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借代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32
诗歌既是文字的艺术,又是情感的表达。
为了使诗歌具有更深度、更富于表现力,诗人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其中,借代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手法,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代指表达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借代的定义、分类以及在诗歌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借代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以别的对象、事物或抽象概念来代表原对象,从而产生一种比喻的效果。
借代能够起到具体形象化、概括和夸张的作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首先,借代可以分为直接借代和间接借代。
直接借代是指通过借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代指另一个对象或概念,如“陈如玉”的“陈”即指人名,而代表的是“美丽”、“清秀”的意味。
间接借代则是通过借用一个与原对象有联系的事物来代指原本的对象,如“血泪”一词在诗歌中常常用来代指痛苦和悲伤。
其次,借代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物借代、物象借代、抽象概念借代等。
人物借代是指通过借用某个人物形象来代指一类人或某种思想情感。
例如,诗人用“李白”来代指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用“杜甫”来代指悲愤时代的诗人形象。
物象借代则是通过借用某个具体的物象来代指某种意象或表达情感,比如用“明月”来代指爱情中的温馨与浪漫。
抽象概念借代则是通过借用某种抽象概念来代指一种情感或意境,如用“云烟”来代指离别的忧伤。
再次,借代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果。
首先,借代能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借用与原对象有关联的事物,能够使诗歌更加形象具体,更加富有表现力。
其次,借代能够起到意境烘托的作用。
通过借用一些特定的形象或意象,能够为诗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增加诗歌的艺术效果。
此外,借代还能够产生一种比喻的效果,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内涵。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借代在运用时要准确、恰当。
诗人应根据诗歌的主题和受众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借代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过于奇特或过于晦涩的借代可能会使诗歌变得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诗人在运用借代时,应该注重与语境的搭配,避免过度使用或机械使用借代手法。
古诗文中的借代知识点
古诗文中的借代知识点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
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
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摧眉”代低头
三、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
)以“口舌”代表辩说。
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手法小议无缘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
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言表达收到特点鲜明、形象突出、具体生动的效果。
(一)借代的分类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在古典诗文里应用较广泛。
现就诗词创作中的借代分类归纳简析如下:第一,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
①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
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
②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代白发,是整体代部分。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宋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把词人那种言之不尽、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
②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
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
第三,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
谈旧体诗词借代的几种情况常丽华一、有关人名的借代。
可分为:1 、以特征借代人名。
例如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用“日角”借指唐高祖李渊,因他的额角隆起如日。
再如高适的《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簪应啼别离后。
”用“铁衣”代边防战士,因古代战士的特征之一是穿着铁衣。
用“玉箸”代指战士家属。
“玉箸”原是白如玉的筷子,先用它作为“泪”的代称,再以“泪”代替家属。
家属因怀念战士而流泪。
实际上“玉箸”在这里是引申借代,这种借代在旧体诗词中是常见的。
又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西江月》刻画贾宝玉的两句诗:“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其中“纨绔”原指锦绣衣裤,“膏粱”原指肥肉精米,二者是贵族豪华生活的标志,故这里用来指代贵族子弟。
其他如“蛾眉”、“裙钗”、“粉黛”、“巾帼”等借代美女均是以特征代人。
2、以官名借代任命。
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以“陈王”代曹植,因曹植被其兄曹丕封过名为“陈王”的官爵。
再如杜甫的《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因庾信曾做过名为“开府”的官,鲍照曾任过名为“参军”的官,故用这两个官名分别代称其二人。
3 、以地名借代人名。
例如《诗经·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复关”是诗中负心男子氓住的地方,故用之借代氓。
再如陆游《夜读揽辔录》中“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帷幄”原指军帐,这里先代指为统帅住的地方,再用来借代南宋统治集团。
“帷幄”这里是引申借代。
4 、以地名和官名兼代人名。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作者写此诗前在“江州”被任命为“司马”的官,故用“江州司马”自代。
5、以绰号和尊称代人。
例如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飞将军”原指汉代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用兵神速,号称“飞将军”。
这里用飞将军代指勇猛杀敌、犹如神兵从天而降的红军。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05)借代借代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九种修辞方法之一。
借代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一、借代的分类1.部分代整体(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用本体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代本体名称。
(1)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2)用千里“足”(马的脚)代千里马。
2.特征代本体(3)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4)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本体事物的某一特征代替本体名称。
“玉颜”是形容杨贵妃色貌洁白娇美的,(3)中“玉颜”代杨贵妃。
“红巾翠袖”是古代歌女装束的典型特点,(4)中用“红巾翠袖”代歌女,只有天涯沦落的歌女才能为自己掬一把同情之泪。
3.工具代本体(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干戈”本是两种做战用的武器,(5)中以“干戈”代战争。
