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47
农环境连片整治可行研究报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㈠项目名称连城县莒溪镇赖源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㈡项目建设地点莒溪镇所辖莒市、乐地、詹坑、厦庄、高地、罗地、陈地、厦地、坪坑、太平僚、池家山、梅村头、莒莲、璧洲、小莒、墩坑、墙里、后埔、隔口、吴坑、溪源及赖源乡所辖下村、上村、黄宗、黄地、郭地、牛家、河祠共28个行政村。
㈢建设规模与内容28个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项目。
建饮用水源地镀锌管防护栏2万米、花岗石保护水源警示标志60个,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235770米,建氧化塘28个、总面积51500平方米,建15平方米垃圾收集站28座、总建筑面积420m2,人工湿地35000平方米;购置2T电动葫芦28个、10m3家养畜禽粪便沼气池3040个、100L农户垃圾收集桶6773个、4 m3垃圾箱28个,人工垃圾收集车170辆、自装卸式垃圾车28辆、吸粪车28辆。
28个整治村庄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生活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
㈣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965.82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建设资金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885.41万元,申请省级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508.33万元,由业主莒溪镇、赖源乡政府自筹572.08万元。
㈤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0年7月~2011年6月。
二、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区位于连城东部,是福建省九龙江、闽江、汀江流域的水源地之一,流域内的上地水库和邱地尾水库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
东与永安小陶镇接壤,南与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相望,西与本县曲溪乡相连,北与姑田镇为邻。
莒溪、赖源山水相连,辖28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含11个革命基点村)。
占地面积666平方公里,2009年末人口25161人,有耕地面积38517亩,人均耕地面积1.53亩。
农村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农村整治是指对农村区域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村整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报告从农村整治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农村整治工作提供可行性研究的参考。
二、农村整治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农村整治是指通过对农村区域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一系列综合性工作。
其基本概念包括:1. 农村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科学地控制、处理和利用农村的资源,使农村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2. 农村开发: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产水平。
3. 农村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规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居民行为,提高农村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农村整治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的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业产值和提升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 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通过农村规划,实现农业土地、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
3. 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农村产业、人口和土地利用等,协调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4. 保护农村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管理,实现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整治的原则农村整治工作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包括:1. 国家政策原则:农村整治要与国家政策相一致,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2. 综合平衡发展原则:要实施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着力解决农村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3. 公平公正原则:要在资源配置、政策落实等方面体现公平、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4. 环境保护原则:要实施农村整治工作,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地区**县**乡**、**村、***村、**村、**村、**村2019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1.2、项目主管单位**县环保局、**县财政局。
1.3、建设性质新建环保治理设施1.4、项目建设单位**乡人民政府1.5、建设地点**乡所辖**、**村、**村、**村、***村、**村共*个行政村。
项目实施点**乡驻地*个村位于**乡政府附近,**县城以南33公里,海拔高度1756米,东与**乡毗邻,西与**乡接壤,南靠阿**,北与**乡、**镇相隔。
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草场**万亩,耕地**万亩,全乡**户,总人口**人,由**等民族组成,共有**个行政村,其中**个农业村,**个牧业村。
2010年末,牲畜存栏**万头(只),养殖家禽**万余只,人均收入**元。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行政区划图”。
1.6、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9年2月~2019年12月。
1.7、建设内容1.7.1、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保护**乡饮用水源水质和确保饮水安全,**乡计划建立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有碍水源水质的行为和建设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的设施。
同时,为制止人和牛畜进入水源地而污染水体,计划在水源地岸外**米四周建立镀锌管防护栏;并在水库坝头、路口等显著位置建立各**块水源保护标志牌。
防护栏高**米,长**米,采用DN25镀锌管焊接而成。
1.7.2、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该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由村庄现有明沟或暗渠收集,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并应定时清理维护沟渠,防止被淤泥淤积堵塞。
农户的生活污水为洗浴用水和餐饮用水,COD和BOD5较低,COD在200-300mg/L、BOD5100-200mg/L。
污水采用DN300水泥硷管收集,村污水主管采用DN400水泥硅管;农户的生活污水经配备的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村人工湿地处理进行二级处理处理,人工湿地面积30亩,人工湿地种植红柳,在人工湿地经排污管排出的污水可停留10天以上,人工湿地处理后COD≤30mg/L、BOD5≤1O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标准,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再利用。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㈠项目名称连城县莒溪镇赖源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㈡项目建设地点莒溪镇所辖莒市、乐地、詹坑、厦庄、高地、罗地、陈地、厦地、坪坑、太平僚、池家山、梅村头、莒莲、璧洲、小莒、墩坑、墙里、后埔、隔口、吴坑、溪源及赖源乡所辖下村、上村、黄宗、黄地、郭地、牛家、河祠共28个行政村。
㈢建设规模与内容28个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项目。
