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复习要点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辅导第一部分:名词解释(20分)第二部分:单项选择(30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在传输层的上一层是__D_____。
A) 表示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会话层2.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B____。
A) 比特序列B) 帧C) 分组D) 报文3. TCP协议规定HTTP进程的___C____端口号为80。
A) 客户B) 分布C) 服务器D) 主机4. 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0Hz,采样频率取__C_____值时,就可重构原信号的所有信息。
A) 300Hz B) 600Hz C) 1200Hz D) 1800Hz5. 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_A______。
A) SNMP B) FTP C) HTTP D) SMTP6. 如果要设置交换机端口的IP 地址,则命令提示符应该是__D_____。
A) Swich> B)Switch# C) Switch(config) D) Switch(config-if)#7.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___A____传输。
A) Trunk链路B) Backbone链路C) 路由器D) 服务器8. TCP 3次握手的正确顺序是__D_____。
A) SYN, ACK, SYN/ACK B) SYN, ACK/SYNC) SYN/ACK, SYN/ACK, ACK D) SYN, SYN/ACK, ACK9. 如果交换机遇到故障,那么SYSTEM LED将是___C____。
A. 绿色B. 熄灭C. 琥珀色D. 红色10. 可以显示当前运行的IOS软件版本的命令是___B____。
A) show startup-config B) show versionC) Show flash D) dir11. 下列路由器协议中,__B_____用于AS 之间的路由选择。
综合布线复习题(考试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单选多选)、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试内容和要点:1、双绞线的标准频宽为300-3400Hz;2、按照美国线缆标准( AWG),双绞线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线芯有22、24 和26 等规格,规格标号越大,线径越小。
常用的5类和超5类是属于24AWG;3、为了便于安装和管理,每对双绞线有颜色标记, 4 对 UTP 电缆的颜色分别为:蓝、橙、绿和棕色。
4、双绞线按结构分类,可以分为非屏蔽和屏蔽电缆;5、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简称为UTP;屏蔽双绞线电缆简称为FTP。
6、按阻抗分,双绞线电缆有100、120 和 150等几种,网络数据传输常用的是100。
7、5 类和超 5 类双绞线的带宽为100MHz,数据传输速率为 100Mbps(最大可支持 1000Mbps);8、6 类双绞线的带宽为 250MHz ,数据传输速率为 1000 Mbps;9、bps 是指 bit/s(比特 /秒);10、大对数电缆为 25 线对(或更多)成束的电缆结构,主要用于语音传输;11、双绞线的主要连接器件有配线架、信息插座和接插软线(跳接线),信息插座采用信息模块和 RJ 连接头连接, RJ 连接头俗称水晶头,分为 RJ11 和 RJ45,RJ11 主要用于语音连接, RJ45 主要用于数据通信。
12、信息模块或水晶头与双绞线端接有两种结构标准:T568A 和 T568B;13、T568A 的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14、T568B 的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15、信息模块按照打线方式可以分为打线式和免打线式信息模块;16、配线架式电缆或者光缆进行端接和连接的装置,一般分为数据配线架和 110 配线架;17、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传输的是光波,光纤是数据传输中最高效的一种传输介质;18、典型的光纤结构自内向外分为纤芯、包层和涂覆层三层,其中纤芯荷包层是不可分离的;19、光纤按照所用的材料可分为:玻璃光纤、胶套硅光纤和塑料光纤,计算机通信中常用的是玻璃光纤;20、光纤按照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21、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 4~10um,多模光纤的纤芯一般有62.5um 和 50um 两种,两者的包层外径都是 125um;22、单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上只能以单一的模式传输,使用激光作为光源,光信号损失小,传输距离远,常用于距离较远的场合;23、多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上能以多个模式传输,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信号损失大,传输距离较短,常用于室内或者相邻位置传输;24、光纤按照折射率分布可以分为跃变式和渐变式光纤两种;25、多模光纤的工作波长为短波长850nm、长波长 1300nm,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为长波长1310nm、超长波长为 1550nm。
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
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1.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请简述之;3.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次的优点;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请列举计算机网络的5种拓扑结构;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6.请简述基带信号、宽带信号的概念;7.数据链路层中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8.为什么以太网规定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9.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0BROAD36所代表的含义;10. 简述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11.IP数据报首部格式的各项名称和它们所占有的字节或比特数;12. 简述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13.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中继系统,根据中继系统的层次,可以有几种不同的中继系统,并简述其所在的层次;14.简述掩码对IP地址的作用;15.请你简述一下路由器的主要功能;16.简述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的主要区别;17.IP地址可分为几类,简述常用的有类IP地址的基本特点;18.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12匹配请说明理由;19.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20. 传输媒体是物理层吗传输媒体和物理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1. 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既然不保证可靠传输,那么为什么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呢22. IP数据报必须考虑最大传送单元MTU;这是指哪一层的最大传送单元包括不包括首部或尾部等开销在内23. 是否TCP和UDP都需要计算往返时间RTT;答案:1.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解答: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透明地传送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一个网络内的数据链路的连接,负责信息从源传向宿,并为无差错的、以帧为单位的传送而服务,它支持的数据连接技术很多,可以在几乎任何一种物理网络上运行;3网络层网际层,它主要负责完善数据分组形成数据报,为源站点和目标站点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数据传送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节点;4运输层,它主要是把要传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组,它由两个协议组成: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UDP提供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5应用层主要为用户进程提供服务、管理和网络资源分配等;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请简述之;解答:1从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a. 电路交换,b. 报文交换,c. 分组交换,d. 混合交换;2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a.. 广域网WAN,b. 局域网LAN,c. 城域网MAN,d. 接入网AN;3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a. 公用网,b. 专用网;3.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次的优点;解答:要点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2灵活性好;3结构上可分开;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请列举计算机网络的5种拓扑结构;解答:1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2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解答: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特性,即:(1)机械特性: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性: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4规程特性: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6.