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7.85 KB
- 文档页数:11
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的提高,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海上风电机组作为一种利用海洋风能发电的设备,具有风能资源丰富、占地面积小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设计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和风力资源状况,设计和规划合理的风电场布局,确定每个风电机组的位置和数量,合理配置海上风电机组的类型和规格。
2.2 设备采购和运输根据设计和规划确定的风电机组类型和规格,进行设备采购,并安排设备的运输和海上运输工具。
2.3 基础建设海上风电机组需要建立稳固的基础设施,包括海底基础、锚固系统等。
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施工准备,如清理海底、安装基础设施等。
3. 施工过程3.1 基础建设在海底基础建设阶段,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进行海底基础的安装。
首先需要使用定位设备确定安装位置,然后使用钻孔机进行海底基础的打桩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3.2 上层设备安装安装海上风电机组的上层设备包括浮箱、塔筒、机舱和叶轮等。
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性。
首先,需要使用吊装设备将浮箱和塔筒安装在海底基础上,并进行连接。
然后,将机舱和叶轮安装在塔筒上。
3.3 输电系统安装安装风电机组的输电系统是确保发电能够传输到陆地上的关键步骤。
施工人员需要搭建输电系统的架线,接通风电机组的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并进行接地工作。
4. 施工后工作4.1 试运行和调试在完成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果。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是否安装正确,并进行启动和停止测试。
4.2 竣工验收在试运行和调试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包括对海上风电机组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满足相应标准和规范。
4.3 运维和维护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标准《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设计,包括海上桩基式塔座和浮式塔座。
二、基础结构(一)基础结构组成部分:1. 基础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基础结构的顶部平台、基础结构的腹部、基础结构的桩体或者浮体壳体。
2. 基础结构安装的安全装置。
(二)基础结构的设计要求:1. 基础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设备设施安装的要求,保护安装的设备设施不受损坏。
2.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考虑海洋环境的特殊要求,且考虑海洋环境中的气候、海浪强度、土质结构和岩石属性等进行设计。
3.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考虑与海洋环境的配合,使其能够抵抗海洋环境的冲击,如海浪冲击、风荷载、悬浮物等,并具备相应的生态保护功能。
4.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确保其结构平衡,结构完整,不变形。
5.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机组的振动,采用合理的减振措施,控制振动的扩散,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6.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潮汐、海浪、风荷载等荷载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机组能够正常运行。
7. 基础结构的设计应考虑设备安装的方便性和机组维护的要求,使其能够满足机组的维护要求。
三、总体设计(一)总体设计的要求:1. 总体设计时应考虑到机组的布局,包括机组与港口的距离、机组之间的距离等,确保机组能够正常运行。
2. 总体设计时应考虑机组的布局与现有工程的叠放关系,使机组的安全运行不受影响。
3. 总体设计时应考虑到机组的安全性,能够满足机组的安全要求,并预留必要的维护空间和设备安装空间,以确保机组能够顺利运行。
4. 总体设计时应考虑海洋环境的影响,确保机组能够顺利运行,并考虑海岸线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二)总体设计的内容:1. 基础结构的设计,包括机组的布局,配套设施的设计,以及机组配置技术要求的考虑等。
2. 机组的抗海洋环境性能设计,包括抗海浪冲击性能、抗风荷载性能、抗潮汐性能等。
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建设方案海上风电项目是利用海上的风能资源,通过建设风力发电设施来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
这种项目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工程设计与建设方案是海上风电项目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到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
首先,基础工程设计应该重点考虑项目的可行性。
在海上风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海域风能资源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评估。
通过风向、风速、风场分布等数据的分析,确定最适合建设风电场的海域区域。
此外,还需对海域地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海底地质条件适宜建设风力涡轮发电机的承载。
其次,基础工程设计应注重项目的安全性。
由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在恶劣海洋环境中进行,考虑海浪、风暴、潮汐等因素对设施的影响至关重要。
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抗浪能力、抗倾覆能力等。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建设材料的选择,确保风电设施在面临极端天气条件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基础工程设计还需考虑项目的经济性。
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维成本是考虑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基础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降低材料成本、施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和设施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设计方案还应该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优化布局、增加装机容量等方式提高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考虑,一个典型的海上风电基础工程设计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项目区域评估:对目标海域进行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确定最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区域。
