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2名男女涉嫌贩毒吸毒在澳门被捕
- 格式:pptx
- 大小:70.79 KB
- 文档页数:9
红色通缉令2号疑犯新加坡出狱当天被遣返回国(图)昨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李华波被押解下飞机。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原标题:“红色通缉令”2号疑犯李华波遣返回国涉嫌贪污公款9400万元,潜逃新加坡4年;检察机关依法对其宣布逮捕并交付执行新京报讯(记者张媛)昨日下午3时29分,潜逃新加坡4年之久的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被遣返回国。
这是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中,首个成功的国际执法合作案件。
李华波是“红色通缉令”上的2号疑犯,号码为A-1256/2-2011。
赃款用于赌博等昨日下午4时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鄱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连华向李华波宣读了上饶市人民检察院逮捕决定书并交付执行。
晚7时15分,江西检察人员乘坐航班将其押解回江西。
据最高检通报,2011年2月13日,李华波因涉嫌贪污罪被鄱阳县检察院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查明,2006年至2010年间,李华波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先后多次骗取鄱阳县财政局的基建专项资金,共计9400万元,并将个人分得的约7200万元赃款中的2900余万元转移至新加坡,其余款项用于到澳门赌博、个人消费等。
2011年1月,李华波潜逃至新加坡。
部分赃款已追回今年1月,新加坡总检察署已将新加坡法庭终审判决李华波犯“不诚实接受偷窃财产罪”所没收的18.2万新元赃款,直接汇给鄱阳县财政局。
经上饶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请,3月3日,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华波违法所得没收案作出一审裁定,认定被李华波转移到新加坡的2900多万元公款,均系李华波的违法所得,依法均应予以没收。
最高检表示,李华波归案后,检察机关将对其依法讯问,进一步完善证据,侦查终结后对其提起公诉。
4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的红色通缉令。
4月25日,“百人名单”中的戴学民被缉捕归案,他也是公布百名外逃人员后的首个落网人员。
地方性法规设定毒品范围和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处罚(2004年6月22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6.22•【文号】•【施行日期】2004.06.22•【效力等级】工作答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处罚正文《地方性法规设定毒品范围和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处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询问答复2004年6月22日)问:我自治区在审议“自治区禁毒条例(修订草案)”中,一些委员对该修订草案设定毒品范围和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处罚的内容提出了异议。
对此,特作如下请示。
一、关于毒品范围的设定。
条例草案第二条将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或者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氯胺胴(俗称K粉)设定为毒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及国务院《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都没有将这两种物品明确为毒品。
二、关于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的处罚。
条例草案第十五条、第四十三条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不履行禁毒责任,对在娱乐场所内发生吸食、注射或者贩卖毒品等情形设置了行政处罚。
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对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其人员在禁止吸食、注射毒品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对不履行责任或发生吸食、注射、贩卖毒品等情形,在罚则中却没有规定可以对经营单位及个人给予行政处罚。
