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律对无遗嘱情况下遗产的处理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章:73 《无遗嘱者遗产条例》宪报编号版本日期详题 30/06/1997 本条例旨在修订关于无遗嘱者遗产分配事宜的法律。
[1971年10月7日] 1971年第122号法律公告(本为1971年第1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 本条例的实施受1995年第57号第18条影响。
该条转录如下:“18. 条例的适用范围本条例对就在本条例生效日期前去世的人所享有的无遗嘱继承的权利并无影响。
”2. 1995年第57号于1995年11月3日开始实施。
条: 1 简称 30/06/1997 本条例可引称为《无遗嘱者遗产条例》。
条: 2 释义L.N. 227 of 200525/01/2006(1) 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丈夫”(husband) 及“妻子”(wife) 就一个人而言,指该人在有效婚姻中的丈夫或妻子;“非土地实产”(personal chattels) 指─(a) 无遗嘱者去世时在其尚存丈夫或妻子的任何居所的下列东西,即家具、衣服、装饰品、属家庭、个人、康乐或装饰用途的物品、各类消费品、园艺物品及家畜;及(b) 汽车及附件,但不包括专用于或主要用于业务或专业方面的实产,或金钱或贷款抵押物; (由1995年第57号第2条代替)“法院”(court) 指原讼法庭; (由1998年第25号第2条修订)“剩余遗产”(residuary estate) 指无遗嘱而去世者的遗产中每项实益权益,但扣除从中适当支付的丧葬费、遗产管理费、债项及其他法律责任,而该等权益是该无遗嘱而去世者如届成年并具行为能力时即可凭遗嘱(而非凭借指定受益的权力)处置的权益; (由1995年第57号第12条修订)“无遗嘱者”(intestate) 包括留有遗嘱但对其遗产中若干实益权益未有立下遗嘱而去世的人;(由1995年第57号第12条修订) [比照 1925 c. 23 s. 55(1) U.K.]“遗产”(estate) 指不动产业及可动产业。
香港遗嘱的要件
香港遗嘱的要件
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自己的法律制度,因此,在遗嘱方面也有一些特殊规定。
根据香港法律,一个遗嘱必须符合以下要件:
1.有意向
遗嘱是根据个人意愿编写的文件。
因此,遗嘱必须是有意向的,即具有与个人意愿相一致的条款。
2.自愿
遗嘱需要在无外力干扰下自愿编写。
因此,如果有人对遗嘱的编写进行了干扰或强迫,该遗嘱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3.继承人必须明确
遗嘱必须明确定义遗产的受益人。
在香港,如果遗嘱未明确受益人,则该遗嘱可能被视为无效。
4.财产必须明确
遗嘱还必须明确规定所遗财产的具体内容。
5.遗嘱必须编写
为了使遗嘱能够被认可,它必须以书面形式编写。
口头遗愿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6.签名和日期
遗嘱必须由遗嘱人本人签名,并在遗嘱下面注明日期。
7.证人签字
遗嘱还必须由至少两名证人签字,以证明遗嘱人在签署时是在明确意愿下,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签署遗嘱。
总结
以上是香港遗嘱的要件。
如果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上清楚明确地描述自己的意愿,并遵循香港法律的规定,那么遗嘱就有可能被认可,并且遗嘱人的意愿可以得到继承人的遵守。
为了保护个人意愿和财产,遗
嘱的编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注意遗嘱的内
容和要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早编写遗嘱,以确保个人意愿的实现。
章:73 《无遗嘱者遗产条例》宪报编号版本日期详题 30/06/1997 本条例旨在修订关于无遗嘱者遗产分配事宜的法律。
[1971年10月7日] 1971年第122号法律公告(本为1971年第1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 本条例的实施受1995年第57号第18条影响。
该条转录如下:“18. 条例的适用范围本条例对就在本条例生效日期前去世的人所享有的无遗嘱继承的权利并无影响。
”2. 1995年第57号于1995年11月3日开始实施。
条: 1 简称 30/06/1997 本条例可引称为《无遗嘱者遗产条例》。
条: 2 释义L.N. 227 of 200525/01/2006(1) 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丈夫”(husband) 及“妻子”(wife) 就一个人而言,指该人在有效婚姻中的丈夫或妻子;“非土地实产”(personal chattels) 指─(a) 无遗嘱者去世时在其尚存丈夫或妻子的任何居所的下列东西,即家具、衣服、装饰品、属家庭、个人、康乐或装饰用途的物品、各类消费品、园艺物品及家畜;及(b) 汽车及附件,但不包括专用于或主要用于业务或专业方面的实产,或金钱或贷款抵押物; (由1995年第57号第2条代替)“法院”(court) 指原讼法庭; (由1998年第25号第2条修订)“剩余遗产”(residuary estate) 指无遗嘱而去世者的遗产中每项实益权益,但扣除从中适当支付的丧葬费、遗产管理费、债项及其他法律责任,而该等权益是该无遗嘱而去世者如届成年并具行为能力时即可凭遗嘱(而非凭借指定受益的权力)处置的权益; (由1995年第57号第12条修订)“无遗嘱者”(intestate) 包括留有遗嘱但对其遗产中若干实益权益未有立下遗嘱而去世的人;(由1995年第57号第12条修订) [比照 1925 c. 23 s. 55(1) U.K.]“遗产”(estate) 指不动产业及可动产业。
