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脸谱
- 格式:docx
- 大小:11.61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剖析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它通过面具的形式来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脸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代表了角色的身份与性格,还能够传递情感和表现故事情节。
下面将以京剧脸谱为主题,对脸谱的剖析进行详细介绍。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最早是用于民间的舞蹈和各种戏曲表演。
后来,随着京剧的诞生和发展,脸谱首次被引入到舞台上,成为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脸谱的形状和颜色多种多样,每个脸谱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青面脸谱,代表着勇猛刚烈的角色,如关羽、霍去病等。
青面脸谱以红、白、黑作为基调,寓意着忠诚、憨厚和威严。
青面脸谱通常镶嵌着金色或银色的饰品,使人物更加华丽。
这种脸谱经常出现在战争场景或重要角色身上,通过其外观来强调其勇猛无畏的形象。
其次是红面脸谱,代表着正义与忠诚,如关公、花木兰等。
红面脸谱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忠诚、勇敢和热情。
红面脸谱的形象通常呈现肌肉发达、棱角分明的特点,给人一种刚毅有力的感觉。
红面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忠厚正直、义薄云天,经常出现在反派角色或重要人物中。
第三是黑色脸谱,代表着阴险和狡诈,如草地伦、宋江等。
黑色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着阴柔、狡诈和聪明。
黑色脸谱的外貌通常呈现瘦削、脸部线条深邃的特点,给人一种阴森和不易捉摸的感觉。
黑色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反派人物,善于策划和阴谋诡计,经常出现在阴谋与反抗的故事情节中。
另外还有白色脸谱,代表着纯洁和善良,如曹操、赵匡胤等。
白色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着纯洁、雅致和善良。
白色脸谱的外貌通常呈现柔和、温顺的特点,给人一种温暖和善的感觉。
白色脸谱的人物性格多为智勇双全、善良正直的人物,经常出现在国家领袖或勇士角色中。
除了这些主要的脸谱类型外,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脸谱形象,如黄色脸谱代表疯狂和狂妄的角色,蓝色脸谱代表悲剧人物或梦幻般的角色等。
每个脸谱都有其独特的外观和象征意义,它们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元素,将人物形象完整地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化⼿抄报资料:脸谱的介绍 脸谱的介绍 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性,如:“三国戏”⾥的关⽻、《斩经堂》⾥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假好⼈。
关⽻(红整脸) ⿊⾊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笑,如“包公戏”⾥的包拯;⼜象征威武有⼒、粗鲁豪爽,如:“三国戏”⾥的张飞,“⽔浒戏”⾥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其他:表⽰阴阳中的阴,⽤于⿁魂。
肤⾊较⿊或⾯貌丑陋。
张飞(⿊⼗字门蝴蝶脸) ⽩⾊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曹操(⽩整脸) 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的窦尔墩。
窦尔墩(蓝花三块⽡脸) 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其他:⾯⾊不好,丑陋。
张郃(紫三块⽡脸) ⾦⾊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类⾓⾊。
如:《闹天宫》⾥的如来佛、⼆郎神。
⼤鹏(⾦⾊象形脸) 绿⾊脸勇猛,莽撞。
如:《⽩⽔滩》⾥的徐世英 其他:绿林好汉。
黄⾊:⼀般表现性格猛烈。
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和粉红⾊:表现⽐较正直的⽼⼈。
⾦、银⾊:⽤于佛祖和神仙⼀类⼈物,如如来佛、⼆郎神。
有时也⽤于⼀些⽐较有法⼒的精怪。
净⾓紫⾊脸:紫⾊介于⿊红两⾊之间,刚正威严的⼈物和忠义厚道的⼈物常⽤紫⾊脸。
如《鱼肠剑》中的专诸,《武科场》中的常遇春,《⼤保国》中的徐延昭,有些⼈物在⼩说或者民间⼝头⽂学中描述为紫脸膛,因⽽使⽤紫⾊脸,如《恶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贤镇》中的费德功,《战长沙》中的魏延。
有的⼈物⽤紫⾊脸是为了与同台的其他⾓⾊区别,如《百寿图》中的北⽃星是相对于⽼⽣的南⽃星,显得威武,⽽《柴桑⼝》中的庞统⽤紫⾊脸膛是表⽰其相貌丑陋。
净⾓粉红脸:粉红⾊脸⼀般象征年迈的红脸⼈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等。
净⾓绿⾊脸:绿⾊脸⼀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脸有相近之⽤意,有些占⼭为王的草寇类⼈物使⽤绿⾊脸。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魅力。
脸谱是京剧角色化妆的一种形式,通过精心绘制的面具,传递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情感体验。
下面将对京剧脸谱的赏析进行详细阐述。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脸谱的使用具有严格的规定和传统,不同的脸谱色彩和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
脸谱一般分为常见的13个类别,如红脸、黑脸、花脸、老脸等,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红色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忠诚和猛烈的性格。
这类脸谱大胆张扬,线条粗犷,色彩鲜明,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常见的红脸有关羽、张飞等,他们形象高大威猛,刀枪不入,代表了中国古代英雄的形象。
其次是黑色脸谱,代表阴险狡诈、奸诈狡猾的角色。
黑脸线条细腻,色彩也较为深沉,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代表性的黑脸角色有西门庆、王熙凤等,他们通常是酷狠无情的反派角色。
花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为多样化和精细的一类。
花脸代表多种性格特点,如忍辱负重、聪明才智、娇弱温柔等。
花脸的线条婉约柔美,色彩绚丽多样,非常考验化装师的技艺。
代表性的花脸角色有王宝钏、薛宝钗等,她们娇艳美丽,深受观众喜爱。
此外,老脸和丑脸也是京剧脸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脸代表沧桑老练的角色,常常扮演睿智老成的长者。
丑脸则代表滑稽可笑的形象,经常用来营造喜剧效果。
这些角色形象多样,给观众带来欢笑和感动。
无论是哪一种脸谱,都是由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精益求精的化妆技艺展现出来的。
脸谱的绘制需要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每一笔都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演员的情感和表演也需要与脸谱相得益彰,通过面具来传递出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
京剧脸谱的赏析需要观众对角色的了解和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通过脸谱的线条、色彩和表情,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情感变化。
同时,脸谱也是京剧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传统。
脸谱算不算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脸谱艺术是其中一个独特的元素。
脸谱,又称面具,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通过不同的颜色、图案和造型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脸谱在中国戏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表演艺术。
