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氧化铁皮表面缺陷的产生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2
热轧钢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缺陷成因分析1 前言热轧板卷的表面通常呈蓝灰色,并且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
但是由于不同钢种的化学成分与轧制工艺不同,有时候钢板表面会出现红色氧化铁皮(俗称红锈),这既影响产品的外观,又会造成轧辊的磨损加重,导致钢板因铁皮的压入而影响表面质量,在热轧过程中,板带表面基本形成以FeO为主的氧化铁皮,FeO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可以随基体发生变形而不破碎。
但在低温轧制时,FeO会发生破碎,使接触空气的比表面积增大,从而被继续氧化成 Fe2O3 。
2 试验钢化学成分红色氧化铁皮缺陷分析该缺陷覆盖在整个钢板表面,沿轧制方向伸长,具有较明显方向性,部分位置酸洗后存在明显麻坑,而且越厚规格缺陷越严重,热卷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缺陷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该材质氧化铁皮结构较复杂,氧化铁皮与基体的界面有凹坑,说明有氧化铁皮压入现象,根据分析结果推断造成红锈缺陷的原因可能与Si有关。
为进一步确认该缺陷与板坯表面质量的对应关系,对板坯进行了跟踪,通过观察发现板坯过炉除鳞后表面存在黑色斑块缺陷(如图2所示)为分析加热炉板坯“黑斑”对氧化铁皮的影响,将过炉除鳞后板坯剔除,采用扫描电镜进行板坯表面氧化铁皮分析(如图3所示),为分析造成板坯表面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
通过分析确定氧化铁皮种类为FeO和FeSiO4,可知红色氧化铁皮缺陷与板坯表面“黑斑” 缺陷存在对应关系,为去除该缺陷需重点控制板坯表面的黑斑。
3红色氧化皮缺陷控制措施3.1 热轧氧化铁皮形成机理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是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的扩散过程,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
氧化反应外层氧的浓度大,铁的浓度小,生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内层铁的浓度大,而氧的浓度小,生成氧的低价氧化物,O2与钢的反应:3.2加热温度对红色氧化铁皮的影响根据文献要消除或减轻铸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缺陷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出炉温度,使得板坯在炉后除鳞时表面温度高于FeSiO4的熔点,使其呈液态。
热轧板带钢氧化铁皮产生原因及控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各行业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中,汽车工业与家电行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同时,对钢板表面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F钢冷压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由于缺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因此最终表现形式也比较复杂,各个生产厂家,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由于不清楚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出现了责任互相推卸的问题,有的企业还采取了盲目的方式,浪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热轧板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汽车工业;表面质量;热轧板;处理对策引言:经仔细分析和了解,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压入对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会造成带钢加工性能不断下降,甚至会加大材料失效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与几率,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氧化铁皮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然后通过科学的方式,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节省更多的费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热轧板带钢氧化铁皮产生原因以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炉生氧化铁皮与控制被投入到加热炉中产生的氧化铁皮被称为炉生氧化铁皮,也可以被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在大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氧化主要是由两种元素扩散产生的,因为它的内部含有更多的铁离子,氧很少,因此会形成更低的氧化物,而更多的是更高的氧化物。
1.1炉生氧化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后发现,产生氧化铁的原因有四个。
钢的氧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时间的流逝,温度的上升而加速,表面的温度越高,氧化的程度就越重,实际的氧化铁的厚度就越厚。
第二,在炉中形成。
在这种高温环境下,钢铁在炉子里呆的时间越久,生成的氧化铁就越多。
第三种,则是炉中的气体影响。