⾹港和内地在⽆遗嘱情况下的继承法律规定有什么区
别
⾹港和内地在⽆遗嘱情况下的民法典律规定有什么区别?下⾯店铺⼩编就对此整理⼀些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港和内地在⽆遗嘱情况下的民法典律规定有什么区别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百⼆⼗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顺序:配偶、⼦⼥、⽗母。
第⼆顺序:兄弟姐妹、祖⽗母、外祖⽗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顺序继承⼈继承,第⼆顺序继承⼈不继承。
没有第⼀顺序继承⼈继承的,由第⼆顺序继承⼈继承。
本法所说的⼦⼥,包括婚⽣⼦⼥、⾮婚⽣⼦⼥、养⼦⼥和有扶养关系的继⼦⼥。
本法所说的⽗母,包括⽣⽗母、养⽗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母的兄弟姐妹、同⽗异母或者同母异⽗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这样来规定,⼀是参照了⽣物学上⾎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是考虑到社会学的拟制⾎亲关系;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该规定已经成为内地⼈认同的准则。
然⽽,在⾹港,继承的规定却与内地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遗嘱情况下,继承顺序依次为在⽣配偶、死者的⼦⼥、死者的⽗母、死者的兄弟姐妹。
上述⼈⼠申请继承遗产时,必须先确定较⾼优先权已经终绝,⼀般都要通过出⽰有关⼈⼠的死亡证来加以证明。
两相⽐较,感到⾹港的规定明显受社会学关系的影响更⼤;这两个不同的规定各⾃有其适合本地的法理存在,作为民众,我们要认识这个区别,在遇到跨越两地的有关事件时,就不会因不知⽽困惑。
第1篇在我国,遗产的分配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遗产继承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遗产的分配,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继承法》对遗产的分配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继承法》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遗产分配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遗产的概念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根据《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遗产包括:1. 被继承人的房屋、车辆、存款、有价证券等财产;2. 被继承人的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3. 被继承人的劳动成果,如著作权、专利权等;4. 被继承人的其他合法财产。
二、继承人的范围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包括:1. 配偶: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无论婚姻是否存续,均有权继承遗产;2. 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3. 父母: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4. 弟弟、姐妹: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遗嘱继承人是指根据被继承人的遗嘱指定的继承人。
三、遗产分配的原则1. 男女平等原则:在分配遗产时,男女继承人的份额应当均等。
2. 养老育幼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如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应适当多分遗产。
3. 互谅互让原则:继承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协商解决遗产分配问题。
4.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如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
四、遗产分配的具体规定1. 法定继承的分配: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遗产应当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份额。
如:-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 对有抚养、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 对有重大贡献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
2. 遗嘱继承的分配:在遗嘱继承的情况下,继承人应当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分配遗产。
无遗嘱的遗产分配原则
第一遗嘱的遗产分配原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受益人依据遗