请简述基带信号、宽带信号的概念;解答:基带信号就是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来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去传输;而宽带信号则是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7.数据链路层中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解答:1链路管理,2帧定界,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与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8.为什么以太网规定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解答:以太网取为争用期长度,对于10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bit,即64字节;因此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前64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以太网就认为这个数据帧的发送是成功的;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64字节之内;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64字节,因此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9.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0BROAD36所代表的含义;10.解答:11.IP数据报首部格式的各项名称和它们所占有的字节或比特数;解答:版本 4 bit;首部长度 4 bit;服务类型8 bit;总长度 16 bit;协议8 bit;;标识16 bit;标志3 bit;片偏移13 bit;生存时间8 bit;首部检验和16 bit;源IP地址32 bit;目的IP地址32 bit;12. 简述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解答: 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在IP层抽象的互联网上只能看到IP数据报,而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只能看见MAC帧;13.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中继系统,根据中继系统的层次,可以有几种不同的中继系统,并简述其所在的层次;解答:1 物理层中继系统,即转发器;2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即网桥或桥接器;3 网络层中继系统,即路由器;4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5)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称网关;14.简述掩码对IP地址的作用;解答:掩码主要的作用就是对IP地址进行解析,它可以解析出IP地址所在的网络号和该IP地址在此网络下的主机号,同时也能找出该网络号内广播地址;巧用掩码可以把网络号变大或变小即设成子网或超网等;15.请你简述一下路由器的主要功能;解答:路由器主要能把多个异种网络或网段互联起来,形成一个较大型的网际;同时它还具有最佳寻径、流量管理、数据过滤、负荷分流、负载均衡和冗余容错等;高挡的路由器还具有数据压缩、传送优先、数据加密等功能;16.简述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的主要区别;解答:该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论述:1说明静态路由表是由人为根据网际的情况实际编写的,而动态路由表是系统根据人为的指定动态路由协议,系统自动生成;2根据它们的实际形成情况,可知动态路由表的改变比较容易,而静态路由表的改变或修改比较麻烦,缺乏实时性,因此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相比更适应较大的网际、变化比较激烈的网际;17.IP地址可分为几类,简述常用的有类IP地址的基本特点;解答:IP地址分为5类:A、B、C、D及E类;1常用的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1、2和3字节长,而在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有1至3 bit的类别比特,其数值分别规定为0、10和110;2A类、B类和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3个、2个和1个字节长;18.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12匹配请说明理由;解答:观察地址的第二个字节为0x32=00100000,前缀12位,说明第二字节的前4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4位分别为:0010,0100,0011和0100;因此只有1是匹配的;19.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解答:65495字节;此数据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0字节,再加上IP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若IP首部包含了选择,则IP首部长度超过20字节,这是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20. 传输媒体是物理层吗传输媒体和物理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答:传输媒体并不是物理层;传输媒体在物理层的下面;由于物理层是体系结构的第一层,因此有时称传输媒体为0层;在传输媒体中传输的是信号,但传输媒体并不知道所传输的信号代表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传输媒体不知道所传输的信号什么时候是1什么时候是0;但物理层由于规定了电气特性,因此能够识别所传送的比特流;21. 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既然不保证可靠传输,那么为什么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呢解答: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在数据链路层的接收端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是为了不将已经发现了有差错的帧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收下来;如果在接收端不进行差错检测,那么接收端上交给主机的帧就可能包括在传输中出了差错的帧,而这样的帧对接收端主机是没有用处的;22. IP数据报必须考虑最大传送单元MTU;这是指哪一层的最大传送单元包括不包括首部或尾部等开销在内解答:这是指IP层下面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也就是下面的MAC帧的数据字段,不包括MAC帧的首部和尾部的各字段;因为IP数据报是装入到MAC帧中的数据字段,因此数据链路层的MTU 数值就是IP数据报所容许的最大长度是总长度,即首部加上数据字段;23. 是否TCP和UDP都需要计算往返时间RTT答:往返时间RTT只是对运输层的TCP协议才很重要,因为TCP要根据平均往返时间RTT的值来设置超时计时器的超时时间;UDP没有确认和重传机制,因此RTT对UDP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不要笼统地说“往返时间RTT对运输层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TCP才需要计算RTT,而UDP 不需要计算RTT;。
第1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用通信线路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3、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4、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网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5、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按照拓扑学的观点,将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抽象为“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变成了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它表示了通信媒介与各节点的物理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网络拓扑结构。
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五种,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结构.8、根据网络的通信方式对网络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到点式网络。
9、网络协议及三要素是什么?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三要素分为:语法、语义、时序。
10、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11、为什么说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12、ISO/OSI参考模型分层和TCP/IP的分层结构,按顺序写出各分层ISO/OSI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13、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1、“三网”是指哪三个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哪两个?网络与因特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功能:1.连通性(用户之间可以交换信息);2.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网络与因特网的联系和区别: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2、分析一个打电话的过程,如发话方拨号、听到振铃,受话方提机,双方通话,挂机,解释电路交换技术的“建立连接/维持连接/释放连接”全过程。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3、什么是“存储——转发”技术,用邮寄包裹过程解释邮件逐段传送的过程,从中理解什么是存储、什么是转发?什么是“接收/发送”缓冲?此技术优、缺点分别在何处?4、将一个大数据包报文直接转发有什么优、缺点?采用多个分组转发有什么优、缺点?直接转发的优缺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但是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宽带,造成一定的时延。