根据炉膛气氛对铸坯氧化度的影响,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炉膛中的氧化性气体有:氧,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等。
还原气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等。
通过有效地控制空气和燃料的比例,保证了容器处于微弱的还原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氧化反应。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和零部件。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对其机械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种类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通常包括:划伤、皱褶、擦伤、氧化皮、轧辊痕、点蚀等。
这些缺陷可能是材料自身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不当导致的。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缺陷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1. 材料原因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有时可能是由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
原材料表面存在裂纹、氧化皮或其他缺陷,这些缺陷在热轧过程中可能会被拉长或加深,导致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出现问题。
材料的成分控制不当也可能导致表面质量缺陷。
如果热轧带钢的成分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元素,或者成分不均匀,都可能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氧化皮、点蚀等问题。
2. 生产设备原因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与生产设备的状态密切相关。
如果轧辊和支撑辊的表面粗糙度过高,或者轧辊与支撑辊之间的间隙控制不当,都可能在带钢表面留下轧辊痕、皱褶等缺陷。
如果冷却润滑系统不完善,轧辊和带钢之间的热量传递不均匀,也可能导致表面质量缺陷的出现。
3. 操作技术原因操作技术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操作工人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比如轧辊调整不当、带钢的张紧力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缺陷。
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表面质量,如果操作工人操作不当,导致带钢受到剪切力过大或者受力不均匀,都可能导致表面质量出现问题。
4. 环境原因生产环境的干净度和温度湿度对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生产车间的环境干净度不够高,可能会导致带钢表面沾染杂质,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如果温度湿度控制不当,也可能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氧化皮等问题。
带钢外观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带钢外观质量是带钢质量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企业轧钢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产品品牌的缩影。
在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由于外观质量发生的异议不在少数,它不仅会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还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降低产品竞争力。
因此,各大钢厂对钢材外观质量尤为重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结合我公司带钢外观质量缺陷预防攻关项目,通过搜集相关信息情报,编写了本期调研,希望能有一些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热轧板材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根据热轧板带材的发展形势,板带的外观“美”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钢铁产品生产的特殊性,钢铁企业板带产品的外观质量问题比较普遍,主要包括:卷形不良、氧化铁皮卷、结疤、折边、辊印、划伤、边裂、浪形、规格偏差、其他等。
1、卷形不良(1)塔形卷塔形卷是一种带钢边部卷绕不平齐,一处或多处呈螺旋状出边的不良卷形。
主要分为头塔和尾塔两种。
头塔是由于带钢头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尾塔是由于带钢尾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2)塔形卷形成原因①带钢自身原因来料镰刀弯、楔形、异常凸度以及波浪、气泡、头部温度低,材质硬度大等都容易产生头部塔形。
对策是要求精轧调整压下水平,卷取操作方面应尽早打开助卷辊。
②操作上的原因导板夹力过大,带钢弓起,运行不平稳,以及带钢中心偏离导板中心进入卷取机。
对策是采用适当的夹紧力、夹紧方法,以及适当的导板开口度。
③设备上的原因侧导板的部分松动以及动作不一致,夹紧力不足、侧导板偏心、下夹送辊不水平、夹送辊左右辊缝不平衡。
由于带钢尾部从精轧抛出时,带钢张力比正常状态低,因此,平时因为高张力而未能表现出来的使带钢横向移动的力就变得明显,使带钢横向移动后卷取,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减速点来达到控制尾部张力。
(3)松卷松卷是指钢卷没有卷紧,处于松散状况的缺陷卷。