脸谱的颜色和图案都有着深刻的含义,比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坚毅,白色代表奸诈等等。
演员通过不同的脸谱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命运,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脸谱艺术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脸谱不仅仅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中的重要元素。
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神灵和命运的崇敬和畏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信仰和仪式。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脸谱艺术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人更加倾向于追求新奇和时尚,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脸谱艺术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认为是过时和无趣的东西。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脸谱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传统。
脸谱艺术代表着中国人对于性格和命运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贵遗产。
因此,脸谱艺术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脸谱艺术,让它继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京剧脸谱简介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京剧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演员在表演时所使用的面具。
它以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纹饰,表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特征。
京剧脸谱可以分为青、白、红、黑、黄、花和杂七类。
青脸谱代表勇猛刚毅、正直忠诚的角色,通常扮演武将、英雄人物。
白脸谱代表阴险奸诈、狡猾狠辣的角色,通常扮演奸臣、反派角色。
红脸谱代表忠义正直、机智聪明的角色,通常扮演忠臣、善良的人物。
黑脸谱代表粗豪暴烈、莽撞直率的角色,通常扮演粗人、热血男儿。
黄脸谱代表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的角色,通常扮演智勇双全的人物。
花脸谱以花瓣或花纹作为特点,代表花旦和妇女角色。
杂七脸谱是指没有明确色彩分类的脸谱,通常用于次要角色或特殊角色的扮演。
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纹饰不仅体现了角色的特点,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演员通过戴上脸谱,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让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同时,京剧脸谱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标志,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工艺品和装饰品中。
”脸谱”是什么意思?脸谱,又称面具,在中国戏曲中是演员们表演角色时戴在面部的装饰品,它不仅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脸谱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戏曲艺术的象征。
那么,脸谱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起源、种类、象征意义又是如何呢?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起源与演变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仪式中。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脸谱最早形成于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认为通过戴上脸谱可以与神灵沟通,引起特殊的气氛和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谱逐渐被传入戏曲表演中,成为戏曲艺术独有的符号。
二、种类与特点1. 形式多样:脸谱的形状和颜色各异,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和身份来设计。
常见的脸谱有红脸、黑脸、白脸、青脸等。
红脸通常代表英勇善战,黑脸则表现出狠毒凶残,白脸则代表正直威严,青脸则常扮演粗俗憨厚的角色。
2. 寓意深远:脸谱的形象不仅仅是演员扮相的象征,更寄托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代表豪杰、忠诚和正义,黑色象征邪恶、狡诈和暴力,白色意味着纯洁、高贵和圣洁等。
3. 精心制作:脸谱制作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艺术处理。
演员必须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脸谱,并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将其制作出来。
脸谱的制作工艺传承千年,技艺独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精通。
三、象征意义1. 角色身份的象征:脸谱不仅能展示角色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更能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差异来呈现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观众能够迅速辨识角色,并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2. 情感与神韵的表达:脸谱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的精准表达,能够将角色的情感与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通过脸谱的装扮和神态来传达角色的内心感受,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传情和情绪的起伏。
3.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在戏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不仅是演员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与展示。
为什么戏曲演员要画脸谱?中国传统戏剧演员为了突出角色,需要画脸谱,以此来强调的并衬托角色的形象。
画脸谱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成为艺术形式因而受到社会的热烈认同。
一、脸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1、脸谱体现了一种神秘和传承:戏曲演员追求神秘感,画出脸谱,保护艺术传承,特别是表达佛教人文思想,铭记传统文化。
2、脸谱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基础: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戏曲服饰文化尤其是面具部分备受关注。
脸谱描绘丰富魅惑的内容,突出表演者和角色,表达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把文化内涵传承。
3、脸谱体现了华夏文化精髓:脸谱概念结合竹、木、金、玉、骨等自然材料制作而成,神秘而厚重,是表演艺术演绎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传承华夏文化精髓。
二、脸谱表现传统艺术法则:1、脸谱的形成,体现了形象的客观性:演员靠着脸谱的结构,完全超越现实,面具的形象比模特的模仿要来得更加真实,真实性和魅力更为突出,所以在演出中表现得更加华丽壮观。
2、脸谱体现变化:依据角色和脸谱的相应性,演出者可以百变的去发挥,体现了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以及人文的价值观以及思考,完美的体现出艺术的多样性,也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形式上的体现。