多个分组转发的优缺点: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时延少,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但是会造成一定的开销。
5、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作用)?分类方法与具体分类,LAN与WAN在技术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这里的“自治”即独立的计算机,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运行使用,而“互相连接“是指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或交换信息。
分类方法与具体分类:1.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1)广域网WAN;(2)城域网MAN;(3)局域网LAN;(4)个人区域网PAN;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1)公用网络;(2)专用网络;LAN与WAN在技术本质上的区别: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要点复习第一章1.Internet来源于哪个网络?答:ARPANet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答:通讯功能3.三金工程指的是?答:金桥金卡金关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按传输介质划分有线网:1.光纤网:2.无线网:按数据交换方式划分:1.电路交换网2.报文交换网3.分组交换网按通信方式划分:1,广播式传输网络2,点到点式传输网络按服务方式划分:1,客户机,服务器网络2,对等网第二章1.什么是数据传输速率?答: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传输线路上传输信息的速度,有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传输速率两种表示方法。
2.什么是信号传输速率?答:信号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数据量多少。
为了能够统一度量,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作为传输速率的单位。
3.数据交换方式及特点.答:线路交换方式的特点:通信通道利用率很低,连接期间该通道完全被用于整个连接过程,即使没有数据传送,别人也无法使用。
报文交换的特点:通道可复用,线路效率高,多个报文可共享一条信道;能够建立报文的优先权;可实现一对多通信,而这在线路交换中办不到;实时性差,延迟时间较长。
分组交换的特点:能适应从很低到很高范围内的不同速率的交换,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尽量快的持续速度;要适应用户实时通信的要求,网络时延小;有高的传输准确性。
4.几种编码方式:答:不归零码,自同步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归零码.5.什么是复用技术?答:复用技术是指一种在传输路径上综合多路信道,然后恢复原机制或解除终端各信道复用技术的过程。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6.单工通讯与双攻通讯7.奇偶校验码8.CRC循环冗余码第三章第五章1.远程登录服务:telnet2.URL:统一资源定位器3.对于ip中的三类ip地址,网络地址是主机地址各占几位?4.什么是子网掩码?什么是默认子网掩码?答:子网掩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网络信息编辑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网络信息编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收集信息B. 编辑信息C. 发布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网络信息编辑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编辑需要考虑的因素?A. 信息的时效性B. 信息的准确性C. 信息的娱乐性D. 信息的可读性答案:C3. 网络信息编辑在处理信息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操作?A. 核实信息来源B. 校对信息内容C. 增加个人评论D. 优化信息结构答案:C二、填空题1. 网络信息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敏感性、判断力、表达能力2. 网络信息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三、简答题1. 简述网络信息编辑在信息筛选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答案:网络信息编辑在信息筛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要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避免传播虚假或未经核实的信息;其次,要评估信息的新闻价值,选择具有时效性、重要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再次,要考虑信息的受众定位,选择符合目标受众兴趣和需求的信息;最后,要注意信息的版权问题,避免侵权行为。
2. 描述网络信息编辑在信息发布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答案:网络信息编辑在信息发布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首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剔除不符合发布标准的内容;其次,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加工,包括校对文字、优化结构、增加图表等;再次,根据信息的性质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和形式;最后,制定发布计划,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目标受众。
四、论述题1. 论述网络信息编辑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时应采取的策略。
答案:网络信息编辑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时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迅速响应,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其次,深入挖掘事件背景和细节,提供全面、深入的报道;再次,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偏颇和误导;此外,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收集反馈,及时更新报道内容;最后,注重信息的持续性和深度,跟踪报道事件的进展和影响。
第一章1.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P5(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
(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3)第三阶段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1-12 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P39(1)因特网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2)特点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组成(3)工作方式特点边缘部分: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程生活的例子。
P39对网络体系分层会让我们对网络调理更清晰,在学习或者应用当中会更简单,方便。
比如倾向于理论的OSI 七层模型,以及更现实一些的TCP/IP四层模型。
例子:(1)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我们可以分成早、中、晚,也可以分成黑夜和白天,都是对事物的细化或者说叫分层吧。
(2)分层结构就像我们写论文一样,设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层次间具有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的相关关系)。
第二章1.光纤特点。
P50(1)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2)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3)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和截取数据。
(4)体积小,重量轻。
2.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是什么?P53频分复用: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宽带资源)时分复用: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本章的重要概念以太网采用的协议是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CSMA/CD。
协议的要点是:发送前先监听,一旦发现总线上发出现了碰撞,就立即停止发送。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0.第二章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星型拓扑结构:优点:①非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时影响小。
②网络扩展容易③控制和诊断方便④访问协议简单。
缺点:过分依赖中心节点。
星型拓扑结构中,中心节点是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会使整个网络瘫痪。