同时,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质特征的分析,评估地底条件适宜性。
2. 设计方案:根据风能资源和地质评估结果,设计合理的基础工程方案。
考虑到海上环境的特殊性,结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抗风抗浪能力,同时确保施工和运维成本的合理性。
3. 施工模拟与优化:借助现代建模技术,对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寻找最佳施工方法和流程。
通过优化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可持续性发展考虑:考虑到海上风电项目的长期运营,设计方案应注重设备的可持续性和维护保养的简便性。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导则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装置,它可以在海上进行安装和运行。
为了确保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设计合适的基础和系泊系统。
本文将介绍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系泊系统的设计导则。
一、基础设计导则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海洋环境条件和机组规模,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常见的有浮式基础、半浮式基础和沉管基础等。
浮式基础适用于较浅的海域,半浮式基础适用于中等深度的海域,沉管基础适用于深海。
2. 基础材料选择:考虑到海水的腐蚀性和机组的重量,基础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常见的基础材料有混凝土、钢材和复合材料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基础形状设计:基础的形状设计应考虑到机组的重心和风力对基础的影响。
合理的基础形状可以减小基础的倾斜和摇晃,提高机组的稳定性。
常见的基础形状有圆形、方形和多边形等。
4. 基础固定方式设计:基础的固定方式有锚链固定、钢缆固定和锚桩固定等。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可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基础的安装和维护便捷性。
二、系泊系统设计导则1. 系泊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基础类型和海洋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系泊系统类型。
常见的系泊系统类型有单点系泊、多点系泊和主动控制系泊等。
单点系泊适用于浅海区域,多点系泊适用于中等深度的海域,主动控制系泊适用于深海。
2. 系泊系统材料选择:系泊系统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常见的系泊系统材料有钢材和合成材料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 系泊系统布置设计:系泊系统的布置设计应考虑到基础的形状和机组的重心。
合理的布置设计可以减小系泊系统的摆动和张力,提高机组的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便捷性。
4. 系泊系统参数计算:根据机组的重量、风力和海洋环境条件,计算系泊系统的参数,包括锚链长度、钢缆长度和系泊点位置等。
合理的参数计算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施工方案二(高桩承台方案)1.1施工物料供应企业选择管桩与导管架均属于大型钢构件,如在工程现场进行加工,其加工质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可考虑:1)钢管桩选择响水县及周边区域内的大型钢结构工厂进行卷制、焊接,2)钢管桩属特殊型号与尺寸的大型钢构件,陆路运输受公路运输条件限制,选择位于陈家港附近或水运可以到达陈家港的钢结构加工企业。
高桩承台基础的物料由供应商直接运送至施工场地,不占用码头。
1.2设备配置表1.3施工流程1.桩基础施工高桩承台方案的桩基采用10根直径2.0米钢管桩、平均桩长85米,单桩重约115t,由打桩船自带的S500液压锤施工,配备一艘3000HP的拖轮牵引,5000t平板驳运输45根桩,具体施工方法为常规海上打桩。
2.混凝土承台施工混凝土承台共100个,所有承台拟采用钢套箱工艺施工,底板需根据桩位开孔。
主要施工步骤为:吊装钢套箱→浇筑混封底板→承台混凝土施工→钢管安装→钢套箱拆除。
主要工序:①桩基施工完成后,吊装钢套箱,安装封底板;②浇筑封底混凝土;③清理工作面,抽取套箱内积水④将钢筋吊入钢套箱,人工绑扎;⑤浇筑承台混凝土,对上部球体表面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分次立模,即外圈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后再立内圈模板,方便混凝土振捣;⑥钢筋由5000t平板驳运至现场,在辅助船上轧制和弯筋,直接由辅助船上小型吊机吊装钢筋入模,工人对入模后的钢筋绑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船,可以自带1000m³混凝土的材料,浇筑强度为100m³/h。
由于承台底部在多年平均高潮位以上,安装封底板和浇筑封底混凝土可以水上全天候施工。
预埋钢管、钢平台与钢筋混凝土承台浇筑可同时进行。
1.4工效分析每台机位的基础施工周期为:打桩1个工作日,钢套箱安放和封底混凝土施工4个工作日,吊钢筋、钢筋绑扎等1个工作日,浇筑混凝土1个工作日,100台风机共需7×100=700天,基础施工工期约47个月。
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及关键技术综述海上风电是指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海上平台上,利用海上的高风速和稳定的风能资源发电的一种新能源。
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为丰富、发电量更大等优点,因此被视为未来风能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旨在综述海上风电的基础形式和关键技术。
一、基础形式1.海上浅水沉箱式基础:采用沉箱式基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上风电基础形式之一、它采用钢质沉箱作为支撑结构,通过将沉箱沉入海底然后灌注混凝土的方式固定在海底。
它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但仅适用于水深在30米以内的海区。
2.海上钢桩式基础:钢桩式基础是适用于水深较深的海区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形式。
它采用钢制桩或者预制混凝土桩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通过将桩固定在海底的方式支撑风力发电机组。
它的优点是适用于水深在30米以上的海区,能够承受较大的浪涌和冲击力。
3.海上浮式基础:浮式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形式,它采用浮式平台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通过浮力来支撑风力发电机组。
浮式基础的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任意水深的海区,同时可以进行动态调整和定位,适应更为复杂的海洋环境。