对策是根据带钢的厚度、宽度、材质、卷取温度、卷取速度设定合适的张力。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摘要】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造成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热轧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原料质量问题、轧辊磨损和松动、冷却系统故障以及设备设施不良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热轧带钢生产工艺控制尤为重要,调整工艺参数、提高原料质量管理水平、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并进行及时维护保养是关键措施。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工艺参数、原料质量、轧辊磨损、冷却系统、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控制、原料质量管理、设备维护。
1. 引言1.1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指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出现的各种瑕疵和缺陷,会影响带钢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是热轧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找准表面质量缺陷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解决。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热轧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导致表面缺陷,比如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轧辊间隙不合适等,都会直接影响带钢表面的质量;其次是原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表面缺陷,如果原料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存储条件不当,也有可能导致带钢表面出现缺陷;轧辊磨损和松动、冷却系统故障、设备设施不良等因素也会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造成影响。
加强热轧带钢生产工艺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高原料质量管理水平、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并及时维护保养也是预防和解决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处理,才能确保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2. 正文2.1 热轧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导致表面缺陷热轧工艺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很容易导致表面缺陷的产生。
热轧工艺参数包括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制力等多个方面的参数,这些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如果一个参数调整不当,就会对其他参数造成影响,导致表面质量缺陷的出现。
热轧带钢表面类缺陷及其解决措施摘要:带钢表面质量是热轧带钢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不亚于尺寸、性能等指标,因此各热轧带钢生产企业都在努力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过程中,准确地确定各类表面缺陷的类别,便于迅速发现缺陷产生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消除缺陷,不仅可有效降低废次降率,同时也可避免不合格品出厂而导致的质量异议,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口碑,增加市占率。
关键词:热轧带钢;质量缺陷;原因1概述热轧带钢由于其尺寸、性能适用性好,发展迅速,是热轧板材产品的重要品种。
但不管是传统热轧带钢工艺还是薄板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带钢,由于其工艺、装备等各方面原因,带钢表面极易出现麻点、折叠、结疤、裂纹、划伤等缺陷,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又降低了产品的抗腐蚀、疲劳极限和成型性能。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改越发深入,各行各业都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外观质量的要求也更加看重,从某个角度来说,外观质量成为用户评价钢板好坏的一个最直观的重要指标,很难想象一卷表面缺陷严重的带钢会让用户接受和认可。
因此,在热轧带钢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产品的性能、尺寸质量,还要注重产品的表面质量。
某1750mm热轧产线主要采用连铸板坯-加热-粗轧除鳞-带立辊粗轧机-热卷箱-飞剪-精除鳞-6架精轧机组-层冷-卷取等工艺流程,自2006年投产以来,产品质量不断持续改进,发展至今也遇到诸多的表面质量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带钢质检工作的经验,将多发的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加以总结阐述。
2热轧钢板常见表面缺陷分类热轧带钢常见的表面质量缺陷有:麻点、划伤、翘皮、氧化铁压入、夹杂、辊印等。
3缺陷形成的原因及改进措施3.1麻点麻点是带钢中不规则的粗糙表面,也称为麻面,缺陷在带钢表面上呈散沙状分布,经酸洗后成为针孔状,通常是连续、周期性分布。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精轧工作辊冷却状态不佳、带钢温度过高或机架负荷过大造成辊面磨损不均、氧化膜剥落,导致三次氧化铁被压入带钢表面。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表面缺陷的产生及对策[我的钢铁] 2009-02-16 07:02:161氧化铁皮分类氧化铁皮是热轧钢带较常见的一种产品质量缺陷,按照生成部位不同一般分为炉生氧化铁皮、粗轧和精轧氧化铁皮和卷取后氧化铁皮和保护渣去除不净铁皮。
