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雾设计及验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6
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总则1.0.1 本条提出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即合理地设计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正确的施工与调试方式,使之有效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以水为介质,采用特殊喷头在特定的工作压力下喷洒细水雾进行灭火或控火的一种固定式灭火系统。
细水雾雾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火场火焰及高温将其迅速汽化,细水雾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火场温度,并降低氧气含量,达到迅速灭火的功效。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的历史超过50年,但其技术发展也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卤代烷系列灭火剂的全面被禁止使用,大量消防保护场所亟待新型的灭火系统予以保护。
在各国科研、生产及学术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细水雾灭火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细水雾灭火系统对保护对象可实施灭火、抑制火、控制火、控温和降尘等多种方式的保护,同时,对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其灭火机理可归纳如下:1、高效吸热细水雾喷头对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进行分流、撞击以及空气雾化,将喷头出口处雾滴粒径控制在1000μ以下,小粒径水滴在受热后易于汽化,在气、液相态变化过程中从燃烧物质表面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按100℃水的蒸发潜热为2257kJ/kg计,每只喷嘴喷出的水雾吸热功率约为300kW。
2、窒息细水雾喷入火场后,雾滴在受热汽化后,体积增大了1700倍,最大限度地排除了火场的空气,在燃烧物周围形成一道屏障阻挡新鲜空气的吸入。
当氧气周围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火焰将被窒息、熄灭。
3、阻隔辐射热细水雾喷入火场后,蒸发形成的蒸汽迅速将燃烧物、火焰和烟羽笼罩,对火焰的辐射热具有极佳的阻隔能力,能够有效抑制辐射热引燃周围其它物品,达到防止火焰蔓延的效果。
我国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以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课题为代表。
该项目已于2001年12月通过了科技部和公安部组织的项目鉴定。
湖北细水雾标准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42/282—2004)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合理设计、正确施工,并明确验收要求和方法,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灭火、抑火、控火、控温或保护设施(如除烟、冷却)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维护。
1.0.3 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下列场所的火灾:1.0.3.1 图书馆、档案库、文物库等固体火灾危险场所;1.0.3.2 液压站、润滑油库、透平油库、柴油发电机房、燃汽轮机房、直燃机房等可燃液体火灾危险场所;1.0.3.3 电缆隧(廊)道、大型电缆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开关、配电室、开关柜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中央控制室等电气火灾危险场所;1.0.3.4 地铁站厅层、候机楼、医院候诊室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或其它适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火灾危险场所。
1.0.4 细水雾灭火系统不得用于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燃烧、爆炸或产生大量危险物质,以及遇水造成剧烈沸溢的可燃液体或液化气体火灾。
1.0.5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维护管理,应密切结合保护对象的火灾特点和环境特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所使用的系统设备应通过国家法定机构检验,其中检验报告应包含与使用环境相对应的实体火灾灭火系统试验内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消防安全综合能力
细水雾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分为泵组式细水雾、瓶组式细水雾。
喷头的进场检查:外观、质量偏差、密封性(闭式喷头)。
重要组件——每个防护区之前有1个分区控制阀。
(比气体的选择阀更复杂)
分区控制阀的安装高度:1.2m~1.6m,操作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距离≥0.8m。
细水雾喷头的安装要求:
1)带有外置式过滤网的喷头,过滤网不应伸入支干管内;
2)喷头与管道的连接采用端面密封或O型圈密封;
3)易受机械损伤处,应加喷头保护罩。
细水雾系统调试、验收:
2、储水瓶内水的充装量、储气瓶内氮气(或压缩空气)的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瓶组的机械应急操作装置有铅封的安全销或保护罩。
细水雾系统的联动试验:至少在一个防护区进行喷雾试验。
对于不允许喷雾的防护区,进行模拟喷雾试验(用喷气代替)
分区控制阀的年度检测: 1外观标识;
2开式系统分区控制阀的自动(手动)控制功能;
3闭式系统分区控制阀要求常开,并具有开关锁定或开关指示功能。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包括供水设施、管网及系统组件的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等内容。
一、供水设施安装供水设施主要包括泵组、储水箱、储水瓶组与储气瓶组的安装准备、安装要求和检查方法。
