情的深入理解。
2.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遇到难题别退缩,就跟爬山一样,一步一步总能登上去!”像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只要积极想办法,总能找到合适的途径。
3. “众人拾柴火焰高呀,大家齐心协力,啥事儿干不成?”比如说在推进一项大型公益活动时,靠的就是众多人的共同努力。
4.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得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好比做一项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扎实推进才会有好结果。
5. “实践出真知啊,光说不练假把式!”就像学游泳,在岸上看再多理论,不下去试试怎么能真正学会。
6.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平常就得努力积累呀!”比如在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时,只有平日充分准备才能抓住机会。
7. “要与时俱进啊,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喽!”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跟上步伐,企业很容易就会落后。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金句在申论中灵活运用,能让文章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
2024国考申论金句1.“申论就像一场与文字的拔河赛,你得使出浑身解数,把观点稳稳地拽到考官眼前。
”例子:有次我参加一个小型模拟考,看到申论题目就懵了,满脑子想法像一盘散沙。
我就想啊,这不行,得像拔河一样,把这些想法组织起来,紧紧抓住核心观点,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点看头。
2.“写申论啊,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像做菜,食材新鲜(内容真实),火候刚好(论述得当),那味道(分数)自然差不了。
”例子:我朋友写申论,堆砌各种华丽辞藻,内容却空洞得很。
我就跟他说,你这就像做菜只注重摆盘,食材不新鲜,再好看也不好吃啊。
后来他明白了,内容实在才是关键。
3.“国考申论不是要你当一个滔滔不绝的话痨,而是要做一个一针见血的狙击手,精准击中问题核心。
”例子:在申论练习课上,有个同学写了一大篇,啰里啰嗦的。
老师就说:“你这就像拿着机关枪乱扫,没个准头。
要像狙击手一样,瞄准核心问题,简洁有力地回答。
”4.“你以为申论是在写天书?错!它就是把咱老百姓关心的事儿,用官方的口吻说清楚,就这么简单!”例子:我和邻居大哥聊天,他说申论肯定很难,全是高大上的东西。
我就说:“大哥,你每天看新闻关心的那些民生问题,把它们有条理地写出来,再官方一点,这就是申论的一部分呀。
”5.“申论的素材就像盖房子的砖头,没有足够的砖头,怎么能砌起高楼大厦(一篇好文章)呢?”例子:备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素材太少,写文章干巴巴的。
这时候我就意识到,得赶紧积累素材啊,就像盖房子没有砖头可不行。
于是我每天都看新闻、读文章收集素材。
6.“别把申论的格式不当回事儿,它就像人的衣服,穿得得体(格式正确),整个人(文章)都精神不少。
”例子:我有一次写申论,内容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格式乱七八糟的。
交上去后成绩不理想,老师就说:“你看你这文章,内容再好,格式像破布一样,能好看吗?”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格式。
7.“写申论就像给领导汇报工作,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领导(考官)才会对你刮目相看。
1.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2.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3. 在探索中前行,在磨砺中成长,在艰苦中蜕变,在奋斗中闪光
4.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5.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6.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
7. 回首来时路,苦难辉煌、砥砺前行;展望新征程,路险且艰、任重道远。
8. 惟改革者进,惟鼎新者强。
9.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
10.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
11.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12.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3. 把牢“定盘星”,握稳“方向盘”,种好“责任田”。
14.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
”
15.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16. 打黑除恶:海伦凯勒曾说:“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终将被打倒,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
”。
申论高分必背金句1.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2.打出气势,打出威风,打出成效。
3.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4.拧紧螺丝,加压催阵,推动落实。
5.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
6.钉“钉子”,拧“螺丝”,夯“根基”。
7.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8.谋事讲守恒,创业讲守拙,做人讲守诚。
9.岗位是责任,服务是天职,满意是标准。
10.“勇”的拼劲,“战”的血性,“斗”的胆识。
11.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12.转化为工作思路,细化为实际举措,实化为具体行动。
13.复杂问题不回避,突出矛盾不躲避,艰巨任务不逃避。
14.在实干中解难题,在实干中见实效、在实干中抓机遇。
15.强化战斗队思想,树牢战斗力标准,摆正战斗员身份。
16.把想法化作行动,把指示变成举措,把蓝图变成现实。
17.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方法固化,精神矮化。
18.注入了“清醒剂”,擘画了“路线图”,发出了“动员令”。
19.“对”出工作短板,“对”出思想障碍,“对”出方法经验。
20.打不开“屏蔽门”,解不开“表情包”,躲不开“果取关”。
21.成为“行家里手”,当好“施工队长”,发挥“头雁效应”。
22.服务存在“卡壳”,工作制造“梗阻”,办事产生“烂尾”。
23.再重的担子也敢挑,再难的道路也能走,再苦的活计也要干。
24.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问题中找到出路,在挫折中磨练成长。
25.比武要比出真水平,比武要比出真把式,比武要比出真效果。
26.难题有自己的参与,难事有自己的办法,难关有自己的身影。
27.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我加压的责任感。
28.在担当中主动作为,在实践中埋头苦干,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29.让干部奋斗有动力,为干部担当添助力,促干部进步增引力。
30.在迷茫中探索真相,在艰险中奋力突围,在被动中争取主动。
31.既然当官就要干事,既然有权就要担责,既然出头就要出力。
32.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
申论b类辽宁作文语录1. "发展创新引领辽宁经济转型"——辽宁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不可回避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发展创新,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路径。
2. "优化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辽宁省应注重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和就业。
政府需要推行政策,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为民营企业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3. "加强人才引进促进辽宁发展"——辽宁省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升吸引高端人才和人才团队的能力。
引进人才应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优厚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激励更多人才为辽宁发展贡献力量。
4. "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农村经济是辽宁省经济转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应注重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构建和谐社会稳定辽宁社会发展"——辽宁省应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应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助力人力资源优势"——辽宁省应注重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推动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政府要加大对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待遇和教育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8.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辽宁省应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提升治安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要加强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增加公共安全宣传和教育,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适合申论的名言警句(精选3篇)适合申论的名言警句(篇1)1、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2、要将公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管,不要当作自己的钱来用。