2氧化铁皮产生机理氧化铁皮的生成一般是由于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或高温状态下与氧化性气氛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304、Fe203、FeO的一种混合物。
当温度高于700℃时,FeO在最接近钢坯的内层形成,占95%;Fe304在中间层形成,占4%;Fe203在最外层形成,占1%。
3炉生氧化铁皮炉生氧化发生在加热炉内,同化学成分、加热温度、在炉时间、炉内气氛有关。
加热温度越高、在炉时间越长、炉内氧化性气氛越强则越容易生成铁皮。
化学成分中C、Si、Ni、Cu等元素促进氧化铁皮生成,Mn、Al、Cr可以减缓氧化铁皮的生成。
例如:生产中常见的含Si钢、高碳钢和高强钢在钢带通条长度,整个板面均有分布的氧化铁皮,且下表面较上表面重,由于含Si钢中低熔点(1170℃)的化合物FeSi204在氧化铁皮和钢基体之间产生,这种呈楔形的氧化物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保留下来形成棕红色的氧化铁皮。
4轧制过程氧化铁皮粗轧氧化铁皮的清除与粗轧除鳞水压力、水嘴角度、水质、立辊侧压能力等有关,除鳞水压力越高、立辊侧压越大则氧化铁皮除鳞效果越好。
精轧区氧化铁皮分为水系统铁皮和轧辊生成铁皮。
水系统铁皮是指除鳞水、侧喷水、除尘水等压力不足,水嘴角度、高度不正确,或不投入、堵塞,在高温下钢带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生成氧化铁皮不能及时扫射掉由工作辊压入而生成的氧化铁皮。
另外,侧喷水也可以抑制氧化铁皮的生成。
正常生产时,精轧除鳞水、除尘水必须投入使用。
但有时生产薄规格产品时,为了保证板形,降低钢板边部温降,提高轧制稳定性,防止甩尾,往往不投入侧喷水,导致精轧机架内生成的铁皮不能及时被除去,氧化铁皮压入钢板表面。
精轧机组的另一种氧化铁皮缺陷是所谓辊生氧化铁皮,其产生机理见图3。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严重程度会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背景热轧带钢是通过将钢坯经过一系列的加热、轧制和冷却等工序而制成的一种金属板材。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包括铁水斑、疏松、氧化皮、边部裂纹等。
这些缺陷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铁水斑的原因分析铁水斑是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中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钢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
如果原材料中存在杂质、夹杂物等,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铁水斑。
2.轧辊磨损严重:轧辊是热轧带钢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如果轧辊磨损严重,就会导致轧制时的滚动不稳定,从而使得热轧带钢表面呈现出铁水斑的现象。
1. 热轧工艺不稳定: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高温轧制、冷却等工序,如果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疏松的现象。
四、氧化皮的原因分析1. 轧辊表面粗糙:轧辊表面的粗糙度对于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轧辊表面粗糙,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的现象。
3. 润滑润磨不到位: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润磨处理,如果润滑润磨不到位,就会直接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
五、边部裂纹的原因分析3. 张力控制不当:在热轧带钢生产中,张力控制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张力控制不当,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边部裂纹的现象。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认真分析每个环节的情况,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设备的维护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和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的热轧带钢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浅谈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控制摘要:近期热轧压氧问题出现较为频繁,导致产品降级改判情况较为严重,本论文针对出现的几种压氧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原因分析,并简单制定几种措施。
关键词:氧化铁皮,加热炉,除鳞氧化铁皮压入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次、二次氧化铁皮的压入,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引起产品降级和质量异议,尤其对热轧酸洗板等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产品。
针对酸洗反馈压氧、麻点、W压氧较多,影响产品质量,提出了一些措施,减少这些缺陷的产生。
