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脱硝技术工艺及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5
锅炉脱硫脱硝的原理锅炉脱硫脱硝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燃煤锅炉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脱硫原理燃煤锅炉中的燃料中含有的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脱硫的原理是通过将二氧化硫与一定的化学试剂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脱硫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钠,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干法脱硫则是通过将烟气与一定的干燥吸附剂接触,使其吸附二氧化硫,然后再通过加热或水蒸气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
2. 脱硝原理燃煤锅炉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它们在燃烧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脱硝的原理是通过将二氧化氮与一定的还原剂反应,将其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常用的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两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氨水或尿素溶液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则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碳氢化合物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以上就是锅炉脱硫脱硝的主要原理内容。
通过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将燃煤锅炉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锅炉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脱硝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脱硫脱硝效果。
锅炉脱硫脱硝原理
锅炉脱硫的原理是通过添加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或硫酸钠(Na2SO4)等固体废物,阻止其进入大气中。
常用的脱硫剂有石灰石(CaCO3)、石膏(CaSO4•2H2O)等。
脱硝的原理是通过加入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N2)和水蒸气
(H2O)。
这个过程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脱硫和脱硝一般都在锅炉的烟气净化系统中进行。
脱硫装置常用的有湿法烟气脱硫和半干法脱硫。
湿法烟气脱硫主要通过喷淋鼓风或喷淋旋流器,在脱硫剂和烟气中进行充分接触,液相吸收二氧化硫。
而半干法脱硫主要依靠脱硫剂的颗粒直接与烟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等固体物质。
脱硝装置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和吸收式脱硝等。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依靠金属催化剂(如钒、钛、银等催化剂)在高温下促进氨水与氮氧化物的反应。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则利用金属催化剂催化氨水的氧化分解生成氨气作为还原剂,再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
吸收式脱硝则利用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附件二、锅炉烟气SCR脱硝一、SCR工艺原理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除的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脱氮工艺的主流。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利用氨(NH3)对NO X的还原功能,使用氨气(NH3)作为还原剂,将一定浓度的氨气通过氨注入装置(AIG)喷入温度为280℃-420℃的烟气中,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NH3)将烟气中的NO和NO2还原成无公害的氮气(N2)和水(H2O),“选择性”的意思是指氨有选择的进行还原反应,在这里只选择NO X还原。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4NO+4NH3+O2→4N2+6H2O2NO2+4NH3+O2→3N2+6H2O6NO2+8NH3→7N2+12H2O副反应主要有:2SO2+O2→2SO3催化剂是整个SCR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催化剂的设计和选择是由烟气条件、组分来确定的,影响其设计的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是NO X 脱除率、NH3的逃逸率和催化剂体积。
脱硝反应是在反应器内进行的,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
反应器内装有催化剂层,进口烟道内装有氨注入装置和导流板,为防止催化剂被烟尘堵塞,每层催化剂上方布置了吹灰器。
二、脱硝性能要求及工艺参数1、性能要求采用SCR脱硝技术时,脱硝工程应达到下列性能指标:NO X排放浓度控制到200mg/Nm3以下,总体脱硝效率约80%;氨逃逸浓度不大于3uL/L;SO2/SO3转化率小于1.0%;2、工艺参数脱硝工艺的设计参数见表液氨缓冲槽SCR工艺流程图3、高灰型SCR脱硝系统采用高灰型SCR工艺时,250~390℃的烟气自锅炉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引入,进入SCR脱硝装置入口上升烟道,经氨喷射系统喷入烟道的NH3与烟气混合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 X还原成N2和H2O,脱硝后的干净烟气离开SCR装置,进入空气预热器,回到锅炉尾部烟道。
高灰型SCR脱硝系统包括烟道接口、烟道、挡板、膨胀节、氨气制备与供应、氨喷射器、导流与整流、反应器壳体、催化剂、吹灰器、稀释风机、在线分析仪表及控制系统等部件,归纳起来可分为催化剂系统、反应器系统、氨供应与喷射系统及电气热控系统等几个部分。
锅炉炉内脱硝工艺1.引言1.1 概述锅炉炉内脱硝工艺是一种通过在锅炉炉膛内进行化学反应来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减少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锅炉炉内脱硝工艺通过在燃烧室内注入适当的脱硝剂,与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效果明显、脱硝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大型锅炉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锅炉炉内脱硝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脱硝剂和控制脱硝剂的投放量是关键的技术难点,需要根据锅炉的具体燃烧特性和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进行研究和调整。
