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广兆中学《世界新生儿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10
3.3世界新生儿图(2)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 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 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1999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 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 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1999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5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教学目标: 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对下列各题的制折线统计图: 1、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统计:年份19651980198519901999XXXX入学率(%)84.793.095.997.899.199.199.12、我国从业人员构成(合计=100)年份199019971998XX第一产业50.549.949.850.150.0第二产业23.523.723.523.022.5第三产业26.026.426.726.927.5教学过程:一、新课:下面是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亿)年份1957197419871999世界总人口数304060我国总人口数6.318.6810.86.78(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在上面的统计图中画出第三条折线,表示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人口的变化情况;(3)比较三条折线的变化趋势;(4)计算出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密度以及我国的人口密度;(5)求出不同时期我国人均拥有的国土面积.二、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1.34.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业:课本p89习题3.5:1.教学后记:。
世界新生儿图教学目标: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获得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4、针对今天所要学的例题中对中国人口和国土面积的现状和学生有所探索和交流,并进行一定的法制知识的学习。
教学重点:1、经历估测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过程,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获得信息。
2、利用计算器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估测平面图形的面积,并从统计图中尽可能获得信息。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法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老师提问: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生共同分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其中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而今天我们将又会学到一种统计图即象形统计图。
它是一个形象、生动、吸引人的统计图。
二、新课讲解(合作交流,从“世界新生儿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提问:(1)书上这个世界新生儿图就是一个象形统计图,观察图后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回答:澳大利亚的新生儿比中国印度少得多,中国和印度同属于亚洲,所以说亚洲的新生儿数比较多,美国的新生儿不比中国和印度多,但比澳大利亚多。
(2)与书上第二幅图即世界地图相比,哪个国家被画得很大?哪个国家别画得很小?回答:和世界地图相比,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大,但在世界新生儿图中面积却被画得很大。
而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世界新生儿图中的面积被画的很小。
(3)分别估计这两个图中,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面积之比,你发现了什么?回答:从世界新生儿图中可以估计到美国的新生儿大约是澳大利亚的8倍,中国和印度的新生儿大约是澳大利亚的30倍等信息。
从世界地图中可以估计到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2.5倍,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印度的3倍等信息。
2020七年级数学教案3.3世界新生儿图(1)_0889文档EDUCATION WORD七年级数学教案3.3世界新生儿图(1)_0889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标:1、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经历估测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教学重点:培养对数据的理解能力,要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会用图形面积表示统计数据,学习通过图形面积估计数据大小.教学过程:(2)面积的大小表示什么?(3)面积的大小与新生儿有什么联系?(4)该图与世界地图相比,哪个国家被画得很大?哪个国家被画得很小?(5)从该图你能不能大概的知道这四个国家的新生儿的数量呢?(6)分别估计在该图和世界地图中,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面积之比.你发现了什么?(7)如何估计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这一年的新生儿数.(8)各个国家的新生儿之比与该图的表示新生儿的图形面积比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到信息.再讨论、交流中进步.教师应重视活动过程,而不必强调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利用计算机帮助解决问题)二、下面列出了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情况: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万千米2960.0328.8774.1人口总数/万12238926519945611831(1)这四个国家之间的国土面积之比大约是多少?(2)如果要用图3-1的方式表示各个国家的人口总数,那么在这幅图中四个国家所占的面积之比大约会是多少?三、巩固练习:下表是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亿)年份1953196419827990XX人口5.946.9510.0812.95(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2)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3)分年段算出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并与(2)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小结:如何从各种统计图中分析出尽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作业:课本p87习题3.4:1.教学后记:。
§3.3 世界新生儿图(2)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课程引入象形统计图容易使人一眼就能了解此幅统计图所表达的是哪方面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对比,你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吗?你能制作富有个性、有效表达数据的统计图吗?课前预习※自主阅读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01—P102,并完成以下任务在如左下图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甲、乙、 丙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_________.512∙100%13∙100%25%丙甲乙 汽车行车120右上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形可得出骑自行车人数点初一总人数_______%.2、课前检测如图所示的是某养鸡场一年的产蛋情况.(1)从这个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谈一谈你的感想. (2)请把这个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转换成表格形式.※质疑问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研习※知识理解下图是课本P101页四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森林面积的统计图:单位:千公顷中国(128630)美国(295990)印度(68500)澳大利亚(145000)思考:(1)图中的树高表示的是什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计算这四个国家1996年的人均森林面积,并分别与它们各自的森林总面积(3)制作统计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地形象.※典例剖析下表记录的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个国家1996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根据上表, 制作统计图表示四个国家1996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你的统计图能画得形象吗?(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如果按照1996年的自然增长率,那么多少年后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1996年中国人口122389万,印度人口94561万)※反馈练习甲面包厂家将自己的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及其其他三个厂家(乙,丙,丁)的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制成如上图所示的象形统计图,请你谈谈对这个图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提炼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复习※分层作业A 、必做题1.下表列出了北京市、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等五个省(市)2002年10月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及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情况:(数据来源:《中国A.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B.人均收入最低的是安徽省;C.江苏省、安徽省两省合计的人均收入超过上海市、安徽省两省市合计的人均收入.2.下图刻画了李明、王芳、张俊、赵小龙、 钱小才等五位同学每个月的平均花费情况,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张俊同学每月花费是王芳的20%,大约是钱小才的33.3%;B.赵小龙同学的每月花费占这五位同学每月总花费的35%;C.这五位同学每月花费钱数之比依次是4∶5∶1∶7∶3;D.王芳同学的每月花费是另外四位同学每月总花费的1/4.每月平均花费246810121416花费(元)钱小才赵小龙张俊王芳李明3.在一片果园中,有不同种类的果树.(1)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值面积占整个果园中的面积百分比最多,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统计图.(2)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植面积的具体数目,你认为选择________统计图.4.河南《大河报》把自费订阅或购买《大河报》的影响因素制成条形统计图如下(载2003年7月30日大河报):请你从统计图中独立自主地探究和获取信息.5.如图为世界人口对于不同海拔、不同面积的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居住在海拔200-500m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数总占的比例是 . (2)人口密度最大的陆地的海拔是 ___.(3)居住在1 000m以上高度的人口数占全世界人口数的比例是 .B、选做题下面是上海市解放后历年年末总人口和城区人口变化统计表(单位:万):(1)用一幅折线统计图表示上海市总人口和城区人口的变化情况。
初一数学《世界新生儿图》第2课一、概述◆课名是《世界新生儿图2》,是初一新教材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节课,45分钟;◆《世界新生儿图2》作为统计图,它能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运用它有效地描述数据是学生统计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已经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外,在日常生活中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我们还会看到许多印象深刻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同时通过数据你能作出形象统计图吗?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形象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应的信息◆能根据信息尽可能形象地制作出统计图◆要求学生能在网络上收集信息,描述信息并制作出统计图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对小组成员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掌握评价他人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处理信息、描述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价值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佛山市第十四中学初一(9)班的学生;◆学生已在小学学过了几种统计图,了解这些统计图的特征;◆学生平时对网络上的资源感兴趣,但还不能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来学习数学;◆学生的能动性较好,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水平,能在网上收集数据,描述信息,并能在小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构思: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间接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和网络为传递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
多媒体计算机的友好界面和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得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