1.氧化铁皮的分类及产生原因1.1.氧化铁皮形成的原因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空气中的氧气与加热状态的板坯中铁发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较厚的氧化铁皮表层,氧化铁皮由板坯内部向外依次分为FeO、Fe2O3、Fe3O4,并且越像表面氧化铁皮形成的膜就会越致密。
1.1.一次氧化铁皮(一次鳞)板坯在经过轧机轧制之前,需要在1100~1300℃的加热炉中经过预热、加热和均热阶段。
同时在马钢生产的主要汽车板和家电板的主要加热温度在1200℃以上,而在此温度下,板坯表面就容易与接触到的炉气中的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生成一层1~3mm厚的氧化铁皮,这层氧化铁皮就称作一次氧化铁皮(一次鳞)。
一次氧化铁皮内部存在较大的空穴和缝隙,当板坯从加热炉出来之后,进入一次除鳞箱,除鳞箱中高压水在一排除鳞喷嘴的作用下,形成一条具有巨大冲击力的扇形水束,喷射到板坯表面,将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切开,形成裂缝,同时高压水透过裂缝遇到高温板坯内部急速汽化蒸发,形成类似爆破的效果,将氧化铁皮和母材剥离,同时高速流动的除鳞水与板坯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将与板坯剥离的氧化铁皮冲刷离开板坯表面。
避免表面留存的氧化铁皮在轧制的时候压入到板坯中无法去除。
1.1.二次氧化铁皮(二次鳞)板坯经过出炉后的高压水一次除鳞后,一次氧化铁皮被除去,进入粗轧机进行8道次的往返粗轧,此时板坯温度一般在1100℃左右,此时在短时间的粗轧过程中板坯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板坯表面会再次产生一层氧化铁皮,此层氧化铁皮称为二次氧化磁轭皮(二次鳞)。
浅析氧化铁皮在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摘要]氧化铁皮是轧钢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加热缺陷,正确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危害,采用合理的改进措施对轧材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氧化铁皮;加热温度控制;除鳞方法前言氧化铁皮在热轧产品表面最为常见,不及时去除被压入产品的表面势必造成产品质量缺陷,也会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正确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能够为生产提供有利依据。
1、氧化铁皮的种类1.1氧化铁皮缺陷的分类氧化铁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是钢在加热过程中,钢坯的表面与高温炉气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铁皮。
二次氧化铁皮是钢在轧制生产中一次氧化铁皮脱落,热的钢接触空气、水,在钢的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
1.2板带钢的表面压入氧化铁皮后的状态钢坯出炉后以及在轧制过程中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不能及时从钢坯表面脱落粘在钢坯上,氧化铁皮冷却速度较快且冷却后的硬度比热坯硬度大,在轧制生产中,就会压入钢坯表面,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在板带钢表面就会形成压入缺陷,呈现的状态是板带钢的表面形成麻点,其表面呈灰色,用小锤敲打掉氧化铁皮后,会在钢板上留有小的亮坑,二次氧化铁皮颗粒细小,轧制生产中是以颗粒状压入,呈现的状态是舟状,散沙状。
从而影响了表面质量。
1.3板带钢生产常见的压入氧化铁皮缺陷1.3.1直接压入板坯表面,形成结疤、麻面或麻点。
1.3.2在工作辊或卷取机、夹送辊上粘有氧化铁皮,在板带上形成凹坑。
1.3.3在轧制薄规格板带钢时,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影响板带钢的延伸,形成轧漏和孔洞。
2、产生氧化铁皮的原因2.1产生一次氧化铁皮的原因加热方面的原因⑴加热温度氧化铁皮的生成过程是一种扩散过程,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常温下氧化铁皮产生的速度比较缓慢,600℃以上时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开始有显著变化,当温度达到900℃以上,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急剧增加。
⑵加热时间在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越长,生成的氧化铁皮的量就越多。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指热轧带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表面不良现象,包括氧化、
裂纹、褶皱、气泡、毛刺等。
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带钢的质量,降低了带钢的使用价值。
下面将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是原材料问题。
热轧带钢的原材料是熔炼得到的钢锭,如果原材料中含有过多的夹杂物、非金属夹杂物或硫、磷等有害元素,这些杂质在热
轧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裂纹等表面质量缺陷。
热轧带钢在热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当也是表面质量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热轧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带钢的表面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热轧温度过高会导致表面烧伤、
氧化等问题,而热轧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带钢的塑性变形能力,容易产生折叠、褶皱等缺
陷。
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的拉伸变形也是造成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之一。