自治区政府认为,将摇头丸和K粉列入毒品范畴,对不履行禁毒责任或发生吸食、注射、贩卖毒品等情形的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给予行政处罚,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禁毒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
我们基本赞同这种意见。
同时,地方性法规可否设定毒品范围,设置对不履行禁毒责任或发生吸食、注射、贩卖毒品等情形的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及个人行政处罚是否与上位法相悖,我们没有把握。
为此专函请示,谨请复示。
答: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定,毒品范围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宜规定。
梁芳芳吸毒案(甬公海(横)行罚决字[2022]00022号)【主题分类】公安【发文案号】甬公海(横)行罚决字[2022]00022号【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72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72013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17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1701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200140【处罚日期】2022.01.19【处罚机关类型】公安部/厅/局/分局【处罚机关】【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横街派出所【处罚种类】行政拘留【执法级别】区/县级【执法地域】海曙区【处罚对象】梁芳芳【处罚对象分类】个人【更新时间】2022.07.28 17:43:35处罚名梁芳芳吸毒案称行政处罚决定甬公海(横)行罚决字[2022]00022号书文号被处罚对象梁芳芳处罚结果主要违法事实:2022年1月18日,我局在侦办20211104海曙区贩卖毒品案件过程中发现梁芳芳有吸毒嫌疑,当日22时40分许查获梁芳芳。
经查:2021年11月2日晚,梁芳芳伙同樊某某(另案处理)、卢某某(另案处理)在宁波市鄞州区将相汇棋牌室包厢内吸食毒品冰毒。
2022年1月19日,经浙江中和司法鉴定中心对提取的梁芳芳头发进行毒品定性检测分析,在其头发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第(三)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四)项之规定,决定给予梁芳芳行政拘留十四日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行政拘留送宁波市拘留所执行。
执行期限2022年1月19日至2022年2月2日。
张林波律师_优秀律师张林波张林波律师,全日制法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主研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系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刑事辩护业务骨干律师、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刑事辩护专项援助律师。
张律师专注刑事辩护,常年办理刑事案件,熟悉刑事案件办案部门办案流程及刑事诉讼整体程序,会根据个案会见及阅卷综合“案里案外”情况从是否构成犯罪、犯罪动机、犯罪起因、何种罪名、犯罪量刑情节方面(主要是从轻、减轻、免予刑事处罚等情节)等实体(刑法)方面及程序上是否可以取保候审、是否应当不予批准逮捕、是否存在继续羁押必要性、是否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多个方面为当事人辩护,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辩护经验,也赢得了诸多当事人及家属的良好口碑。
