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工厂制程工艺品质规范细则(4.28)
- 格式:xlsx
- 大小:821.56 KB
- 文档页数:1
电厂热处理施工工艺方案及流程一、电厂热处理施工工艺方案。
1.1施工前准备。
首先呢,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像打仗前的粮草弹药筹备一样重要。
咱们得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看看场地的大小、布局,有没有啥特殊情况,就好比咱进一个新地方得先熟悉熟悉环境。
材料的准备也不能马虎,各种热处理设备、加热元件、测温仪器等都得是质量合格的。
这设备要是不过关,就像战士拿着破枪上战场,肯定不行。
另外,操作人员也得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有技术有经验,这可不像搭积木,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干的。
1.2热处理工艺选择。
在电厂热处理这块儿,工艺的选择那可得根据具体的工件要求来。
比如说,对于一些大型的金属结构件,可能就得采用整体热处理工艺。
这就像给一个大物件来个全方位的保养。
而对于一些小型的、局部有特殊要求的部件,像焊接接头啥的,局部热处理就比较合适,就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不同的工艺就像不同的药方,得对症下药。
二、电厂热处理施工流程。
2.1工件清理与装炉。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工件得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咱洗脸一样,脸不干净咋能化妆呢。
表面的油污、铁锈之类的都得除掉,不然会影响热处理的效果。
然后把工件装炉,这装炉也有讲究,得摆放合理,不能太挤,得让热量能均匀地传递到每个工件上,就像一群人坐公交车,得有个合适的间距,不能都挤成一团。
2.2加热过程。
加热的时候,速度要控制好。
不能太快,太快了就像跑步起跑太猛容易摔倒一样,工件可能会因为热应力产生裂纹啥的。
温度也要按照规定的来,测温仪器得时刻盯着,就像监考老师盯着考生一样,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这时候操作人员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毕竟这是关键环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2.3保温与冷却。
到了保温阶段,就像小火慢炖一样,得保持温度稳定。
这时候可不能掉链子,一旦温度波动太大,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冷却过程也不能随便,不同的工件有不同的冷却要求。
有的需要缓慢冷却,就像老人散步一样慢悠悠的;有的可以快速冷却,那就像年轻人跑步冲刺,但这都是有标准的,可不能乱来。
电暖气工厂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暖气工厂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电暖气工厂所有员工和管理层。
第三条电暖气工厂规章制度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做到合法合规。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制度、生产安全、员工福利、纪律规范等方面。
第五条工厂领导应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确保员工遵守。
第二章工作制度第六条工厂员工按照公司规定时间准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迟到早退者,应按公司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条工厂员工在工作期间应穿着工作服装,佩戴工牌,不得穿戴擦地光鲜衣服,以免影响工作。
第八条工作期间务必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不得携带食品饮料等物品进入生产区域,以免影响工作安全。
第九条工厂员工应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得怠慢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领导。
第十条工厂员工严禁将机密信息透露给外界,保护公司的利益。
第三章生产安全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违者立即予以制止和处罚。
第十二条生产车间内严禁私自乱拉乱扯电线,违者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领导。
第十三条生产车间内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格外注意安全,保证施工质量。
第十四条生产车间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故障。
第十五条生产车间内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员工和设备安全。
第四章员工福利第十六条公司应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公司应制定员工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五章纪律规范第十九条员工应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岗,不得私自使用公司设备等违规行为。
第二十条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不得对领导指示置疑,对领导发火。
电器生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一、引言电器行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器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探讨电器生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
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器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日趋复杂。
为确保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就成为必要的管理措施。
三、电器生产工艺标准电器生产工艺标准是指一套规定电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守的技术规范和方法。
这些工艺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产品类型、材料、工艺流程等因素,并精确地明确每一个环节所需遵循的步骤。
1. 原材料准备:电器产品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因此,工艺标准应明确原材料的选择、检验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2. 加工工艺:电器产品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切割、成型、焊接等环节。
工艺标准应规定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设备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点等内容。
3. 组装和调试:在电器产品的组装和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每个组件的正确连接和整个产品的正常运行。