3、党施廉政,民沐惠风。
4、不沾不贪心里安,企业家庭保平安。
5、勤补拙苦作身永学毋惰,严律己廉为政常涤细非。
6、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8、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9、从政以民为本,倡廉以慎为要。
10、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11、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12、为官浮云远,春风铸精神。
1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4、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15、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16、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
17、廉洁是我们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18、山清水清清风常在,勤政廉政正气永存。
19、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20、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21、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22、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23、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忘身。
24、拘小节,言行举止点点滴滴;做大事,德能勤绩方方面面。
适合申论的名言警句(篇2)1、廉以养志,勤以养心,在岗勤廉,清白一生。
2、励操行以修法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3、守忠诚,素心傲骨,一生清廉亦得百世流芳;忘原则,贪权逐利,飞蛾扑火徒留千古骂名。
4、聚八方财源兴盐都财政,弘一腔正气铸勤廉之魂。
5、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
6、贪欲始于一瞬间,痛苦陪伴一辈子。
7、讲廉政,树正气,心底无私朝朝乐;灭贪念,不伸手,吃拿卡要日日忧。
8、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官清强国之本。
9、吃一点、贪一点、卡一点、要一点,早晚毁在这一点。
10、规范核算阳光资金用途,严格管理彰显增收节支。
第1篇一、引言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申论考试中,金句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以下是对申论中一些经典金句的摘抄和解读,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二、金句摘抄及解读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大禹谟》解读:这句话强调了民众是国家的基础,只有保障民众的利益,国家才能安定。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提醒政府关注民生,保障民众的基本权益。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明史·张居正传》解读:这句话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兴衰的观点。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倡导公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3.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自《周易·系辞上传》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在困境中要勇于变革,变革后才能通达,通达后才能长久。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考生在遇到困难时勇于创新,寻找新的出路。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离娄上》解读:这句话表明了正义的事业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而不义的事业则会遭到孤立。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某项政策或措施的正确性,强调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
5.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自《论语·季氏》解读:这句话强调了社会公平的重要性,指出人们所担忧的不是资源匮乏,而是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公。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倡导政府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
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在和平时期也要有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在申论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述国家治理,强调政府要居安思危,防范风险。
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出自《荀子·劝学》解读:这句话比喻民众既能支持国家的发展,也可能成为颠覆国家的力量。
辽宁申论作文好句分析
1. "众所周知,辽宁是一个资源丰富、人文荟萃的省份,如何
更好地运用这些优势,实现辽宁的全面发展,成为我们亟需思考的议题。
"
分析:这句话通过承接句的方式,引出了辽宁省现有的优势,使文章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了要讨论的问题。
2. "与其仅凭辽宁的资源禀赋来吸引外部投资,不如加大技术
创新力度,提升辽宁的核心竞争力。
"
分析:这句话通过与前一句对比,提出了一种思考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
同时,使用了平衡句式,让文章思路更加清晰。
3. "辽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不容忽视的是培育新兴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分析: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辽宁省面临的问题和求解问题的办法。
同时,使用了排比句,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
4. "要想实现经济转型,靠单一产业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
"
分析:这句话通过转折句的方式,指出了过去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需求,然后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同时,使用了并列句和接续句,让句子结构更加丰富。
5. "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实现辽宁真正的伟大复兴。
"
分析:这句话通过并列句的方式,强调了辽宁省全面振兴的重要性和实现振兴的条件。
同时,使用了修辞手法,让句子表达更加生动。
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金句(三)
1、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泰戈尔
2、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
(王岳川)
3、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胡锦涛)
4、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
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歌德)
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被改造的浅显粗陋。
然而,这文化的粗鄙化带来的更深、更长远的危害,不仅仅在文化本身,还将败坏我们的国民精神,即精神走向浅尝辄止、粗糙浮泛、不求精神和甘居落后,伪文化将进一步使民族低素质化。
(冯骥才)
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南怀瑾)
7、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
“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王财贵)
8、什么是文化强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文化建设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这当然是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重要的。
同时,拥有阵容强大的文化高端人才,拥有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我们今天的诸子百家、发现发明、经典著述、高端成果、高端贡献,同样是重要的,也许是更重要的。
(王蒙)
9、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默生)
10、“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
11、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
世界各国正抓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