(一)泵组1.安装条件安装前, 设计单位需要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并具备下列安装条件:(1)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变更等技术文件齐全;(2)泵组及其控制柜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资料齐全;(3)待安装的泵组及其控制柜具备符合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有效证明文件和产品出厂合格证;(4)待安装的泵组及其控制柜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5)防护区或防护对象及设备间的设置条件与设计文件相符,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符合设计要求;(6)使用的水、电、气等满足现场安装要求。
2.泵组的安装要求(1)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直接将泵组安装在泵基础上, 或者将泵组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到角铁架上。
泵组吸水管上的变径处采用偏心大小头连接;(2)高压水泵与原动机之间联轴器的型式及安装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底座的刚度保证同轴性要求;(3)系统采用柱塞泵时, 泵组安装后需要充装和检查曲轴箱内的油位;(4)控制柜与基座采用不小于直径12mm的螺栓固定, 每只柜不少于4只螺栓;控制柜基座的水平度误差不大于±2mm, 并做防腐处理及防水措施;做控制柜的上下进出线口时, 不破坏控制柜的防护等级;(5)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和《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规定。
3.检查方法采用观察检查, 高压泵组启泵检查。
(二)储水箱1.安装要求(1)储水箱的安装、固定和支撑要求稳固, 且符合制造商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2)安装在便于检查、测试和维护维修的位置;(3)避免暴露于恶劣气象条件、化学的、物理的或是其他形式的损坏条件下;(4)储水箱所处的环境温度满足制造商使用说明书相关内容的要求。
高科技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高科技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设计规范2.1. 设计原则-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使用情况和危险性等因素,采用适当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符合安全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2.2. 设计要求- 确定系统的覆盖范围,包括消防分区和灭火区域的划分。
- 根据消防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系统的容量和布置方式。
- 确定系统的供水来源和水力设计,保证系统在灭火过程中能够提供足够的水量和压力。
- 确定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报警联动策略,保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及时预警能力。
3. 施工规范3.1. 材料和设备-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高品质材料和设备,保证其性能和质量。
-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设计要求。
3.2. 施工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安装和布线,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 对系统进行严格的试车和调试,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4. 验收规范4.1. 验收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记录为依据进行验收。
- 对系统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系统符合规定要求。
4.2. 验收程序- 验收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测试,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
- 验收时,要组织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系统的运行状态等方面。
- 验收后,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形成验收报告。
5. 总结通过遵守本文档所规定的高科技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细水雾灭火系统验收系统的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进行。
系统验收主要包括对供水水源、泵组、储气瓶组和储水瓶组、控制阀、管网和喷头等主要组件的安装质量验收,以及对系统的功能验收。
通过系统验收来保证系统主要组件的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为以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系统验收合格后,需要将系统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并向建设单位移交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和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系统验收不合格者,经整改后重新验收。
(一)主要组件的验收系统验收的验收资料查验内容和要求详见本篇第一章的相关内容。
泵组和系统水源的验收、系统管网和喷头的验收内容、方法及要求详见本篇第二章“消防给水”和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相关内容。
1储气瓶组和储水瓶组(1)验收内容与要求①瓶组的数量、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和标志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②储水容器内水的充装量和储气容器内氮气或压缩空气的储存压力符合设计要求;③瓶组的机械应急操作处的标志符合设计要求。
应急操作装置有铅封的安全销或保护罩。
(2)验收方法验收内容“①项”采用对照设计资料和产品说明书等进行观察检查;“②项”采用称重、用液位计或压力计测量;“③项”采用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
2.控制阀组(1)验收内容与要求①控制阀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和启闭标志等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②开式系统分区控制阀组能采用手动和自动方式可靠动作。
③闭式系统分区控制阀组能够采用手动方式可靠动作。
④分区控制阀前后的阀门均处于常开位置。
(2)验收方法验收内容“①项”,采用对照设计资料和产品说明书等进行观察检查;验收内容“②项”,采用手动和电动启动分区控制阀,观察检查阀门启闭反馈情况;验收内容“③项”,将处于常开位置的分区控制阀手动关闭,观察检查;验收内容“④项”,观察检查。
