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1.5《古诗两首》同步试题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
邸:_________ 几时:_________熏:_________ 游人:_________[2]“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反应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①。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轮台]代指边疆。
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戍()阑()2.结合本诗,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古诗阅读。
滁州西涧独怜惜幽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树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时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5分)1.(10分)【积水成渊】看拼音,写词语。
jīchǐchái fēicānɡtái yóu yuánchūn sèxìnɡhuālíbāhuánɡdié。
2.(5分)用横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应.怜(yīnɡyìnɡ)一径.(jīnɡjìnɡ)未成阴.(yīn yìn)小扣.(kōu kòu)3.(10分)比一比,再组词。
屐篱履离苔苍抬沧。
4.(10分)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小扣:诗句意思:(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诗句意思:。
二、【思维飞跃】5.(1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季节)的诗,叶绍翁要到别人家的园子里游赏,却没能如愿,可以从课题中的“”看出,不过,诗人还是感受到了春天,因为他看见“,”。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代诗人,题目的意思是:,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和的生动场面。
诗中描写描写静景的是这两句:,。
描写动景的是这两句:,。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像这类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两首。
三、课外积累6.(20分)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句:(1),。
(2),。
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句:(1),。
(2),。
含有哲理的古诗句:(1),。
(2),。
四、阅读短文.7.(20分)我爱春雨我爱春雨。
在我的家乡,人们常用“春雨贵如油”来比喻春雨是多么宝贵。
细雨如丝,透过一条条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
春雨热情地对它们说:“喝吧,麦苗妹妹,喝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等到夏天到来的时候,你们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了。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诗歌,完成练习。
游小鸟天堂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1]“三百年”写出了大榕树的______特点;“浓荫十亩”写出了大榕树______的特点;“鸟千双”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的特点;“新枝还比旧枝壮”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的特点。
2. 阅读理解。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不少于两个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诗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一对反义词可以看出农民的辛劳。
[4]孩童勤劳可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诗文赏析,韵无穷。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2. 对“众皆弃去”理解有误的是( )A .众:指许多人B .皆:全,都C .去:离开3.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1)默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4.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释: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2)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5. 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章节测试题1.【答题】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遮掩______(zhēzē)寺院______(shì sì)卷起______(juǎn juàn)散文______(sǎn sàn)【答案】zhē;sì;juǎn;sǎ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
【解答】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同时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区分,以及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到正确的读音。
在本题中,“遮掩”、“寺院”考查的是平翘舌的运用。
2.【答题】给多音字组词。
卷:juǎn();juàn()散:sǎn();sàn()【答案】卷尺;试卷;散文;散步【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多音字组词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注意分辨字音再组词,主要还是依靠平时的积累。
3.【答题】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乱蹦进了船舱。
2.与天相连的荷叶呈现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呈现出与往常不一样的红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翻译的能力。
【解答】翻译诗歌语句时,首先要抓住关键字眼,如第一小题中的主语分别是“黑云”和“白雨”,“翻墨”意为打翻的黑墨水,“跳珠”意为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
第二小题中的主语分别是“莲叶”和“荷花”,“无穷”意为一望无际,“别样”意为不一样。
最后要记得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得词达句顺。
4.【答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醉书”就是指作者喝醉酒的时候看书。
()2.“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3古诗两首(1)无答案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醉(zuì zhuì)书卷(juàn juǎn)地净慈寺(sì shì)翻墨(mò mù) 映(yìn yìng)日无穷碧(bì biè)二、比一比,再组词。
墨()连()何()竟()碧()默()莲()荷()竞()壁()三、解释词语。
翻墨:跳珠:无穷碧:别样红:晓:四时:四、默写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五、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所写,他笔下的云、雨、风各具特点。
诗人把乌云比作“”,把大雨比作“”,用“”写出了风的大,显得形象生动,极富立体感。
诗中的望湖楼在今天的(哪里)。
2.六月的西湖天气变化极快,先后。
诗句描写的色彩极其丰富,云与雨形成鲜明的对比,山是色色的,而雨后的湖水与天空都是色的。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代诗人杨万里送好友时所作的一首诗,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诗中主要抓住了西湖的和两样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的画面。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诗中的“、”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诗句“、”再现了西湖六月的景色特点,成为千古佳句。
六、阅读、积累。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把西湖比作,描绘了它时候和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与“浓抹”相对应的是“”。
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等。
你还知道宋朝的诗人和作品有:《》;《》。
2.描写西湖的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描写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课时同步练习-4古诗两首(2)无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 lí bā hú dié lián xī chái fēi( ) ( ) ( ) ( ) ( )二.解释词语诗句游园不值小扣柴扉疏疏走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填空1、《游园不值》是(朝代)诗人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2、《宿新市徐公店》是(朝代)诗人所写,诗歌描绘了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前两行写 ,后两行写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
3、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 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五、积累1、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忙趁东风放纸鸢;,也傍桑阴学种瓜。
2、春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水村山郭酒旗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一、默写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20-2021学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古诗两首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fān mò zhē shān tiào zh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ìng cílián yèyìng r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
遮(______)株(______)慈(______)莲(______)庶(______)柱(______)兹(______)连(______)3.解释词义。
翻墨:(____)遮:(____)忽:(____)毕竟:(____)接天:(____)无穷碧:(____)4.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______)景。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默写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6.下列对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古诗两首字词模块一、我拼得准,写得好。
líluòh údiéh ónɡxìnɡlián x īqi ánɡtóu zh ùsù二、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怜(yīnɡyìnɡ)柴扉(fēi fěi)..柴扉(cái chái)住宿(xǔsù)..印苍苔(yìn yìnɡ)一径深(jīnɡjìnɡ)..句子模块三、增补诗句,并解说加点字的意思。
1.应怜________印苍苔,小扣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孩急走.____________,飞入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为以下诗句选择正确的解说。
1.应怜屐齿印苍苔。
( )①应当珍爱留在这葱绿苔藓上的脚迹。
②应当珍爱这里的光景,不要让木屐下边的齿踏坏了这葱绿的苔藓。
2.树头花落未成阴。
( )①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的新叶不多,不够旺盛。
②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了好多新叶,形成了大片绿阴。
读写模块五、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1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鹤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恶棍,溪头卧剥莲蓬。
1.解说下边词语的意思。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恶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一共描绘了三个孩子的形象,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两首
字词模块
一、我拼得准,写得好。
lí luî hú dié hïnɡ xìnɡ
lián xī qiánɡ tïu zhù sù
二、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怜(yīnɡyìnɡ) 柴扉.(fēi fěi)
柴.扉(cái chái) 住宿.(xǔsù)
印.苍苔(yìn yìnɡ) 一径.深(jīnɡjìnɡ)
句子模块
三、补充诗句,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怜.________印苍苔,小扣.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急走.____________,飞入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应怜屐齿印苍苔。
( )
①应该爱惜留在这翠绿苔藓上的脚印。
②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
2.树头花落未成阴。
( )
①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的新叶不多,不够茂盛。
②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了很多新叶,形成了大片绿阴。
读写模块
五、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一共描写了三个孩子的形象,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 yīnɡfēi chái sùyìn jìnɡ
三、1.屐齿久不开怜:爱惜。
扣:敲。
2.追黄蝶无处寻走:跑。
四、1.② 2.①
五、1.茅屋的屋檐。
互相逗趣、取乐。
顽皮、淘气。
2.在小溪东侧的豆田中锄草正在编织鸡笼趴在小溪边剥着莲子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感谢您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