总线型拓扑结构:优点:①硬件的角度看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无源元件)②易于扩充,增加新的站点容易③使用电缆较少,安装容易④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缺点:①故障诊断困难②故障隔离困难环形拓扑结构:优点:①路由选择控制简单②电缆长度短③适用于光纤缺点:①节点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瘫痪②诊断故障困难时延:指一个数据包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等待时延组成。
发送时延:指在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节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宽带(比特/秒)传播时延:指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系统”是指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操作员及相应的集合;“开放”指按照OSI参考模型建立的任意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或操作。
OSI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由低到高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优点: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②灵活性好③结构上可分割开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一、物理层(比特):作用是尽可能的屏蔽这些差异,对数据链路层提供统一的服务。
主要关心的是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
二、数据链路层(帧):作用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一、问答题解答1 掌握CSMA/CD的工作过程(1)在发送数据前,先对信道进行监听。
如果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信道空闲,立即进行数据发送;(3)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数据发送,并发送一个冲突强制序列;(4)发送冲突强制序列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发送。
2 简述TCP协议的可靠传输实现原理原理:当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新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同时在接收方来不及处理收到的数据时,及时告诉发送方适当降低发送速率。
实现方法:①以字节为单位滑动窗口②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③选择确认SACKTCP为上层提供可靠传输,采用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可靠传输,可靠传输的实现采用重传和接收端缓存排序的机制,为进程面向连接提供优质服务。
3 简述分组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4 简述IPv6的特点①更大的地址空间。
②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
③灵活的首部格式④改进的选项⑤允许协议继续扩充⑥支持即插即用⑦支持资源的预分配⑧首部改为8字节对齐。
5 简述C/S模型工作过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主要有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两部分组成,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器对客户的请求做出响应。
在C/S模式中,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充当服务请求方,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负责处理数据,充当服务提供方。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一旦建立,通信就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即客户和服务端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6 比较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由两根绞合成有规则的螺旋形图样的绝缘铜线组成,传递电信号。
分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具有较高的容性阻抗,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纤芯(石英玻璃纤维)外加包层构成,传递光信号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传输频带非常宽,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好,原材料丰富,抗腐蚀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
专升本复习资料1. A group of ________will come to our school tomorrow.A.GermanyB.GermansC.GermanD.Japaneses2. There are ten ________ in our school.A.woman teachersB.women teacherC.woman teacherD.women teachers3. We’ll take ________ trip to Hangzhou tomorrow.A.a two-daysB.a two-dayC.a two day’sD.a two day4. Not only my sister but also Mary and John ________ interested in that film.A.amB.isC.beD.are5. John turned round and looked at him in ________ surprise.A.anB./C.theD.a6. This ladder is too long for this truck. We need ________ truck to carry it.A.a smallB.the smallC.a biggerD.a biggest7. L et’s go over________.A.Lesson ThirdB.the Lesson ThirdC.the third lessonD.Third Lesson8. Last Sunday my grandma had her ________ birthday.A.ninetyB.ninetiethC.nintiesD.ninetieth’s9. Will you have________ cup of tea?A.the otherB.otherC.an otherD.another10. Do you have ________ to say at the meeting?A.anything importantB.important somethingC.everything importantD.important anything11. He wanted to see the film very much, ________he couldn’t get a ticket.A.butB.andC.orD.so12. When did you see her? What ________ then?A.was she doingB.did she doC.is she doingD.has she hone13. “What will you ________ at six this evening?” “I’ll probably be having supper.”A.doB.doingC.haveD.be doing14. We all hope you ________to the party next week.A.to comeB.be able to comeeD.will be able to come.15. All the information about our school ________ in the book.A.have beenB.isC.hasD.are16. The doctor took my temperature and ________ to my heart.A. listensB. will listenC. has listenedD. listened17. The song ________ by children.A.is often sungB.was often sungC.singsD.has often sung18. Since the road is wet, ________last night.A.it must have rainedB.it must rainC.it must be rainingD.it must have been raining.19. The audience sits in a circle and the performance ________ in the centre.A. takes placeB. is taken placeC. holdsD. is happened20. Great changes ________ in China since 1978.A.take the placeB.took the place ofC.have taken placeD.have been taken place21. “Have you moved into the new house?”“Not yet. The rooms ________.”A.are being paintedB.are paintingC.are paintedD.are being paint.22. “________ some hot coffee now?”“Yes, please.”A.Do you likeB.Will you likeC.Would you likeD.Should you like23. “Would you like to watch TV or listen to the radio?”“________.”A.Yes, I’d like to watch TVB.No, I do not watch TVC.Yes, to listen to the radioD.I’d like to watch TV24. ________was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by the end of last year?A.How muchB.WhatC.How manyD.Which25.