(-)现场抽样检查及功能性测试1模拟联动功能试验(1)试验要求①动作信号反馈装置应能正常动作,并应能在动作后启动泵组或开启瓶组及与其联动的相关设备,可正确发出反馈信号。
高压细水雾标准一、术语和定义高压细水雾:通过高压系统将水雾化成非常小的水滴,通常直径在1-10微米之间。
二、细水雾的参数要求1.水质:用于细水雾系统的水应符合相关水质标准,不得含有杂质和有害物质。
2.压力:细水雾系统的压力应稳定,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系统压力应保持在10-20bar之间。
3.流量:细水雾系统的流量应可调,以满足不同的灭火需求。
流量范围应根据系统设计和消防要求进行选择。
三、细水雾系统的分类1.根据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细水雾系统、中压细水雾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系统。
2.根据使用场所可分为:工业用细水雾系统和民用细水雾系统。
3.根据控制方式可分为:开式细水雾系统和闭式细水雾系统。
四、细水雾系统的组件要求1.喷头:细水雾喷头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具有雾化效果好、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
2.管路:细水雾系统的管路应采用耐高压、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铜等。
管路应连接牢固,无渗漏现象。
3.控制阀:细水雾系统的控制阀应具有调节水流量的功能,并且密封性能良好。
4.压力表:细水雾系统的压力表应准确、灵敏,能够实时监测系统压力。
5.过滤器:细水雾系统的过滤器应能够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五、细水雾系统的设计要求1.系统设计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特点和消防要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2.喷头的布置应合理,能够覆盖保护区域,并且喷头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
3.系统管路的布置应简洁、美观,并方便维修和保养。
4.控制阀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并且能够满足不同消防场景的需求。
5.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尽量采用高效、低能耗的设备和材料。
六、细水雾系统的安装要求1.安装前应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2.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质量。
3.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渗漏和故障。
4.安装时应考虑到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七、细水雾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求1.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水流测试、压力测试和雾化效果测试等。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灭火设备,它可以有效地在灭火过程中将水分成微小的雾状水滴,通过扩散和蒸发,有效地降低温度并控制火势。
在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过程中,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各个组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组件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流程。
1. 高压泵组件高压泵组件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将水送入喷嘴,形成微小的雾滴。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高压泵组件与管路连接正确,没有漏水和松动现象。
接下来,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电气连接和接地。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时,可以使用超声波流量计等仪器测量泵的流量和压力,确保其工作正常。
测试时,可以观察泵的运行情况,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音和振动。
2. 喷嘴组件喷嘴组件负责将高压水流变成微小的雾滴,并将其均匀喷洒到被保护区域。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喷嘴应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和定位。
在布置时,应考虑被保护区域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火灾隐患的位置。
喷嘴定位时,应确保喷嘴的喷射范围和角度适合需要灭火的区域。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时,可以使用喷嘴流量计等仪器测量喷嘴的流量和雾滴大小,确保其工作正常。
测试时,可以观察喷嘴的喷洒情况,检测是否存在死角和堵塞现象。
3. 控制系统组件控制系统组件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它负责监控火灾情况并控制泵和喷嘴的工作。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电气连接和接地。
接下来,应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时,可以设置不同的火灾场景,观察控制系统的反应和操作结果。
测试时,可以模拟火灾情况,检测系统的报警响应和灭火效果。
同时,还应检查控制系统的各个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面板显示是否正常、按钮是否灵敏、警报声音是否清晰等。
4. 管路组件管路组件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输水通道,负责将水从泵送到喷嘴。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管路需要进行正确的连接和布置。
连接时,应确保管件和连接接头没有漏水和松动现象。
先进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先进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工作,并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2. 设计要求2.1 系统设计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被保护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系统布置方案。
