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压轴大题特训题型五“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241.49 KB
- 文档页数:8
2019年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1.(2018·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AgNO3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Ⅰ.AgNO3的热稳定性AgNO3受热易分解,用下图装置加热AgNO3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1)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中只生成一种盐,据此判断AgN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安全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AgNO3与盐溶液的反应(4)甲同学认为试管②中产生银镜是Fe2+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要判断该观点正确,需增加如下实验,取2 mL 0.5 mol·L-1 AgN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甲同学观点正确。
(5)已知:AgSCN为白色沉淀。
试管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题型三“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CuCl 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 3CuCl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s)+3HCl(aq)H 3CuCl 4(aq)。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 ,反应原理:2Cu 2++SO 2+8Cl -+2H 2O===2CuCl3-4+SO2-4+4H +CuCl3-4(aq)CuCl(s)+3Cl -(aq)①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 晶体。
混合物――→冷却ⅰ――→倒入溶有SO2的水中ⅱ――→过滤ⅲ――→洗涤ⅳ――→干燥ⅴCuCl 晶体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 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 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 、CO 2、N 2和O 2的百分组成。
已知:ⅰ.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ⅱ.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综合实验1. (2017 •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6月考前适应性考试)Na2&Q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 .制备NaaSQ • 5H2O反应原理:Na^SO(aq) + S(s)=====NaaSQ(aq)实验步骤:①称取15 g NazSO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
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 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 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⑶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SQ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 。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 2 3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2S2&- + 12===SC6「+ 2I「(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压轴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命题预测本专题考查类型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是高考必考题型,题目通常结合图像、表格、数据等信息,围绕一个主题,以“拼盘”的形式呈现,每个小题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化学等命题点,在近几年考题中,主要以“多因素影响”考查出现,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信息量大,难度较高。
预计2024年后命题的情境通常为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反应,然后对此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来达到覆盖化学反应原理考查点的目的,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高频考法(1)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2)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电化学等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下:二、转化率、产率等计算与变化判断1.三段式突破平衡的有关计算 mA (g )+nB (g )pC (g )+qD (g )起始/(mol ·L -1)a b 0变化/(mol·L-1)mx nx px qx平衡/(mol·L-1)a-mx b-nx px qx(1)v A=mxΔt。
(2)转化率αA=mxa×100%。
(3)K=(px)p·(qx)q(a-mx)m·(b-nx)n。
(4)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说,转化率越高,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高。
产率=产物实际质量理论产量×100%。
(5)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总量×100%。
2.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A、b mol B发生反应aA(g)+bB(g)cC(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分析转化率的变化情况:(1)再通入b mol B,α(A)增大,α(B)减小。
物质性质、实验原理的探究型综合实验【方法与技巧】1.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性质、原理探究类实验的设计角度分析(1)酸性强弱比较:可通过强酸制弱酸、对应盐溶液的碱性、同浓度溶液导电能力或pH等方法来比较探究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探究: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制取CO2,气体净化后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利用盐的水解原理探究: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同浓度的NaCl溶液、NaHCO3溶液、Na2SiO3溶液的pH,pH越大,则对应酸的酸性越弱探究HCOOH、CH3COOH电离能力的强弱用pH试纸(或pH计)分别测定同浓度的HCOOH溶液、CH3COOH溶液的pH用pH试纸(或pH计)分别测定同浓度的HCOONa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盐溶液的pH越大,则对应酸的酸性越弱的正负极、电解池中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等方法来比较(3)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相互之间的置换、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等方法来比较探究Cl2、Fe3+、I2的氧化性强弱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原理探究:将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Fe3+将I-氧化成I2(5)K sp的大小比较探究AgCl、AgI的溶度积大小向少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 AgNO3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探究CuS、ZnS的溶度积大小向浓度相同的CuSO4、ZnSO4的混合液中滴入Na2S溶液,若先生成黑色沉淀CuS、后生成白色沉淀ZnS,则说明K sp(ZnS)>K sp(CuS)(7)羟基的数目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反应测定放出氢气的量来确定(8)羧基的数目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HCO3反应测定放出CO2的量来确定3.解性质、原理探究类试题的思维流程(1)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该实验要干什么(2)第二步,逆推实验原理,依据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再结合提给信息设想探究方案(3)第三步,回归题干寻找对应的情境信息与实验装置,迁移运用所学知识,锁定探究方案(4)第四步,整体验证分析,定答案【题组训练】1.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AgNO3和Na2S的反应。
2018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压轴大题特训题型四“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压轴大题特训题型四“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压轴大题特训题型四“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的全部内容。
题型四“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2017·湖北省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
常温下,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为156~157 ℃。
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乙醚浸取法,提取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青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3)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化学式,将28。
2 g青蒿素放在燃烧管C中充分燃烧:①仪器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每个装置限用一次)。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题型集训1 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题型集训1 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题型集训1 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大题题型集训(一)综合实验探究(建议用时:3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68页)1.(2019·广西名校联考)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 H2O)为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可作照相显影剂和用于制药工业。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Ⅰ。
