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_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17 MB
- 文档页数:35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PPT课件一、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4. 教学资源:PPT课件、案例资料、讨论题目。
二、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和应用。
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动手实践。
4. 教学资源:PPT课件、操作演示、实践任务。
三、第三章:网络与通信技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和应用。
2. 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网络实际应用,让学生参与实践。
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应用实例、实践任务。
四、第四章:电子表格处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数据录入、公式函数、数据分析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4.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例资料、实践任务。
五、第五章:演示文稿制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技巧。
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布局、素材插入、动画效果、放映与分享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4.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例资料、实践任务。
六、第六章:文字处理与排版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排版和美化文档。
2. 教学内容:文字输入、字体设置、段落格式、页面设置、图文混排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4.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例资料、实践任务。
七、第七章:图片处理与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和设计。
•学科概述与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编程基础知识入门•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实践•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目录01学科概述与目标信息科技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信息科技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如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
掌握信息科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科技定义及重要性初中阶段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及教材简介课程设置教材简介初中信息科技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02计算机基础知识0102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RAM、RO…外存储器(硬盘、U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030405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原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与工具030201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操作系统简介与基本操作操作系统概念01常见操作系统02基本操作0303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起源从ARPANET到全球互联网的演变过程。
互联网发展阶段Web 1.0、Web 2.0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与影响。
互联网现状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网络应用与服务的发展状况。
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定义与分类网络协议与标准网络设备与技术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搜索引擎的原理、分类及使用技巧。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邮件客户端软件。
Telnet和SSH等远程登录协议的原理与应用场景。
FTP和SFTP等文件传输协议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信息检索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04编程基础知识入门编程语言分类及特点01020304高级语言低级语言面向对象语言脚本语言编程环境搭建与工具使用配置开发环境安装编程软件设置编程软件的参数和选项,以适应个人习惯和需求。
使用编程工具简单程序编写实例演示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编写简单的程序实例。
络•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目•因特网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录0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网络阶段、网络互联阶段到信息高速公路阶段等不同的时期,逐渐从简单的数据通信发展到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服务提供。
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传输介质(如光纤、电缆等)等。
网络硬件网络软件网络用户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等,用于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使用网络资源的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03020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功能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和便利性。
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0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物理层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以及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数据链路层负责路由选择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确保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
网络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以及同步和对话控制。
负责数据的表示、转换和加密/解密。
提供应用程序使用的网络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IP 四层模型01020304对应于OSI 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对应于OSI 的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杀毒软件使用指南目•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教育•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录01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病毒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病毒分类及危害程度分类危害程度不同病毒的危害程度不同,轻者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重者破坏数据、损坏硬件、窃取信息等。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传播途径感染方式CIH 病毒熊猫烧香病毒勒索病毒030201典型案例分析02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病毒程序结构剖析负责将病毒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获取系统控制权。
负责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将病毒代码写入到其他程序中。
负责病毒的破坏行为,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等。
负责病毒的隐藏和反检测,以避免被杀毒软件发现和清除。
引导模块传染模块表现模块隐藏模块复制与传播机制解析复制方式传播途径感染目标隐藏技术与反检测策略隐藏技术反检测策略破坏行为及后果评估破坏行为病毒的破坏行为多种多样,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篡改系统配置等。
后果评估病毒破坏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因病毒类型和感染情况而异,轻者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重者可能危及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03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操作系统安全设置建议01020304启用防火墙更新补丁管理员权限安全选项设置使用正版软件及时更新权限控制卸载不必要软件应用软件安全防护方法网络环境安全配置要求安全网络设备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避免点击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
不打开未知来源邮件和链接定期备份数据使用强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和被篡改。
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提高账户安全性。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等活动。
个人用户日常操作注意事项04杀毒软件使用指南杀毒软件种类介绍及选择依据杀毒软件种类选择依据安装配置和更新策略制定安装配置更新策略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扫描或快速扫描,检测系统中的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清除操作在检测到病毒后,杀毒软件会提示用户进行清除操作,用户需要按照提示进行清除,确保系统安全。
第五单元15课(三)网络安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算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病毒。
2、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做文明上网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举例法,学生小组讨论,集中发言的形式体会文明上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安全的使用互联网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2、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对新事物都十分好奇,但警惕性不高,特别是现在网络发展速度快,网络上提供的信息特别丰富,但他们对信息的辨识能力还不够高,所以很容易就会被网上的一些信息所诱惑,使黑客有空可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其特性,并如何预防。
2、明确如何做一名文明上网人。
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上网人。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网络安全与信息道德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安全被人们所重视,网络信息道德也为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生讨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讲授】一、计算机病毒【教师活动】认识计算机病毒,总结出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讲授】二、做一个文明的上网人【教师活动】1、如何才能预防计算机病毒,总结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人生活在集体中要讲道德,使用计算机也要讲计算机道德。
使用计算机要遵守哪些道德呢?3、总结出计算机道德。
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4、介绍“黑客”的类型。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得出使用计算机应该遵守的道德有哪些?2、小组讨论拒绝黑客进攻的方法。
(二课时)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计算机病毒、黑客进行破坏、犯罪的相关新闻视频资料。
使得学生认识道病毒的破坏作用,意识到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证);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点: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下面几个问题:当你打开电脑,忽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了,或系统突然崩溃了,你知道计算机中发生了什么吗?当你看到垃圾邮件充塞了电子信箱或在你打开某一封邮件时,防病毒软件提示计算机已感染病毒,这时应做什么?某天,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说明了什么?某天,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信吗?你在网络上收到信息,说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就可得到大奖,你如何看待?某天,当你用QQ聊天时,某个陌生人给你发来一个网址,你会打开吗?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对于这里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网中人”,你都会相信吗?网上的“泄密门”你知道有几个?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能说说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吗?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日常应用,讨论后,学生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共享、计算机犯罪有了初步认识。
( 信息技术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教学设计(教案文本)Through the ope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the school, the mystery of student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unveiled.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教学设计(教案文本)教材版本:河北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1》第一单元第4课《计算机互联网络》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计算机互联网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因特网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自主阅读,尝试画出校园网结构图;区分ip地址和域名地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树立良好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网络的组成、功能和分类;2.了解因特网,尝试画出校园网结构图。
教学难点:网络分类、tcp/ip协议、ip地址。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法。
媒体选择:计算机网络教室、视频投影、实物投影、幻灯片演示、下载和自制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想看动画片吗?有没有听说过国产的动画片?谁来说说。
生:自由发言。
师:根据情况回答并提问,如果我现在就想看看这部动画片怎么办?生:上网。
师:真聪明,好那我们就来看一看网络上有没有这部片子。
你们想看吗?生:想!师:非常好,网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计算机互联网络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网站)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多台计算机通过硬件设备相互连接,并遵循统一约定的通信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