- 设计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 设计应采用先进的细水雾灭火技术,确保系统的灭火效果和安全性能。
2.2 系统设计内容- 确定被保护区域的雾化器数量和布置方案。
- 确定水源供应能力和水质要求。
- 设计灭火系统的控制和监测装置。
- 设计系统的供水管道和雾化器支管。
- 设计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装置。
- 设计系统的报警和联动装置。
3. 施工要求3.1 施工原则- 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 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3.2 施工流程-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 购买和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 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
- 进行系统的漏水测试和功能测试。
- 完成系统的验收工作,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 验收要求4.1 验收文件- 提供系统的详细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
- 提供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记录。
- 提供系统的漏水测试和功能测试记录。
4.2 验收内容- 对系统的布置、管道连接、设备安装等进行检查。
- 进行系统的漏水测试和功能测试。
- 检查系统的控制和监测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 检查系统的报警和联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4.3 验收结果- 验收合格:系统的设计、施工和功能满足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 验收不合格:系统存在设计或施工缺陷,需要进行修正和改进。
5. 总结本文档对先进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进行了详细介绍,确保系统可以高效稳定地工作,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采用雾化喷头将水喷雾化形成细小水雾来进行灭火的系统。
它具有灭火效果好、不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某些特殊场所被广泛应用。
而对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组件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是确保该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1. 喷头安装:喷头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安装要求准确、均匀。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喷头的数量和位置,并在安装位置预留好穿墙孔。
然后在喷头底部涂上硅胶密封胶,并用螺栓将喷头固定在墙面上。
最后,在各个喷头之间用管道进行连接,并将管道紧固。
2. 冷却器安装:冷却器的作用是将进入系统的水进行降温,以提高喷出的水雾效果。
冷却器的位置选在系统入口处,通常为水泵出口管道附近。
冷却器可以直接固定在墙面上,也可以使用支架进行支撑。
3. 水泵安装:水泵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设备,保证系统能够正常供水。
选定水泵的位置后,需要进行电气接线和管道连接。
在电气接线方面,应依据水泵的电气图纸进行操作。
而在管道连接方面,应使用合适的管件和密封胶进行连接,确保不发生泄漏。
4. 控制阀安装:控制阀用于控制系统的开关,一般设置在系统水源附近。
控制阀的安装需要参照图纸进行操作,确定阀门的位置和方向。
安装时,需要将控制阀紧固在地面上,并与水源管道进行连接。
5. 控制面板安装: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一般安装在离水泵近的控制室内。
首先,根据电气图纸连接控制面板的电源和各个设备。
然后,将控制面板固定在控制室内的适当位置,并安装相应的按钮和指示灯。
二、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检测验收1. 喷头检测验收:喷头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需要进行喷雾均匀性、喷射方向和喷射距离等方面的检测。
在喷头安装完成后,通过实际测试,观察喷头的工作情况,确保喷头能够均匀地喷出细水雾并达到预期的喷射距离。
2. 冷却器检测验收:冷却器是细水雾灭火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用于降低进入系统的水的温度。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范文一、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为确保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进行严格的组件安装调试工作。
安装调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正确安装与互联,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细水雾喷头的安装调试细水雾喷头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安装调试非常重要。
具体步骤如下:(1)确保细水雾喷头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分布,并与被保护物体的布局情况相适应。
(2)先将细水雾喷头安装在喷头座上,并调整角度和高度,确保喷头能够有效喷射到被保护物体的目标区域。
(3)接下来,将喷头座与供水管道连接,确保管道连接牢固。
(4)将细水雾喷头与喷头座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并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
(5)完成安装后,对细水雾喷头进行调试。
打开喷头座的控制阀门,观察喷头的喷射效果,检查是否存在喷雾不均匀、偏移或堵塞等问题。
如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并进行维修处理。
2. 泵组的安装调试泵组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件,其安装调试工作同样重要。
具体步骤如下:(1)将泵组安装在固定基础上,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牢固固定。
(2)检查泵组与供水管道的连接,确保连接处无漏水现象,并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
