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之阅读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7.11 KB
- 文档页数:4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测资料分析技巧:怎样阅读材料 店铺⼩编为⼤家提供⾏测资料分析技巧:怎样阅读材料,⼀起来看看吧!希望⼤家及时了解答题技巧,顺利答题! ⾏测资料分析技巧:怎样阅读材料 对于⼤多数考⽣⽽⾔,在解决⾏测资料分析时会遇到这样的⿇烦:找不到数据,列不出式⼦,算不出数。
其中找不到数据直接会导致列不出式⼦,必然⽆法进⾏正确的计算,可见找数据的重要性。
其实找不到数据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法,既耽误时间⼜影响正确率,那下⾯⼩编就带⼤家来学习⼀下资料分析中阅读材料的⽅法和技巧。
在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材料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字类、表格类、图形类和综合类,每⼀种材料都有⾃⾝的特点,只有掌握不同材料的阅读⽅式,才能快速找到数据。
1.⽂字类材料 材料特点:资料分析中⽐较复杂的材料类型,有的数据具有⼀定的“隐蔽性”,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段⽂字陈述中,需要考⽣从中逐⼀找出,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段主旨和⽂字间的关系。
⼤部分学⽣都是拿到题⽬后,先看题⽬,再到原⽂中去找相应的数据,然后在这个数据上做个标志,当然这么做没错,但是如果每道题⽬都这样做的话,我们不算第五道综合分析题⽬,就⾄少要找四遍,效率低⽤时长。
其实⽂字类材料通篇除了汉字就是数学,既然数字不好找,那么我们就应该找汉字,找那些标志性的⽂字,也就是利⽤关键词定位法来提升阅读速度。
阅读⽅法: 第⼀步,先看材料的时间,再确定材料基本结构,⽐如是否为分段型材料,⽂字类材料⼤部分段落都是总分结构,把材料中每段的关键名词圈出,知道每段主要描述的指标,最主要要圈出相似名词之间的区别; 第⼆步,解读题⼲,找出题⼲中的核⼼考点,注意单位和年份,再根据题⼲关键词定位材料相关位置; 第三步,每个⼩题集中查找所需数据,根据核⼼考点列式计算。
此外,材料的结构分析对于寻找数据帮助很⼤,所谓结构分析法,就是理清楚⽂字材料的结构,分析出材料属于总分、分总、总分总还是模糊性。
在分析材料的结构时,可以从⽂段的关键字、标点等⽅⾯着⼿,关键字包括时间、关联性词语,如:其中、占、以及⼀些名词等,⽽对于⼀些数据,可以先忽略。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也是许多考生头疼的难点。
因为资料分析题不仅需要读懂数据,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行测做题技巧,下面就来详细讲一讲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精读数据首先,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料,我们在做题前都需要先通读一遍,确认资料中的数值、单位以及整体趋势。
尤其是要注意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往往会在后续的题目中用到。
另外,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记忆。
二、分类讨论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类,找出一些与题目相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建立分析模型。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区域、群体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题目相关的特征。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后续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
三、逻辑推理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后,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解答问题。
逻辑推理是解决资料分析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问题所涉及到的变量和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
四、运用计算器行测考试中,计算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运用计算器解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单位的转换,以免出现数值不准或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五、多练习最后,要想熟练掌握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唯有多练习。
在练习时,我们不仅需要做一些模拟题,还可以选择一些真实题目,并结合题目分析,掌握行测做题技巧。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归纳,不断改进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我们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细节把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能力。
只有积极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身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挑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是招录公务员的必考科目之一,而在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考察考生对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做好行测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提高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中的解题水平。
一、了解题型特点在解答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首先要了解题型的特点。
通常,这类题目会以图表、数据、文段等形式呈现,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在解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提取的信息。
2. 注意资料的来源和背景:了解资料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资料至关重要。
3. 注意细节信息:细致入微地观察资料中的细节信息,提取关键数据和关键字,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公务员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经常涉及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考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1. 数据分类法: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类整理,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
2. 图表分析法:通过绘制图表,将数据可视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3. 数据对比法:将不同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
4. 数据趋势法: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掌握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断和预测。
三、注重思维训练在解决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思维训练的方法:1. 归纳法:将大量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找到共性和规律。
2. 比较法:将不同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3. 推理法:根据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4. 思维导图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展示,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多练习,积累经验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通过多做题目,积累经验,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加深对行测考试的了解,并及时总结错误经验,找出解题中的不足之处。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得分的模块。
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并准确解题,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处理的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在拿到资料分析的题目时,不要急于去计算数据,而是先快速浏览材料。