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后来“尺素”成了书信的代称。
(6)中即以“尺素”代书信。
4.具体代抽象(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用具体事物代替与之相关的抽象概念。
(7)“桑麻”桑树和麻,代农家生活。
古代在边境建有烽火台,遇有敌情时则在其上燃火以报警。
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8)中以“烽火”代战争。
5.专名代泛称(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9)中“吴钩”是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
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所用例句均出自初高中课本。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5)玉勒雕鞍....游冶处(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6)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
后代指囚徒或战俘.(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
这里代指落梅。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2.以颜色代本体(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词里的借代三大类借代是诗词里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之一。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替代乙事物;甲乙二事物没有雷同性质,但互相间存在某种关系。
借代运用得当,能使诗词生动活泼、简洁明了、声韵通畅。
我们说到比喻的时候,引用过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中的“沉舟”与“病树”是比喻,作者用来自比;而诗中的“帆”和“春”则是借代,分别用来指代“船”与“枝叶茂盛”。
帆与船,没有类似点,但它们关系紧密。
帆是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春与枝叶茂盛,也没有类似点,但因为春的到来,万木才枝叶茂盛,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唐诗宋词里很容易发现各类借代修辞格,但现在博友的诗文里也经常运用。
今天就先看看博友们的作品里的运用,做个借代的初步展示。
凡是我认为是借代格的词汇,都用红字表示,供大家审视酌定。
小区内散步感怀徐曾惠的博客竹木葱葱百草茵,晴天诱我晒精神。
咿呀诧愕骑龙马,白发奈何侍领巾。
确信轮椅非旧岁,长思颤舌失连音。
灰黄夕照沉楼峡,自问今生剩几春?菩萨蛮佳人一声鹤唳汗青今古名媛录,江山代有佳人出。
才美各擅长,花香翰墨香。
沉鱼兼落雁,闭月羞花伴。
蔡李上官班,诗文天下传。
见闻纪屾何故轻生厌世尘,遴将农药断青春。
一瓶下肚无风险,多谢公司假作真。
五律画青梅子十八眼里春山静,无寻岭上鸦。
观花惊燕子,听雨醉枇杷。
流水两三处,茅庐四五家。
心离尘世远,何必着袈裟?长大为国多贡献于孟融主席塑像在身边,主席教导记心间。
全面发展学本领,长大为国多贡献!博友上善若水雅和笔墨纸砚送君前,渔樵耕读归田园。
若得如水相为邻,人生何处不尽欢。
喝火令乱喝杨灵未极...........................瓦壶深处把心揪。
做的是茅台梦,品的二锅头。
..........................七绝无题仲达一瓶美酒作劾由,穷命澳官纱帽丢。
笑我天朝多富庶,敛银十万算清流。
七绝梦游三峡仲达三峡景色旧曾谙,纵酒船头向浪尖。
借代的含义和古诗举例
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意象或事物,从而给句子增加多重意义或形成隐喻。
通过借代,诗人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使用借代的例子:
1. 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画屏”代指窗户,使用借代手法使得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寒冷和幽静。
2. 李白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边秋”代指战事,通过借代表达了舍弟边塞生活的艰辛和他们之间的离别之情。
3. 苏轼的《赤壁怀古》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里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中的“抽刀断水”借代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不尽如人意的感叹。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借代了白天的流逝,意味着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
5.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楼西北角,窥行知画图。
这里的“行”借代了“敌人的行动”,通过借代,表达了诗人在戍楼上窥视敌情的意味。
这些古诗通过借代手法,使得诗句中的词语获得了新的意义,并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古诗中的借代借代是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的运用可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语言简练而含蓄。
具体有以下几种:(一)以事物之特征或标帜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52.《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唐)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早朝前宫中官员各尽职守,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官员正把绣有彩饰的皮衣捧进宫廷。
早朝中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
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
朝拜后皇上就要召见贾舍人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只听到贾舍人服饰铿锵的声音他已回到中书省接受任务去了。
这是一首描写朝廷庄严华贵的唱和诗。
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
其诗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
文中“佩声归到凤池头”,“佩声”是指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这里代人,具体代指贾至。
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万国衣冠拜冕旒”以“衣冠”代表官吏,以“冕旒”代表天子,也是以标帜代替事物的借代方法。
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借代为富贵之家。
(二)以事物之所属或所在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53.《琴歌》李颀(唐)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主人置备了上等的好酒,宴请大家乐醉今宵。
邀请了一位琴艺高手轻轻弹奏广陵曲谱为酒助兴。
外面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好一派凄冷肃杀之气!室内钢炉中的炭火熏染檀香,明亮的华烛闪烁生辉。
古诗词中的常见借代
古代诗词中,借代是一种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
它指的是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达到某种意境的表达。
以下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方式:
1. 花代表女子
古代诗词中常用花来代指女子,比如“芙蓉出水”,就是指女子出现在水中。
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的笑颜”,就是用桃花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2. 春代表爱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爱情最容易萌发的时候,因此在古诗词中经常用春来代指爱情。
比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就是用春来表达美好的爱情。
3. 月代表思念
月亮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往往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风代表离别
风是一种无形的物质,但在古诗词中被用来代表离别的情感。
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用风来表达离别之痛。
