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双洞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与项目施工关键技术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100
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小净距隧道是一种新型的隧道结构,具有边坡规模小、展线自由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这种隧道结构的净距较小,可以有效地缩减隧道所占用的土地面积,适合在山区等用地有限的地区进行建设。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隧道结构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小净距隧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隧道结构,将为公路建设带来更加创新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小净距隧道是一种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隧道工程。
此类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
因此,研究和实践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工程成本。
小净距隧道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这种类型的隧道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此外,小间距隧道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矿山、地铁等领域,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发展小净距隧道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将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促进交通发展。
1概述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隧道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其应用带动了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支撑结构,从而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同时,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技术在保证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提高隧道施工质量。
2小净距隧道的设计首先,隧道入口位于强风区,围岩风化严重,相对脆弱。
同时,它们之间夹着一层土,覆盖层相对较弱,使土壤难以拱起。
这给隧道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施工方法和逆向施工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隧道支护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设计小净距隧道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断面尺寸、地下水分布等。
这是因为隧道施工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保隧道的安全稳定。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相应公路隧道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了隧道断面的设计方案。
小净距隧道施工控制要点沈天佑【摘要】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本文针对成渝客专新中梁山隧道小净距隧道的特点,从施工角度探讨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间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A small spacing tunnel usually refers to a special tunnel structure with a small thickness between two parallel double tunnels and generally less than 1.5 times the width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sec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ongliangshan Tunnel with small spacing tunnel in Chengdu-Chongqing Highwa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of key processes such as advanced support, excavation of tunnel body, reinforcement of middle rock columns, support of anchor and shotcret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隧道;小净距;中间岩柱;施工技术【作者】沈天佑【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1 小净距隧道的定义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
小净距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重庆轻轨六号线礼嘉车站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支护设计参数的选择、施工方法的确定、两隧洞施工相互影响及中夹岩加固技术、爆破振动对小净距隧道的影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经过该项目的实施获得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礼嘉车站小净距隧道关键技术1引言随着隧道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加,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力发展,在修建山岭隧道时,为了满足两洞间最小净距的要求,往往使隧道展线不灵活、占地面积大、高边坡等问题日益突出,并由此导致工程造价、养护费增加,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在特殊地段的隧道建设中,连续中、短隧道多采用小净距隧道或连拱隧道型式;长大隧道的建设也常采用洞身段为独立双洞,在洞口段渐变过渡为小净距或连拱隧道。
基于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小净距隧道概念及合理净距的确定;支护设计参数的选定;不同地质条件各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其优劣之比较;两隧洞施工时的相互影响以及中夹岩加固技术;采用钻爆法施工时爆破震动的影响等。
本文结合小净距隧道的建设情况,对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
2研究现状2.1小净距隧道概念及合理净距的确定2004年《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净距隧道的概念:隧道间的中间岩柱厚度小于独立双洞最小净距值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
我国已修建的部分小净距隧道项目如表1所示。
虽然隧道设计规范对各类围岩级别的最小净距做了规定,但隧道设计往往受地形和公路线形的限制,不同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等都要考虑不同的净距。
