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剖宫产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表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
它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医院服务,以控制诊疗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简单的说: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疾病,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计划安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量。
临床途径要求通过专家小组的协商来设计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由于医生水平不同造成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同,减少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而不是硬性的规定。
而当前"单病种限价收费"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整个过程限定最高的医疗费用,是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目的之一。
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的管理思想通过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同一病种的不同病人,不同医生的医疗差异,它把病人病情和诊疗过程可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医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病情和治疗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而保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因而临床路径运用于医院管理所体现出的特点在于:(1)完整性:它是在对绝大多数同种疾病或状态下病人的有效的临床诊疗过程的归纳统一的基础上,由提供医疗照护的有关专家成员共同研究制定的最佳处置方式;(2)合作性:以病人为中心设计出标准的诊疗流程,规范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诊疗流程,整合和强调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与沟通;(3)时效性:强调各项处置活动及治疗的时间性,减少住院日;(4)满意度:通过向病人及家属做宣传教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促进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加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通过标准的诊疗流程,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人员沟通合作加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工作人员满意度也相应提高;(5)差异性:它承认个案差异和例外情况存在,这包括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总结个案差异,能及时发现医院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改进;(6)标准性:由于是由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设计出的标准诊疗流程,可以成为绩效评定的一些标准;(7)效益性:通过标准的诊疗流程,减少了住院时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规范出合理的住院日和住院费用,降低了医疗成本,被认为是一种最受人欢迎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四)到达医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六)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证。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三、肺炎(ICD-10 J13-J15,J18)(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 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2. 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产科临床路径组成医疗路径:平产、难产、剖宫产护理路径:平产、难产、剖宫产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产房收住院标准剖宫产适应症拟入院分娩产妇处置流程生育保险单病种住院流程生育保险产科单病种结付服务告知书产科知情同意书医疗组路径:平产医疗组路径:剖宫产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其它择期剖宫产适应症:①疤痕子宫口②高龄初产(臀位口横位口)③骨盆畸形口④社会因素(身高vl50cm □;年龄>35周岁口;高度近视>800度口)择期剖宫产术前标准住院日2天,如无原因超过正常期限2天,系统将预警。
如未在入院第3日进行手术,请指出原因:• 常规检查、化验结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报。
• 等待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或修改诊疗方案。
• 该病人需进一步的检查、化验、会诊• 该病人入院后发现其它内外科疾病或者妇科并发症 • 病人住院费出现问题 • 病人家属签字出现问题 • 病人不同意手术治疗l 是说明具体情况2否护理组路径:平产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1.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糖尿病、血液病、哮喘、急性胰腺炎及急腹症等,经门诊治疗无效者,可和内外科协商收住院。
2.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及其并发症;(2)妊娠晚期出血;(3)孕38周以上初产臀位;(4)先兆早产经门诊治疗无效;(5)妊娠41周以上,门诊B超监测羊水进行性减少者(6)胎动减少,无应激反应(NST)无反应型;(7)羊水过少或急性羊水过多;(8)妊娠胆汁淤积症或谷丙转氨酶>90单位或怀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9)胎儿生长受限,经门诊治疗无效者;(10)孕38周以上有剖宫产史;(11)以往有围产儿死亡史,根据情况可提前住院;(12)有绝对剖宫产指征者;(13)有其他特殊情况者;(14)胎膜早破未进入产程。
产房收住院标准1.孕足月,宫口开2cm,有规律宫缩,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2.孕足月,胎膜早破,宫口1cm,有规律宫缩,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3•早产临产宫口2cm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4.夜间绿色通道,急诊收入院,产前大出血如胎盘早剥等,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拟入院分娩产妇处置流程•门诊、急诊预诊产前观察符合产科产科病理疾病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康乐待产生育路径划卡入院I注2康复出院收治18病区根据病情收治相关专科回家特需自费定额现金结付病情治愈或缓解出院(医疗保险划卡结付)注1:医疗保险卡划卡结付。
一:单病种单病种是指没有并发症,单一的疾病,是通过监测某个病种的质量指标情况来评价医院,最早实行单病种时指标就是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好转率、死亡率等基础指标,由于医院在服务、技术、设备、治疗方法上的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很难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医院,从而逐渐演变成我们目前使用的监测指标表,现在最新的单病种的发展趋势是为推广单病种付费做准备。
单病种付费指的是患者确诊入院,按规定的临床路径接受相应治疗,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化验检查、手术、住院、医用耗材等各项费用,由医保部门根据平均情况确定某一个病种的费用总额,然后按照这个价格将医保报销的钱交给医院。
费用如果有节余,纳入医院收入;如果超标,医院补齐,与住院个人再无关系。
这种方式将控制医院的过度服务,同时遏制病人看病贵现象。
北京市已经约有20个病种实施费用“包干”,这些病种包括: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白内障状体切除术等。
二、DRGs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它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几百个诊断相关组,它认为你这一个组内付出的医疗技术成本、物质成本等相似,然后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费用。
单病种与DRGs相同点: 两者的付费标准都预先制定,并且都以疾病诊断以及ICD编码为基础.不同点: DRGs组仅有几百个,却可以覆盖所有病种;而病种数有近万个,单病种付费只能选择少数病种;另外,DRGs比单病种付费的组合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目前已经开始实行单病种付费,DRGs分组付费在实验逐步推广阶段。
三、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标准化诊疗流程,属于大众化而没有个体化。
临床路径为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等付费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四、单病种和临床路径区别单病种是一个病种,需要对该病种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某些重要节点进行监测,来评价质量,卫生部收集数据,为付费改革奠定基础。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临床路径是一种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能够标准化并规范化病人治疗过程的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提高医患信任度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探讨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一种制定治疗计划所需的标准规范,并且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实现病人的个性化治疗。
通过临床路径,我们可以规范化治疗的过程,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