5. 水代表人生
水是一种流动的事物,也是生命之源。
在古诗词中经常用水来代指人生。
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用水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流动性。
总之,借代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只有在深刻理解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之后,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体味其中的借代手法。
诗词借代诗词借代修辞手法今天给各位分享诗词借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诗词借代修辞手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用借代手法的两个古诗词句:用借代手法的两个古诗词句:1、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以特征来代本体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3、两个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句子借代定义:在谈话或行文中,放弃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语句不用而另找其它名称或语句来替代,称为借代。
方式: (1)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帜代替事物如: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4、借代定义:在谈话或行文中,放弃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语句不用而另找其它名称或语句来替代,称为借代。
方式:(1)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帜代替事物如: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古诗词常用的45个借代词,你都get了吗古诗词常用的45个借代词,你都get 了吗1、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以特征来代本体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2、文言文中没有“借代词”,现代汉语中也没有“借代词”。
只有“代词”。
3、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一)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借代酒)《短歌行》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借代定义:在谈话或行文中,放弃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语句不用而另找其它名称或语句来替代,称为借代。
[小升初总复习]古诗文中的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指不直接把想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是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在古诗词里经常会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比如“梨园”本来是指唐玄宗在位时,宫廷内训练乐舞人才的机构,隶属于教坊。
后来便用“梨园”指代戏院或戏曲界,用“梨园弟子”指代从事戏曲行业的人。
二、常见的借代1.桑麻:指桑和麻类的农作物,代指农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2.鸡黍:样指图待宾客的象密晓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黍”出自《论语》,讲述的是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走散了。
遇见一位正在劳作的老人,就向他打听是否见过孔子。
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并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特指招待宾客的家常菜肴。
3.红:指花。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4.帆:由于帆是船的一部分,故借“帆”代替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山》5.桑梓:古代常在家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6.社稷、轩辕:指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司马迁《陈涉世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7.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
常代指全国。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8.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9.巾帼:巾和幅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后代指妇女。
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浓密为美,后代指男子。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三国志》10.南冠:指囚犯。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11.白丁、布衣:指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12.尺素:指书信。
诗词中的借代手法如何赏析和运用关键信息项:1、借代手法的定义与特点2、借代手法在诗词中的常见形式3、赏析借代手法的方法与要点4、运用借代手法创作诗词的技巧5、借代手法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1 借代手法的定义与特点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特点在于通过形象、具体的代替物,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表达更加生动、简洁、富有内涵。
111 借代手法能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避免重复和繁琐的表述,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112 借代所选取的代替物通常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突出所表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借代手法在诗词中的常见形式121 以特征代本体。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朱门”代指富贵人家,以其大门的颜色特征来象征其富有和奢华。
122 以部分代整体。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帆”代指船。
123 以具体代抽象。
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代指战争。
13 赏析借代手法的方法与要点131 理解借代所指代的对象。
需要通过上下文和诗词的背景知识,准确把握借代所代表的本体。
132 分析借代的表达效果。
思考借代如何增强了诗词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133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借代往往能够传达诗人特定的情感态度和创作意图。
14 运用借代手法创作诗词的技巧141 选择恰当的借代对象。
要确保借代物与本体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且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142 注意借代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避免使用过于常见或平庸的借代,力求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143 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
如与比喻、拟人等手法搭配使用,使诗词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15 借代手法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51 避免晦涩难懂。
借代的运用应清晰明了,不能让读者感到困惑。
152 不宜过度使用。
过多的借代会使诗词显得杂乱,影响表达的清晰度。
153 结合诗词的整体风格。
借代要与诗词的主题、意境和风格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