实际工程中,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往往小于规范中所限定的最小净距,并取得了成功。
所以,对最小净距的研究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
如秦峰等对5m左右的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黄拔洲等比较了净距分别为3m 和4m时的隧道力学状态;刘艳青等认为两隧道保持在4m左右便于采取加固措施。
双洞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指南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双洞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的样子?说白了,就是在地下挖两个隧道,中间的距离又小得让人觉得紧张刺激。
想象一下,像在玩“夹夹乐”,不过这次夹的可不是糖果,而是车流。
那种感觉,嘿,绝对能让你心跳加速。
说到设计,这可不是随便画个图就了事的。
得搞清楚地质情况,什么土壤,什么岩石,搞不好还得请专家来支招。
就像炒菜,要是盐放多了,那绝对是毁了整道菜。
要是地基不稳,那隧道可就成了“豆腐渣”工程了。
毕竟,安全第一,大家都想在隧道里开开心心,不想体验“地下探险”的刺激吧。
施工的话,那就更是一门大学问了。
你想啊,隧道可不是在阳光下挖的,四周黑乎乎的,仿佛随时都有个“地底幽灵”来捣乱。
工人们可得小心翼翼,像是在走钢丝一样。
设备也得跟上,现代的盾构机简直就是隧道界的“超级英雄”,它们在地底下飞驰,像打游戏一样,把土挖出来,顺便还把隧道的壁给修好,真是神奇得不行。
再说了,双洞的设计还得考虑到通行的流量和速度。
就像在马路上,车太多,容易堵得不行。
隧道里的通行能力要一流,车子进去就像飞起来一样,不要让人有“卡壳”的感觉。
为此,得做好各种测试,像是给隧道做体检,确保每个细节都没有问题。
噪音和振动控制也是个大难题。
隧道里,一开工就跟开了锅一样,嘈杂得很。
想象一下,地下施工的场景,简直是“战场”。
工人们就像战士,在噪音中坚持,绝对需要好好保护耳朵。
噪音控制得当,周围居民也能安静点,不用担心被“轰炸”了。
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可不能掉链子。
地下的生态系统可不能因为我们要挖隧道而受到伤害。
大家都希望未来的隧道不仅能方便出行,还能成为一道风景线。
想想那些隧道墙上画的漂亮涂鸦,既美观又环保,真是“画龙点睛”。
设计师们可得动动脑筋,想办法把隧道和自然融合起来,做到“和谐共生”。
对了,施工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各个部门、各个工种,得像家人一样团结合作。
遇到问题,不是互相指责,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建筑材料系主要承担的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研究大纲,黑龙江省交通厅于二00四年四月九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水泥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能研究”项目研究大纲评审会。
解决路桥结构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问题是提高桥梁结构安全性、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基础。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西部开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对全国路桥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本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建筑材料系张宝生教授负责。
青藏铁路成功的关键在于路基工程,冻土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保证青藏铁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正常高速运营。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地下冰,这是与其他岩土工程最为本质的区别。
多年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时,面临的两大工程问题:冻胀和融沉。
路基、桥涵、隧道等都会受到这两大工程问题的困扰。
长期的工程实践表明,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工程,而路基工程的核心是冻土问题。
无论是青藏公路还是青藏铁路,必须首先面临多年冻土分布、多年冻土融区分布、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分区、高含冰量冻土的分布等重大冻土工程地质问题,因为它涉及了勘测重点和设计原则的制定,直接关系到青藏铁路路基稳定和投资。
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是青藏铁路地下冰空间分布问题。
地下冰是影响冻土路基稳定的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是产生冻融灾害或者不良冻土现象的根本问题。
地下冰最为集中分布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修筑路堤后引起多年冻土上限变化,其结果就会造成地下冰融化,导致路基产生融化下沉破坏。
由于地下冰受多因素控制,在空间上的形成不均匀的和不同的含冰状态。
这种不同的含冰状态直接影响着冻土路基的工程性质,而富冰、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高温多年冻土区就会对工程产生巨大的破坏。
对于其他类型工程建筑物来说,比如桥涵、路堑、高边坡等,高含冰量冻土的影响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在路基稳定性方面,还必须同时面临冻融灾害问题,即不良冻土现象。
这些与冻融过程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当它们威胁到铁路安全运营和工程稳定性时,就演变为一种工程灾害。
文章编号:167320836(2005)0620952204小净距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Ξ刘明高,高文学,张飞进(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22)摘 要:结合国内小净距隧道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其设计施工关键技术主要在于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支护参数、施工方法、中夹岩加固技术等。
由此,本文总结了小净距隧道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关键技术;综合分析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R esearch on K 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and Application of Small I nterval TunnelLI U Ming2gao,G AO Wen2xue,ZH ANG Fei2jin(College o f civil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 sity o f Technology,Beijing100022,China) Abstract:C 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small interval tunnel in China,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five key technology problems:its concept,reas onable clear interval,support parameter,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techn2 ology for the shared surrounding rock.