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65 KB
- 文档页数:2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地形崎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称“红壤高原”。
云南贵州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省的东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它是南北方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两组山脉的交汇处。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它被乌蒙山划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
西部的云南贵州高原海拔超过2000米,东部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地较多,高原表面较少。
它被称为“山源”,海拔1000-1500米。
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相连,边界不明确,故统称“云南贵州高原”。
云南高源位于云南省东部哀辽山以东,由于在云岭以南,云南有1200多座大坝,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
地势低洼的形成盆地,有些形成湖泊。
例如,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表面,有许多湖泊盆地和水坝,有许多湖泊,如滇池,被称为“滇池洼地”。
由于湖泊水的渗漏和周围山区泥沙的沉积,大部分湖泊盆地发育成湖岸平原。
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
贵州高原地处雨季,雨量充足,所以有“三天无晴天”的说法,高原上的河流有大量的水。
许多河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冲刷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
贵州高原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和峡谷三个层次。
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山原,在贵州西部最明显。
由于长期的河流切割,高原形成了原始的山地形态。
该高原下有一些盆地(坝),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业区。
这个峡谷是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
例如,吴江河谷有300-500米深,“走一天”。
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沿犀牛潭而下,是中国最大的瀑布。
云南贵州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一个侵蚀高原,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
云南贵州高原上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泛。
通过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天坑、漏斗、圆形洼地、伏伏流、洞穴、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最发育的岩溶地貌之一。
云南贵州高原地表有一层红壤固结层(又称风化壳),说明该地面为风化地面。
当它被剥蚀时,石灰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大面积的石芽地。
专题08 云贵高原基础知识1、概况: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
2、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土壤瘠薄,多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
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
3、气候:本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既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集中在6-10月份,冬季主要的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冬季的降水偏多。
4、自然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岩性疏松,地表崎岖不平,坡度大,夏季多暴雨。
考向预测(一)云南茶叶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这里的春茶上市时间比闽、浙早一个月以上。
采收期长达10个月。
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有25个茶种是云南独有的。
云南茶叶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①云南南部地形复杂,分布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或地势起伏大,有大面积适宜种植茶树的土地)②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全年降水多,气候湿润,曰照短而多雾(雨量充沛,云雾缭绕)③山涧多河流,水源充足④物种资源丰富(茶树种类多样)⑤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
(二)昆明准静止锋⑴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冬半年,来自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
⑵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该地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河流多地下暗河,因此水运条件较差。
(三)喀斯特地貌⑴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①可溶性岩层(石灰岩)②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⑵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⑶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云南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桂林山水等(四)石漠化1、概述: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南地区。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贵州省地理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特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
其地形主要由南北向的山脉和东西向的河谷构成。
比较著名的山脉有贵州东部的黔东南岳池山脉和贵州西部的贵州西北山脉。
同时,贵州省还有众多的河流,如乌江、沱江等,这些河流为贵州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2. 气候特点贵州省气候多样,受地势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
北部偏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偏热带季风气候。
贵州的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则干燥少雨。
由于地势高,贵州的山区气温较低,而盆地和河谷地带的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农业和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自然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一大特点。
贵州的煤炭储量丰富,尤其是贵州北部的大余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之一。
此外,贵州还有大量的金、铅、锌、铝、锰等矿产资源。
除了矿产资源,贵州省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
4. 地理区划贵州省按照地理特点划分为东、西部两部分。
其中,贵州的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
这些地区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贵州的西部则是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区。
这些地区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贵阳市还是贵州省的省会。
5. 旅游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等。
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肇兴黄果树瀑布、惠水乾坤洞等。
这些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经济特点贵州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以种植业为主要农业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茶等作物。
贵州的畜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养殖猪、牛、羊等家禽家畜。
此外,贵州还有一定的工业产业,主要以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主,同时,贵州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云贵高原位于中国的云南和贵州两个省份,是中国的大陆性高原之一、地貌特征丰富多样,包括高山、丘陵、盆地、高原和峡谷等。
首先,云贵高原拥有大量的高山地形。
它是中国重要的山地区域之一,拥有许多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其中包括中国最高的南峰和东南亚最高的玉龙雪山。
高山地貌包括陡峭的山坡、深谷和峡谷,其中的山脉以东南西北的走向呈蜿蜒状延伸。
其次,云贵高原的丘陵地貌分布广泛。
丘陵起伏不平,海拔较低,呈现出起伏连绵的丘陵地势。