(3)将泵组的进水口与水源管道连接,注意连接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4)将泵组的出水口与细水雾喷头的供水管道连接,确保连接处牢固。
(5)完成安装后,对泵组进行调试。
打开供水管道,观察泵组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响、振动或泄漏等问题。
如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3. 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安装调试非常关键。
具体步骤如下:(1)将控制系统的主控箱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并连接好电源线和信号线。
(2)将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与细水雾喷头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3)将控制系统与泵组连接,确保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泵组的正常运行。
(4)完成安装后,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通过操控主控箱,检查细水雾喷头的喷射情况和泵组的工作状态。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范本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利用细小水滴进行灭火的系统,主要用于扑灭自然灾害和人为火灾。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1. 安装前准备工作(1)确认安装位置:根据建筑结构和灭火要求,确定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安装位置。
(2)准备安装工具:准备所需的安装工具和器材,如电钻、螺丝刀、扳手等。
(3)检查组件完整性:检查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损坏或缺件。
2. 安装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1)安装水泵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泵和相关管道系统,确保水泵正常工作。
(2)安装喷头系统:根据建筑结构和灭火要求,安装喷头和相关管道系统,确保喷头的布置合理。
(3)安装控制系统:安装控制仪表和相关电气设备,确保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
(4)连接电源和信号线:将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与电源和信号线连接,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3. 系统联通测试(1)确认接口连接正确:检查各组件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水泵、喷头和控制系统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进行系统联通测试: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联通测试,确保各组件协同工作、无漏水和故障。
二、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调试1. 细水雾灭火系统调试前准备(1)确认水源供应:确保水泵能够正常供水,并保持足够的水压。
(2)检查控制系统:检查控制系统的设置和参数是否正确,确保调试准确无误。
(3)检查喷头系统:检查喷头系统的布置和角度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喷头正常工作。
2.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调试(1)按要求打开水源:打开水泵系统,确保水源畅通。
(2)逐个调试喷头:逐个启动喷头系统,观察喷头是否正常喷水,调整喷头的喷水角度和范围。
(3)调试控制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测试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如启动、停止和报警等功能。
三、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检测验收1. 检测前准备(1)准备检测工具:准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如水压计、温度计等。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模版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灭火设备,它采用细小的水滴将火源周围的温度降低到燃烧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在安装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之前,需要进行调试和检测验收。
下面是一个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的模板,供参考:一、安装调试1. 确定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位置,并进行预先测量,确保组件与其他设备不发生干涉。
2. 安装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包括主控制器、喷头、水泵、电气设备等。
根据使用说明书或者厂家提供的相关指导,进行正确的组装和连接。
3. 进行系统的电气连接,确保各组件之间的接线正确可靠,并接通电源进行电气功能检测。
4. 进行系统的水源连接,确保水源的供水质量和水压满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要求。
5. 启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设备的调试。
检查各组件的工作状态,确保每个组件正常运行,并调整相应参数。
6. 对喷头进行试喷,检查细水雾的喷雾效果和覆盖面积是否满足要求。
7. 进行系统的演练和测试,模拟真实的灭火情况,检查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和可靠性。
8. 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进行修复和调整,直到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二、检测验收1.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已安装调试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检测验收。
2. 检查系统的设计、布置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括设备的数量、位置、布局等。
3. 检查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各个组件是否正确安装,接线是否可靠,是否存在漏水、漏电等问题。