各地区经办案件成功案例粗略列举:无罪案例——马某故意伤害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白云)、黄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侦查阶段无罪释放(番禺);免予刑事处罚——侯某林被控私分国有资产罪免予刑事处罚(海珠);缓刑——王某龙被控妨害公务罪被判缓刑(天河)、李某山被控抢劫罪被判缓刑(天河)、王某危险驾驶罪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海珠)、彭某走私普通货物罪缓刑一年半(广州);取保候审——易某平涉嫌故意伤害取保候审后撤案(番禺)、李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不予批捕取保候审(白云)、陈某辉涉嫌贩卖毒品罪不予批捕取保候审后解除取保候审(韶关浈江)、苏某涉嫌集资诈骗不予批捕取保候审(白云)、王某家庭暴力故意伤害案取保候审(惠州惠东);轻罪辩护——熊某某被控“组织卖淫罪”成功辩护为轻罪“容留、介绍卖淫罪”(天河);罪轻辩护——邓某被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法院采纳自首等辩护意见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广州);段某被控运输冰毒60余克,法院采纳从犯等辩护意见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广州);彭某被控走私普通货物罪涉及偷逃税款86万余元,法院采纳从犯坦白、认罪认罚、缓刑等辩护意见判处缓刑一年半(广州)......等等。
“H23”跨省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2008年底,徐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吸贩毒案,抓获涉案成员38名,缴获毒品3公斤,从而切断了一条从四川成都通向徐州的贩毒通道。
信息研判发现疑点2008年7月29日,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通过天网平台信息研判,发现徐州市人杜某某从4月份开始,持续不断往返于徐州、四川、广州等地,经综合研判杜某某的活动轨迹后认为,其有很明显的贩毒迹象。
接下来,徐州禁毒支队民警调阅杜某某的信息资料,发现杜某某为该市所辖沛县的无业人员,曾因吸毒两次被治安处罚。
其中,2008年5月就因吸毒被成都市大丰派出所处罚过。
很快,在徐州市公安局领导的指示下,一个代号为“H23”的专案组迅速成立,一场缉毒亮剑行动全面展开。
警方对杜某某的初期侦查显示,其家在沛县,且老婆已经怀孕。
但他基本不在家居住;虽然没有工作,却经常出入沛县、徐州的高档宾馆。
更让警方感到可疑的是,杜某某的手机号码时刻在更换。
随着警方对杜某某联系人调查的深入,一个外号叫“阿东”的人浮出水面。
这个名字让侦查员猛然想起一个人——蔡某某。
2年前,警方在办理一起涉赌案件时,曾抓获一名叫“蔡某某”的人。
然而,狡猾的蔡某某拒绝交代深层次的犯罪行为,警方只好将其释放。
那么,这个“阿东”到底是不是蔡某某呢?专案组民警通过侦查确定:蔡某某就是“阿东”!与此同时,在杜某某的联系人当中,他的姐姐杜某多次往返四川成都、广州等地,其嫌疑也开始上升。
那么,杜氏姐弟二人以及蔡某某,到底是不是贩毒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他们又是如何拿到毒品的呢?专案组民警展开了更深一步的侦查。
抽丝剥茧毒网显形2008年10月7日,沛县警方办理了一起吸食毒品的案件,吸毒者在接受民警讯问时交代,他所吸食的冰毒是从一个叫“浦某”的本地人手中购买的。
办案民警随即对浦某展开秘密侦查,发现其曾因收购赃物被判刑,且和杜某的联系频繁。
由于此案件涉及到外省,2008年11月7日,省公安厅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的同时,向上述两地警方通报案情,请求协助开展工作。
法治在线·说法释理“你好,你有一份从国外寄来的快递。
”“你稍等一下,我马上下来取。
” 今年3月21日下午2时许, 姜某挂完电话兴冲冲地到公司楼下取件,签好字收好包裹刚要离开,民警就把她叫住了,并当场对她的包裹进行了拆封检查。
只见一件灰色短袖T恤包着三小包白色粉末和三支黄色烟油。
鉴于白色粉末可疑,民警将其带到了派出所询问。
一开始,面对民警的询问,姜某闪烁其词,一会儿说自己用假名收件,是受朋友所托帮人代收快递,一会儿又说朋友告微信代购毒品入境被批捕文/苏双丽选题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类型:走私毒品罪检察官武晶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对小H以涉嫌贩卖毒品罪依法批准逮捕。
1994年生的小H远渡重洋来中国求学,立志成为医生的他在沪成为了1名医学生。
然而,白大褂下的小H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还是个吸食大麻的瘾君子。
由于国内禁止买卖大麻,求而不得的小H 竟萌生了自己种大麻的想法。
他疯狂上网查找相关种大麻的内容,一步步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据小H供述,他通过国外网站活。
就这样一分二、二分四地分盆,加上高存活率,最终据小H说他自己也记不清种了多少个花盆。
在检察机关指控的11节犯罪事实中,小H先后多次将大麻贩卖给同样来沪求学的多名外籍学生,金额从两百到千元不等。
据小H交代,在收获大麻并进行加工后,他开始享用自己的“成果”。
一开始没想到要贩卖,但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发现有几个和自己一样吸食大麻的留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七款之规定,涉嫌构成贩卖毒品罪。
年纪轻轻还没走上社会开启自己精彩的人生,就因为贩卖毒品毁了自己。
