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 格式:docx
- 大小:173.84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整理与提升本章学习主要促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请通过下表检查本章的学习情况。
【学业要求】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分别列举含硫元素、氮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质。
2.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
3.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设计含硫物质、含氮物质的转化路径。
4.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5.能利用二氧化硫、氨、硫酸根和铵根的性质和反应,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设计检验二氧化硫、检验溶液中硫酸根和铵根等离子及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方案。
6.能运用元素分析法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计算推断有机物的最简式。
7.能说明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如二氧化硫、氨等)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如酸雨及防治)的讨论。
8.能从材料组成的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分析,能根据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能解释其使用注意事项,并能科学合理地使用。
任务一:本章知识体系任务二:物质的性质及转化1.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运用元素原子结构知识,可预测和解释物质的性质。
以硫和氮为例进行说明。
2.从物质的类别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研究金属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可以按照物质的类别认识各类物质及其转化关系。
请以硫及氮为例进行说明。
3.从元素价态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以一种原料转化成多种产品,路径之一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主要元素化合价,从而实现物质转化。
请以含硫和含氮物质的相互转化为例中,说明如何实现下列转化关系。
4.辨识化学物质通过对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的检验,可以辨识化学物质。
例如,在实验室可通过检验或来辨识硫酸盐或铵盐。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预习作业]一、硅酸盐材料1.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________材料,硅氧四面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陶瓷:是以________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3.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________中熔融,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制得的。
4.水泥: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原料,在________中煅烧,再加入适量________调节水泥硬化速率后制得产品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硅和二氧化硅(1)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其单质的导电性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________材料。
(2)硅在自然界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制取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高性能的现代通信材料________。
2.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如碳化硅(俗称________)具有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
3.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 )(2)水晶、石英、沙子、玛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均是SiO2。
( )(3)光导纤维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断路”。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一、硫和二氧化硫(一)硫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 族,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2)与氧元素相比,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非金属性比氧的弱。
故在富含O 2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显+4价或+6价,而氧显-2价。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硫单质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表现为与金属、H 2反应:与Fe 、Cu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 +Fe=====△FeS、S +2Cu=====△Cu 2S、S +H 2=====△H 2S ,在这些反应,S 均作氧化剂。
(2)还原性表现为与O 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反应中S 作还原剂。
注意:(1)硫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2)硫与氧气反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只生成SO 2。
(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
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约40体积的SO 2。
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H 2OH 2SO 3。
②与碱(如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aOH===Na 2SO 3+H 2O。
(2)还原性SO 2在一定条件下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SO 3也是酸性氧化物,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3+H 2O===H 2SO 4。
(3)氧化性SO 2与H 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H 2S===3S +2H 2O。
(4)漂白性①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溶液又变红色。
②SO 2的漂白原理:SO 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人教版(2019版)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硅酸盐材料
1.硅酸盐及其结构
(1)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一般不溶于水,稳定性高。
它是构成岩石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2)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注意事项:①氧化物之间以“· ”隔开;