嘱原文分配遗产。
遗嘱原文指的是死者在经协商后自愿、书面形式记载,作出有关自己拥
有财产分配情况的意思表示,一般情况下,明确规定、记载在经公证的合同当中的内容,
都将依照该等遗嘱予以执行。
因此,只要存在合法的遗嘱,即使继承关系应当以遗嘱分配
为主要依据,且该遗嘱不得被法院作任何修改。
然而,有的人并未明确表达遗嘱,这种情况被称为“无遗嘱”。
在这种情况下,遗产
分配原则将以遗产法治法规定的继承系统为基础。
换句话说,死者的财产将根据书面形式
的继承法来分配,如果继承人之间有争议,则应由审判机关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来解决争议,解释执行遗产继承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无遗嘱遗产分配原则分为三种:第一类是遗产应当
由法定继承人继承,而不需要依照遗嘱的规定分配;第二类是除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血亲继
承人可以分享继承遗产;第三类是法定继承人与血亲继承人共同分享遗产。
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可以由法院来确定细节。
以上文章说明了关于无遗嘱的遗产分配原则的情况,总的来说,分配遗产时应当尽可
能根据死者有关财产分配情况的意思表示,即遗嘱原文,去进行合理的遗产分配。
但没有
遗嘱时,继承遗产应以遗产的继承系统为基准,根据实际情况由法院来确定细节。
内地居民如何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石城公证处杨敏前言:尽管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但是由于房产登记管理部门、金融企业等单位的依赖,继承类公证仍然是公证机构当前重要的一项业务种类,每个公证员必定都有接触。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遇到关于“内地居民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咨询,当然,这不属于我们的业务范畴,我们无法受理当事人办理此类继承公证的申请,不过作为法律服务机构,作为一名获得执业资格的公证员,了解并能正确解答当事人这方面的疑问,也并非题外之意。
本文即是出于这个考虑,从实务角度出发,对办理内地居民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境内的遗产继承的程序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法律适用以及特别规定1、香港的遗产继承程序,一般称为“遗产承办”程序。
根据香港法律规定,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非香港正式居民,则在申请其遗产承办时,不仅要根据香港法律,而且还必须同时按照被继承人死亡时的居籍所在国(居住地)的法律来处理。
所以,当被继承人为内地居民时,办理香港遗产继承不仅要根据香港法律提出有关申请,而且还必须同时依据内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在香港,类似申请通常是依据香港法律《无争议遗嘱认证规则》第29条进行处理。
2、“遗产代理人”。
和内地直接确认继承人身份不同,香港法院并不直接确认继承人资格,而采用了“遗产代理人”制度。
遗产承办的过程,也就是依据香港法律,经法院确认,授予符合特定条件的人“遗产代理人”的资格。
香港法院只认定谁是遗产代理人,而不是直接确定谁是遗产的受益人或者说继承人。
依据香港法律,遗产代理人可分为“遗嘱执行人”以及“遗产管理人”。
“遗嘱执行人”,是指有遗嘱且明确有遗嘱执行人情形;“遗产管理人”是指有遗嘱但未明确遗嘱执行人或者无遗嘱情形。
经法院确定的“遗产代理人”,会被颁发一份“授予书”。
“授予书”是一项法院命令,针对不同情况有三种不同形式:(1)在遗嘱继承中授予遗嘱执行人的称为“遗嘱认证”;(2)在没有执行人的遗嘱继承中授予遗产管理人称为“遗产管理书(附有遗嘱)”;(3)在无遗嘱继承中授予遗产管理人的称为“遗产管理书”。
香港遗产管理人誓章原文香港遗产继承法全文1.无遗嘱死亡或有遗嘱死亡但无指定遗嘱执行人时,香港法例第10章附例《非诉讼性遗嘱检定规则》第21条规定了有权向高院申办死者遗产继承人的优先层次,主要部分如下(1)死者在生配偶或在1971年10月7日以前在香港所纳之妾侍。
(2)死者之合法子女(包括死者在1971年10月7日以前在香港所纳妾侍所生之子女)或先于死者死亡的该等子女的后裔。
(3)死者的父亲或母亲。
(4)死者的兄弟姐妹或先于死者死亡的该等兄弟姐妹的后裔。
2.香港法例第10章《遗嘱检定用遗产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向高院申办遗产承办时,如由自然人申请办理时只需由1人办理即可,但最多不能超过4人。
如遗产涉及未成年人或享有终生权益人的利益时则需由至2人办理。
但以上各情况均可由根据香港法例第29章《信托人条例》注册成立的法人信托公司单独办理之。
遗产继承法分配比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
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去世时,他或她的遗产将由生前所立的遗嘱来分配。
但是,当一个人没有立遗嘱或遗嘱被视为无效时,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将适用。
法定继承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一套规则,来确定去世人的遗产将如何分配给合法继承人。