在热轧过程中,带钢需要经历多次轧制和拉伸,如果轧制力过大或过小,或者轧制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
导致带钢表面的不均匀变形,从而形成褶皱、毛刺等缺陷。
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还与制造工艺、设备设施、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制造工艺不合理,设备设施质量差或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都会导致热轧带钢
表面质量缺陷的出现。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材料问题、温度控制不当、拉伸变
形问题、冷却处理问题以及制造工艺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全
面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避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出现。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成因与对策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多见于冷却阶段,氧化铁皮缺陷不仅影响热轧带钢外观,也会破坏表面层次感和美观性,缺陷的出现对热轧带钢的整体质量也有不利的影响。
由于氧化铁皮缺陷的缺陷,既影响了带钢外观形象,也影响了材质的实用价值,因此,热轧厂家及其专业人士在生产过程中应关注并控制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产生。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成因是在加热时成分表面过度活化,导致残留铁氧化物和金属原子相互作用,使表面形成粉末状的氧化物。
而且,在进行连续处理或停止冷却过程中,如果冷却的速度太快,则有可能增大氧化铁皮的生成,最终形成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
为了克服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
首先,采取原毛坯适当热处理,使原毛坯成分活化,增加表面活性,减少晶粒大小,改善表面质量,减少氧化物生成和吸附。
其次,在冷却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加热均匀性,控制钢板在冷却时的变形行为,使钢板冷却的稳定性、均匀性更新。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生成也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热处理工艺或改善机械性能来加快表面的抗氧化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氧化物的缺陷。
总之,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形成及其原因多种多样,为了控制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必须对原毛坯进行热处理,因而改善带钢的成型状态,同时在进行冷却时也要加以控制,减少氧化物生成和吸附,最后,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热处理工艺或改善机械性能,使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最大限度降至最低,从而获得良好的热轧带钢质量,为企业生产和提升专业、科学的水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精轧区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成因与预防夏先平,孙业中(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部,上海 200941)摘 要:氧化铁皮缺陷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电子探针探测了基体不含Cr 的热轧带钢在精轧区产生的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处的化学成分,根据其中Cr 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缺陷的成因。
并结合宝钢2050mm 热轧机组情况,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措施。
关键词: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缺陷;形成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G 335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96(2002)03-0009-04Formation causes of surface scale of hot rolled strip in f inishing stands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XIA Xian -ping ,SUN Ye -zhong(Baoshan Iron &Steel Co 1,Ltd 1,Shanghai 200941,China )Abstract :The scale defect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on surface quality of hot rolled strip 1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trip whereproduced scale was inspected by electronic probe 1The formation causes of scal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Cr distribution 1At last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2050mm hot rolling mill of Baosteel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scale defect were put forward 1K ey w ords :hot rolled strip ;scale defect ;formation causes ;preventio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01-09-21作者简介:夏先平(1968-),男(汉族),四川人,工程师,硕士。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表面缺陷的产生及对策[我的钢铁] 2009-02-16 07:02:161氧化铁皮分类氧化铁皮是热轧钢带较常见的一种产品质量缺陷,按照生成部位不同一般分为炉生氧化铁皮、粗轧和精轧氧化铁皮和卷取后氧化铁皮和保护渣去除不净铁皮。