4. 检测和质量控制:工艺标准应包括必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电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质量要求,并能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合格的测试和验证。
四、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指电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和规范。
为了保证工艺标准可以得到有效执行和监控,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1. 制定操作规程:根据工艺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所需设备和操作要求等。
2. 培训和教育:制度应包括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的要求,以提高其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3. 监督和检查:制度应规定监督和检查的机制,确保操作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
4. 改进和更新:制度还应鼓励不断改进和更新操作规程,以适应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五、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电器生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电热器件中的线路板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电热器件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而线路板则是电热器件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起到连接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线路板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对于电热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电热器件中的线路板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将从线路板的制造工艺入手。
线路板的制造包括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布线、蚀刻、沉金、安装等多个环节。
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布线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电热器件的功能和特性,合理布置线路和组织电路。
布线时要注意信号的传输性能,避免线路之间的串扰和干扰。
同时,还需要考虑线路板的厚度和层数,以及承受的电流和电压负荷,选择适合的材料和铜箔厚度。
接下来是蚀刻和沉金过程。
蚀刻是将多余的铜箔去除,形成最终的电路图案。
蚀刻时需要控制好蚀刻液的浓度和蚀刻时间,以免造成线路断裂或蚀刻不干净的问题。
沉金是为了保护线路板的焊盘和焊线,提高其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沉金过程中要控制好电镀液的温度和浓度,确保沉金层的均匀和质量。
最后是线路板的安装工艺。
在线路板上安装电子元器件时,需要注意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
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焊接和波峰焊接两种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控制好焊接温度、焊锡量和焊接时间,以确保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是线路板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的电热器件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制造工艺,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下面我们将讨论线路板的质量控制方法。
线路板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加工工艺的控制、以及最终产品的严格测试。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
线路板的质量受制于所选择的材料。
在选择线路板的基板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导电性能、导热性能、机械强度等因素。
而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可靠性、耐高温性能等。
对于原材料的检验,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检验手段,如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功能测试等,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其次是加工工艺的控制。
电力行业工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行业工艺管理,提高电力生产质量和效率,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电力行业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的工艺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工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先进、可靠的原则,确保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经济、高效和环保。
第四条电力行业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工艺管理制度,明确工艺管理职责,加强工艺队伍建设,提高工艺管理水平。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电力行业各单位应设立工艺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
工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和修订工艺规程、标准和方法;(二)组织工艺试验、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三)监督、检查和考核工艺执行情况;(四)组织工艺培训和技术交流;(五)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电力行业各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工艺人员,负责具体的工艺管理工作。
工艺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标准;(二)参与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三)及时报告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四)参与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
第七条电力行业各单位应明确工艺管理权限,确保工艺管理的有效实施。