2. 法定继承的原则根据中国法律,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2.1 平等继承平等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合法继承人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有平等的权利来继承去世人的财产。
这个原则反映了性别平等的社会观念,旨在防止对某一性别的歧视。
2.2 直系继承直系继承是指法定继承中,只有一些特定的亲属可以成为合法继承人。
根据中国继承法,合法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
其他亲属,如兄弟姐妹或祖父母,在法定继承中不享有继承权。
2.3 优先级继承在法定继承中,不同的亲属之间享有不同的继承优先权。
配偶是继承优先级最高的亲属,他或她享有一定的继承份额。
如果去世人有子女,那么子女将共同分享剩余的遗产。
如果去世人没有子女,而是有父母,那么父母将继承全部遗产。
在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近亲有权继承遗产。
2.4 替代继承当合法继承人去世或放弃继承权时,替代继承原则将适用。
例如,如果去世人的子女先于去世人去世,那么子女的子女(即去世人的孙子孙女)将作为替代继承人继承遗产。
3. 遗产分配顺序在法定继承遗产分配中,有一个明确的顺序来决定继承人的身份。
1.首先,配偶将继承1/4或1/3的遗产,具体比例由各地法规规定。
2.其次,在有子女的情况下,子女将平均分享剩余的遗产。
如果有多个子女,他们将平均分配。
3.如果去世人没有子女,但有父母,那么父母将继承全部遗产的一半。
4.在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近亲将分享遗产。
5.当所有合法继承人都不可行时,国家将对遗产进行处理。
4. 法定继承的限制虽然法定继承是一种公平和合理的方式来分配遗产,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关于印发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关于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程序和应注意问题的介绍》的通知【法规类别】公证业务【发文字号】[99]司律公字049号【发布部门】司法部【发布日期】1999.06.15【实施日期】1999.06.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关于印发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关于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程序和应注意问题的介绍》的通知(1999年6月15日[99]司律公字0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公证管理处、长安公证处: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联系日益紧密,涉及两地的遗产继承事项也不断增多,为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规范涉港遗产公证业务,现将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关于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程序和应注意问题的介绍》印发给你们,请即转发各所属公证处,以供办理涉港遗产继承公证时参考。
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是司法部在香港设立的法律服务机构,有专门办理香港和内地遗产继承的机构和人员,公证部门办理有关涉港公证事宜可与其联系(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32楼B室电话:(852)28279700)。
关于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程序和应注意问题的介绍一、办理香港遗产继承的规定和程序香港遗产继承是由高等法院遗产管理处负责处理。
按以下程序办理:1.领取死者的死亡证明。
如果死者在内地死亡须提供经过公证的死亡公证书。
2.调查统计死者遗留的财产。
包括死者名下的房地产物业记录及价值、在银行的存款本息和保险箱内的财物、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及私人公司的股票和价值,以及死者所欠的债务。
3.申报和交纳遗产税。
按照死者死亡日期向香港税务局遗产税署申报死者遗产情况。
将遗产详细列表并由申请人宣誓呈报遗产署。
根据香港法例规定,1982年初以后死亡的,其遗产未达二百万,不用纳税;遗产二百万至二百五十万交纳10%的税金;遗产三百万至三百五十万交纳14%的税金;遗产三百五十万至四百万交纳16%的税金;遗产四百万以上交纳18%的税金;死者生前所住的寓所遗留给配偶的,可免交遗产税;死者对公共慈善机构的捐赠也可以免税;死者逝世前三年以内的全部馈赠(除海外馈赠外)都计算在其遗产内,需要交税;死者生前与他人共管的物业,虽然在死者逝世前已自动转移给其共管人,都要交税,只不过以财产购买时的出资比例而决定交税数额;死者已转移的财产,如果仍保留控制权,也列入遗产的范畴;死者在香港的所有债务,都从财产中扣除,然后决定税额和税率。
赌王何鸿燊去世,遗产怎么分?进来吃一口专业的瓜作者:米粒粒范来源:《投资与理财》2020年第07期随着一代枭雄何鸿燊先生的离世,这个走在娱乐圈C位的家族争产案应该也快退出历史舞台了。
赌王的一生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娶了4房太太,生了17位子女,给娱乐圈贡献了最恒久和高质量的“豪门瓜”,但这个商业帝国的创始人和他的接班人,二房两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儿,不仅从未在时代变迁中打败仗,更从未有过错误立场。