①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例如:硅酸钠Na2SiO3写成Na2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写成Al2O3·2SiO2·2H2O
钾长石KAlSi3O8不能写成1
2
K2O·
1
2
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3)硅酸盐的硅氧结构
硅酸盐中,硅与氧构成硅氧四面体结构,每个硅原子结合四个氧
原子。
许多的这样的四面体还可以通过顶角的氧相互连接,每个
氧为两个四面体所共有,与两个硅相连。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决
定了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稳定、耐腐蚀等特点。
2.常用的硅酸盐与硅酸盐材料
(1)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
其生成方程有以下两种:
SiO2+2NaOH=Na2SiO3+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说明:由于Si、SiO2均可以与强碱反应,所以使用单质硅制成的芯片和光伏电池板,使用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玻璃、石英坩埚均不能和强碱溶液放在一起,避免腐蚀。
(2)硅酸盐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陶瓷:由黏土(含水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高温烧结而成。
反应复杂。
此类陶瓷属于传统陶瓷。
①玻璃: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发生反应生成以Na2SiO3、CaSiO3、SiO2为主要成分的混合体。
所发生的部分反应如下:
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①水泥:一般的水泥指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高温煅烧,后加石膏调和而成。
主要成分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碳元素知识回顾
(1)碳单质:碳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在高温条件下活动性增强,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①与单质反应2C+O22CO C+O2CO2
②与某些氧化物反应C+CO22CO (高炉炼铁中反应之一)
C+H2O(g)CO+H2 (制取水煤气的反应)
2C+SiO2Si+2CO↑(粗硅制取)
C+2CuO2Cu+CO2↑(热还原法炼铜)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黑面包实验出现刺激性气味原因)
C+4HNO3(浓)CO2↑+4NO2↑+2H2O
(2)碳单质的同素异形体
①金刚石:化学式为C,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摩氏硬度系数为10(旧),其绝对硬度较刚玉(红蓝宝石的组成,主要成分为Al2O3)高出4。
由于其为原子晶体,且晶体的结构为立体网状结构,化学键键长短、键能大,所以稳定程度很高,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特点,但没有导电性。
结构如下图:
②石墨与石墨烯:化学式为C,石墨烯是石墨的单片层结构。
石墨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过渡体,所以通常叫做混合晶体。
正因为此,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具备润滑等特点,在铅笔的笔芯中就含有石墨!两者结构如下:
石墨石墨烯
③足球烯:化学式C60,俗称碳60,也称为富勒烯。
非金属单质,属于分子晶体。
结构如下:
④焦炭:化学式C,大量储存于煤炭与矿石中,是炼钢中使用量很大的原料之一。
(3)碳的氧化物
①C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有剧毒的气体。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化学性质:以还原性为主
2CO+O22CO2
3CO+Fe2O32Fe+3CO2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
CO+H2O CO2+H2
②CO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1∶1)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化学性质:表现为氧化性和酸性
氧化性:CO2+C2CO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O2+H2O H2CO3 CO2+Ca(OH)2=CaCO3↓+H2O
CO2+H2O+CaCO3=Ca(HCO3)2 2CO2+Ca(OH)2=Ca(HCO3)2 CO2+CaO
CaCO3
(4)碳酸盐
①溶解性:正盐中只有碱金属的碳酸盐和铵盐溶于水,所有酸式盐均溶于水。
一般酸式盐比相应正盐易溶,但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比正盐溶解度小。
②热稳定性:一般规律:可溶性碳酸正盐>不溶性碳酸正盐>酸式碳酸盐。
Na2CO3>CaCO3>NaHCO3
③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单质硅:化学式Si,结构与金刚石相同,属于原子晶体,硬度和熔点均很高。
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不与O2、Cl2、H2SO4、HNO3等反应。
但可与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反应,所以含有单晶硅的元件需避免接触上述物质。
①硅和氟气、氢氟酸的反应:Si+2F2==SiF4
Si+4HF==SiF4↑+2H2↑
因为氢氟酸腐蚀玻璃,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保存,而应保存在塑料瓶或铅皿中。
②硅在氧气中加热:Si+O22
③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④硅的工业制法
△
④晶体硅的用途: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制成太阳能电池、芯片和耐酸设备等。
高温高温
①与盐的反应: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①用途:水晶可用于电子工业的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SiO2是制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较纯的石英用于制造石英玻璃;石英砂用于制玻璃的原料及建筑材料。
(3)硅酸:硅酸是一种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能形成胶体。
硅酸经干燥脱水形成硅酸干凝胶——“硅胶”。
①硅酸的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性还弱,在与碱反应时只能与强碱反应。
如:H2SiO3+2NaOH==Na2SiO3+2H2O。
△
①硅酸的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分解为SiO2和H2O。
H2SiO3SiO2+H2O
①硅酸的制取
由于SiO2不溶于水,所以硅酸是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的。
Na2SiO3+2HCl==H2SiO3↓+2NaCl,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证明酸性:H2CO3>H2SiO3)
3.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新型陶瓷
①碳化硅:化学式SiC,俗称金刚砂,结构类似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硬度很大。
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抗氧化能力强,所以可以用作耐高温材料。
其中氮化硅(化学式Si3N4),也属于该类耐高温材料的陶瓷。
②除此之外,还有像压电陶瓷、透明陶瓷和超导陶瓷等,均不同于传统陶瓷,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2)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C60)、石墨烯、碳纳米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