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因为接触了毒品。
在这里检察官提醒各位“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陈钢,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一部检察官,主办涉外、扫黑除恶类刑事案件,从检22年。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东方网11月18日消息:3位中学生吸毒,其中一人因吸食过量倒卧路旁,没了呼吸。
17日上午,芷江西路数十位居民联手抢救了该少年。
上海市禁毒办表示,将派禁毒志愿者上门辅导吸毒孩子;团市委权益部呼吁:“家长和社会一起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17日上午10点不到,记者在芷江西路看到,一位十五六岁模样的男孩面色苍白躺在上街沿,两个差不多年龄的男孩焦急地蹲在旁边。
数十位附近居民将3人围在中间,有人关切地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旁边就是地段医院,赶快送到那里吧。
”两个男孩子愣着没动,围观居民开始拨打“120”。
“警察来了!”两个孩子听到有人喊,“噌”地站起来,抬起昏迷的男孩向地段医院奔去。
围观居民紧随其后,有人小跑着在前边开路,有人跑进30米外的医院里叫医生……“120”救护车赶到时,昏迷男孩已经没有了血压,围观居民纷纷叹息。
据两位男孩说,他们都是中学生,昨天上午一起吸毒,昏迷的男孩注射了过量杜冷丁。
昏迷男孩很快被送到闸北区中心医院,两个共同吸毒的男孩趁机溜走了。
令人惊讶的是,救护车到达中心医院不到5分钟,昏迷男孩突然清醒过来,自己走出医院。
医生解释说,该男孩虽然注射了过量毒品,但没有致死,毒性过去后,马上就清醒。
警方考虑不让该男孩因此失学,决定对男孩采取“限制戒毒”,即在家里设专人看护戒毒。
昨天下午,警方已将男孩送回家。
有禁毒社工得知此事后,表示将上门辅导。
团市委权益部的杨先生坦言,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法规约束在校学生,只能用校纪校规处理他们。
他说:“事实上,学生吸毒情况很难被学校发现,最容易体察的应该是他们的家长。
孩子吸毒需要钱,家长一旦发觉孩子用钱等方面有异常,应该积极和街道、学校相互配合,教育、劝说学生远离毒品,共同杜绝毒品侵蚀学生。
”2.香港优秀女中学生疑吸毒过量昏迷震惊学校2009年06月18日09:3716岁“乖乖女”疑索K过量呕吐昏迷,送院后已回复知觉,涉嫌吸毒被捕,校方表示震惊,家人也表示无法相信。
吴惠坚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其他行政管理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处罚【审理法院】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2.19【案件字号】(2019)粤04行终19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唐文宋义明陈伟【审理法官】唐文宋义明陈伟【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吴惠坚;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珠海市人民政府【当事人】吴惠坚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珠海市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吴惠坚【当事人-公司】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珠海市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宋勇广东正也律师事务所;梁颖璐广东正也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宋勇广东正也律师事务所梁颖璐广东正也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宋勇梁颖璐【代理律所】广东正也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吴惠坚【被告】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珠海市人民政府【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合法违法罚款行政拘留拘留复议机关物证关联性新证据证据确凿证据不足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查明的事实各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未提交新证据。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吴惠坚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2-08-15 20:11:58【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8年11月28日,珠海市公安局吉大派出所作出珠公拱(吉)受案字〔2018〕00907号《受案登记表》,载明当日17时30分,民警在珠海市香洲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边,发现吴惠坚神情恍惚,有吸毒嫌疑。