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的所属关系;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横纵坐标、单位等关键要素。
例如,看到一个关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文字材料,我们要迅速找到涉及的地区、经济指标以及相关数据的表述方式。
二、准确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于关键的数据和信息要用笔进行标记。
这样在后续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节省时间。
标记时要简洁明了,避免标记过多导致混乱。
比如,在一个关于人口数据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年份、年龄段以及对应的人口数量。
三、掌握数据的简化与估算在处理数据时,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学会简化和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和精度要求进行适当的取舍。
例如,计算“12345÷125”,我们可以将 125 近似看作 120,12345 近似看作 12000,这样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快速解题的技巧。
一、明确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什么,是求增长率、比重还是平均数等。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单位等限制条件。
比如,题目问“2019 年 A 地区的 GDP 比 2018 年增长了百分之多少”,我们就要明确是求增长率,并且时间是 2018 年到 2019 年。
二、运用公式和方法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常用的公式和方法,比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比重的计算公式“部分量÷整体量×100%”等。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然而,面对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很多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在解题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
因此,掌握有效的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表格、图形等,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推理等。
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二、数据处理技巧1、快速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要学会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首先,浏览材料的标题和开头,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重要元素,用笔在材料上进行标记,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识别数据类型资料分析中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百分数、倍数、平均数、增长量、增长率等。
在解题时,要能够准确识别数据类型,并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简化数据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可以通过四舍五入、凑整等方法进行简化,以减少计算量。
例如,将 3256 近似看作 3200,将 185%近似看作 20%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简化数据时要控制误差,以免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4、巧用运算规律(1)加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尾数法等。
例如,计算 345 +658 + 155 时,可以先将 345 和 155 相加得到 500,再加上 658,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2)乘法运算:可以使用拆分法、乘法分配律等。
比如,计算25×32 时,可以将 32 拆分成 4×8,然后先计算 25×4 = 100,再乘以 8 得到 800。
三、快速解题技巧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采用估算法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1258÷312,可以将 1258 近似看作 1200,312 近似看作 300,然后计算1200÷300 = 4,通过与选项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行测的技巧总结引言行测(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公务员招录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总结一些行测的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技巧一: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阅读理解题在行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解题方法:1.略读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问题和选项。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篇幅较长的情况。
2.精读法:详细阅读全文,理解每个问题和选项的含义,然后进行逐一对比,找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篇幅较短的情况。
3.标记法: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标记关键字、关键句等,以便后续回答问题时可以快速定位。
这种方法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记忆力。
4.解题顺序: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出题顺序,灵活选择解题顺序。
一般来说,先解易题,提高解题的信心和效率,再解难题。
技巧二:数学题的解题技巧数学题在行测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以下是一些数学题的解题技巧:1.熟练掌握基本公式:行测中出现的数学题多为基础题目,熟练掌握各个数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多进行练习,熟悉各种公式的使用方法。
2.方法灵活运用:数学题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代数法、几何法、逻辑法等。
3.理清思路:在解题过程中,先理清思路,明确解题的目标和步骤,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并提高解题的效率。
4.注意细节:数学题中往往包含一些细节信息,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限制,以免出现偏差。
技巧三: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判断推理题在行测中也属于常见的题型,以下是一些解题方法:1.提炼信息:在阅读题目和材料时,要历练筛选出关键信息,了解每个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推理分析:对于给出的判断结论,要进行客观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推理,找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3.排除法:对于选项之间的关系,通过逐一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逐渐缩小选项的范围,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导读】资料分析题,对于考生来说首先也是重点是资料的阅读,其次则是针对于所给材料的分析、判断,因此,良好的快速阅读能力对于考生应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就可以节省考场上解题的时间。
为此中公教育专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快速阅读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参考。
(一)文字型材料解题方法: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材料基本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构成,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
因此可借用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通过题目所给信息,对应上步提取的关键词,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二)表格型材料解题方法:表格交叉项法表格材料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
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