2氧化铁皮产生机理氧化铁皮的生成一般是由于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或高温状态下与氧化性气氛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304、Fe203、FeO的一种混合物。
当温度高于700℃时,FeO在最接近钢坯的内层形成,占95%;Fe304在中间层形成,占4%;Fe203在最外层形成,占1%。
3炉生氧化铁皮炉生氧化发生在加热炉内,同化学成分、加热温度、在炉时间、炉内气氛有关。
加热温度越高、在炉时间越长、炉内氧化性气氛越强则越容易生成铁皮。
化学成分中C、Si、Ni、Cu等元素促进氧化铁皮生成,Mn、Al、Cr可以减缓氧化铁皮的生成。
例如:生产中常见的含Si钢、高碳钢和高强钢在钢带通条长度,整个板面均有分布的氧化铁皮,且下表面较上表面重,由于含Si钢中低熔点(1170℃)的化合物FeSi204在氧化铁皮和钢基体之间产生,这种呈楔形的氧化物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保留下来形成棕红色的氧化铁皮。
4轧制过程氧化铁皮粗轧氧化铁皮的清除与粗轧除鳞水压力、水嘴角度、水质、立辊侧压能力等有关,除鳞水压力越高、立辊侧压越大则氧化铁皮除鳞效果越好。
精轧区氧化铁皮分为水系统铁皮和轧辊生成铁皮。
水系统铁皮是指除鳞水、侧喷水、除尘水等压力不足,水嘴角度、高度不正确,或不投入、堵塞,在高温下钢带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生成氧化铁皮不能及时扫射掉由工作辊压入而生成的氧化铁皮。
另外,侧喷水也可以抑制氧化铁皮的生成。
正常生产时,精轧除鳞水、除尘水必须投入使用。
但有时生产薄规格产品时,为了保证板形,降低钢板边部温降,提高轧制稳定性,防止甩尾,往往不投入侧喷水,导致精轧机架内生成的铁皮不能及时被除去,氧化铁皮压入钢板表面。
精轧机组的另一种氧化铁皮缺陷是所谓辊生氧化铁皮,其产生机理见图3。
影响辊生氧化铁皮的主要因素有轧辊材质以及轧辊温度。
轧辊表面与钢板表面接触时,瞬间高温,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而膨胀(一般热轧轧辊接触瞬间温度为600~800℃),呈现较高的压应力;轧件离开轧辊时,轧辊由于冷却水的冷却而急剧降温(精轧机架轧辊温度一般为60~90℃),表面转呈拉应力,如此反复,在轧辊表面易出现疲劳裂纹,造成表面氧化膜破损,破损表面印入钢板表面,形成辊生氧化铁皮缺陷。
一般辊生氧化铁皮发生在精轧前三机架,即F1、F2和F3,主要是由于前三架轧辊表面温度高,导致轧辊表面氧化膜破裂,产生辊生氧化铁皮。
由图4可见,加热温度1230℃,进精轧温度950~1010℃时,即图中阴影为无铁皮区域。
进精轧温度1030~1080℃之间氧化铁皮严重,进精轧温度在950~1030℃之间,没有氧化铁皮或氧化铁皮较轻。
根据各热轧厂设备及所生产钢质不同,进精轧温度控制在950℃生产高强钢或高碳钢时,前三架轧制力过高,可能损坏设备,建议根据轧辊材质不同进精轧温度应控制在950~1030℃,可有效降低上游机架轧辊温度,减少辊生氧化铁皮的发生。
5卷取产生氧化铁皮卷取后氧化铁皮转变速度非常快,钢卷刚刚从卷取机出来时,表面呈现白色粉末状条带分布,宽窄不一,十几分钟后转变成深色氧化铁皮,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同一钢卷出卷取机瞬间和15分钟之后步进梁上表面生成氧化铁皮表面形貌的对比非常明显。
一般情况下由于卷取温度低,生成的铁皮层较薄,同时由于卷取形成的钢带表面张力与铁皮生成时的压应力互相抵消,使得氧化铁皮与钢板表面结合非常致密。
6保护渣卷入形成的表面缺陷保护渣卷入也可以生成氧化铁皮,且很难除去。
图5和图6为短流程生产集装箱钢SPA-H氧化铁皮酸洗前后的照片对比。
由照片5可见,氧化铁皮主要集中在钢带边部呈棕红色,酸洗后钢板表面呈灰色,但钢板边部仍存在条状深灰色。
经扫描电镜分析,深灰色条状物主要成分为K+、Ca2+、Na+,是保护渣的主要成分。
7减少氧化铁皮缺陷的措施(1)通过降低加热温度、减少在炉时间、调节炉内气氛为偏还原性气氛,抑制炉生氧化铁皮生成;(2)可通过提高除鳞水压力,调整优化水嘴高度、角度,提高立辊侧压能力减少粗轧氧化铁皮;(3)降低辊生氧化铁皮措施:采用抗热裂性好的轧辊材质,采用合理的磨削制度,及时彻底地去除轧辊表面残余裂纹;采用润滑轧制,提高轧辊表面质量,降低机架单位轧制力,防止因为单位轧制力过大导致轧辊表面微裂纹扩展而产生辊生氧化铁皮;轧辊冷却水机架入口水量小于出口水量,加大中间机架轧辊冷却水量,保证轧辊迅速冷却;进精轧温度≤1030℃,降低精轧上游机架辊温。
(4)精轧机架侧喷水投入,可减少氧化铁皮压入;(5)提高保护渣质量,减少保护渣卷入,保证钢坯除鳞效果可减少保护渣铁皮(6)优化钢质化学成分,不影响力学性能和其它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C、Si元素含量,提高Mn、A1含量,对热轧厂减少氧化铁皮更为切实有效。
(来源:制钢参考网)氧化铁皮的成因及消除方法顶一下顶的人数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也是氧和铁两种元素的扩散过程,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
外层氧的浓度大,铁的浓度小,生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内层铁的浓度大,而氧的浓度小,生成氧的低价氧化物。
所以氧化铁皮的结构是分层的。
一般氧化铁皮的层次有三层:最外一层为Fe2O3 ,约占整个氧化铁皮厚度的10%,其性质是:细腻有光泽、松脆、易脱落;并且有阻止内部继续剧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层是Fe2O3和FeO的混合体,通常写成Fe3O4,约占全部厚度的50%;与金属本体相连的第三层是FeO,约占氧化铁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质发粘,粘到钢料上不易除掉。