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is the nearest way to the station?A.whatB.ifC.whichD.that26. The girl________ an English song in the next room is Tom’s sister.A.who is singingB.is singingC.sangD.was singing27. It is five days ________ we came here.A.whenB.beforeC.asD.since28. There was ________ much noise ________ the speaker could not make himself heard.A.so; thatB.so; asC.such; thatD.so; as to29. The workers were busy ________ new houses throughout the winter.A.buildB.to buildC.buildingD.built30. Our TV set doesn’t work. I think we’ll have it ________ tomorrow.A.repairingB.repairC.repairedD.being repaired31. He raised the question of ________ they should show their passes.A.whatB.ifC.whetherD.that32. He couldn’t hel p ________ when he heard the sad news.A.to cryB.cryingC.criedD.cry33. “Tom has lunch at 12 o’clock.” “________.”A. So do IB. So have IC. I have soD. I do so34. Look! The boy ________ a model ship and he ________ it in the lake now.A.made; is sailingB.has made; is sailingC.made; sailsD.has made; sails35. “Must we start the experiment now?” “No, you________.”A.won’tB.needn’tC.can’tD.may not36. Some people like to stay at home on Sundays, but ________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A.anotherB.othersC.otherD.the other37. We ________ on it for many hours but we have not yet reached any conclusion.A.workB.have been workingC.are workingD.have had worked38. He doesn’t think I will get good marks, ________?A.will IB.won’t IC.does heD.will he39. Tom had finished his work ________ his wife came back.A.afterB.beforeC.whileD.then40. ________he was very tired, he still went on working hard.A.ForB.ThoughC.AsD.Since41. Are you the boy ________ bicycle was stolen?A.who hisB.of which theC.hisD.whose42. Is this the hospital ________ he worked ten years ago?A.thatB.whereC.whichD.the one .43. He told us ________ story that all of us were pleased to hear it.A.so interestingB.such interestingC.such an interestingD.so an interesting44. Is this house large enough for us________?A.livingB.living inC.to liveD.to live in45. Because of my poor English I’m afraid I can’t make myself ________.A.understandB.be understoodC.understoodD.understanding46. The lady looks pale. She ________ ill.A.can beB.must beC.hould beD.has to be47. Our country is getting________.A.strong and strongB.more and more strongC.stronger and strongerD.more strong and more strong48. ________ what she meant.A. Only then I understoodB. Only then I did understandC. Only then did I understandD. Only then did I understood49. People in the west make ______ a rule to buy Christmas presents for their relativesand friends.A. thatB. itC. thisD. as50. When Jack arrived, he learned Mary ________ for almost an hour.A.had goneB.had set offC.had leftD.had been away51. This hotel _________ $ 60 for a single room with bath.A. claimsB. demandsC. pricesD. charges52. I am going to ________ a group of foreign guests.A. receiveB. acceptC. getD. bring53. They finally got to the village __________ a rainy evening.A. inB. onC. atD. by54. Do you agree with me ________ that?A. onB. atC. inD. for55. Owing to the storm, the flight was _____ for one and a half hours.A. stoppedB. givenC. delayedD. cancelled56. Don’t be too ________ about things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know.A. strangeB. amusingC. curiousD. conscious57. We have come to a critical moment. You must take immediate_____.A. actionB. actC. activityD. do58. When we reached the office, the clock on the wall was ________eight.A. beatingB. hittingC. strikingD. ringing59. This piece of ________ is long enough for you to make a shirt.A.clothB.clothesC.clothingD.suit60. Under no ______ will I try it again.A. circumstancesB. situationC. timeD. occasion61. _________ we hurry up, we won’t be able to catch the last bus.A. ExceptB. WithoutC. EvenD. Unless62. A question then _______: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when we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A. raisesB. arousesC. arisesD. rises63. When you are planning a garden party, you’ll have to take the weather into _________.A. regardB. accountC. countingD. observation64. The general ordered that the prisoners of war be put to _____ immediately.A. deathB. woundC. injuryD. damage65. Who is going to _____ the telephone?A. replyB. respondC. answerD. pick66. The students successfully _________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A. gave upB. worked outC. arrivedD. knew67. I’d like to ______ this old car with a new model, but I can’t afford it.A. changeB. replaceC. convertD. substitute68. The Americans and the British not only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but also _____alarge number of social customs.A. shareB. joinC. takeD. make69. You would be _____ a risk to let your kid go to school by himself.A. makingB. runningC. affordingD. attaching70. Police officers working on the murder have hundreds of families.A. askedB. researchedC. questionedD. demanded71. Everyone else was killed in the accident. I was the only one to_____.A. relieveB. aliveC. releaseD. survive72. He was completely _____ by the thief’s disguise.A. taken awayB. taken inC. taken throughD. taken up73. We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only one year, we can perform English short playsalready.A. forB. andC. yetD. or74. I’d love to join you ________ I have to drive my son to his football game.A. thoughB. thereforeC. butD. while75. Hardly had Juli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_________ she got a job in a bank.A. thanB. whileC. whenD. then76.