丘陵地貌形成于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因此地上常有丘陵茂密的绿色植被覆盖。
这些丘陵地貌形成了云贵高原独特的风景。
另外,云贵高原还有多处盆地地貌。
盆地是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的结果,在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下形成。
盆地通常地势相对平坦,四周被山脉环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地理单元。
云贵高原的盆地地貌包括昆明盆地、贵阳盆地和沅江盆地等,这些地区向来是当地居民的聚居地和主要农田。
此外,云贵高原的高原地貌也非常突出。
与其它地区相比,云贵高原的平均海拔较高,许多地区的海拔超过1500米,因此被称为“高原”。
高原地貌包括了大面积的缓坡、悬崖、山谷和台地等地形特征。
高原地形往往使得云贵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农业发展。
最后,云贵高原还有许多深切的峡谷地貌。
云贵高原地处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地壳的抬升和侵蚀作用导致了许多峡谷的形成。
著名的九寨沟和虎跳峡就是典型的峡谷地貌。
峡谷地貌具有壮观的景观,常常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
总的来说,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多样而独特,包括高山、丘陵、盆地、高原和峡谷等。
这些地貌特征为云贵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地形崎岖,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有“红土高原”之称.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云南高原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着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峡谷是河流长期下切形成的,如乌江河谷深达300—500米,在这里“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的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崖上直泻犀牛潭,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个被溶蚀的高原,喀斯特地形显著.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云贵高原面上有一层固结的红色土层(又叫风化壳),表示地面是个久经风化的地面.当它被剥蚀去后,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发育得最好的一片.这里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笋如菌,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人们在望峰亭或狮子亭眺览,就可欣赏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云贵高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非凡的喀斯特地形。
它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由于水对灰岩的溶蚀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云贵高原上的石灰石很厚而且分布广泛。
在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解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地貌,如灰岩坑、漏斗、湿洼地、暗流、洞穴、峡谷、天生桥、岩溶洞穴、地下河、石芽、石笋、峰林、盆地等。
这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云贵高原上有一个固结的红土层(风化的地壳岩石) ,表明高原是一块风化的土地。
石灰石裸露在外,形成一片巨大的石芽地。
鲁南石林是最发达的石芽地。
这里耸立着奇特的山峰,如柱子,塔楼,竹笋和细菌,它们有10多米高,5-10米短。
云贵高原气候特点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
虽然它是一个高原地形,但由于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条件的不同,气候差异很大。
太阳辐射总量的经向分布变化很大,西部大于东部。
由于海拔高,热量和强紫外线的差别。
云贵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5至24摄氏度之间。
作为高原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西南最高,西北最低。
贵州位于高原东部,海拔较低,坡面朝北、朝东、朝南。
冬季易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东南气流的影响较小。
结合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云南西部气温低于西部,西部分布较高,东部分布较低,南部分布较
高,北部分布较低。
云贵高原的温度分布主要受高度的影响,三维气候特征明显。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的边境。
地形:以高原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地壳运动活跃。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1云贵高原如何形成的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
距今约2.0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晚期,印支运动爆发,地壳隆起拗陷交替出现,沉积物不断堆积,来自东部及北部挤压,使物质向一个方向集中,加之受重力均衡作用影响,使地壳逐渐加厚,新生代以来地面迅速抬升,高原形成,距今约3600万年至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云贵高原被再度抬升。
新近纪到早更新世期间,贵州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
共同影响,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地貌相对较为平缓,中更新世以来,受青藏高原不断隆升作用的影响,促进了云贵高原的形成,形成了贵州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2云贵高原的气候
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在地形上虽为高原,由于海拔高度、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著。
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年总量经向分布差异大,西部大于东部,由于海拔高,热量差异大,紫外线强烈。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1、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达米以上,多雪山冰川。
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1/4。
高原上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2、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和缓、山脉少。
为中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米。
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
3、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海拔~米。
多峡谷,多小型山间盆地。
石灰岩分布广,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黄土高原:海拔~米,地表覆盖深厚的黄土。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植被覆盖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1、塔里木盆地:就是中国最小的内陆盆地,就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貌呈圆形环状原产,属暖温带气候,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多样,分别约占到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
2、准噶尔盆地:有较大面积的沙漠,多为半流动的性质;典型的风蚀地貌广布。
北疆的乌尔和,因其典型的雅丹地貌,成为远近闻名的`“魔鬼城”。
3、柴达木盆地:坐落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境内。
就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
历史上这里曾经就是个小咸水湖,后来随着地势的抬高,高原显得越来越旱情,小咸水湖就变为了大干盐湖。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因为它蕴含有大量的盐类,被称为“万丈盐桥”。
同时还蕴涵有大量的煤炭、石油、钾盐和铅锌矿等矿产。
4、四川盆地:坐落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的西部。
这就是我国最小的外流盆地,也就是我国最富庶的盆地。
主要特征就是:天府之国,物产富庶;长江干流沿着,支流众多,水热资源多样;名山秀水,加之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
因此四川盆地就是我国旅游业最繁盛的盆地。
青藏高原: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内蒙古高原:高原形态整体表现显著,高原面留存比较较完整。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遍布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好。
塔里木盆地:53万km2,我国最大盆地,地形封闭,极端干旱。
准噶尔盆地:38万km2,坐落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半封闭地形,多紧固、半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20多万km2,四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我国海拔最高之盆地,又称为“聚宝盆”。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有“红土高原”之称。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