4. 检查水源供应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供水质量、水压稳定性等。
5. 对细水雾喷头进行检测,包括工作状态、雾化效果、喷射覆盖面积等。
6. 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包括电气连接是否正常、电气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等。
7. 对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演练测试,检查系统的灭火效果和可靠性。
8. 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调整,直到细水雾灭火系统满足要求。
9. 编写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测验收报告,详细记录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情况。
细水雾标准一、细水雾标准概述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的灭火方式,利用细水雾的物理特性,如蒸发吸热、隔绝氧气等,来实现对火灾的快速扑灭。
为了规范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在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设备性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确保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细水雾设备要求细水雾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 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合格证和许可证。
2. 设备的外观应无明显损伤、锈蚀、变形等缺陷。
3. 设备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工作压力、流量、雾化颗粒直径等。
4. 设备的制造材料应具备相应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性能。
5. 设备应配备安全保护装置,确保操作安全。
三、细水雾灭火系统要求细水雾灭火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 系统应具备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功能。
2. 系统应具备可靠的启动和关闭装置,以及安全保护装置。
3. 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雾化颗粒直径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的各个组件应完好无损,连接牢固,无泄漏现象。
5. 系统应对水源和水处理装置进行安全处理,确保水质清洁。
四、细水雾灭火应用场景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以下场景:1. 电气火灾:细水雾不会导电,可以有效地扑灭电气火灾。
2. 液体燃料火灾:细水雾可以迅速降低燃料表面的温度和蒸发速度,抑制火势蔓延。
3. 可燃气体火灾:细水雾可以稀释气体浓度,降低燃烧强度,同时还可以防止爆炸。
4. 固体物质火灾:对于一些固体物质火灾,如纸张、木材等,细水雾可以迅速降低温度并隔绝氧气,实现灭火。
5. 密闭空间火灾:在密闭空间中,细水雾可以迅速降低温度和稀释氧气,防止火势蔓延。
五、细水雾标准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对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监督机制,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审核、产品质量、安装施工和验收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建筑物、工厂、船舶等场所的灭火系统,通过将水雾细化成微小的水滴,形成细水雾,以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
它具有灭火效率高、使用安全、环保等优点。
在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标准进行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安装调试1. 设计方案审核与准备工作在进行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调试前,首先需要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确认设计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同时,还需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2. 安装细水雾喷头细水雾系统的关键组件是细水雾喷头,通过喷头将水雾细化成微小的水滴。
安装时应按照喷头的设计要求,确定好喷头的位置和数量,并进行固定和连接。
同时,还需根据喷头的使用场所和灭火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分组。
3. 安装压力容器和管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水源通常是通过压力容器提供的。
安装时应按照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类型和容量,并进行安装和连接。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路的布置和连接,确保水源能够有效地输送到喷头。
4. 安装控制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器、监测设备和报警装置等。
安装时应按照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确定好控制器和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并进行连接和安装。
同时,还需进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联动测试,确保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5. 安装电源和电气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通常需要电源供电,以保证各个继电器和电磁阀的正常工作。
安装时应按照电气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和容量,并进行连接和安装。
同时,还需进行电气系统的调试和联动测试,确保电源能够正常供应给各个组件。
6. 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在完成各个组件的安装后,还需对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整体调试。
调试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压力测试、喷雾测试、报警测试和自动启动测试等。