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of blood flowing to the brain causes _____ feelings.A. unpleasantB. unpleasingC. unpleasedD. unbreathing77. I’d like to take _____ of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you all for your co-operation.A. profitB. occasionC. benefitD. advantage78._____,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is true except that a few figures he quoted are not very reliable.A. In generalB. In particularC. In respectsD. As a matter of fact79. She will always _______ in mind what her parents told her when she left home.A. placeB. keepC. controlD. put80. If you want to telephone him you will have to _______ the number in the book.A. look atB. look upC. look throughD. look after81. I looked at the window for three minutes, and then the light_____.A. went downB. went outC. went upD. went back82. The room was so quiet that she could hear the of her heart.A. hittingB. beatingC. hurtingD. striking83. There are four chairs in the room, one in each_____.A. wallB. cornerC. sideD. edge84.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______ such a difficult task within a limited time.A. fillB. foreseeC. fulfillD. forecast85. Tom told his mother he was going to go over his lessons, but he went to bed.A. almostB. actuallyC. immediatelyD. hardly86. We don’t think that his ______ ability has been well developed.A. possibleB. potentialC. underneathD. hidden87. The _____ of the sugar is of course to sweeten the medicine.A. reasonB. needC. causeD. purpose88. We had a long meeting yesterday. It _____ four hours.A. keptB. spentC. continueD. lasted89. Mr. Brown has a strong _____ of duty.A. senseB. emotionC. feelingD. thought90. The secretary said: “You are_____ on the phone, Mr. Smith.”A. wantedB. asked toC. invitedD. requested91. He stopped his car in front of the hotel to _____ her up.A. moveB. pickC. chooseD. select92. You couldn’t ________any secrets for an hour in that little town.A.keepB.getC.learnD.hear93. Will the________ of houses and land continue to increase?A.worthB.valueC.costD.importance94. She stopped and________the price of the diamond necklace.A.askedB.asked forC.wantedD.questioned95. Look, how perfectly that tie________ his suit!A.do withB.suitsC.matchesD.fits96. We stopped but couldn’t ________ anything.A.to hear; listenB.listening; hearC.to listen; hearD.hearing; listen97. The price of the camera is very________A.lowB.tallC.expensiveD.valuable98. The close ________ are not allowed to get married.A.relationsB.relativitiesC.relativesD.relationships99. His cold was growing ________A.harderB.worseC.heavierD.seriously100. What was the________ of the fire?A.causeB.reasonC.beginningD.course答案1-5 BDBDB 6-10CCBDA 11-15 AADDB 16-20DAAAC 21-25 ACDBC 26-30ADACC 31-35 CBABB 36-40BBCBB 41-45 DBCDC 46-50BCCBD 51-55 DABAC 56-60 CACAA 61-65 DCBAC 66-70BBABC 71-75 DBCCC 76-80 ADABB 81-85 BBBCB 86-90 BDDAA 91-95 BABAC 96-100 CACBA。
第一章1、三网是指哪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特点,组成部分?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网络的特点:信息通过网络以比特和字节流—电子信号的方式流动—无人能看得见以小的信息包传送速度快高度准确地传送到原定的目的地组成部分:计算机,联网硬件和软件3、因特网发展历程经历了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
4、因特网的接入级有哪些?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以下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 NAP国家主干网(主干 ISP)地区 ISP本地 ISP校园网、企业网或 PC 机上网用户5、万维网是什么?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的一部分,是图形化的,用鼠标点击的,带超级链接的因特网界面是一个资料空间,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送给使用者,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
第二章1、计算机网络按照传输技术划分有那些,各自工作方式是什么?按传输技术进行分类: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的所有机器共享。
广播系统可将分组或包发送到所有目标、子集或某一个机器。
点到点网络:由一对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一般来讲,小的、地理上处于本地的网络采用广播方式,而大的网络则采用点到点方式。
2、计算机网路按照作用范围有那些分类?按照通信介质有那些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划分?网络交换功能划分?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LAN、MAN、WAN、AN按通信介质划分:有线网、无线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按网络交换功能划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3、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中央网络互联网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对等方式4、什么是通信子网?子网通常在谈到广域网时才有意义,它指由网络经营者拥有的路由器和通信线路的集合;子网和主机构成了网络。
第1章 绪论1、无线网络分类 从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看 系统内部互连/无线个域网 无线局域网 无线城域网/广域网 从无线网络的应用角度看,还可以划分出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Mesh 网络 无线穿戴网络 无线体域网等,这些网络一般是基于已有的无线网络技术,针对具体的应用而构建的无线网络。
2、无线局域网的分类 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采用802.11标准的WLAN 。
如蜂窝移动电话。
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BSS ),一个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
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没有预先建好的固定接入点(AP ),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临时网络。
自组织网络/移动Ad hoc 网络。
服务范围有限,一般也不与外界的其他网络连接。
3、网络协议层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时应注意使每一层的功能非常明确,层数适当。
层数太少,会使每一层协议太复杂层数太多,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时太过分散 标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机制 数据传输的规则——单向、双向、多逻辑信道差错控制问题报文到达顺序问题 流量控制问题 报文的拆分、传输、重组问题 多路复用和多路解复用问题路由选择4、协议和服务的关系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服务: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服务访问点,SAP )提供的功能。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服务是某一层内完成的能够被高一层利用的功能 两个对等实体(服务用户)通过协议进行通信,目的是为上一层提供服务5、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第2章 无线传输技术基础1、相关概念 (1)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的(guided)和非导向的(unguided)两类。
