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教师事业单位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1.社会态度的功能

手段性功能;知识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

2.社会态度的形成▲

中国有句古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一个人的态度形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一旦形成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感成分是最强有力的,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难得多。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3.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认识外界事物往往根据他们的共同特征加以分门别类,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这种思想方法如果固定下来,以人为对象时,就会导致刻板印象,形成不正确的认识。

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而忽视群体中成员的个体差异,称为社会刻板印象。例如,当我们把某个人归入某一类别时,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类别的特征。

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一种影响个人偏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是根据个人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的品质。例如,如果认知对象被个体标明是“好”的,就会被一种“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亦然。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全”的现象。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表的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通常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常见。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对后来的信息理解和组织有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保持认知平衡和情感平衡的心理需要,人们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但是,先入为主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往往也是片面的和表面的。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近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引入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回忆旧信息有困难或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的情境时,人们就倾向于在印象上主要以新近信息为依据,而出现近因效应。另外,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的产生。一个人在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而保守、缺乏适应性的人则更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7.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应小气。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往往是受投射作用的影响。

8.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就不单具有个人的特征,还带有群体的特点。

9.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群体构成、群体的任务、物理环境、组织的规范、群体的绩效、心理因素。

10.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1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3.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是: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了解的,是可评价的;帮助群

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收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14.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以后报答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等;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15.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自我牺牲性。

16.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另外还有情境因素、个人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当地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利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责任分散效应。所谓责任分散效应是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

15.侵犯行为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侵犯行为有几个特点:首先,侵犯行为是外显行为;其次,侵犯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即行为者具有敌意的动机和意图;最后,侵犯行为具有伤害性,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16.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侵犯行为,教师要注意进行控制,可以使用以下一些方法: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16.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例如,“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例证。

17.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18.影响从众的因素:(1)个体的特点;(2)群体因素,①群体规模。②群体凝聚力。③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3)刺激物因素。

19.从众的原因:行为参照;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现状;不愿意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群体凝聚力。

20.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行动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不是自愿的,是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服从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和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21.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1)合法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对社会赋予了更大权力的角色,我们有服从的义务。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

(2)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指挥者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

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者。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这时就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