3、脸谱的细微处理,让艺术更添精致:细节的处理,脸谱的细腻,似乎都变得可爱且诱人,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细节处理,这也正是传统戏曲表演神韵延伸所体现出来的。
三、脸谱演绎传统文化情怀:1、表现深厚文化情怀:脸谱发掘演出者内在天性,是发挥潜力、个性及技艺的凝聚黏着,脸谱的表现释放出演出者特有的魅力及文化情怀,让演出中更加收人入味。
2、脸谱让演出更加精彩:脸谱变化,加上节奏、变换和特定动作,让演出更具有活力,能够把角色变化更加华丽。
脸谱的演绎,把传统文化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3、脸谱能突出角色形象:通过脸谱可以突出角色的风范,传播出浓郁、恰到好处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精致的脸谱,能够突出角色的气质情绪的变化,把面具表演的文化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戏曲脸谱化妆一、定义:脸谱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
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二、主要特点:1、美与丑的矛盾统一;2、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3、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4、京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变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
三、发展历史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1、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兴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
2、到宋朝时期,涂面化妆便逐步形成洁面与花面(素脸与花脸)两种基本类型。
3、到元代的杂剧戏,剧中人物已有了一定的分工,净、丑已从简单色彩的涂抹发展到对比强烈的色彩,为后来的戏曲脸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到明清戏曲中的脸谱,各种格式都有一定的规矩。
总的看来与京剧脸谱已经很相似了。
5、5、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程式。
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
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
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
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
6、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戏曲脸谱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脸谱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脸谱一、中国戏曲脸谱概说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
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视和突出的重点。
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
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脸谱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脸谱与戏曲人物角色的关系如何是不是戏曲中的每个人物都需要勾画脸谱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
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
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
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
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
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
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
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京剧脸谱讲解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化妆艺术,是京剧中演员面部化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脸谱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代表了角色的性格、品质、身份等。
1. 红色脸谱:红色在京剧脸谱中象征忠勇侠义,如关羽、张飞等人物的脸谱都是红色。
这种颜色的脸谱也用于表现英勇无畏、刚正不阿的角色。
2. 黑色脸谱:黑色代表正直、严肃、威武,如包拯、李逵等人物的脸谱就是黑色。
此外,黑色还常用来表现粗犷豪放、刚强剽悍的人物形象。
3. 白色脸谱:白色象征阴险狡猾或者冷酷无情,如曹操、秦桧等人物的脸谱就是白色。
但也有例外,如孙悟空的脸谱虽然是白色,却代表着机智勇敢。
4. 蓝色脸谱:蓝色代表刚强、勇敢,如窦尔敦的脸谱就是蓝色。
此外,蓝色也常用于表现性格直爽、坦率真诚的人物。
5. 绿色脸谱:绿色通常用来表现草莽英雄或者绿林好汉,如杨志的脸谱就是绿色。
6. 黄色脸谱:黄色象征凶猛残暴,如宇文成都的脸谱就是黄色。
7. 金色脸谱:金色脸谱一般用于神、鬼、佛、仙等超凡脱俗的人物,以示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每种颜色的脸谱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们通过夸张的色彩和线条,生动地展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使得观众能够一眼就识别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谢谢大家。
二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京剧脸谱展示会,我将带您们领略一下这门中华国粹的独特魅力。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中一种特有的化妆方式。
它通过颜色、线条和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命运。
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脸谱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红脸。
红色在脸谱中代表忠勇、正义。
例如关羽的脸谱就是红色的,象征着他的忠诚勇敢,是正直的象征。
红脸的面部图案通常简单明快,给人以豪放大气的感觉。
接着我们看白脸,白色在脸谱中往往代表着阴险狡诈或文弱病态。
例如曹操的脸谱就是白色的,表示他多疑狡猾。
而唐明皇的脸谱也是白色,但这个白色代表了其内心的哀愁和无奈,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真是数不胜数。
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其中之一--京剧脸谱。
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粹。
京剧舞台上数不清的花脸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
脸谱看起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
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京剧不是没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而是按角色的分类来进行,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黑脸表示豪爽、刚正不阿;紫色表示忠厚老师;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训;白色表示奸诈多疑;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如果你有兴趣,听一听《唱脸谱》这首歌,也会有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