何老就算离开了江湖,江湖上也会一直有他的传说。
赌王家族的争产已经伴随我们从童年走到少年,再走到青年……但直到今天,也许才真正走向了尘埃落定。
赌王家核心资产早已在他生前分配完毕,可“吃瓜群众”依然会在今天为想象中的财产分配热烈讨论一番。
其中最强烈的声音,不外乎为“原配大房”喊冤,对这个负心汉的抨击,对二三四房的春风得意,气得牙痒痒。
我们一向强调,要带着治学精神吃最专业的“瓜”。
我们尝试着提出几个问题:是不是大房子女才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一众非婚生子女以及二三四房理应没份?是不是现存唯一合法的二房及子女可以拿到最多?嫁入豪门诞下“长孙”的奚梦瑶能拿多少?四房的生子大赛有没有增加分遗产筹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边吃着“瓜”,一边学习一下继承法。
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赌王家里具体是怎么分的,咱们什么也不知道,本文仅以赌王复杂的家庭来举例,说明中国大陆的继承法相关问题,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问题开始回答之前,我们先交代一下事实和法律背景知识。
我们知道,赌王的财产大概率上已经分配完毕,二房的两位女儿得到了主要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继承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遗嘱继承,一种是法定继承。
如果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就按法定继承执行被继承人(死者)的财产。
所以,遗嘱继承优先。
如果这样,赌王家的“瓜”就讲不下去了。
我们“吃瓜”,当然是假设没有遗嘱的时候,法定的继承应该怎样。
另外我们也知道,大陆和港澳地区的法定继承不尽相同。
在大陆,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章:10 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宪报编号版本日期详题 30/06/1997本条例旨在综合及修订关于遗嘱认证、遗产管理书以及管理死者遗产的法律。
[1971年10月7日](本为1971年第26号)条: 1 简称 30/06/1997 本条例可引称为《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
条: 2 释义21 of 2005 11/02/2006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司法常务官”(Registrar) 指法院的司法常务官及法院的任何高级副司法常务官、副司法常务官或助理司法常务官; (由2005年第10号第170条修订)“局长”(Secretary) 指民政事务局局长; (由2005年第21号第22条增补)“法院”(court) 指高等法院; (由1998年第25号第2条修订)“承办”(representation) 指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而“取得承办”(taking out representation) 指获取遗嘱认证或遗产管理的授予; [比照 1925 c. 23 s. 55 U.K.]“承办处”(Registry) 指法院的遗产承办处;“信托法团”(trust corporation) 指─(a) (由1998年第25号第2条废除)(b) 法院在某个案中委任为受托人的法团(如法团的章程准许其作为受托人者);及(c) 根据《受托人条例》(第29章)第VIII部注册的任何信托公司;“授予”、“授予书”(grant) 指授予遗嘱认证或遗产管理; [比照 1925 c. 49 s. 175 U.K.]“无争议或普通形式的遗嘱认证事务”(non-contentious or common form probate business) 指在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的权利方面并无争议的个案中获取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的事务,包括在争议已告结束的争议案件中,经法院而作出的遗嘱认证转移及遗产管理转移,以及在非诉讼的法律程序中有遗嘱或无遗嘱事宜上的一切无争议事务,以及针对遗嘱认证或遗产管理的授予而提交知会备忘的事务; [比照 1925 c. 49 s. 175(1) U.K.]“无遗嘱者”(intestate) 包括留有遗嘱但对其遗产中若干实益权益未有立下遗嘱而去世的人;[比照1925 c. 23 s. 55 U.K.]“遗产”(estate) 或“财产”(property) 就死者的遗产或财产而言,指死者去世后即转移的动产及不动产;“遗产代理人”(personal representative) 指当其时的死者遗嘱执行人,不论是原本指定的或是藉承办的,或指当其时的死者遗产管理人; [比照 1925 c. 23 s. 55 U.K.]“遗产税”(estate duty) 指根据《遗产税条例》(第111章)征收的遗产税;“遗产管理”、“管理”(administration) 包括死者遗产的遗产管理书,不论其是否附有遗嘱,亦不论其是为一般、特别或有限制的目的而授予; [比照 1925 c. 49 s. 175(1) U.K.]“遗产管理人”(administrator) 指获授予遗产管理的人; [比照 1925 c. 23 s. 55 U.K.]“遗嘱”(will) 包括可获授予遗嘱认证的遗嘱性质文书; [比照 1925 c. 49 s. 157(1) U.K.]“遗嘱执行人”(executor) 指藉着立遗嘱人的委任而获托付执行立遗嘱人最后一份遗嘱的人;“遗嘱认证”(probate) 指以法院印章作出的授予书,授权其内指名的遗嘱执行人管理立遗嘱人的遗产。