二、关键技术1.海洋环境适应性:海上风电基础需要能够承受较大的海浪冲击、潮汐流速以及海水腐蚀等海洋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保证海上风电基础的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同时进行充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分析。
2.抗风性能:风是驱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海上风电基础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能力。
这涉及到基础的结构形式选择、基础的稳定性和刚度设计等方面。
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排布和间距设置,以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
3.施工与维护技术:海上风电基础的施工和维护需要考虑到海上工作环境的恶劣性。
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施工技术和维护技术,采用合适的船舶和设备,使得基础的建设和维护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
4.高效发电技术: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对于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风力是自然界中一种丰富而持续的资源,而利用风力发电机来转化这股能量成为当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门选择。
为了充分挖掘风力发电机的潜力,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入实质性施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地理勘探,以确保选址的稳固性和适宜度。
同时,还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步骤的精准性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效果。
风力发电机基础建设:
在确定好风电场的选址后,我们将进行风力发电机基础的施工,这包括基础桩的打桩、混凝土的浇筑等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的可靠性,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提高基础的抗风性和耐久性。
风力发电机组装:
在基础建设完成后,我们将进行风力发电机组件的组装工作。
为了确保组装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采用现代化的组装线,提高效率的同时确
保组件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会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组件的运行状态,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运行维护与技术更新:
在风力发电机正式投入运行后,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定期的设备检查、数据分析以及技术更新将成为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同时,我们将注重培训维护人员,提高其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结语:
风力发电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和科学安排的过程,它不仅关系到能源的高效利用,也关系到对环境的尊重和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施工,我们相信风力发电机将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亮点,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清洁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的特点,围绕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以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项目选址在进行海上风力发电工程之前,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选址。
选址应该根据海洋气象、水深、海底地质、风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工程的持续稳定发电。
2. 测量勘探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测量勘探工作,包括海底地形、水文气象、地质勘探等工作。
这些工作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设备选型选择适合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的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海上施工船舶、海床基础等,需要充分考虑风速、海洋环境、水深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施工计划制定根据测量勘探和设备选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考虑海上工作的季节性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5. 安全管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在施工前,需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包括人员安全教育、安全设备配备、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以确保施工同时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 环保保护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制定合理的环保方案,严格控制废水排放、噪音污染等问题,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三、施工中的工程实施1. 海床基础施工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通过海床基础来固定,因此海床基础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海床地质勘探结果,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基础的牢固稳定。
2. 海上设备安装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和相关设备需要借助海上施工船舶进行安装。
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海上风电逐渐成为清洁能源领域发展的热点。