建饮用水源地镀锌管防护栏2万米、花岗石保护水源警示标志60个,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235770米,建氧化塘28个、总面积51500平方米,建15平方米垃圾收集站28座、总建筑面积420m2,人工湿地35000平方米;购置2T电动葫芦28个、10m3家养畜禽粪便沼气池3040个、100L 农户垃圾收集桶6773个、4 m3垃圾箱28个,人工垃圾收集车170辆、自装卸式垃圾车28辆、吸粪车28辆。
28个整治村庄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生活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
㈣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965.82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建设资金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885.41万元,申请省级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508.33万元,由业主莒溪镇、赖源乡政府自筹572.08万元。
㈤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0年7月~2011年6月。
二、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区位于连城东部,是福建省九龙江、闽江、汀江流域的水源地之一,流域内的上地水库和邱地尾水库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
东与永安小陶镇接壤,南与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相望,西与本县曲溪乡相连,北与姑田镇为邻。
莒溪、赖源山水相连,辖28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含11个革命基点村)。
占地面积666平方公里,2009年末人口25161人,有耕地面积38517亩,人均耕地面积1.53亩。
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了项目的背景、目标、可行性及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农民生活质量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存在着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垃圾处理不规范等。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1.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实现乡村美丽化、宜居化;2.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三、可行性分析1.政策环境:国家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给予了政策支持,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补助资金、税收优惠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2.资金保障: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拨款较多,项目未来投资有保障。
3.技术条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需要借助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目前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具备可行性。
4.市场需求:居民对于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市场前景。
四、项目实施方案1.农村污水处理: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足的问题,改善水质、提高环境质量。
2.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对于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和资源浪费问题,建立垃圾处理厂,实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3.农田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田环境,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提高耕地的肥力和产量。
4.美化村容村貌:通过美化农村公共空间,种植花草树木,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品质。
5.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五、项目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引导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农村环境污染集中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核:编制人员:目录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2编制依据1.3 编制范围1.4 编制原则1.5预期治理目标第2章项目概况2.1 城市概况2.1自然环境2.2社会情况2.3 蒋家行政村等五个行政村污染概况第3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3.1 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4章工程方案4.1 项目区农村基本情况4.2 工程内容4.3 工程方案的确定第5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5.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5.2 污染的控制5.3 水土保持5.4 环境监测第6章劳动安全保护、职业健康、消防及节能6.1 劳动安全、工业卫生6.2 职业健康6.3 消防6.4 节能第7章项目组织与保障措施7.1领导机构7.2保障措施第8章建设进度、招标计划及人员培训8.1 建设进度计划8.2 招标计划8.3 人员培训计划第9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 投资估算9.2 某县七岗镇农村环境污染集中连片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9.3 资金筹措第10章环境社会经济效益10.1 经济效益分析10.2 环境效益分析10.3 社会效益分析第11章结论及建议11.1 结论10.2 建议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况⑪项目名称:农村环境污染集中连片综合整治项目⑫承担单位:某县环境保护局⑬负责人:XX⑭编制单位:某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⑮实施地点:某县七岗镇⑯项目类型农村环境污染集中连片综合整治项目⑰项目背景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养猪大县。
随着农业和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特别是规模化养猪产生的污染,已经对某县七岗镇及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某县七岗镇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基础设施长期因资金问题没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占用耕地、道路的情况随处可见,垃圾乱堆乱放污染地下水,对居民生活饮用水源造成较大威胁;某县七岗镇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没有收集管网,也未经有效处理,污水横流、死水沟到处可见,污水最后汇入村边沟渠内最终汇入袁河和赣江,生活污水对袁河和赣江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本项目旨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措施,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农民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
具体包括:1. 目标区域调查与评估: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勘察,了解环境污染程度、污染源及其分布情况等,制定可行的治理方案。
2. 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农业废弃物处理、农药农化物防治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进方案。
3. 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通过植被恢复、河湖治理等手段,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稳定,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二次污染风险。
4. 宣传与培训: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地与实施。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依靠现有的环保技术和生态修复手段。