其次,在工程应用中需要考虑到脱硝过程对锅炉燃烧和热能利用的影响,避免引入额外的能耗。
为了进一步推动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脱硝催化剂的研究,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拓宽脱硝剂的选择范围,探索新的脱硝剂和工艺,以适应不同类型锅炉的需求。
综上所述,锅炉炉内脱硝工艺是一种有效降低锅炉燃烧排放氮氧化物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促进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发展,并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介绍文章的主要部分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根据题目大纲,可以编写如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介绍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将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对锅炉炉内脱硝工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部分将包括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要点1和要点2两个小节。
在这两个小节中,将详细介绍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包括相关的理论原理、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内容。
结论部分由总结和展望两个小节组成。
在总结中,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强调锅炉炉内脱硝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SNCR工艺原理是通过燃烧室内的高温和氧化氮产生的氮氧化物(NOx)与添加的尿素或氨水在高温下发生非催化还原反应,使其转化为氮气和水,并降低烟气中的NOx排放。
SNCR适用于大部分工业锅炉和燃煤电厂,是一种较为经济、简单的烟气脱硝技术。
SNCR烟气脱硝方案主要包括尿素/氨水注射系统、煤粉输送系统、烟气分布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尿素/氨水注射系统是SNCR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尿素/氨水储罐、针型喷嘴、注射管道和控制阀组成。
尿素/氨水储罐用于储存尿素或氨水溶液,针型喷嘴则负责将尿素/氨水注入燃烧室或烟道中。
注射管道将尿素/氨水从储罐输送至喷嘴,并通过控制阀来控制喷嘴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煤粉输送系统用于将燃料煤粉输送至锅炉燃烧室中与烟气混合燃烧,保证燃烧室内的高温和足够的氧气供给,以促进SNCR反应的进行。
烟气分布系统主要包括进口烟气温度探头、烟气均匀分布管道和喷射孔。
进口烟气温度探头用于测量烟气进口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烟气均匀分布管道将烟气均匀分布至喷射孔,保证SNCR反应在整个燃烧室内均匀进行。
控制系统是SNCR方案的关键部分,通过监测烟气进口温度、氨水注射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等参数,实时调节注射量和注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脱硝效果。
控制系统还可以与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自动调节和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锅炉类型、燃料特性和脱硝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准确的控制和优化的操作,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硝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SNCR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和副产物,以及涉及到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简述scr和sncr工艺脱硝原理
SCR 和 SNCR 是两种常见的脱硝技术,其中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使用催化剂,在高温下将 NOx 转化为 N2 和水,而 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则使用氨基还原剂,在低温下将 NOx 还原为 N2。
SNCR 技术主要使用氨水作为还原剂,在锅炉炉膛或旋风分离筒入口适当位置喷入氨基还原剂,将 NOx 还原为 N2。
反应温度窗口在 800 度到 1100 度左右,且在烟道内停留时间长,反应充分。
SNCR 技术的优势在于反应温度较低,减少了催化剂的消耗和失效,同时也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
SCR 技术则使用催化剂,在高温下将 NOx 转化为 N2 和水。
SCR 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提高了脱硝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能源和成本来制备和运输催化剂。
两种脱硝技术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具体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考虑。
此外,除了脱硝技术外,还有其他联合燃烧和烟气处理技术可以协同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锅炉scr脱硝原理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是一种常用的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它利用催化剂和氨水 (或尿素溶液)来减少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以下是SCR脱硝的基本原理:
1.催化剂选择:SCR脱硝通常使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常见的催化剂材料包括钒钛催化剂 (V2O5/TiO2)和铜铝催化剂 (CuO/Al2O3)。
这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可以促进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2.氨水或尿素注入:在SCR脱硝过程中,氨水 (NH3)或尿素溶液 (CH4N2O)被注入到烟气中。
氨水或尿素溶液通过氨水喷嘴或尿素喷射装置均匀地喷入烟气通道中,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3.氮氧化物还原反应:氨水 (或尿素溶液)中的氨气 (NH3)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催化还原反应。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 (N2)和水 (H2O)。
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4NH3 + 4NO + O2→ 4N2 + 6H2O
4.催化剂活性维护:SCR脱硝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可能受到灰尘、硫酸盐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因此,周期性的催化剂清洗和维护是必要的,以保持SCR系统的高效运行。
