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PPT课件三
- 格式:pptx
- 大小:617.44 KB
- 文档页数:35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李建树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巨著《史记》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
司马迁《报任安书》(一作《报任少卿书》)已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有人在网上晒出的教学提示中说:“读《报任少卿书》等于在读司马迁饱含血泪的人生之路,感受司马迁高尚而独立的人格。
”《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给他朋友任安写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在信中申述了他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极大痛苦,表现出了他为理想而忍辱负重的不屈意志。
可说是司马迁的一篇激切感人的抒情散文,表达了他个人的光明磊落之志,九曲回肠之情,其辞气沉雄,情怀慷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抒情散文。
司马迁在汉武帝征和二年所写的这一封回信,在其去世后传之于世。
很快就被班固选入其所编的《汉书》,又被萧统(梁朝梁武帝之子)选入其所编的《文选》。
萧统谥号“昭明”,因此他所编的这一部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又被称为《昭明文选》。
这部文集同样也选录了司马迁的这封信,可谓影响深远。
一切爱好文学和接触过史记的人都值得读一读这一篇美文,由于该文原文和译文很方便搜到,为了节省篇幅,所以这里就不再抄录了。
但是如果能了解一下司马迁给任安写这封信的缘起,对深入了解此文还是很有助益的。
他是为了答复任安此前来拜访他时曾向他提出过的一条莫名其妙的要求———那是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里的事了。
那天,司马迁正在书房里席地而坐,埋头写着《史记》的最后一篇《自叙传》。
就快写完的时候,他外孙杨恽,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走了进098ights Reserved.来,跪着向他报告说:“外公,任少卿先生来啦!”司马迁抬起了头,脸色寡白而微胖,有点像中年妇女的相貌,他回答外孙说:“你将他引进来吧。
”连说话的声音也和妇女相仿。
在司马迁正整理着书稿的时候,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走了进来,那胖子的脸上有几根稀疏的胡须,这些胡须在他嘴边画成了一个“八”字形。
他的肚子挺得高高的。
这胖子便是做着益州刺史的任安了。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司马迁的《史记》。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揭题,解题1、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板书:16、司马迁)2、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4、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一起。
研读:钻研并阅读。
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
发愤:决心努力。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思考:(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4)结果怎样?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
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
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
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3、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