工艺管理权限主要包括:(一)工艺规程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发布;(二)工艺试验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三)工艺人员和团队的考核和激励;(四)工艺问题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工艺管理内容与要求第八条电力工艺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工艺规程的制定与修订;(二)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三)工艺设备的选用与维护;(四)工艺过程的监控与控制;(五)工艺质量的检验与评估;(六)工艺安全与环境保护。
第九条电力工艺管理要求如下:(一)工艺规程应科学、合理、先进,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二)工艺文件应完整、准确、清晰,便于操作和执行;(三)工艺设备应选型合理,性能稳定,易于维护;(四)工艺过程应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五)工艺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严格控制不合格品;(六)工艺安全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
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热处理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热处理加工。
2准备工作2.1根据加工路线单核对工件数量,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图样了解热处理的种类。
2。
2检查工件是否有碰撞伤痕、裂纹等缺陷。
2。
3检查炉子及炉温仪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2.4严禁带电进出炉操作,工件离电热体不宜太远,以防局部过热。
一般工件离炉壁应大于100mm,离炉顶大于200mm。
2.5形状复杂或细长轴等工件,在堆放时要按有关操作要求装入炉内,严禁悬空堆放.3退火3。
1对于45#、40Cr钢件分别加热到800-840℃,830—85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1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3.2对于T7-T9,T10-T12钢件分别加热到740—760℃,750-770℃,保温2—4小时,然后以小于2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
3.3对于合金钢等特殊材料,按有热处理工艺学有关技术资料要求操作。
3.4一般件可不预热低温进炉,当温度升到500—600℃时,应保温1—2小时后再继续升温. 3.5出炉时对于形状复杂或细长工件,宜用钳子或其他夹具垂直或水平放置在适当地方。
4正火4.1通常用于正火的材料为含碳量不超过0。
5%的碳素钢、低合金钢的锻件、铸钢件。
4。
2对于Q235、20#、Q345等材料加热到880℃-930℃,保温1-3小时后出炉空冷。
4。
3对于45#、40Cr钢分别加热至830-880℃,850-890℃,保温1—3小时出炉空冷。
4.4保温时间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决定,参考下表:4.5正火规范相同的零件,可在同炉处理,但截面有效厚度必须相近。
4。
6不同尺寸的零件在同炉处理中,若同时出炉时,其保温时间就按最大截面所需的保温时间计算,但允许小件到达其本身尺寸所需保温时间后单独出炉.4.7多件装炉时工件断面尺寸小于100mm者,其间隙应大于50mm.技术要求较高的零件严禁小件外面套大件。
电力行业工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行业工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行业各类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环节。
第三条电力企业应建立符合规定的工艺管理制度,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经济、环保和可靠。
第四条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工艺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完善文件,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科学、规范和安全。
第五条工艺管理制度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具体制度。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本制度,确保工艺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七条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工艺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工艺管理意识和水平。
第八条电力企业应当定期对工艺管理制度进行检查评估,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责任制度第九条电力企业应当在公司内部建立负责工艺管理的部门,制定专门的工艺管理规章制度。
第十条公司总经理应当对公司的工艺管理工作负最终责任,并对工艺管理负总责。
第十一条工艺管理部门应当有一名专职负责人,负责公司各项工艺管理工作,并报告给公司领导。
第十二条工艺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工艺生产标准和规范,以及制定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案。
第十三条生产线领班应当对生产线的日常工艺生产活动负责,并负责保证设备和生产安全。
第十四条生产线员工应当严格按照工艺规定和要求进行生产作业,确保生产质量和工艺安全。
第十五条工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艺生产运行正常。
第三章工艺管理流程第十六条工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起整套的工艺管理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流程和高效运转。
第十七条工艺管理流程包括工艺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下达、生产执行、生产监控、质量检查和数据报告等环节。
第十八条工艺生产计划制定应当充分考虑设备技术状态、原材料供应情况、环境因素等,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第十九条生产任务下达应当明确生产目标、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确保生产任务合理分配。
一、总则为加强电厂工艺管理,提高工艺管理水平,保障电厂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体制1、电厂工艺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负责电厂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和协调工厂内各部门的工艺管理工作,并对工艺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工艺管理部门是电厂的具体负责工艺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电厂的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