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云南高原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
高原面保存良好。
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
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
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
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
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
峡谷是河流长期下切形成的。
云贵高原
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个被溶蚀的高原,喀斯特地形显著。
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Yunnan-Kweichow Plateau )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
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
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森林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富林、矿资源;是古人类起源与扩散的重要地区,历史上存在着夜郎、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民族政权,创造了灿烂的西南夷文化。
形成过程: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
距今约2.0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晚期,印支运动爆发,地壳隆起拗陷交替出现,沉积物不断堆积,来自东部及北部挤压,使物质向一个方向集中,加之受重力均衡作用影响,使地壳逐渐加厚,新生代以来地面迅速抬升,高原形成,距今约3600万年至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云贵高原被再度抬升。
新近纪到早更新世期间,贵州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共同影响,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地貌相对较为平缓,中更新世以来,受青藏高原不断隆升作用的影响,促进了云贵高原的形成,形成了贵州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综述云贵高原处在青藏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北面有四川盆地,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靠近热带海洋。
高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阶梯式的下降,乌蒙山为界可将整个云贵高原进一步分为西部的云南高原和东部的贵州高原。
[1]•●云南高原云南高原总的地势趋势为北高、南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由北向南呈阶梯式下降。
其西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最高带,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有许多终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的最高点就位于云南和西藏自治区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而最低点则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仅为76米,整个高原地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3个梯层,第一级梯层为西北部德钦、中甸一带,海拔一般在3000米-4000米之间,许多山峰海拔还可达到5000米以上,第二梯层为中部高原主体,海拔一般在2300-2600米之间,有3000-3500米的高海拔山峰,也有1700米-2000米的低海拔盆地,第三梯层则为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区,分布着海拔1200-1400米的山地、丘陵和海拔小于1000米的盆地和河谷。
元江河谷和云岭山脉东侧宽谷盆地一线为界,东部高原绵延、西部山川纵横,地貌形态善异很大。
这里的山脉河流主要呈现出南北走向,自西向东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无量山、哀牢山等南北走向的山脉和怒江、元江等南北走向的河流相间排列,自北向南,山脉的高度逐渐降低,山脉及河流间的间距在拉大,峡谷深度也在加大,形成了著名的纵向峰谷区。
•贵州高原贵州高原,地势自西向东、自中部向南部和北部兰面倾斜,境内主要山脉有4条,山脉大体上呈现出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部的乌蒙山与云南相邻,呈现出南北走向,海拔一般在2000-2400米之间,贵州高原的最高点位于赫章和水城县交界处的非菜坪,海拔高度2900米,北部的大娄山呈现出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高度一般处于1000-1500米间,东北部的武陵山脉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呈现东北一西南走向,中部的苗岭山脉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跨,西部与乌蒙山脉相连,呈现东西走向,其西段、中段、东段海拔分别为1500米、1300米、1000米左右。
云贵高原高考知识点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千千万万学子来说,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压力。
在云贵高原这样一个地域特殊的地方,高考知识点又会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首先,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对于高考的地理知识点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典型的高原地带,云贵高原以其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的特点而著称。
学生们需要了解云贵高原的地貌类型,例如喀斯特地貌、盆地、高山等,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地质、气候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知识。
除了地理知识点,云贵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也成为了考生需要关注的知识点之一。
云南作为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资源,其中包括了众多珍稀濒危物种。
高考考生需要了解云南的生态保护政策、主要保护区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关键知识点。
另外,云贵高原作为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基地,农业知识也是考生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云贵高原的农作物主要包括稻谷、玉米、烟草、桑蚕等。
而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少挑战,考生们需要了解云贵高原农田管理、农业发展战略等相关知识点。
了解云贵高原的农业知识,不仅对高考有益,更有助于理解和关注农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此外,与云贵高原的地域特点密切相关的还有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云贵地区作为中国土地上的一个重要历史发源地之一,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瓮安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而云贵高原上的古代王国、古战场等历史遗迹也是历史文化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云贵高原的高考知识点不仅仅是涉及到了地理、生物、农业等学科知识,更融入了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云贵高原的知识,不仅有助于考生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有助于增加对于本土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认知。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云贵高原的地形
特点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
高原西部主要在云南省境内,山岭基本上以南北走向为主。
如点苍山、乌蒙山和龙山等。
东部主要在贵州省境内,山岭基本上是东北一西南走向,如大娄山、武陵山等.云贵高原还是长江、西江(珠江的最大支流)和元江(下游为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众多的河流穿插在云贵高原上,不停地切割着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云贵境内的高原地形相对完整,多山间小盆地。
盆地内土层深厚而肥沃,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高原上的城镇也都集中在这里。
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
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
被水溶解和侵蚀,逐渐形成喀斯特地貌。
地下和地表分布着许多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等
稀奇古怪的地貌。
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整、最典型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