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tuality and success in construction of such tunnel and has an analysis on problems to be s olved.K eyw ords:small interval tunnel;key technology;synthetically study1 引言小净距隧道是近几年在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兴起的一种特殊隧道布置形式,尤其是在福建京福高速公路一、二期工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一五”西部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4.05•【文号】厅科教字[2006]100号•【施行日期】2006.04.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科技计划正文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一五”西部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厅科教字[2006]100号)西部各省(区、市)、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省交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直属有关单位: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自然条件,结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我部编制完成了《“十一五”西部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二○○六年四月五日“十一五”西部交通科技发展规划(二○○六年三月)目录前言一、“十五”西部科技项目执行情况二、面临的形势及需求(一)面临的形势(二)科技需求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研发重点及重点研究内容(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二)水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技术(三)运输服务技术(四)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五)绿色交通技术五、保障措施前言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二十一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计划,依靠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西部交通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ISSN1671-2900 CN43-1347/T D 采矿技术 第4卷 第4期Mining Technology,Vol.4,No.4 2004年12月Dec.2004小净距双洞隧道施工技术刘生秀(中铁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介休市 031200)摘 要:以石狮小净距双洞隧道为例,介绍小净距双洞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央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关键词:隧道;小净距;中间岩柱;注浆;对拉预应力锚杆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上、下行隧道的选线往往受地形限制,使得两相邻隧道的最小净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此情况下,近年来普遍选用单线双洞连拱的隧道结构形式。
由于连拱隧道的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施工周期均比双线双洞隧道大得多,为此,在工程实践中衍生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小净距隧道。
小净距隧道双洞的中间岩柱宽度介于连拱隧道和双线隧道之间,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位于泰井高速公路江西井冈山市境内的石狮隧道,其双洞中轴线间距为20.30m,隧道净宽为12.116m,中间岩柱净宽为8.184m,属于典型的双线、双洞、小净距隧道。
地质钻探资料揭示该隧道的岩石条件较差,以风化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构造裂隙、风化裂隙中泥质物较多,还存在软弱间层,此隧道以Ⅲ~Ⅳ类围岩为主。
该隧道全长690m,围岩情况为:Ⅱ类围岩156m,Ⅲ类以上围岩1000m,Ⅳ类以上的围岩224m。
该隧道的支护与衬砌共有3种类型:Ⅱ类围岩浅埋段116m(S12型)、Ⅲ类围岩深埋段1000m(S3型)、Ⅳ类以上围岩深埋段224m(S4型),洞门结构40m。
石狮隧道是江西省山区高速公路第一座小净距隧道。
本文以该隧道为例,介绍小净距隧道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1 洞口开挖及超前支护1.1 洞口开挖 遵循“早进洞”原则,减少洞口仰坡扰动,维持仰拱边坡稳定,及时从上至下施作防护,严禁高边坡暴露,提早施作排水系统,尽量少用爆破方式开挖,必要时也只采取弱爆破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隧道施工中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遇到小净距浅埋隧道,该类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应加强控制。
为此,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工程主要特点、难点,对隧道施工中的洞口段、洞身工程开挖与支护、中岩柱加固等技术要点展开探讨,同时采取了合适的技术措施,有效保证了隧道掘进、支护等施工的推进。
关键词:隧道工程;浅埋小净距;大断面;施工技术;在建设高速公路时,经常可能需要建设隧道,但隧道施工地质环境特殊,易受到水文、线形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会选择设计小净距隧道。
但是,很多小净距隧道的技术仍处在实践检验和理论摸索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和认识,研究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概况巫溪—开州高速公路WYKTJC2项目起讫里程分别为K99+780、K118+369.408,项目全长超过18km,主要涉及路基、桥涵、隧道、改路改沟等方面的施工。
本项目处于四川盆地东侧的川东平行岭谷区域,项目中,横梁子隧道被设为小净距段隧道,左、右两幅的桩号分别为ZK103+626—ZK104+032、K103+618—K104+026,长度分别为406m、408m,最大埋深分别为118m、121m。
2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1)隧道使用了Ⅳ、Ⅴ级围岩进行建造,该隧道属于典型的软弱围岩结构,由于其开挖断面可达106~113m2,属于典型的大断面隧道。
因此,在本项目施工的时候,尤其需要关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本隧道属于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厚度维持在1.28~2.63m 范围内,考虑到隧道左、右洞的施工会互相干扰,因此,中岩柱的稳定性将对施工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3)隧道地质条件特殊,地质中包含了煤地层、瓦斯,施工过程中隐藏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4)勘测发现该隧道埋深较浅,出口端出现明显偏压,周围还分布了村庄、建筑、公路等,来往车辆频繁。
测量得该项目最大埋深达38m,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造成坍塌、开裂和沉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