(2)天线发射的信号重要属性:方向性。
(3)无线传输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 定向结构:发射天线将电磁波聚集成波束后发射出去,因此,发射和接收天线必须精确校准。
网络复习要点一、题型●判断15分●选择30分●简答(可中文)20+分●计算20+分●网络设计(第一次作业)6分二、小题要点●交换机、路由、即插即用概念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路由: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
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
PNP是Plug-and-Play(即插即用)的缩写。
它的作用是自动配置(低层)计算机中的板卡和其他设备,然后告诉对应的设备都做了什么。
PnP的任务是把物理设备和软件(设备驱动程序)相配合,并操作设备,在每个设备和它的驱动程序之间建立通信信道。
换种说法,PnP分配下列资源给设备和硬件:I/O地址、IRQ、DMA通道和内存段。
●以太网、令牌环网哪个更优越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特别适合于传输IP数据包。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以太网被广泛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接入网也采用以太网,将形成从局域网、接入网、城域网到广域网全部是以太网的结构,这样采用与IP数据包结构近似的以太网帧结构,各网之间无缝连接,中间不需要任何格式转换,可以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管理,降低成本,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基于以上原因,以太网接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太网是在20 世纪70 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 )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
但是如今以太网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CSMA/CD 技术的局域网。
以太网的帧格式与IP 是一致的,特别适合于传输IP 数据。
陕西移动岗位认证课程2.3.10《数据网络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项)1、千兆以太网的IEEE标准是(D )A. 802.3B. 802.2C. 802.3uD. 802.3z2、以太网交换机端口A配置成10/100M自协商工作状态,与10/100M自协商网卡连接,自协商过程结束后端口A的工作状态(D)A. 10M半双工B. 10M全双工C. 100M半双工D. 100M全双工3. 以太网交换机端口A配置成10/100M自协商工作状态,与100M共享式集线器(HUB)连接,自协商过程结束后端口A的工作状态(C)A. 10M半双工B. 10M全双工C. 100M半双工D. 100M全双工4. 下列关于VLAN的描述中,错误选项为(C )A. 一个VLAN形成一个小的广播域,同一个VLAN成员都在由所属VLAN确定的广播域内B. VLAN技术被引入到网络解决方案中来,用于解决大型的二层网络面临的问题C. VLAN的划分必须基于用户地理位置,受物理设备的限制D. VLAN在网络中的应用增强了通讯的安全性5.关于二层交换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不同VLAN之间不能通信B. 传统的二层交换机网络是一个广播域,支持VLAN的二层交换机也是如此C. 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必须要通过路由D. 在传统的二层交换机中,交换机仅根据MAC地址进行帧的选路和转发6. 对于引入VLAN的二层交换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任何一个帧都不能从自己所属的VLAN被转发到其他的VLAN中B. 每一个VLAN都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C. 每一个人都不能随意地从网络上的一点,毫无控制地直接访问另一点的网络或监听整个网络上的帧D. VLAN隔离了广播域,但并没有隔离各个VLAN之间的任何流量7. 下面哪种设备可以解决过量的广播流量问题(A )A. 三层交换机B. 集线器C. 网桥D. 中继器8. 一个三层交换机收到数据报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C )A. 发送ARP请求B. 上送CPU查找路由表获得下一跳地址C. 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D. 用自己的MAC地址替换数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9. 三层交换机比路由器效率高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 )A. 路由器在每一个IP报文的转发中都要经过软件查找路由确定转发路径B. 三层交换机不需要查找转发路径C. 三层交换机的VLAN功能隔离了广播报文使得效率提高D 三层交换机不需要报文分片处理,因此效率提高10. 三层交换机比路由器经济高效,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D )A. 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风暴B. 路由器可以节省MAC地址C. 路由器可以节省IP地址D. 路由器路由功能更强大,更适合于复杂网络环境11. 广播风暴是如何产生的( B)A. 大量ARP报文产生B. 存在环路的情况下,如果端口收到一个广播报文,则广播报文会增生从而产生广播风暴C. 站点太多,产生的广播报文太多D 交换机坏了,将所有的报文都广播12. 下面哪个不是生成树的优点( D)A. 生成树可以管理冗余链路,在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恢复网络连接B. 生成树可以防止环路的产生C. 生成树可以防止广播风暴D. 生成树能够节省网络带宽13. 下面哪个标准描述了生成树协议( C)A. 802.1JB. 802.1XC. 802.1DD. 802.1P14. 以下关于网桥设备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传统以太网试图通过网桥设备来分隔主机,从而减少碰撞的发生B. 在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况下,HUB比交换机通常更容易成为网络传输的瓶颈C. 网桥不能解决网络广播报文的泛滥问题D. 网桥可以解决网络广播报文的泛滥问题15. 在应用层的各协议中( A )协议提供文件传输服务A. FTPB. TELNETC. WWWD. ping16 为了确定网络层数据包所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应该是用什么命令?(C)A. pingB. arp -aC. tracertD. telnet17. 第一次对路由器进行配置时,采用哪种配置方式:(A)A. 通过CONSOLE口配置B 通过拨号远程配置C. 通过TELNET方式配置D. 通过FTP方式传送配置文件18. 一个包含有多厂商设备的交换网络,其VLAN中Trunk的标记一般应选(A)A. IEEE 802.1qB. ISLC. VLTD. 以上都可以19. 要从一台主机远程登录到另一台主机,使用的应用程序为( C )A. HTTPB. PINGC. TELNETD. TRACERT20. SNMP工作于( 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21 ( C )为三次握手协议,其特点是,只在网络上传输用户名,而并不传输用户口令,因此它的安全性较高A. PAPB. IPCPC. CHAPD. RADIUS22. ( C )是一个网络层的协议,它提供了错误报告和其它回送给源点的关于IP数据包处理情况的消息A. TCPB. UDPC. ICMPD. IGMP23. PING某台主机成功,路由器应出现(D )提示A. TimeoutB. UnreachableC. Non-existent addressD. Relay from 202.38.160.2…….24. 以太网是( A )标准的具体实现A.802.3B.802.4C.802.5D.802.z25. IEEE组织制定了( C )标准,规范了跨交换机实现VLAN的方法A. ISLB. VLTC. 802.1qD.802.326. 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 C )报文A. TCP请求报文B. TCP应答报文C. ICMP请求报文D. ICMP应答报文27. DNS工作于( 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28. IP协议的特征是( B )A. 可靠,无连接B. 不可靠,无连接C. 可靠,面向连接D. 不可靠,面向连接29. 通常以太网采用了(D )协议以支持总线型的结构。
1. 网络工程的概念。
网络工程(Network Engineering,NE)是从整体出发,合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工程技术。
根据网络组建需求,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系统结构、要素、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实施和最优管理的目的。
2. 系统集成的定义和实施步骤。
网络系统集成是按照网络工程的需要及组织逻辑,采用相关技术和策略,将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和网络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系统性的组合成整体的过程。
网络集成步骤:1.网络工程设计阶段(1)用户建网需求分析(2)系统集成方案设计(3)系统集成方案(4)设计方案论证2.网络工程实施阶段(1)可行的解决方案2. 系统集成施工3 网络测试4工程排错处理3.网络工程验收系统工程总结系统验收系统维护与服务项目终结3.网络工程方案内容?(1)需求分析(2)技术方案设计(3)产品选型(4)网络工程经费预算5)网络工程技术线路(6)网络技术培训(7)网络工程验收。
4. 如何进行网络项目质量管理?网络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项目实施完成后的最终评价,还应该是在网络建设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也就是说,不仅包括系统实现时的质量控制,也包括系统分析、方案设计时的质量控制;不仅包括对系统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而且还包括对文档、开发人员和用户培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方法:(1)工程化工法(2)阶段性冻结与改动控制(3)里程碑式审查与版本控制(4)面向用户参与的原型演化(5)强化项目管理,进入外部监理与审计(6)全面测试6. 大型局域网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7..常见的应用服务器有哪些种类?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Intranet通用服务器功能服务器。