本文将针对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1.勘测与设计阶段在进行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前,需要对风力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风电场布局和选址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海洋环境勘测,包括水深、波浪、潮流等参数的测量,以便为基础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材料采购与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需要提前计划并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缆绳等。
同时,也需要准备相关的设备和工具,如起重机、打桩机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基础施工技术1.桩基施工针对海上风电的桩基施工,常见的方法有打桩法和冲洗法。
打桩法适用于土质较硬的海床,通过大型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的打桩作用来固定风机基础。
而冲洗法适用于软土、半流沙等地质条件,通过将水压引入管道,冲刷地层并使土壤流动,形成孔洞来安装和固定基础。
2.浮式施工考虑到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和水深的限制,浮式施工成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
通过搭建浮式平台,实现基础的装配和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灵活、高效,适应性强,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
3.海底电缆敷设海上风电项目中,电缆是将风机与陆地电网相连接的重要纽带。
为了保证电缆的安全敷设,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如水下拖航、潜水员布放等。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敷设的张力、弯曲半径等参数,以免损坏电缆。
四、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1.安全措施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复杂性,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全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立合适的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2.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工程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海上风电工程是指在海洋中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利用海上风能发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海上风电成为了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风、海流、水深等因素以及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本方案针对一座新建的海上风电场进行施工,风电场位于距离海岸线20公里处,水深30米,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
二、施工前期准备1. 项目测量:首先进行海上风电场相关海洋测量和地形测量,包括水深测量、海床地质勘探、地形图测绘等。
2. 环境评估:对施工区域的风速、海流、气象条件等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海上环境因素和气象条件,确定施工方案。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钻机、船只等。
确保设备齐全、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5. 施工方案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时间节点、人员配备、安全保障措施等,确保施工有条不紊。
6. 安全保障计划:制定安全保障计划,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施工工程实施1. 场地准备:在海上风电场建设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和脱水处理,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 基础施工:进行海上风电场各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施工,包括桩基设施安装、基础模板浇筑、钢筋加固等。
3. 设备架设:通过起重机等设备将风电机组主体设备吊装至基础平台,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的设备架设。
4. 电缆敷设:进行电缆敷设工作,确保风力发电机组与陆地电网的连通和电力输送。
5. 测试调试:进行风电机组的测试调试工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6. 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安全保障计划,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施工后期验收和维护1. 竣工验收:完成海上风电场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风电场的安全、合格。
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施工计划制定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施工计划制定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与成功运营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施工计划制定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成功运营的基石。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选址。
这些研究旨在评估海洋环境、海底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以及可持续性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最终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风电机组安装和海洋电缆布设等重要步骤。
风电机组的安装是整个项目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需确保安装过程中牢固可靠的基础设施,以及高效可靠的安装工艺和设备。
同时,海洋电缆布设也是项目的关键环节,对于风电项目的发电和输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布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风、浪、潮流等自然因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电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对于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施工计划应综合考虑工程进度、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船只和设备的可用性、海上天气条件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是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的关键。
