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43.00 KB
- 文档页数:20
心梗溶栓后的护理措施引言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
心梗溶栓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血流,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将介绍心梗溶栓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在心梗溶栓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士应该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通知医生或及时处理。
2. 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安静心梗溶栓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和保持身体的安静。
护士应该提供安静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避免患者过度劳累。
此外,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3. 监测心电图和血液指标心电图和血液指标的监测对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还要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等,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病情变化。
4. 积极预防并发症心梗溶栓后,患者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再栓塞、心力衰竭等。
护士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及时给予抗凝治疗、抗栓治疗和抗心律失常治疗等,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心脏负荷。
5.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心梗溶栓后,患者往往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护士应该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和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病情和预防复发。
6. 定期复诊和随访心梗溶栓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护士应该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并向他们解释复诊的重要性。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监护要点。
方法应用尿激酶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及监测措施。
结果溶栓治疗后有31例血管再通,3例效果不明显,2例血管未通。
结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有效监护,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34例,女2例,年龄36~68岁。
梗塞部位:前壁8例,前壁加下壁12例,下壁6例,下后壁2例,前壁加侧壁8例,均无溶栓禁忌症。
溶栓成功31例,患者均好转出院,3例效果不明显,2例血管未通,给予支架置入术。
1.2 方法(1)即刻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3g及氯吡格雷0.3g。
(2)尿激酶150万u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静脉滴注,30min滴完。
(3)尿激酶滴完后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h 1次,7~10天后停。
2 护理2.1 溶栓治疗前的护理患者进入内科CCU,嘱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保持环境安静,谢绝探视,告知患者避免一切用力动作;进行心电监护,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情况;建立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抽血急查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型、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四项;掌握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常规备好除颤器、心电图机及利多卡因、多巴胺、阿托品等抢救用药。
2.2 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2.2.1 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单位时间内溶栓剂的输入,必要时可用输液泵调节速度。
2.2.2 溶栓过程中持续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
溶栓前记录心电图作为基础值,溶栓后3h内每30min记录心电图一次,详细记录心电图的时间,ST-T改变情况,以判断溶栓效果和及时发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方法,通过溶解血栓从而恢复患者的脑血供,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预防脑损伤。
溶栓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溶栓后的护理要点。
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肌力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可采取头偏侧位,清洁口鼻。
需要及时吸痰或给氧气,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
3. 保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充足,确保脑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
避免过度活动,避免患者剧烈咳嗽或呼吸急促,以免增加脑部的负担。
4.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脑出血、再梗塞等。
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及时处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抗凝治疗。
5. 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6. 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7.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护士的支持和鼓励。
8.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溶栓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通畅、维持脑部供氧、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随访等。
只有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医护人员和家属能够重视溶栓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溶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中风和心梗等血管阻塞疾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该部位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近20年的重要进展,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尽快使血栓溶解,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频临坏死的心肌对维护心室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1.溶栓护理的一般治疗及监护1.1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1.2吸氧鼻导管间断或持续吸氧3-5天。
1.3心电监护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呼吸等,监测2-3天,对梗塞范围大,程度重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护理要高度重视,及时捕捉心电图瞬时变化,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可行漂浮导管做肺毛细血管膜楔嵌压和静脉压监测。
电除颤需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为治疗和避免发生猝死提供客观资料。
1.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患者急诊入院后,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选择血管时应在双侧上肢其中一条通路专为静脉取血,使用正压接头封管,严禁使用抗凝剂封管,以避免抽血化验时反复穿刺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应为病人留置套管针,临床实践证明,使用留置套管针要明显优于一般穿刺针。
2. 溶栓治疗的护理2.1应掌握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取得病人合作。
溶栓前应监测酶学及各项有关化验,如纤维蛋白酶、凝血时间,血常规等。
同时协助医师询问病史,以便严格选择适应症。
注意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评估病人,注意有无禁忌症如血液病、经常性粘膜出血、消化道溃疡等。
遵医嘱在溶栓前给口服药如:阿司匹林片0.3g口服等。
2.2溶栓治疗的时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住院后30分钟内使用溶栓治疗能解除血栓及其所造成的血管内栓塞,缩小心梗面积,显著降低死亡率。
学号专业护理学班级×××年×××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的护理。
方法:对本组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护理观察。
结果:10例患者在预定治疗计划中得到康复。
结论: 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护理是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护士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熟练护理技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溶栓;护理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in thrombolytic treatment process of nursing observation.Results:10 patients in a predetermined treatment plan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nurs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 an important work, is to prev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rses should hav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skilled nursing skills.[Key words] :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1. 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当今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疗法的开展,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成功的溶栓治疗能使管腔通畅,为治疗赢得时间,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必须高度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疗法的开展,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也逐年下降。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突发胸痛、胸闷3h入院。
化验结果示:心肌酶谱:CK:2607U/L ,CK-MB 187U/L LDH:455U/L,AST:199U/L,肌钙蛋白Ⅰ63.52ǖg/L. 入院后遵医嘱给予盐酸哌替丁注射液50mg肌注止痛,波立维75mg抗凝,多巴胺60mg升压,兰索拉唑30mg抑酸等治疗,待患者血压升至110/70mmHg以上,心率恢复至60次/min以上后给予重组尿激酶原6支,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30min溶栓治疗,溶栓后30min及1h分别复查心电图示:抬高的ST段逐渐回落至基线水平,复查心肌酶谱示:cTnI峰值提前至14h,溶栓成功。
1.2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入监护室进行监护,并吸氧、止痛、升压、抗凝、溶栓药物治疗,绝对卧床,并缓解患者情绪。
2护理措施2.1一般护理①饮食护理:给予低鹽低脂低糖适量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饮食。
②活动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1w,限制探视,护士协助患者进食、排便、翻身等活动。
③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持续高流量(5L/分)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需求。
④心电监护:患者进入监护室后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⑤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止痛,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心肌缺血,并注意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⑥休克的护理:患者入科后心律降至30次/min,血压测不到,考虑患者心梗后合并心源性休克,立即给予休克体位,安慰患者,同时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参麦注射液升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随时监测血压,待血压稳定后尽快给予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