定性探究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表内容。
试剂:酸性KMnO4溶液、K3[Fe(CN)6]溶液(5)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0.10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b.查漏、清洗c.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d.盛装0。
10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e.初始读数、记录为0.50 mL(6)称取n g样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用步骤(5)准备的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Ⅰ。
(2)草酸亚铁晶体不溶于水,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会看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这是由于溶液中含有Fe2+;(3)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会看到产生蓝色沉淀,发生反应:3Fe2++2[Fe(CN)6]3-===Fe3[Fe(CN)6]2↓,证明该溶液中含有Fe2+;(4)继续滴加K[Fe(CN)6]2溶液(或至不再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3会看到紫色褪色,这是由于溶液中含有的H2C2O4、C2O错误!具有还原性,而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将微粒氧化为CO2,酸性K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Mn2+. Ⅱ。
题型五 “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1.(2017·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6月考前适应性考试)Na 2S 2O 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 2S 2O 3·5H 2O反应原理:Na 2SO 3(aq)+S(s)=====△Na 2S 2O 3(aq)实验步骤:①称取15 g Na 2SO 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 蒸馏水。
另取5 g 研细的硫粉,用3 mL 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 2S 2O 3·5H 2O ,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2S2O2-3+I2===S4O2-6+2I-(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 mL。
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Ⅲ.Na2S2O3的应用(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2-4,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2)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3)Na2SO4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 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 Na2SO4(4)S2O2-3+2H+===S↓+SO2↑+H2O (5)由蓝色变为无色(6)18.10 3.620×10-3MW×100%(7)S2O2-3+4Cl2+5H2O=== 2SO2-4+8Cl-+10H+解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a为球形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
(3)SO2-3具有还原性,能被O2氧化为SO2-4,所以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SO2-4;硫酸根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 2SO 4。
(4)S 2O 2-3与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S 使产品发黄,离子方程式为S 2O 2-3+2H +===S↓+SO 2↑+H 2O 。
(5)滴定结束后,I 2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
(6)根据液面示意图,滴定起始时,液面读数为0,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 mL ,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 mL ;产品的纯度=0.100 0 mol·L -1×18.10×10-3L×2M ÷W ×100%=3.620×10-3M W×100%。
(7)Cl 2被还原为Cl -,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S 2O 2-3+4Cl 2+5H 2O===2SO 2-4+8Cl -+10H +。
2.(201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
某同学对亚硝酸钠进行了相关探究。
(一)查阅资料①亚硝酸钠(NaNO 2)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②HNO 2是一种弱酸,酸性比醋酸略强,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 和NO 2;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 -氧化成I 2。
③AgNO 2是一种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的浅黄色固体。
(二)问题讨论(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 2+,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 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发生中毒时,你认为下列物质有助于解毒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鸡蛋清B .胃舒平 [主要成分是Al(OH)3]C .小苏打D .维生素C(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 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要区别NaNO 2和NaCl 两种固体,你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测定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 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 g ,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 溶液。
②取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 mol·L -1 KMnO 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 4溶液 V mL 。
(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 4溶液盛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
(5)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得该样品中NaNO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若滴定管未用KMnO 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________。
答案 (1)血红蛋白中Fe 2+被NO -2氧化为Fe 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 D (2)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或酚酞溶液或KI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
其他合理试剂均可) (3)烧杯、100 mL 容量瓶 (4)酸式 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 s 内不褪色 (5)5NO -2+2MnO -4+6H +===5NO -3+2Mn 2++3H 2O 1.38V a%(6)偏大 偏小 解析 (1)由资料可知,亚硝酸根可表现出氧化性,所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 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血红蛋白中Fe 2+被NO -2氧化为Fe 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
若发生中毒时,服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如维生素C 有助于解毒。
(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 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要区别NaNO 2和NaCl 两种固体,可利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或根据资料,利用亚硝酸盐的氧化性或亚硝酸的弱酸性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需用的试剂是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氯离子)或酚酞溶液(亚硝酸根水解显碱性)或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把I -氧化成I 2,碘遇淀粉变蓝)。
(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烧杯、100 mL 容量瓶。
(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酸性和强氧化性的溶液要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KMnO 4溶液有强氧化性,所以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高锰酸钾溶液稀溶液显红色,它被还原的产物几乎是无色的,所以可以用过量的一滴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即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 s 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5)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 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 g ,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 溶液。
②取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 mol·L -1 KMnO 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 4溶液 V mL 。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 -2+2MnO -4+6H +===5NO -3+2Mn 2++3H 2O ,因此25.00mL 样品溶液中,n (NO -2)=52×n (KMnO 4)=52×0.02 mol·L -1×V ×10-3L =5×10-5V mol ,由此求得a g 样品中,m (NaNO 2)= 5×10-5V mol×100 mL 25.00 mL ×69 g·mol -1=1.38×10-2V g ,测得该样品中NaNO 2的质量分数为1.38×10-2V g a g ×100%=1.38 V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