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因此,从技术角度上,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长期来看,通过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升健康水平,将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同时,随着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相关政策支持也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经济保障。
四、项目计划与实施1. 项目计划:根据可行性分析,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调查与评估阶段、技术研究阶段、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阶段、宣传与培训阶段等。
合理安排项目进度,确保各个阶段有序推进。
2. 项目实施:根据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成立专业团队,包括环境工程师、生态学家、农业专家等,进行工作推进和监督。
目录第一章总论 (2)1.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 (2)1.2项目建设地点 (2)1.3建设规模与内容 (2)1.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1.5建设期限 (2)2.承办单位概况 (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5)1.项目建设背景 (5)1.1社会经济概况 (5)1.2水资源和环境现状 (6)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9)1.建设地址 (9)1.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臵 (9)1.2建设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9)2.建设条件 (9)2.1社会经济条件 (9)2.2自然气候、水文 (10)2.3政策扶持条件 (10)第四章建设方案 (11)1.建设规模与内容 (11)2.建设项目 (11)2.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11)2.2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 (1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20)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20)1.1水环境现状 (20)1.2大气环境现状 (20)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20)3.项目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0)4.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1)第六章节能规划 (24)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 (25)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25)1.1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25)2.工程建设管理 (25)2.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25)2.2项目组织管理 (26)3.项目工建设计划 (26)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1.投资估算 (2)1.1投资估算依据 (2)1.2投资估算 (2)2.资金来源与筹措 (3)第九章经济分析 (8)1.财务分析 (8)2.收入测算 (8)3.支出测算 (8)4.社会效益 (9)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10)1.招投标范围 (10)2.招投标的组织形式 (10)3.招投标方式 (10)4.招投标方案 (10)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2.主要结论 (11)3.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建设条件具备 (11)4.问题与建议 (11)附图附图-1:**县老庙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项目区域总平面位臵图附图-2:**县老庙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生活污水排水管网、污水氧化塘平面图附图-3:**县老庙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生活垃圾收运线路、垃圾收集站平面图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县老庙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XX县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编号:2011-152陕西XX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2)1.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 (2)1.2项目建设地点 (2)1.3建设规模与内容 (2)1.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1.5建设期限 (2)2.承办单位概况 (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5)1.项目建设背景 (5)1.1社会经济概况 (5)1.2水资源和环境现状 (6)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9)1.建设地址 (9)1.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9)1.2建设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9)2.建设条件 (9)2.1社会经济条件 (9)2.2自然气候、水文 (10)2.3政策扶持条件 (10)第四章建设方案 (11)1.建设规模与内容 (11)2.建设项目 (11)2.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11)2.2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 (1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22)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22)1.1水环境现状 (22)1.2大气环境现状 (22)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22)3.项目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2)4.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3)第六章节能规划 (26)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 (27)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27)1.1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27)2.工程建设管理 (27)2.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27)2.2项目组织管理 (28)3.项目工建设计划 (28)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1.投资估算 (2)1.1投资估算依据 (2)1.2投资估算 (2)2.资金来源与筹措 (3)第九章经济分析 (9)1.财务分析 (9)2.收入测算 (9)3.支出测算 (9)4.社会效益 (10)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11)1.招投标范围 (11)2.招投标的组织形式 (11)3.招投标方式 (11)4.招投标方案 (11)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2.主要结论 (13)3.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建设条件具备 (14)4.问题与建议 (14)附图附图-1:XX县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项目区域总平面位置图附图-2:XX县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生活污水排水管网、污水氧化塘平面图附图-3:XX县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生活垃圾收运线路、垃圾收集站平面图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县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1.2项目建设地点XX镇所辖共XX村、上河村、新店村、兰山村、东于村5个行政村。
1.3建设规模与内容5个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项目。
建5个行政村的饮用水源地镀锌管防护栏1000米、花岗石保护水源警示标志30个,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12790米,建氧化塘5个、总面积27295平方米,建15平方米垃圾收集站12座、总建筑面积180㎡;购置2T电动葫芦18个、8m3家养畜禽粪便沼气池200个、120L农户垃圾收集桶1663个、4 m3垃圾箱18个,人工垃圾收集车36辆、自装卸式垃圾车5辆、吸粪车5辆。