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病情的不同,进行个性化配置,能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医疗。
在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病人的病情以及患者所处的环境,根据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路径中,各个治疗环节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过程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在临床路径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质量评估指标在临床路径的制定中,我们需要确立治疗的目标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制定出治疗方案之后,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于对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2. 组建临床路径组在临床路径的实施中,我们需要组建临床路径组,包括临床路径技术排除者、多学科治疗组、质量管理人员等,能够有效协调各学科,保证治疗方案的执行。
3. 每日展开讨论在临床路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每天固定时间展开讨论,以便于协调各措施,确定治疗方案,监控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来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的措施。
在单病种的医疗过程中,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标准化制定,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
附件 1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评估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 组织机构(8 分)医院试点工作组织落实情况(40 分)2. 制度建立(8 分)标准(1)医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由各试点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并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正常运行。
(1)领导小组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机制。
(2)临床路径管理相关制度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评价方法查阅文件资料、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座谈会分值得分扣分理由44443. 管理评估(1)有试点工作管理及评估方案。
查阅资料、1(14 分)(2)医院有试点工作计划与总结,并及时报告实施情况。
(3)定期组织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4)定期开展自评工作并有记录。
(5)积极配合综合复评工作。
(1)领导小组人员学习过相关试点文件,熟悉试点方案4.人员管理及相关要求。
(6 分)(2)相关试点科室医务人员接受过相关试点文件的学习培训,熟悉试点方案及相关要求。
(1)建立试点文件及相关材料档案。
5.资料管理(2)相关部门保留有工作记录、临床路径资料与医疗文(4 分)书。
试点科室 6. 组织情况(1)试点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具体实施(12 分)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等相关人员任成员。
查阅病历记录、查阅工作记录、查阅文件资料、问卷调查、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查阅资料、实地考察、226333222情况(60 分)(2)试点科室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
(3)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4)提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所需工作条件和必备设施。
(5)组织试点工作方案培训,全体人员了解试点工作意义,积极配合试点工作。
(1)在卫生部下发的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本科室医疗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试点病种临床路径。
编号:Q/ZXYY-R-YWB-002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记录本科室:日期:20 年XXXX医院目录一、YL-002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制度二、各科室临床路径完成率指标三、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及相关职责四、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名单目录五、临床路径病人登记表六、临床路径月度/季度/年度总结七、临床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八、单病种病人登记表九、单病种月度/季度/年度总结一、YL-002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制度1 范围1.1 本制度规定了医院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规范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路径、单病种科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卫生部2011.12)2.2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3.0 版》2.3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生部2009)3 术语3.1 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3.2 单病种:单病种是卫生部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公布了部分并重的质量控制指标,对医疗机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树立服务质量标杆及指导作用。
4 内容4.1 临床路径、单病种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医学管理及治疗计划。
4.2 院内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均需遵守本制度。
4.3 各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第三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适用病名ICD-10编码采用卫生部《疾病分类与代码表(试行稿)》(卫办综发〔2011〕166号)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剖宫产质量控制指标(一)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二)剖宫产指征与手术方式选择(三)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限(四)新生儿Apgar评分(五)出血量评估(六)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七)剖宫产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八)提供母乳喂养与产后康复健康教育(九)切口Ⅱ甲愈合(十)住院天数与费用、疗效(十一)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十二)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可选)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适用临床路径:剖宫产临床路径,卫生部2010年版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质量控制指标(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与分级(二)收住院/或ICU符合指征(三)氧疗方法应用适当(四)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适当(五)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全身(系统)应用选择符合指征(无禁忌症)(六)合并症处理适当1.有心功不全时可选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心律失常药物(无禁忌症)2.有肺动脉高压时可选用血管扩张剂(无禁忌症)3.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时可选用抗凝药物(无禁忌症)4.有呼吸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呼吸兴奋剂(无禁忌症)5.有气胸时可闭式引流术明显升高时)选择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七)危重患者(如出现PaCO2符合指征(八)提供戒烟、减少危险因素疾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服务(九)住院天数与费用、疗效(十)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适用病名ICD-10编码:(一)ICD-10:J44.000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二)ICD-10:J44.100未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三)ICD-10:J44.1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性支气管炎伴急性加重适用临床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卫生部2010年版三、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质量控制指标(一)有冠心病史患者术前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二)有糖尿病史患者术前、术后控制血糖(三)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无禁忌症)(四)术后24小时内拔除留置导尿管(无留置指征)(五)住院天数与费用、疗效(六)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一)心脏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二)脊柱融合术ICD-9-CM-3:81.35、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