民警表明身份上前盘查,吴惠坚承认有吸毒行为,遂将其口头传唤至派出所进一步审查。
2018年11月28日,吉大派出所作出《现场检测报告书》,告知吴惠坚当日20时尿液现场检测的结果是甲基苯丙胺(冰毒)呈阳性,吗啡(海洛因)呈阴性,氯胺酮(K粉)呈阴性。
应采儿吸毒事件的始末真相是什么《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小小春圈粉无数,观众都感叹应采儿简直是人生赢家,其实在很早之前,应采儿就被爆料过吸毒的负面新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应采儿吸毒事件始末真相,一起来看看吧。
应采儿吸毒事件始末真相《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大家都羡慕应采儿生了小小春这么可爱的儿子,而且还有一个疼她的老公,其实应采儿之前有传出过吸毒的绯闻。
2004年11月6日,香港女星应采儿(原名丁敏)因涉嫌藏有重0.8克的毒品被警方拘捕。
事件经过11月6日凌晨5时30分,应采儿与一大班友人到九龙城唱K消遣后,乘坐由友人驾驶的白色奔驰房车离去,途经九龙塘金巴伦道49号时时,遇到警方路障截查,应采儿被疑作贼心虚,企图将身上一小包粉末弃掉时,被警方发现喝止,其后警员将车上4人分开盘问,应采儿支吾以对,经调查后被警方以藏毒罪名拘捕,其余的3人则相信与该事件无关,获准离去。
后经调查怀疑该粉末为毒品“K仔”氯胺酮。
另外,7日8点,应采儿以1000港元获准保释候查,返回跑马地家中,一直未见露面的她,下月必须再返警署报到,接受进一步的调查。
所属公司表示会“没事”虽然早前有传警方掌握一份吸毒艺人黑名单,计划展开打击行动,但应采儿涉嫌藏毒的事发应属无心插柳。
据悉,香港警方近日展开一项大规模的反爆窃及反罪案行动,加强巡逻,由于九龙塘区豪宅林立,所以警方才派人在该区设立路障,截查可疑车辆。
据了解,应采儿所属的电影公司“中国星”发言人李小姐表示,应采儿是应警方邀请到警署协助调查,相信警方查清事件后她便会“没事”。
李认为事件不会影响应采儿的工作计划,藏毒事件已交由律师处理,目前还不便透露详情。
应采儿刚从印度拍完电影回港,现正等待拍摄另一套电影。
法院审判2005年6月28日,应采儿藏毒案再次开庭,裁判官马保华裁定:应采儿无罪释放。
应采儿在庭外含泪表示“很开心”。
控方主要证人警长陈国基作供时表示,案发时应采儿的座驾被截停,陈看见应采儿紧握的拳头曾移动,把一包盛载白色粉末的透明胶袋丢在车门与座位之间。
黑龙江破大型贩卖毒品案“贩毒鸳鸯”被捕“涉毒鸳鸯”连吸带贩——黑河公安边防支队侦破“4-16”毒品案件纪实8月10日下午,在重庆市郊区一个出租屋内,毒贩董一被警方抓获。
董一的落网,标志着一条从西南重镇重庆到黑龙江边陲城市黑河的贩毒通道被彻底截断。
9月3日,黑龙江省黑河边防支队宣布由黑龙江边防总队挂牌督办案件——“4-16”贩卖毒品案成功告破,所有毒贩悉数落网,这张横跨西南地区至东北边境的毒品销售网被彻底摧垮,共收缴冰毒(甲基苯丙胺)211.74克,抓获涉案人员17人,其中4名涉嫌贩卖毒品犯罪嫌疑人被黑龙江省黑河市检察院批捕。
10月9日,黑龙江边防总队正式对外公布此案件详情。
“双子城”现毒品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两市相互交流、相互交往,最近处仅相距750米,被称为中俄“双子城”。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黑河市这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城市,也成为犯罪分子贩运、销售毒品的“梦想天堂”。
黑河市是我省对外经贸发展的“桥头堡”,每天往返这里的游客达上千名。
这起“4·16”特大贩毒案的线索出自一名叫做“小松”吸毒人员的口中。
4月16日,黑河边防支队所属某边防派出所民警在例行检查中抓获吸毒人员“小松”,在审讯过程中,在边防民警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到1小时该嫌疑人就“坦白交代”了犯罪事实,而对于毒品的来源却支支吾吾,拒不交代。
办案的边防民警立即认识到“小松”只是一条“小鱼”,他的上线应该就在黑河市。
经办案人员的缜密侦查,随着审讯力度的加大,该人陆续交代出毒品系在“上线”杨羽和郭辰处购得。
随后,边防警方立即在对社会闲散人员杨羽和郭辰展开外围调查,经查实:杨羽和郭辰就是为吸毒人员提供毒品的毒贩,他们主要以小包零售方式贩卖冰毒,并且他们本人也是边吸边贩的瘾君子。
经侦查还发现:此二人在长期贩毒、吸毒过程中养成了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警惕性较高,行踪不定,时隐时现,就连走路时也时常转身查看是否有人跟踪,每次回家前总是绕道而行,在确定安全后才会快速拐进居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