章:10A 无争议遗嘱认证规则宪报编号版本日期赋权条文 30/06/1997(第10章第72条)[1971年10月7日](本为1971年第113号法律公告)条: 1 引称 30/06/1997 本规则可引称为《无争议遗嘱认证规则》。
条: 2 释义21 of 2005 11/02/2006(1) 《释义及通则条例》(第1章)适用于本规则的释义,一如其适用于任何条例的释义一样。
(2) 在本规则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夫妾关系”(union of concubinage) 的涵义,与《无遗嘱者遗产条例》(第73章)中该词的涵义相同;“本条例”(the Ordinance) 指《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第10章);“指明表格”(specified form) 指司法常务官根据第2A(1)条指明的表格; (1992年第33号法律公告)“个人申请人”(personal applicant) 指非信托法团且在不聘用律师的情况下寻求获取授予的人,而“个人申请”(personal application) 亦具有对应涵义;“誓言”(oath) 指第6条规定须由每名申请授予的人宣誓作出的誓言;“遗嘱”(will) 包括口述遗嘱或按照《遗嘱条例》(第30章)所载条文属有效的遗嘱,以及任何属遗嘱性质的文件或其副本或复制物;“总值”(gross value) 就遗产而言,指未扣减债项、产权负担、殡殓开支或遗产税(如有的话)的遗产价值; (2005年第21号第32条)“获授权人员”(authorized officer) 指当其时获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授权监誓或监理誓章的人,而有关的誓言或誓章是为与该人的职责所相关的目的而作出者。
(1998年第25号第2条)(3) (由1992年第33号法律公告废除)条:2A 各种表格 30/06/1997(1) 司法常务官可藉在宪报刊登一般公告,指明与本规则相关而使用的各种表格。
(2) 指明表格须予以依循,但可因应情况需要而作出更改或增补。
遗产继承中的无遗嘱继承与遗产认定在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中,无遗嘱继承是一种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遗产认定的程序。
本文将探讨遗产继承中的无遗嘱继承与遗产认定的相关问题。
一、无遗嘱继承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无遗嘱继承是指当被继承人在去世时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根据法律规定,其遗产将依照相应法律继承顺序去分割。
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没有起草遗嘱的人、遗嘱被撤销或者宣告无效的人、以及遗嘱中未涵盖全部财产的人等。
二、无遗嘱继承的法定继承顺序根据法律规定,无遗嘱继承的财产将按照先后顺序继承给亲属。
法定继承顺序通常是按照近亲属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包括子女、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
如果在这些亲属中有人去世或者放弃继承权,则由其后续亲属顺位继承。
三、遗产认定的程序和原则在无遗嘱继承的情况下,遗产认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确定了遗产的继承人和分割份额。
遗产认定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查明继承人: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法院或相关部门将确定继承人的身份,首先需要查明是否存在合法继承人,如有,则按照继承顺序确定。
2. 确定遗产范围:确定遗产的范围是遗产认定的重要依据,包括财产、土地、房产等,需要调查和审核相关财产证明文件。
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遗产相关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遗产价值。
3. 遗产分割: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和法律规定,将遗产分割给相应的继承人,分割的原则一般是平等分割或者按照继承人的法定份额分割。
遗产认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a. 法定继承顺序:遵循法定继承顺序确定继承人。
b. 公平公正原则:遗产的分割需按照法定份额或者平等原则执行,确保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c. 司法监督:遗产认定过程中,法院或者相关部门将对遗产的分割进行监督,确保程序的合法和公正。
四、无遗嘱继承的影响和建议无遗嘱继承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影响,如继承人之间的争议、遗产分割的不公等。
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倡导起草遗嘱:遗嘱是确保个人意愿得到尊重的重要文件,建议每个人都及早起草遗嘱,明确财产继承的意愿。
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独特的地方,香港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传统艺术、文学、音乐等。