5个整治行政村的村庄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生活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户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
1.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957.68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建设资金申请陕西省级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500万元,申请XX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74万元,由业主XX镇政府自筹382.68万元。
1.5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1年5月~2012年6月。
2.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区位于XX县东北部30km处,南距省城西安80公里,北与铜川市王益区相邻,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948亩,辖29个行政村,13949户,总人口6.2万,镇区人口1.1万,镇区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到金(到贤镇~金华山)公路穿境而过,南接(西安---禹门口高速)106引线,北连305国道。
“十一五”期间,XX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继续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化率不断加大。
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7元。
为解决项目区内由于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当、群众生活习惯不良、环境卫生设施而造成环境卫生状况极差的问题,改善群众的生活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XX镇人民政府决定一起对所属的5个行政村进行集中连片环境整治。
联合成立了以政府一把手为组长,乡村骨干干部为成员的集中连片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计划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4)《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0-2015年)》;(5)《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7)《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规范(NY/T1702-2009)》;(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9)《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10)相关设计规范标准;(11)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12)项目业主位委托本中心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1.项目建设背景1.1社会经济概况陕西省XX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周边分别于西安、咸阳、铜川、渭南等大中城市接壤,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3万亩,辖32个乡(镇)、334个行政村、21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7万人,农村劳动力37万人,富余劳动力18万人,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1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4元。
本项目区位于XX县城东北42公里处,北依万斛山,东南与蒲城接壤,距蒲城县城22公里,属XX的边际口子镇。
是明代文人杨爵故里,著名的花炮之乡、老鼓之乡、篮球之乡,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先进乡镇、陕西省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全镇总面积41平方公里,辖12村87个村民小组,人口3.6万,耕地面积4.8万亩。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36元。
花炮产业是全镇主导产业,现已建成和在建花炮公司47家。
镇内集市繁荣,商业网点密布,形成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5个,个体摊位1230多个、门店 493个,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四纵两横的水泥街道,邮电、通讯、有线电视、电信各类技术服务部门齐全的服务体系已形成。
集市贸易十分红火,日交易额达50余万元,属渭北最大农村集贸市场。
该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目前已形成花炮、建材、果牧和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
项目区内XX镇所辖XX村、上河村、新店村、兰山村、东于村5个行政村。
5个行政村的社会经济情况见下表。
项目区行政村的社会经济情况表序号村名人口村民小组个数户数土地面积(亩)农民人均收入(元)1 XX村4000 11 1000 1.16 51002 上河村4500 8 1125 1.30 50003 新店村3200 8 800 0.93 48004 兰山村3100 10 775 0.89 58005 东于村1800 5 450 0.52 5200合计16600 42 41501.2水资源和环境现状XX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北部山区平均海拔高度为650米至1200米,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赵老峪天然森林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野生药材有一百余种,煤、铁、铝、石油等储量丰富,具有可观的开采价值。
自然景观奇特,顺阳河穿境而过,东与金粟山森林公园相邻。
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每年古历六月初九的九龙山庙会、七月初七的韩湘子庙会香火旺盛,游客多达数万人。
造就了薛镇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
XX镇境内设有35KV变电站一座,电力充足,通讯设施齐全,医院、邮电、电信、信用社、工商所、公安派出所、敬老院、文化广场等服务便民机构健全。
有高级职业中学、初中、小学、幼儿园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
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开采方便,是生产石灰和水泥的优质原料和建筑材料。
由陕煤集团投资年产180万吨的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落户XX镇底店。
XX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2472小时,无霜期210天,降雨量610毫米,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山前洪积扇地带,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苹果生产百强县镇。
形成了以林果业、畜牧业、建材业为主的三大产业格局。
是XX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两个县城的副中心城镇之一。
XX镇境内第一大河流,赵老峪河,全长15公里,发源于铜川市金华山,支流蒋沟河、清水峪河、兰山河、车辐峪,最后从一块汇入顺阳河。
由于XX镇经济基础差,财政和村民财力有限,无力进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现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农户养殖的牛、猪、鸡、鸭粪便仅有少数村民建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大部随意排放;乡村垃圾也没有收集、清运设施,到处推放;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臭气熏天,空气质量下降,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是保护和改善薛镇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由于XX镇的村民生活卫生习惯不良、环保意识低、环境卫生设施不足,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群众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牛、猪、鸡、鸭等畜禽随意放养,随意排粪便造成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臭气熏天,空气质量下降,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XX镇人民群众长期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迫切2.2项目建设是满足XX镇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最主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