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5
气压带和风带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B. b风带盛行西南风C. 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 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D. ②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1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压带,②是副热带高压带,③是副极地低压带,④是极地高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第2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C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5月份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0月份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盛行风向可知,风从M气压带向两侧吹,且风向向右偏,则可以推断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D项正确。
第4题,读图可知,M气压带向南移动,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间可能为1月份。
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其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间可能为7月份,C项正确。
4.C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西抚州月考]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A.甲日时,b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B.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C.乙日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日时,a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陆地为低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A正确;;b气压带位于30°左右,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动力的作用形成的,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B错误;乙日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c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海洋陆地均为高压,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误。
故选A。
2.a、c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盛行风一般()A.性质湿润B.风向偏南C.与③气候形成相关D.位置限于赤道以南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a为赤道低压带,c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风向偏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错误,B正确;据图b可知,③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东南信风无关,C错误;北半球夏半年时,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季风,D错误。
故选B。
3.若O地位于大陆东岸,则图b中与之相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O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位于大陆东岸,可能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①地可能和O地气候类型相同,A正确,B、C、D错误。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带解析)一、选择题(2019·安徽六校模拟)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1.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⑤B.⑥C.⑦ D.⑧2.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D 2.B 第1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⑧。
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故选B。
(2018·江苏高考)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4.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解析:3.C 4.B 第3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故选C。
第4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
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月~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
故选B。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6.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5.A 6.D 第5题,甲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可能为夏至日,乙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可能为冬至日,故A正确;O地位于40°N~60°N之间,N地位于30°N~50°N 之间,两地气候类型无法确定,B错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故C错误;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①地,故D错误。
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7个气压带6个风带名称、位置及移动规律、海陆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A.①B.②C.③D.④4.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A.B.C.D.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D.甲是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城市可能是()A.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13.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A.常绿硬叶林广布B.形成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以发展乳畜业为主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如图为某月近地面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月Ⅰ、Ⅱ两区域平均风力相比较()A.Ⅰ风力大B.Ⅱ风力大C.风力相当D.无法比较4.该季节,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
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
岛上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6.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
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
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球爆炸强化类训练1.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2.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风一定是干燥的风B.西风一定是湿润的风C.副热带高压带地区降水不一定很少D.西风和信风之间的地区降水一定很多3.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2-2-1),完成3—4题。
图2-2-13.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D.无法确定4.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5.如果图2-2-2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图2-2-2A.丙为极地高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7.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A.向西北方向B.向东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D.向东南方向1.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随高度增加气压的变化情况。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不断降低,在高空的低压状态下,气球内部的压强使其膨胀破裂。
答案:B1.思路解析: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理解其影响,必须先弄清各个气压带、风带空气运动状况及其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7个气压带6个风带名称、位置及移动规律、海陆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A.①B.②C.③D.④4.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A.B.C.D.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下列说确的是A.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D.甲是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城市可能是()A.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13.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A.常绿硬叶林广布B.形成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以发展乳畜业为主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024·北京海淀高二统考]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图和某季节大气运动模式示意图,图中甲、乙代表近地面气压带,丙、丁代表风带。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 )A.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乙的形成原因是冷气流爬升C.丙的风向为东北风D.丁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2.赤道附近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其主要原因有( )①气温高,对流旺盛②海洋面积广阔③大河众多,蒸发量大④热带雨林气候广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当气压带和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A.巴西高原正值湿季B.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D.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2024·新疆巴音郭楞高二统考]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甲、乙气压带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B.乙——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力原因C.甲——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原因D.乙——赤道低气压带动力原因5.在气压带乙和风带②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知识点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与气候特征[2024·湖南常德市一中校考]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6~7题。