通过SCR脱硝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工业锅炉和其他需要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设施。
1/ 1。
脱硝原理简介由于炉内低氮燃烧技术的局限性, 对于燃煤锅炉,采用改进燃烧技术可以达到一定的除NO x 效果,但脱除率一般不超过60%。
使得NO x 的排放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为了进一步降低NO X 的排放,必须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
目前通行的烟气脱硝工艺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3 类。
其中干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电子束联合脱硫脱硝法;半干法有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湿法有臭氧氧化吸收法等。
就目前而言,干法脱硝占主流地位。
其原因是:NOx 与SO 2相比,缺乏化学活性,难以被水溶液吸收;NOx 经还原后成为无毒的N 2 和O 2,脱硝的副产品便于处理;NH 3 对烟气中的NO 可选择性吸收,是良好的还原剂。
湿法与干法相比,主要缺点是装置复杂且庞大;排水要处理,内衬材料腐蚀,副产品处理较难,电耗大(特别是臭氧法)。
一、我公司所用脱硝系统简介目前安装的脱硝系统为东锅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环保工程分公司的产品。
设计烟气量为2×1717904m 3/H,SCR安装方式为高含尘烟气段布置,采用触媒为蜂窝式。
采用德国鲁奇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LEE)的SCR技术。
二、SCR 法原理简介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是用氨催化还原促使烟气中NOx大幅度净化的方法(通常在低NOx燃烧技术基础上的后处理),以满足日趋严格的NOx排放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
SCR的发明权属于美国,而日本率先于20世纪70年代实现其商业化应用,目前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日本有93%以上的废气脱硝采用SCR,运行装置超过300套。
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该技术,并规定发电量50 MW以上的电厂都得配备SCR装置。
台湾有100套以上的SCR装置在运行,它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优点。
锅炉脱硝原理锅炉脱硝是一项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对于减少空气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锅炉脱硝常用的技术有脱硝剂法和脱硝剂释放法。
脱硝剂法脱硝剂法是一种把锅炉烟气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二氧化硫和水的技术,包括碱物质法、碱金属法和活性碳法。
碱物质法的脱硝原理是:将硝酸盐与强碱反应,将硝酸根转为二氧化硫,反应温度一般在600-700摄氏度,反应最后产物是硫酸盐、氢氧化钠和水,可以实现脱硝和脱硫的效果。
碱金属法是用金属碱(如钠和钾),将烟气中的硝酸盐与金属碱反应,将硝酸根转变成硫酸根,反应温度一般在650-850摄氏度,实现脱硝和脱硫的效果。
活性碳法是使用含有硫酸钠的活性碳催化剂,将硝酸根迅速转化为硫酸根,可以大大减少反应温度,反应一般在400-450摄氏度,可以实现脱硝和微量脱硫的效果,但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有限。
脱硝剂释放法脱硝剂发射是一种将硝酸根迅速转化为硫酸根,从而实现脱硝效果的技术,主要有硝酸根还原法和氧化法。
硝酸根还原法是将硝酸根在锅炉烟气中迅速和降低温度的一种催化剂反应,释放出硫酸根,起到脱硝的作用。
氧化法是使用锅炉烟气中的氧气和高温的硝酸根反应,释放出硫酸根,起到脱硝的作用。
除了以上技术外,还有其他的脱硝技术,如NO X化催化剂法、转化法、离子交换法等等。
它们都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或转化技术,迅速将硝酸根转变成硫酸根,从而脱硝的技术。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脱硝剂法和脱硝剂释放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锅炉脱硝技术。
两者都有自身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总之,锅炉脱硝是一项重要的排放控制技术,目前主要技术有脱硝剂法和脱硝剂释放法,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各自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锅炉脱硝的原理
锅炉脱硝是一种将燃煤锅炉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蒸气(H2O)的技术。
主要原理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
SCR脱硝是通过在锅炉尾部的催化剂上进行反应实现的。
首先,锅炉的排烟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会被引导到SCR反应器中。
在SCR反应器中,氨水(NH3)或尿素(NH2CONH2)被喷洒到催化剂上,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氧化物与氨水或尿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因为NH3与NOx之间的化学反应是高度选择性的,所以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
SNCR脱硝则是通过非选择性的方式实现的。
在SNCR中,氨水或尿素溶液被喷入燃料燃烧区域或锅炉尾部烟道中。
在高温下,氨水或尿素分解,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这种非选择性的反应可以将大部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总的来说,锅炉脱硝主要通过氨水或尿素与氮氧化物的反应来降低NOx的排放。
SCR脱硝是一种选择性的催化还原过程,而SNCR脱硝则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反应过程。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含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锅炉脱硝技术工艺及原理(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SNCR 脱硝工艺及原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以下简写为SNCR )脱除NOx 技术是把含有NHx 基的还原剂(如氨气、氨水或者尿素等)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100℃的区域,该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 3和其它副产物,随后NH 3与烟气中的NOx 进行SNCR 反应而生成N 2。