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香港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香港回归后,政府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区,并进行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改革。
然而,由于土地紧缺、人口密集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原有建筑的拆除,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威胁。
许多历史建筑被拆除,给香港的文化和历史财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香港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快速的现代化使得大量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减弱。
二、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传承现状香港回归后,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传统技艺的失传等方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传承也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
一方面,香港政府加强了文化教育的力度,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
这有助于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和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他们举办展览、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
三、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挑战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减弱导致了传统技艺的失传,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金钱、人力、政策的不足也制约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
四、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解决方案为保护和传承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解决方案。
港澳同胞在内地是否可以继承财产?随着港澳同胞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许多人对于港澳同胞在内地是否可以继承财产的问题产生了关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一、内地法律对于港澳同胞继承财产的规定根据内地的继承法规定,港澳同胞在内地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继承权利。
内地法律明确规定,港澳同胞可以依法继承内地的财产,并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继承权益。
二、港澳同胞继承财产的具体条件港澳同胞继承内地财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合法身份:港澳同胞必须具备合法的身份证明文件,如有效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身份证等。
2. 合法继承权:港澳同胞必须具备合法的继承权,即在相关继承法律规定范围内有继承资格。
3. 遗嘱或法定继承:港澳同胞可以通过遗嘱或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内地财产。
遗嘱是最常见的继承方式,通过指定继承人来确定财产继承的方式和份额。
如果没有遗嘱,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来确定继承人。
三、港澳同胞在内地继承财产的注意事项港澳同胞在继承内地财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了解内地法律:港澳同胞应该对内地的继承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继承财产时遵守相关法规。
2. 合法继承手续:港澳同胞需要按照内地法律规定的继承手续来进行相关申请和登记。
3. 缴纳继承税:在继承内地财产时,港澳同胞需要按照内地法律规定缴纳相应的继承税。
4. 遗产争议解决:如果在继承过程中出现争议,港澳同胞可以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来解决争议。
综上所述,港澳同胞在内地是可以继承财产的,其继承权益与内地居民享有相同的地位。
然而,在继承财产时,港澳同胞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遵守内地的继承法律规定。
港澳同胞应该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合法进行财产继承,并及时履行相应的继承手续和义务。
参考文献:- 内地继承法-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办理细则。
香港法律对无遗嘱情况下遗产的处理方式记者:无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将会如何处理?