6.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 )A.①B.② C.③D.④7.下列地区与②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上海 B.开普敦C.伦敦 D.新加坡[2024·广东惠州高二校考]读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类型气候的分布图,完成8~9题。
8.图示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 )A.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B.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C.受单一气压带的控制D.受单一风带的控制9.我国春节期间,两国该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征为( )A.西班牙高温多雨 B.南非寒冷干燥C.西班牙温和多雨 D.南非温和多雨知识点三气候类型的判读[2024·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带答案)1. 什么是气压带?气压带是指地球上不同纬度上的大气压力分布区域。
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
2. 列举主要的气压带及其特点。
•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特点是气压较低,空气上升,形成热带风暴和雨林气候。
•高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中纬度地区,特点是气压较高,空气下沉,形成草原和沙漠气候。
•极地低压带: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特点是气压较低,冷空气下沉,形成冰原和寒带气候。
3. 什么是风带?风带是指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区域,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形成的。
4. 列举主要的风带及其特点。
•赤道地区的副热带风带:由于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强烈,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形成从东向西的东北贸易风和西北贸易风。
•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中纬度地区,空气向极地低压带流动,形成从西向东的西风。
•极地地区的极地风带: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空气向赤道高压带流动,形成从东向西的极地风。
5. 解释副热带风带的形成原因。
副热带风带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强烈,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赤道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
在北半球,由于科里奥利力的影响,空气向东流动,形成东北贸易风;在南半球,空气向西流动,形成西北贸易风。
6. 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
西风带的形成是由于中纬度地区的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气压差引起的。
赤道低压带的空气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而中纬度地区的高压带的空气下沉,形成气压差。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中纬度地区向东流动,形成西风。
7. 解释极地风带的形成原因。
极地风带的形成是由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高压带和中纬度地区的低压带之间的气压差引起的。
中纬度地区的低压带的空气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而极地地区的高压带的冷空气下沉,形成气压差。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极地地区向东流动,形成极地风。
8. 解释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关系。
气压带和风带是紧密相关的,气压带的形成决定了大气的垂直运动方向,而垂直运动又会导致水平的风流形成。
气压带与风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个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 极地高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赤道低压带D. 副极地低压带答案:C2. 盛行西风带主要位于哪个纬度区间?A. 0°-30°B. 30°-60°C. 60°-90°D. 90°-180°答案:B3. 以下哪个风带是由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气压梯度驱动的?A. 信风带B. 西风带C. 极地东风带D. 赤道东风带答案:A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形D. 海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气压带和风带是全球性的?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高压带D. 极地东风带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正确2. 极地高压带是由于极地地区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的。
答案:正确3.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没有风带。
答案:错误四、填空题1.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风向偏转现象称为________。
答案:科里奥利效应2. 信风带的风向在北半球是________,在南半球是________。
答案:东北风;东南风3. 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带称为________。
答案:西风带五、简答题1. 请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它们控制着地球上的风向和降水分布。
例如,赤道低压带通常与热带雨林气候相关,而副热带高压带则与沙漠气候有关。
风带影响着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模式。
2. 描述一下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机制。
答案: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热带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高空向极地方向移动,到达30°纬度附近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使得气流偏转,导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带。
这个高压带通常与干燥和稳定的气候条件相关。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习题(10.31)
1、(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
(2)图中气压带A是________C是________E是________G是_______
(3)图中风带B是________D是________F是________,画出B、D、F处的风向
(4)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________(多或少),因为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5)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________(多或少),因为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标注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画出南半
球风带的风向。
2、七个气压带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名称数量分布成因(热力或动力)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原因降水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30°附近原因降水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60°附近原因降水极地高气压带(2个)极地附近原因降水3.六个风带形成与分布
风带名称数量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
间风风
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
之间风风
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
间风风
4.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A.台风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
5.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
D.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
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
C.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B.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C.赤道地区上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时移动规律()
A.北半球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北 B.北半球大致夏季偏南,冬季偏南
C.北半球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D.北半球大致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9、降水较多的气压带、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
C、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
D、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1~2题。
10.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11.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中e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B)
12、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 A.甲是东南信风B.甲是盛行西风
C.乙是盛行西风D.乙是东北信风
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13、表示东北信风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1~3题。
14.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16.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B )
15.下列四幅图中,各纬度之间风向正确的是( C)
16.中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向哪个方向飘扬(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17. 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18、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数据表示纬度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0下列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B.C.D.
2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⑵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_(多或少)。
原因是。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
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一年中,受C气流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1)冬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
(2)多A地是气流被迫抬升的低压,降水较多,而B地是盛行下沉气流的高压,降水较少
(3)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是来自纬度较低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暖而轻,而D气流来自纬度较高的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冷而重,所以C气流沿D气流向上爬升。
(4)0°60°低多阴雨天气30°90°高多晴朗干燥
(5)终年温和多雨终年高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