采用NH 3作为还原剂,在温度为900℃~1100℃的范围内,还原NOx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为:O H N O NO NH 22236444+−→−++ ①O H N O NO NH 222236324+−→−++ ②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还原NOx 的主要化学反应为:()O H CO N O NO CO NH 222222242322++−→−++ ③()O H CO N O NO CO NH 22222242442++−→−++ ④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副反应,副反应主要的产物为N 2O ,N 2O 是一种温室气体,同时它对臭氧层也能起到破坏的作用。
以尿素为还原剂时,最佳操作温度范围为900~1150℃。
NH 3—SNCR 系统中,还原NOx 的反应对于温度条件非常敏感,炉膛上喷入点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温度窗口的选择,是SNCR 还原NOx 效率高低的关键。
一般认为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930℃~1090℃,并随反应器类型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当反应温度低于温度窗口时,由于停留时间的限制,往往使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较低反应不够彻底,从而造成NOx 的还原率较低,同时未参与反应的NH 3增加,过量的氨气会溢出而形成硫酸铵,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堵塞,并有腐蚀危险。
而当反应温度高于温度窗口时,NH 3的氧化反应开始起主导作用:O H NO O NH 2236454+−→−+ ⑤从而,NH 3的作用成为氧化并生成NO ,而不是还原NOx 为N 2。
SNCR脱硝工艺介绍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一项关键任务。
SNCR 脱硝工艺作为一种有效的脱硝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SNCR 脱硝工艺。
SNCR 脱硝工艺,全称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工艺,是一种不需要催化剂的脱硝方法。
其原理主要是将含有氨基的还原剂,如氨水或尿素溶液,喷入到锅炉炉膛或烟道的合适温度区域(通常在 850℃ 1100℃之间),在高温条件下,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氨气(NH₃),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N₂)和水(H₂O),从而达到脱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SNCR 脱硝工艺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首先,它的系统相对简单,投资成本较低。
与需要昂贵催化剂的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相比,SNCR 不需要安装和维护催化剂系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初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其次,SNCR 脱硝工艺的建设周期短,可以较快地投入运行,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此外,SNCR 工艺对锅炉的运行影响较小,不会对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热效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然而,SNCR 脱硝工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脱硝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在 30% 70%之间,难以达到非常高的脱硝要求。
同时,SNCR 工艺对反应温度窗口的要求较为严格,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还原剂无法充分反应,从而影响脱硝效果。
另外,还原剂的喷射均匀性和穿透性也会对脱硝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喷射不均匀或穿透不足,可能会导致局部氮氧化物排放超标。
为了实现良好的 SNCR 脱硝效果,需要对多个关键因素进行精确控制。
首先是还原剂的选择和制备。
常用的还原剂有氨水和尿素溶液。
氨水具有反应活性高的优点,但储存和运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尿素溶液则相对安全,但反应活性稍低,需要更高的温度条件才能有效分解。
锅炉脱硝什么原理
锅炉脱硝是一种用于减少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NOx)含量的技术。
脱硝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这种方法将脱硝催化剂引入锅炉烟道系统中,然后通过冷凝水、脱硝剂等进行喷射,使烟气中的NOx与氨气(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在催化
剂的作用下,NOx被还原为氮气(N2)和水(H2O)。
2.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烟气管道
中注入相应的脱硝剂(如尿素或氨水),在高温下使脱硝剂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将其还原为N2和H2O。
3. 浓缩少氧燃烧(LNB):这种方法通过减少燃烧空气的供应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通过调整燃烧空气的供应量,使燃烧过程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从而降低NOx的生成量。
4. 燃烧排放物再循环(FGR):这种方法是通过将部分烟气回收并循环引入燃烧区,使其冷却和稀释燃烧区的温度和氧浓度,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的脱硝技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锅炉脱硫脱硝的原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
锅炉作为重要的能源转化设备,其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研究和应用锅炉脱硫脱硝技术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锅炉脱硫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去除燃料中的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锅炉脱硝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去除燃料中的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下面将分别介绍锅炉脱硫和锅炉脱硝的原理。
一、锅炉脱硫原理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主要来自于燃料中的硫化物。
为了减少硫的排放,可以通过燃料改造、燃烧改造和烟气脱硫等方法实现脱硫目的。
1. 燃料改造:采用低硫煤或无硫煤作为燃料,可以降低燃料中硫的含量,从而减少硫的排放。
2. 燃烧改造: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粉中硫的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过程,从而减少硫的排放。