此外,灵活的施工计划应能够适应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情况,如恶劣天气、技术问题以及供应链中断等。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遵循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和施工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国内海洋法律、安全规章和环境保护标准等。
项目相关方应确保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跟踪更新。
同时,项目组还应与当地政府、监管机构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计划,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施工过程中,项目组应高度重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方案1. 引言海上风电是利用海上风能发电的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产业。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在减少传统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海上风电的基础施工,则是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
2. 施工前准备2.1 地质勘测施工前的地质勘测是确保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海底地质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合适的建设地点,并为后续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2 设计方案基于地质勘测的结果,结合工程要求和技术标准,制定海上风电基础施工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基础结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选用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3.1 水下段施工海上风电基础的水下段施工是指在海底进行基础打桩的工作。
具体流程包括:•潜水员定位:潜水员按照设计要求,通过水下定位技术,准确定位基础桩位,确保施工准确性。
•打桩准备:潜水员在桩位附近清理海底杂物,为后续的打桩工作做好准备。
•打桩:利用打桩设备,将基础桩牢固地固定在海底。
3.2 水上段施工海上风电基础的水上段施工是指在海面进行基础连接和调试的工作。
具体流程包括:•安装基础平台:将基础平台运输到基础桩顶,并进行定位固定。
•连接桩帽:将基础桩和基础平台之间的桩帽进行连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检查和调试:对已连接的基础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4. 安全防护措施在海上风电基础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4.1 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学习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工具的方法。
4.2 安全装备施工人员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装备,包括救生衣、安全帽、安全带等,确保其个人安全。
4.3 现场监测施工现场应配备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方案1. 引言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之一。
而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则是构建海上风电场的第一步,对保证海上风电设施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海上风电基础施工的方案,旨在提供一个详细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海上风电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选址和勘察:通过海洋勘探和环境评估确定风电场的最佳位置,并进行地下地质、海洋底质等方面的详细勘察。
•设计方案:根据选址和勘察结果,确定风电基础的类型(如单桩式、桩帽式、桩-筒等),并进行详细设计。
•物资采购:预先采购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和工具。
•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救援等方面的知识。
3. 施工流程3.1 海上基础建设海上风电基础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施工平台:搭建安装施工平台,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平台的选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浮动平台、钢管桩等。
2.打桩:根据设计要求,在海洋底部进行打桩,将风电基础与海底固定连接。
打桩过程中需要根据海底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安装钢筋骨架:在打桩完成后,安装预先制作的钢筋骨架,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4.混凝土浇筑:在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自卸船输送混凝土,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质量。
5.基础固化: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基础固化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固、防腐等工作,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2 海上风机安装在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海上风机的安装。
安装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起重准备:准备好起重设备和吊装工具,确保安全的起重操作。
2.吊装风机组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吊装设备将风机的叶片、塔筒等组件吊装至基础上。
吊装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吊装高度和角度,以保证安全和准确。
3.组装风机:将吊装到基础上的风机组件进行组装,包括连接叶片、塔筒等部件。
海上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程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0-1-28前言本规程以挪威船级社《海上风电机组结构设计标准》(DNV—OS —J101)为主要参考范本,同时参考了《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荷栽抗力系数设计法》(SY/T10009—2002)和《港口工程桩基规范》(TJT254—98)的相关内容,并纳入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相关学科多年的科研成果,采用了基于可靠度设计理论的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