氧化铁皮的厚度可利用一下关系式计算:(3-6)式中:a—钢的表面烧损量,kg/m2;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三次氧化铁皮和红色氧化铁皮。
3.2.1一次氧化铁皮钢在热轧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热和保温。
在此温度下,钢表面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3mm厚的一次鳞以及由粗轧侧压不充分、除鳞不彻底所致。
该一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一次鳞的内部存在有较大的空穴,一次氧化铁皮为灰黑色鳞层,呈片状覆盖在钢板表面。
鳞层主要成分由磁铁矿(Fe3O4)组成。
3.2.2二次氧化铁皮热轧钢坯从加热炉出来后,经高压水除去一次鳞后,即表面氧化铁皮脱落,进行粗轧。
在短时间的粗轧过程中钢坯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钢坯表面产生了二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二次鳞受水平轧制的影响厚度较薄,钢坯与鳞的界面应力小,所以剥离性差。
如果喷射高压水不能完全除去二次鳞,鳞残留在钢板表面的情况下进行精轧,产品表面就会出现缺陷。
二次氧化铁皮为红色鳞层,呈明显的长条、压入状,沿轧制方向带状分布,鳞层主要成分由方铁矿(FeO)、赤铁矿(Fe2O3)等微粒组成。
3.2.3三次氧化铁皮热轧精轧过程中,带钢进入每架轧机时都将产生表面氧化铁皮层。
轧制后通过最终的除鳞或在每架轧机之间时还将再次产生氧化铁皮。
因此,轧辊作用下的带钢表面条件将取决于进入各架轧机前形成的氧化铁皮的数量和特性。
这时的氧化铁皮称为三次氧化铁皮,因为它是在除鳞之后。
进入精轧机之前形成的。
三次氧化铁皮缺陷肉眼可见:黑褐色、小舟状。
相对密集、细小、散沙状地分布在缺陷带钢表面,细摸有手感,酸洗后在带钢表面缺陷处留下深浅不一的针孔状小麻坑,它们在正常热轧带钢的表面上是看不见的。
在低倍金相显微镜下,缺陷带钢和正常带钢表面的观察结果如图3-4和图3-5所示:图3-4带钢表而氧化铁皮缺陷形貌图3-5正常带钢表而的形貌3.2.4红色氧化铁皮红色氧化铁皮仅发生在高硅含量等特定的钢种上,主要由于在钢坯加热过程中,表面氧化物与基体金属强烈啮合所致。
无明显深度,呈不规则片状。
红色氧化铁皮分两种:一种在板宽方向非均匀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间,偏向操作侧,红色与兰色处有明显水印,在钢板长度方向上也不均匀,个别部位稍轻些。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较厚,矫直时可崩起,可用高压风吹去,残余红色很易擦下色,此红色氧化铁皮称红锈较贴切。
另一种红色氧化铁皮沿板宽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靠边部100mm内稍重些,卷外部比内部重些。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较薄,不易擦下色,钢板越厚红色越重。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其他一些钢种也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唐山金泉冶金能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可提供去处氧化铁皮的技术和设备。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通过分析氧化铁皮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结合宝钢集团梅山钢铁公司热轧板厂带钢氧化铁皮的现状,对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带钢氧化铁皮质量缺陷的对策。
关键词: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措施随着钢坯表面温度、加热和冷却制度、周围介质含氧量等因素的不同,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分与结构也因之而异。
热轧时压入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在带钢表面留下深浅不一的麻坑,尤其是一次氧化铁皮的压入,酸洗后在粗糙的坑底常伴有未洗净的氧化铁皮颗粒,严重影响冷轧板的表面质量。
1 氧化铁皮概述1.1 氧化铁皮的形成高温下带钢表面首先形成的氧化物可能是致密的Fe3O4,也可能是疏松的FeO。
若是前者,氧化铁皮的进一步生成靠氧和铁离子的扩散来进行;若是后者,空气中的氧可通过多孔、疏松的氧化铁皮与铁反应,使氧化铁皮加厚和致密化。
当温度低于570℃时氧化铁皮基本停止形成。
1.2氧化铁皮的组成和结构铁的氧化过程是:Fe—FeO(含氧量23.26%)一+Fe3O4(含氧量27.64%)一Fe2O3(含氧量30.04%)。
铁氧系的热力分析证明,在氧化过程中产生许多独立相:铁内氧化物固溶体、富氏体(接近FeO的相)、Fe3O4、Fe2O3及氧化物固溶体。
典型的氧化铁皮结构如图1所示。
图中三者的组成比例约为:1 % Fe2O3。
、4%Fe3O4、95%FeO。
热轧终轧温度一般为870℃左右,随后是快速冷却,因此氧化铁皮一般由3层结构组成:最下层的富氏体(FeO和Fe3O4固溶体)、中间层的Fe3O4和最上层的Fe2O3。
氧化铁皮厚度及结构的影响因素有:(1)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
温度越高,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越厚,且氧化铁皮中难溶的Fe2O3及Fe3O4。
含量越高。
(2)带钢规格。
带钢越厚,表面氧化铁皮越厚。
窄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为典型的3层结构,宽带钢大多为一层Fe3O4,有时也会在Fe3O4层中夹杂着明显的FeO 变态层。
(3)氧化铁皮在钢卷中的位置。
由于带钢头、尾及边部在冷却时与空气接触多,因而氧化铁皮结构中Fe2O3及Fe3O4含量相对较高。
(4)冷却方式。
带钢冷却速度越慢,生成的氧化铁皮越厚,且氧化铁皮中难熔的Fe2O3及Fe3O4含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