3、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配合工艺管理部门进行电厂的工艺管理工作,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和维护。
三、工艺管理制度1、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电厂应制定和健全工艺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工艺管理制度、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检查规程、工艺安全规程等。
2、技术标准:电厂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制定适用于电厂的技术标准,保证电厂的工艺管理工作按照标准进行。
3、工艺操作规程:电厂应制定详细的工艺操作规程,规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4、工艺质量控制:电厂应建立工艺质量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和监控,确保工艺质量符合要求。
5、安全管理:电厂的工艺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进行,确保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6、节能环保:电厂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四、工艺管理流程1、工艺设计:在电厂建设之前,应经过工艺设计,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案。
2、工艺操作: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工艺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
3、工艺检查:定期进行工艺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确保工艺符合要求。
4、工艺改进:根据工艺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和质量。
1、加强人员培训:电厂应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艺管理水平。
2、定期维护:对工艺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管理督导:部门主管应对工艺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验收认证:对电厂的工艺管理进行定期的验收认证,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六、工艺管理的重要性电厂的工艺管理是电厂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基础,是保障电厂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电加热集油工艺管理规范目录一、电加热集油工艺基建施工监督管理二、电加热集油工艺动、静态数据资料管理三、电加热集油工艺日常维护管理四、电加热集油工艺常见故障诊断及事故处理一、电加热集油工艺基建施工监督管理(一)电磁加热器1、电磁加热器工艺安装要求(1)出、入口管径:60mm,壁厚5mm,焊接须满焊,在管道对接时必须保证输油管管口与加热器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水平位置。
(2)控制箱安装支墩地面高度保证在400mm以上,控制箱与支墩角铁需焊接。
2、电磁加热器安装前要求(1)设备长途运输,安装前检测设备背板禁锢螺丝及空气开关等设备紧固螺丝。
(2)检测设备供电电压是否符合设备电压要求。
(3)加热器控制箱电源端子螺丝须拧紧,谨防虚接。
(4)按表1中参数进行检测。
表1 电加热器参数额定值与测试值对比表序号安装位置型号规格尺寸(高度、直径、壁厚)相间绝缘电阻(MΩ)相对地绝缘电阻(MΩ)电流(A) 电压(v)额定功率(kW) 标准值(cm)测量值值(cm)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Ia/Ib/Ic测量值Ia/Ib/IcVA/VB/VC3、电磁加热器安装后要求(1)设备投运前、须待抽油机运行后2分钟后,才可以打开加热器供电电源。
如果抽油机是第一次投运时,须待抽油机运行20分钟。
(2)加热器运行后,须用钳形表检测三相电源电流,监测电流是否在额定电流范围内运行,是否缺相。
(二)电加热带1、电热带安装前的注意事项(1)电热带安装前,应对电热带的外观和型号尺寸进行仔细检查核对,按表2中参数进行测试。
表2 电热带参数额定值与测试值对比表序号起始点名称及坐标(X,Y)起始点名称及坐标(X,Y)长度(km)型号规格额定功率(kW)测量功率(kW)尺寸(宽、厚)相间绝缘电阻(MΩ)相对绝缘层绝缘电阻(MΩ)电流(A) 电压(v)标准值(cm)测量值值(cm)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Ia/Ib/Ic测量值Ia/Ib/IcVA/VB/VC(2)安装电热带时不应打硬折或长距离在地面上拖拉。
热电工程质量控制方案第一章一次网施工方案及要点一.主要施工项目施工工序1.蒸汽直埋保温管:材料进场→管材预制→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砂垫层、修整管沟→工作管安装→X光工作管探伤→工作管保温→外套管安装→超声波探伤→外套管气密性试验→外套管防腐→砂回填→沟槽回填→蒸汽吹扫2.蒸汽架空保温管:材料进场→管材预制→(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础浇筑)→支架制作→管道安装→气密性试验→管道、支架防腐→管道保温→保温保护层安装→蒸汽吹扫二、相关施工工序的操作规范1.材料进场验收材料进场需提供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检测报告。
1.1 蒸汽直埋管及其管件1.l.1 蒸汽直埋管及管件在材料进场时须量测、目测检查,检查工作管、外套管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管件滑动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外防腐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且是否有破损:保温材料材质及保温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1.1.2蒸汽直埋管道及管件外防腐层的结构形式蒸汽直埋管道及管件3PE外防腐层的结构形式蒸汽直埋管道及管件“三布五油”防腐层结构形式备注:3PE热缩带是为埋地及架空钢质管道焊口的防腐和保温管道的保温补口而设计的。
它是由辐射交联聚烯烃基材和特种密封热熔胶复合而成,特种密封热熔胶与聚烯烃基材、钢管表面及固体环氧涂层可形成良好的粘接。
WK-WSS3PE热缩带在加热安装时,基材在径向收缩的同时,内部复合胶层熔化,紧紧地包覆在补口处,与基材一起在管道外形成了一个牢固的防腐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及良好的抗紫外线和光老化性能。
1.1.3 直埋疏水桶的所有焊缝必须100%进行无损检测,Ⅱ级合格。
1.1.4 补偿器1.1.4.1 抽查复检数量:各种口径的总量的30%,总量5只或5只以下的全部复检。
1.1.4.2补偿器出厂前需预拉伸,拉伸量为补偿量的50%。
补偿量(mm)=0.01248*蒸汽设计温度(摄氏度)*固定端长度(mm)*1.3放大系数1.1.4.3检查项目:工作管的壁厚、椭圆度;工作管材质是螺旋焊管,对螺旋焊缝进行着色渗透或射线拍片无损检测,Ⅱ级合格;对外护套管上叁道环形焊缝,进行着色渗透无损检测,Ⅱ级合格;外护套管材质是螺旋焊管或直缝焊管,对螺旋焊缝或直形焊缝进行着色渗透无损检测,Ⅱ级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