为便于应用本规程对主要涉及的三种基础型式:单桩基础、高承台群桩基础以及筒型基础分别给出了设计算例。
目录1 总则 (1)1.1 一般规定 (1)1.2 土质调查 (2)1.3 地基土特性 (2)1.4循环荷载效应 (3)1.5 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3)1.6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说明 (4)2 单桩基础 (5)2.1 一般规定 (5)2.2 桩的设计 (5)2.3 桩的轴向承载力 (6)2.4 桩的轴向抗拔力 (9)2.5 桩的轴向性能 (9)2.6 轴向荷载桩的土反力 (10)2.7 侧向荷载桩的土反力 (12)2.8 桩壁厚度 (17)说明 (20)算例 (24)3 高桩承台群桩基础 (25)3.1 一般规定 (25)3.2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26)3.3 负摩阻力 (27)3.4 抗拔计算 (28)3.5 水平承载力 (29)3.6 沉降 (31)3.7 承台设计 (32)3.8 构造要求 (38)说明 (41)算例 (42)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筒形基础 (43)说明 (43)算例 (43)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本章主要介绍了桩基础、重力型基础和海底稳定的要求。
1.1.2 没有在标准中详细说明的基础类型应该特别考虑。
1.1.3基础设计应该基于特定的位置(地理)信息,详见第3章(第三章场地条件)。
1.1.4基础岩土工程设计应考虑基础结构和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简况、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
关键词电力系统;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verview of offshore wind farm con struct ion, the compositi on ofthe offshore wind turb ine, offshore wind turb ines based on the formbased desig n ofoffshore wind turb in es.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Offshore wind farm。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design
丄、八—
1刖言
1.1全球海上风电场建设简况
截止到2018年2月7日,全球海上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38,000MV y比上
年增加了21%。
1.2中国
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GV,首次居世界首位,亚
洲的另外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首次跻身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世界前五位。
1.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塔头<风轮与机舱)[ <2)
塔架
<3)基础<水下结构与地基)与场
址条件密切相关的特定设计;’・支撑
『结构
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20%-30%
对整机安全至关重要。
2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2.1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目前经常被讨论的基础形式主要涵盖参考海洋平台的固定式基础,和处于概念阶段的漂浮式基础,具体包括:
单桩基础;
重力式基础;
吸力式基础;
多桩基础;
漂浮式基础
2.1.1单桩基础:< 如图1所示)
采用直径3〜5m 的大直径钢管桩,在沉好桩后,桩顶固定好过渡 段,将塔架安装其上。
单桩基础一般安装至海床下 10-20m,深度取决
于海床基类型。
此种方式受海底地质条件和水深约束较大,需要防止 海流对海床
的冲刷,不适合于25m 以上的海域。
图1 单桩基础 意图
2.1.2重力式基础: <如图2所示)
重力式基础因混凝土沉箱基础结构体积大, 可靠重力使风机保持垂直,其结构简单,造价低 且不受海床影响,稳定性好。
缺点是需要进行海 底准备,受冲刷影响大,且仅适用于浅水区域。
2.1.3吸力式基础: <如图3所示)
该基础分为单柱及多柱吸力式沉箱基础等。
吸力式基础通 过施工手段将钢裙沉箱中的水抽出形成吸力。
相比前面介绍的 单桩基础,该基础因利用负压方法进行,可大大节省钢材用量 和海上施工时间,具有较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仅丹麦有成 功的安装经验,其可行性尚处于研究阶段;
利用小直径的基桩,打入地基土内,桩基可以打成倾 斜,用以抵抗波浪、水流力,中间以填塞或者成型方式连 接。
适用于较深的水域。
该设计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商业应 用,仅存在于部分实验机组。
2.1.5漂浮式基础: <如图5所示)
可安装于风资源更为丰富的深海海域<50-2000); 设计概念更为广泛;
图5漂浮式基础示意图
vNREL
建设及安装方法灵活;
2.1.4多桩基础: <如图4所示)
图2重力式基础 示意图
图3吸力式基础
图4多桩式基础示意图
可移动,易拆除;
常见的概念:柱形浮筒、TLP和三浮筒
2.2对基础类型选型的影响
水深
土壤和海床条件
外部载荷
施工方法与条件
成本
目前世界上的近海风力发电机组大多数都采用重力凝土和单桩钢结构基础
3基础的设计
3.1基础的设计一一设计内容及流程
3.1.1
3.1. 2
场址勘测工程
内容
结果
3.1.
3
3.2基础的设计一一防腐蚀设计
1)对于基础中的钢结构,大气区的防腐蚀一般采用涂层保护或喷涂金属层加封闭涂层保护;
2)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的平均潮位以上部位的防腐蚀一般采用重防蚀涂层或喷涂金属层加封闭涂层保护,亦可采用包覆玻璃钢、树脂砂浆以及包覆合金进行保护;
3 )水位变动区平均潮位以下部位,一般采用涂层与阴极保护联合防腐蚀措施;
4)水下区的防腐蚀应采用阴极保护与涂层联合防腐蚀措施或单独采用阴极保护,当单独采用阴极保护时,应考虑施工期的防腐蚀措施;
5)泥下区的防腐蚀应采用阴极保护。
6)对于混凝土墩体结构,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加采用表面涂层或硅烷浸渍的方法;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加结构钢筋采用涂层钢筋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外加电流的方法。
对于混凝土桩,可以采用防腐涂料或包覆玻璃钢防腐。
3.3基础的设计一一防冲刷设计
1)桩基周围采用粗颗粒料的冲刷防护方法:采用大块石头等粗颗粒作冲刷防护
2)桩基周围采用护圈或沉箱的冲刷防护方法:在桩基周围设置护圈(薄板>或沉箱可以减小冲刷深度。
3 )桩基周围采用护坦减冲防护:采用适当的埋置深度、宽度的护坦以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4)桩基周围采用裙板的防冲刷方法:桩基周围采用裙板起到扩大沉垫底部面积作用,将冲刷坑向外推延。
风机基础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两项因素,也和风机安装方法有一定的关系。
除基础与风机一体安装法之外,基础的安装是风机安装过程中单独的一个环节,并且对风机塔架的安装起着影响。
各国对风电场基础的分类不尽相同。
目前讨论较广泛的有5大类,分别是重力基础、单基桩基础、导管架基础、吸人沉箱基础和浮式基础,其中前两种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