同时,还需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总则1.0.1 本条提出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即合理地设计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正确的施工与调试方式,使之有效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以水为介质,采用特殊喷头在特定的工作压力下喷洒细水雾进行灭火或控火的一种固定式灭火系统。
细水雾雾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火场火焰及高温将其迅速汽化,细水雾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火场温度,并降低氧气含量,达到迅速灭火的功效。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的历史超过50年,但其技术发展也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卤代烷系列灭火剂的全面被禁止使用,大量消防保护场所亟待新型的灭火系统予以保护。
在各国科研、生产及学术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细水雾灭火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细水雾灭火系统对保护对象可实施灭火、抑制火、控制火、控温和降尘等多种方式的保护,同时,对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其灭火机理可归纳如下:1、高效吸热细水雾喷头对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进行分流、撞击以及空气雾化,将喷头出口处雾滴粒径控制在1000μ以下,小粒径水滴在受热后易于汽化,在气、液相态变化过程中从燃烧物质表面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按100℃水的蒸发潜热为2257kJ/kg计,每只喷嘴喷出的水雾吸热功率约为300kW。
2、窒息细水雾喷入火场后,雾滴在受热汽化后,体积增大了1700倍,最大限度地排除了火场的空气,在燃烧物周围形成一道屏障阻挡新鲜空气的吸入。
当氧气周围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火焰将被窒息、熄灭。
3、阻隔辐射热细水雾喷入火场后,蒸发形成的蒸汽迅速将燃烧物、火焰和烟羽笼罩,对火焰的辐射热具有极佳的阻隔能力,能够有效抑制辐射热引燃周围其它物品,达到防止火焰蔓延的效果。
我国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以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课题为代表。
该项目已于2001年12月通过了科技部和公安部组织的项目鉴定。
该项目提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机理、适用范围、工程应用技术参数等数据和结论是编制本规范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为了尽快将细水雾灭火系统这项新技术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先后主持召开了“室内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性实体灭火实验”和“图书、档案库房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性实体灭火实验”专家评定会,两次会议得出了关于A类、B类火灾的工程应用技术参数和结论,为编制本规范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美国防火协会于1996年第一次发布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标准》NFPA750,后经修订,又发布了2000版的《细水雾灭火系统标准》NFPA750。
NFPA750是指导性标准,它对细水雾的概念、系统类型、系统构成、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和界定。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的技术标准,为了规范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为了提供必要的消防审核、验收依据,特制定广东省地方性工程建设标准《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及施工及验收规范》。
1.0.2 本规范目前不适用于运输工具中设置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本条规定了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产品选型的原则。
考虑到细水雾灭火系统本身就属于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型灭火系统,需要不断地引进和开发新的技术,将成熟、先进的相关产品运用到灭火系统中来。
但同时也要求在保障安全可行并且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使用新技术、新产品。
1.0.4 本条规定的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范围是在多次火灾模拟实验以及大量经证实安全可靠的国内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列出的。
本规范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限定在室内及地下建筑物内环境正是由于规范组目前所掌握的相关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还不足以证明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扑灭广东地区任何气候条件下的相关类型火灾。
因此,在本规范适用范围中没有包括室外场所的内容。
1.0.5 本条主要是明确了不能以水介质扑救的火灾类型。
1.0.6 本条规定中所指的“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除在本规范中已指明的以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1、防火基础标准与有关的安全基础标准;2、有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防火标准、规范;3、有关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标准、规范;4、有关的产品标准;5、其它有关的标准。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细水雾 Water Mist本条定义是参照NFPA-750关于细水雾的定义,但在水雾雾滴大小的选择上又略有不同。
通常,水雾粒子粒径若Dv0.99小于400 μ,则基本上可以扑灭B 类火灾。
较大粒径的水雾粒子由于对燃烧物有较佳的湿润效果,因此对扑灭A 类火灾十分有效。