伍家贤:这是最坏的情况:没有订立遗嘱便猝然去世的,或是那些把遗嘱收藏得太好以至于后人无法找到的,这个时候,可以应用香港法律中的《无遗嘱者遗产条例》。
这份条例详细列明了“有效婚姻”、“非婚生子女身份”、“分居”乃至“局部无遗嘱者”等名词的具体释义和处理办法。
一般来说,无论遗产总值多少,尚存配偶均可首先获得50万现金,如有剩余部分,则由配偶和子女平均分配。
例如,某人留下200万现金遗产,其在生配偶可获50万,剩下的150万,配偶和子女各占一半75万。
2.2 跟婚生子女不同,若他們的父親死亡時沒留下遺囑,非婚生子女是無權繼承父親的遺產。
《無遺囑者遺產條例》(第73章)第2(2)條對“子女或後嗣”所下定義並不包括非婚生子女。
2.3 非婚生子女的母親若未立遺囑而死亡,且並未遺下尚存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才可繼承母親的遺產(《非婚生子女獲取合法地位條例》(第184章)第10條)。
非婚生子女有別於婚生子女,若他們的父親或兄弟姊妹死亡時沒立下遺囑,他們是沒有繼承權的,因為
《無遺囑者遺產條例》第2(4)條將“兄弟或姊妹”定義局限為同父的“子女”,而該條例第2(2)條將“子女”界定為“有效婚姻所出的子女”。
不過,法例似乎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因為一名無立遺囑而死亡的非婚生人士的婚生兄弟或姊妹是有權繼承該人的遺產(見《無遺囑者遺產條例》第4(6)至(8)條)。
========================================
香港非婚生子女整一个悲摧,明明是做父母的错。
无辜的孩子怎么在法律上一点保障都没??
作者:13的灵魂时间:2011-02-05 22:56:14
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利益不是变相鼓励二奶三奶们多生娃?反正只要生下来就可以分家产,完全不合理,太欺负人了
作者:13的灵魂时间:2011-02-05 22:58:19
还是香港法律更公道,保障婚生子女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作者:渺小如我1985时间:2011-02-06 00:08:36
二三四房斗得要死要活。
如果最后被大房子孙渔翁得利,那就真的很好笑了。
希望赌王别突然挂掉,不然这出戏就不精彩了。
赌王这一生啊,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一辈子都在演戏,一会是小白兔,一会还是大BOSS。
我这种智商的人,看得脑子变成浆糊了。
作者:Euphory时间:2011-02-06 01:07:38
非婚生子女可以继承财产是欧美法律都有的, 美国加拿大法律就是, 非婚生子女做过鉴定是某人的孩子以后, 和婚生必须是一样的待遇
香港应该是世界上比较少的非婚生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地方了
所以如果赌王去世以后, 到底是按照澳门法律, 还是香港法律, 还是加拿大法律, 肯定还会争论
但是保障非婚生子女权益的地方, 同时也坚持着男女都分一样, 孙辈可以在父母去世的时候代位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