表格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信息结合起来的描述。
在解答表格型材料的题目时,在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当出现二级或多级标目时,考生应多注意其中的数据关系,这部分易出现陷阱。
(三)图形型材料解题方法: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清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
统计图样式较多,不同类型统计图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
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四)综合性材料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解题方法: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材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技巧,很容易在这部分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进度和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型、图表型、表格型等。
在阅读材料时,要有重点、有方法,不能逐字逐句地读。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先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了解段落主旨,圈画出关键的时间、指标、名词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总分、并列、因果等,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图表型材料,要先看清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了解图表所展示的主要内容。
对于表格型材料,重点关注表头,明确各项数据的含义。
二、准确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准确识别题型是选择正确解题方法的前提。
计算类题目,通常会直接要求计算某个具体的数值,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等。
比较类题目则是要求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是判断多个表述的正误。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由于数据较大,进行精确计算往往费时费力,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选项的差距,对式子进行大致的估算。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选项差距较大,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近似取整进行计算。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或首两位来确定答案。
当选项的首位或前两位数字不同时,使用直除法能够快速得出答案。
(三)化同法化同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然后比较大小。
(四)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的差值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差分法。
用大分数的分子分母减去小分数的分子分母得到差分数,然后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的大小。
四、巧用排除法在一些选择题中,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以使用排除法快速缩小范围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行测指导:资料分析的阅读技巧
通过研究近三年黑龙江省考真题发现资料分析题目列式及计算难度下降,但从阅读材料上分析难度有所增加,考查考生提取数据的能力,篇幅过长,相似名词过多,数据不易提取;如13年材料二图表给出数据为日均产量,而问题中多处涉及月产量,又如材料三,图表中数据给出为累计收入,如用月收入则需转化,可见越来越注重侧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细心以及耐心。
适当运用技巧能更快速提取数据,下面将资料分析常考材料进行归类,讲解下每类材料如何进行阅读。
1.文字型材料阅读
(1)整体把握。
文字型材料一般分为总分式、并列式以及递进式结构,考生可根据材料的整体结构把握材料主要内容,脑海中有个整体印象。
(2)系统标记。
首先应该通读全文,只需了解文中主要讲述的大致内容,切忌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阅读文字或者尝试去记住每一个关键词。
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总分等,将整篇资料中关键名词做标记;带着选项有针对性地阅读资料,在阅读资料过程中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出相关的关键词,以使所给资料更加立体化。
例: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
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价格上涨2.7%。
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61个百分点。
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1.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5.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7.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
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2%。
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4%,酒类价格下降0.2%。
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2%。
其中,服装价格上涨2.3%,鞋类价格上涨1.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
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8.3%,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2%。
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1.8%,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0.6%,西药价格上涨0.2%。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1%。
其中,通信工具价格下降7.4%,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4%,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2.8%,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3%。
其中,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7%,文娱费价格上涨2.2%,旅游价格上涨0.7%,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2%。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
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4%,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1%。
文段结构分析:(1)整体总分结构。
总讲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后面分为很多类。
而每一段开头部分又是本段的总句。
(2)将关键词做好标记。
此处仅以第一段为例,标记无特定标准,以自己习惯为准。
2.表格型材料
对于表格分析题,由于数据较多,形式密集,考生可以采取横纵交叉定位法。
从横纵标题的交叉位置,准确定位表格中的数字,如数据过多,可适当借助直尺。
初期读取数据时可主要看一下表格标题以及横纵标目,对表格主要内容有清晰认识。
例:
2013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粮食0.2 5.1 5.1
油脂-0.5 -0.3 2.8
肉禽及其制品 1.1 5.9 3.3 其中:猪肉 1.7 3.0 -2.8 牛肉0.8 27.3 30.4
羊肉0.3 13.9 14.2 蛋-1.4 1.3 9.8
水产品-0.6 3.1 3.2
鲜菜 2.2 11.8 3.5
鲜果-6.5 7.3 4.5
液体乳及乳制品0.3 4.8 4.4 二、烟酒及用品0.0 0.2 0.7
烟草0.0 0.4 0.5
酒-0.1 -0.2 1.1 三、衣着-0.6 2.2 2.3
服装-0.7 2.3 2.5 鞋-0.5 1.5 1.6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1 1.4 1.5
耐用消费品0.1 0.3 0.2 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0.4 8.3 9.3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0 1.2 1.5
中药材及中成药0.3 3.3 2.8 西药0.1 0.2 0.1 医疗保健服务0.1 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