由于以上原因,本规定定义细水雾系统为能产生Dv0.99小于1000的水雾系统。
2.1.2 雾滴体积直径 Dvf雾滴体积中间直径Dv0.5,表示喷雾液体总体积中50%是由直径大于此中间直径的液滴,另外50%是由直径小于此中间直径的液滴组成的。
也就是说,在该直径以上或以下的粒子的累积体积相等。
Dv0.5也可表示为VMD,是一种以被喷雾液体的体积来表示液滴大小的方法。
由于VMD是以喷雾液体体积为基础的表示方法,所以它被广泛引用。
2.1.3 细水雾灭火系统Water Mist Systems细水雾灭火系统以水为介质,对火焰和烟羽区进行冷却、稀释氧气、阻隔辐射热以实现控制、抑制及扑灭火灾。
2.1.4 低压系统 Low Pressure Systems根据NFPA-750的定义,系统工作压力小于175 psi(12.1 bar)为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2.1.5 中压系统Intermediate Pressure Systems根据NFPA-750的定义,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75 psi(12 bar),小于500 psi (34.5 bar) 为中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2.1.6 高压系统 High Pressure Systems根据NFPA-750中定义,系统工作压力大于500 psi (34.5 bar) 为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在进行细水雾实体灭火试验过程中特别侧重研究和试验了细水雾高、中、低压灭火系统对各类火灾的灭火效果。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适应范围最为广泛,它能扑灭:A类、B类、C类火灾和电器火灾。
如:电子计算机房、通信设备房、控制室、磁带库、配电间、档案库、油浸变压器室、液压设备室、地铁车站等场所的消防保护,这些类型的保护区在国外已有很多采用高压系统保护的工程实例。
中、低压系统较多用于B类火灾。
2.1.7 单管系统 Single Piping Systems对于只有水一种液体在管道内流动,称为单流体系统,应该没有疑问;如果还有一种系统,管路内流动的有高压氮和水,尽管是气、液两相流,按照本规范的定义,也应该是单流体细水雾灭火系统。
2.1.8 双管系统 Twin Piping System双管系统产生细水雾的机理是,低速流动的水流与较高速度流动的气流相接触,产生水雾雾滴。
双流体系统的雾化喷头如图所示。
2.1.9 预制式系统 Pre-engineered System系统所采用的水或气,既可以是由系统本身配备的储水罐或储气罐供给,也可以由系统以外的水源或气源供给。
某一种规格或类型的预制式系统可以保护的火灾种类及保护空间的规模,都要由实验室根据实际火灾试验来测定。
进口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多数都通过了FM认证,具有FMRC提供的实验报告。
对于预制系统,厂商提供的设计手册包括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基本参数,设计师只需要简单计算就可选出适当的系统。
该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
全淹没系统 Total Flooding System主要用于保护整个防护区,而不同于局部应用系统,只保护一个具特定的设备或设备的某一部分。
局部应用系统 Local Application System主要是保护一个特定的被保护对象,或该对象的一个局部,如燃气轮机的轴承。
细水雾相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被保护空间封闭程度对灭火效果的影响要比气体小的多,所以可以采用局部应用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 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考虑到在一栋建筑内同一时间发生火灾的概率只有一次,因此,在建筑物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时就可以采用一套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容器式系统 Self-Contained Supplying System由储水容器、储气容器、单向阀、集流管、安全泄压装置、控制阀、喷嘴、管道、连接管件及压力开关、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部件组成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该系统备用状态下储水容器常压、储气容器高压。
泵组式系统 Pump Supplying System由储水箱、过滤器、高压泵组、集流管、安全泄压装置、控制阀、喷嘴、管道、连接管件及压力开关、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部件组成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该系统备用状态下储水箱存储灭火所需全部水量。
细水雾喷头 Water Mist Nozzle它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件。
根据喷嘴的结构形式、喷雾形状分及用途分为许多种类型,用于消防系统的喷嘴主要有螺旋式喷嘴(spiral nozzle)、雾化式喷嘴(air-atomizing nozzle)、撞击式喷嘴(Impinging nozzle)、多头喷嘴(cluster nozzles)、多孔喷嘴(multiple orifice nozzle)等。
喷嘴产生细水雾的原理为下列几种方式之一:液体以相对于周围空气很高的速度被释放出来,由于液体与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碎成在液滴直径在几百微米的水细水雾;液体流碰到固定的表面,因碰撞产生水微粒子;两股组成类似的流体相互碰撞,形成水微粒子。
描述喷嘴水力特性的参数主要有,水雾液滴直径,喷嘴接口的螺纹尺寸、特性系数(K)、在各个压力下的流量、喷雾角度、喷嘴孔径、自由畅通直径。
自由畅通直径(Free Pass Diameter)是指该尺寸的颗粒通过喷头时不至于堵塞。
此外还有喷头的外形尺寸、重量、制造材料、消防认证等。
雾化介质 Atomizing Media作为雾化介质的气体,既可以是有高压氮气,也可以是压缩空气。
防护区 Protected area防护区必须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保持相应封闭性。
其围护结构应具有一定的耐火等级。
系统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系统响应时间对有效扑救初起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批inspection lot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工程竣工验收所包括的最基本内容,在验收工作中的最小单位。
3 设计方法,水中的杂质会影响细水雾灭火系统组件的正常工作,因此对该系统用水的水质提出要求。
对于特殊的被保护物体为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当的灭火药剂。
水质应为无污染、无腐蚀、无悬浮物、无沉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