8. 著名的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生产厂家有哪些?思科,华为,3COM,华为3COM,juniper,中信9.高速以太网技术有哪几种?每种主要的技术特点有哪些?答:(1)快速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是一个里程牌,确立了以太网技术在桌面的统治地位,他是基于10Base-T 和10Base-F技术发展的传输率达到100Mbit/s的局域网。
帧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完全沿袭了IEEE 802.3的基本标准(2)吉比特以太网技术,吉比特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很相似,只是传输和访问速度更快,为系统扩展带宽提供有效保证。
吉比特以太网在作为骨干网络时,能够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至此更多的网络分段和网络终端。
3)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他不仅扩展了以太网的带宽和传输距离,更重要的是使得以太网从局域网领域向城域网领域渗透。
10. 划分VLAN有哪些优点?(1)控制广播风暴,vlan作为一种网络分段技术,可将广播风暴限制在一个vlan内部,避免影响其他网段。
在vlan中,网络被逻辑地分割成广播域,有vlan成员所发送的信息帧或数据包仅在vlan内的成员之间传送,减少主干网的流量,提高网络速度。
(2)增强网络的安全性,采用vlan提供的安全机制,可以限制特定用户的访问,控制广播组的大小和位置,甚至锁定成员的MAC地址,这样就限制了未经安全许可的用户和网络成员对网络的使用。
(3)增强网络管理。
使用vlan管理程序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集中管理,能够更容易的实现网络的管理性。
11. VLAN的范围?12. 划分VLAN的常用方法(1).基于端口vlan 将交换机中的若干个端口定义为一个vlan ,同一个vlan中的站点处于同一个网段,不同的vlan 之间进行通信要通过路由器。
(2)基于MAC地址的vlan 交换机对站点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进行跟踪,在心站点入网时根据需要将其划归至某一个vlan,该站点在网络中可自由移动。
(3)基于IP地址的vlan 新站点在入网时无需进行太多配置,交换机根据个站点IP地址自动划分成不同的vlan。
13. 本征VLAN的作用本征vlan就是管理vlan,本征vlan默认为vlan1本征VLAN即Native Vlan 非Native Vlan在trunk中传输数据时要被添加Vlan标记的(如dot1q或者isl),但是native vlan在trunk中传输数据时是不进行标记的。
没有指定VLAN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数据属于本征VLAN。
在trunk链路上,如果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那么所有带有vlan信息的帧都允许通过,如果不加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那么只有native vlan 这个vlan的帧才能通过14. 什么是VTP、ACL、NAT、VPN、IIS、DHCP、负载均衡、集群、RAID(1)VTP是VLAN中继协议,也被称为虚拟局域网干道协议。
它是一个OSI参考模型第二层的通信协议,在一台VTP Server上配置一个新的VLAN信息,则该信息将自动传播到本域内的所有交换机,从而减少在多台设备上配置同一信息的工作量,且方便了管理。
(2)ACL是路由器处理数据报转发的一组规则,路由器利用这组规则决定数据报允许转发还是拒绝转发虚拟专网VPN是通过一个虚拟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
(3)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是一种在IP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或防火墙时重写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的技术。
(4)Windows Server 2003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组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资源丰富的、易于使用的Web解决方案。
提供了在TCP/IP网络上使用HTTP协议、传输超媒体文档的WWW信息服务器,包含了多种发布信息文档的FTP,SMTP,NNTP,Media等Server。
(5)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是一个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标准协议,它能够动态的向网络中每台设备分配独一无二的IP地址,并提供安全可靠简单的YCP/IP网络配置,切确保不发生地址冲突,帮助维护IP地址的使用、。
(6)网络负载均衡允许用户的请求传播到多台服务器上(这些服务器对外只须提供一个IP地址或域名),即可以使用群组中的多台服务器共同分担对外的网络请求服务。
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保证即使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它们也能作出快速响应7)集群(Cluster)技术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项高性能计算技术。
它将一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高速的通信网络组成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8)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是将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
15.在二层交换机中可以配置网关地址吗?需要16. 综合布线设计与安装。
17. 综合布线一般要用到哪些工具?建筑群配线架(CD)。
.建筑群干线电缆、建筑群干线光缆。
.建筑物配线架(BD).建筑物干线电缆、建筑物干线光缆。
.楼层配线架(FD).水平电缆、水平光缆.转接点(选用)(TP)。
.信息插座(IO)。
.通信引出端(TO)18. 结构化布线包含哪些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19. 路由器的种类?从性能档次分为高、中、低档路由器从结构上分为"模块化路由器"和"非模块化路由器" 从功能上划分,可将路由器分为"骨干级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和"接入级路由器" 按所处网络位置划分通常把路由器划分为"边界路由器"和"中间节点路由器". 从性能上可分为"线速路由器"以及"非线速路由器".20.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1. 主要功能不同。
三层交换机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
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主要适用的环境不一样。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因为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
路由器主要是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
3. 性能体现不一样。
路由器一般由基于微处理器的软件路由引擎执行数据包交换,而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查找是针对数据流的,它利用缓存技术,很容易利用ASIC技术来实现,因此,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并实现快速转发。
而路由器的转发采用最长匹配的方式,实现复杂,通常使用软件来实现,转发效率较低。
从整体性能上比较的话,三层交换机的性能要远优于路由器,非常适用于数据交换频繁的局域网中;而路由器虽然路由功能非常强大,但它的数据包转发效率远低于三层交换机,更适合于数据交换不是很频繁的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如局域网与互联网的互联。
21. 选购服务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1.运算处理能力2.磁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3. 服务器系统可用性4. 服务器硬件的冗余5.数据吞吐能力6.可管理性7.可扩展性/可伸缩性8.易用性22. 在Windows2003中配置Web服务器的步骤?(1)为Web站点创建主页。
(2)将主页文件命名为Default.htm 或Default. asp(3)将主页复制到IIS 默认或指定的Web发布目录中。
(4)在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单元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计算机或站点。
(5)单击“新建”选项,然后单击“Web 站点”选项,启动站点创建向导,(6)首先输入Web新站点的标识信息,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此输入Web站点的IP地址和TCP端口地址。
如果通过主机头文件将其他站点添加到单一IP 地址,必须指定主机头文件名称(7)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站点的主目录路径。
如左图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Web站点的访问权限,单击下一步完成23. 在Windows2003中配置DHCP服务器的步骤?24. 在Windows2003中配置DNS服务器的步骤?25. 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有什么作用?1.受实际服务器资源限制虚拟目录就是将其他目录以映射的方式虚拟到该FTP服务器的主目录下,这样,一个FTP服务器的主目录实质上就可以包括很多不同盘符、不同路径的目录,而不会受到所在盘空间的限制了。
2.优化用户浏览体验虽然网站文件存放在不同目录,采用虚拟目录可以保证网站结构性一致,方便用户使用浏览。
处理虚拟目录时,IIS 把它作为主目录的一个子目录来对待;而对于Internet上的用户来说,访问时并感觉不到虚拟目录与站点中其他任何目录之间有什么区别,可以像访问其他目录一样来访问这一虚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