3. 烟气脱硫:将燃烧后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捕集并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法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酸,然后将其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收剂有石灰石、石膏等。
湿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硫酸盐可以循环利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吸收剂消耗大、设备体积大等问题。
干法脱硫是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干法脱硫剂接触,利用化学反应使二氧化硫转化为其它物质,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干法脱硫剂有活性炭、硝酸铵等。
干法脱硫具有结构简单、设备体积小等优点,但脱硫效率相对较低。
二、锅炉脱硝原理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氮。
为了减少氮的排放,可以通过燃烧改造和烟气脱硝等方法实现脱硝目的。
1. 燃烧改造: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燃烧温度和燃烧时间,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2. 烟气脱硝:将燃烧后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或吸收,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常见的烟气脱硝方法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法)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法)。
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1. 简介本文档提供了一个10t锅炉的脱硫脱硝方案。
在能源产业中,锅炉是一个重要的设备,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由锅炉排放的污染物。
本文档将介绍脱硫脱硝的原理、方法和方案。
2. 脱硫脱硝原理脱硫脱硝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将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去除的过程。
脱硫脱硝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2.1 脱硫原理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通过脱硫技术可以将其去除。
常用的脱硫方法包括石灰石法、湿法脱硫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硫法。
其中,湿法脱硫法利用石灰浆或石膏吸收二氧化硫,将其转化为硫酸钙,达到脱硫的效果。
2.2 脱硝原理燃煤锅炉的烟气中还含有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脱硝技术主要通过还原一氧化氮为氮气,将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气。
常用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氨水脱硝法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
3. 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基于以上脱硫脱硝原理,我们为10t锅炉提供了以下脱硫脱硝方案:3.1 湿法石灰石脱硫脱硝法该方案采用湿法脱硫脱硝技术,使用石灰石作为吸收剂。
具体步骤如下:1.在锅炉的烟道中安装脱硫设备,将石灰石浆液喷入烟道中与烟气进行接触。
2.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将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3.同时,通过添加还原剂(例如氨水)实现脱硝。
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氮气,从而达到脱硝的效果。
4.最后,将处理后的烟气排放至大气中,达到环保要求。
3.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该方案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使用催化剂作为催化剂。
具体步骤如下:1.在锅炉的烟道中安装SCR催化剂,通过低温催化还原反应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
2.排放至大气。
此技术能够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以下。
4. 总结本文介绍了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
通过湿法石灰石脱硫脱硝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SNCR脱硝工艺及原理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以下简写为SNCR)脱除NOx技术就是把含有NHx基得还原剂(如氨气、氨水或者尿素等)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100℃得区域,该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3与其它副产物,随后NH3与烟气中得NOx进行SNCR反应而生成N2、
采用NH3作为还原剂,在温度为900℃~1100℃得范围内,还原NOx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为:
①
②
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还原NOx得主要化学反应为:
③
④
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副反应,副反应主要得产物为N2O,N2O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同时它对臭氧层也能起到破坏得作用。
以尿素为还原剂时,最佳操作温度范围为900~1150℃、
NH3—SNCR系统中,还原NOx得反应对于温度条件非常敏感,炉膛上喷入点得选择,也就就是所谓得温度窗口得选择,就是SNCR 还原NOx效率高低得关键。
一般认为最适宜得温度范围为930℃~1090℃,并随反应器类型得变化而有所不同、当反应温度低于温度窗口时,由于停留时间得限制,往往使化学反应进行得程度较低反应不够彻底,从而造成NOx得还原率较低,同时未参与反应得NH3增加,
过量得氨气会溢出而形成硫酸铵,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堵塞,并有腐蚀危险。
而当反应温度高于温度窗口时,NH3得氧化反应开始起主导作用:
⑤
从而,NH3得作用成为氧化并生成NO,而不就是还原NOx为N2。
总之,SNCR还原NOx得过程就是上述两类反应相互竞争、共同作用得结果。
如何选取合适得温度条件同时兼顾减少还原剂得泄漏成为SNCR技术成功应用得关键、
SNCR脱硝得优点
(1)系统简单:不需要改变现有锅炉得设备设置,而只需在现有得燃煤锅炉得基础上增加氨或尿素储槽,氨或尿素喷射装置及其喷射口即可,系统结构比较简单;
(2)系统投资小:相对于SCR得大约40美元/kW—1到60美元/kW -1得昂贵造价,由于系统简单以及运行中不需要昂贵得催化剂而只需要廉价得尿素或液氨,所以SNCR大约5美元/kW-1到10美元/k W—1得造价显然更适合我国国情;
(3)阻力小:对锅炉得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4) 系统占地面积小:需要得较小得氨或尿素储槽,可放置于锅炉钢架之上而不需要额外得占地预算、
SNCR脱硝工艺图
尿素系统工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