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常规心电图的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心电图正常QT间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诊断心脏疾病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在心电图中,QT间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正常QT间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一、QT间期的定义QT间期是指心电图中从QRS波群起点(即R波的起点)到T波结束的一个时间间隔。
它反映了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是心室肌细胞电活动的综合表现。
正常的QT间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率、年龄、性别、体位、体温等。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估QT间期,常用QTc(校正QT间期)来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
二、测量方法1. 导联选择常规情况下,选择标准导联(I、II、V5、V6)进行QT间期测量。
2. 选择满足条件的心搏选择心率在50-100次/min之间的心搏进行测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心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定位QRS波群起点和T波结束点QRS波群起点是R波的起点,可通过辅助工具如定标纸、心电图软件等进行测量。
T波结束点是T波回归到基线的点,主要是在T波下降阶段的尖峰处。
4. 测量QT间期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量卡尺、心电图软件等)将QRS波群起点与T波结束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测量出来。
注意,测量的时候应该垂直于心电图纸,并尽量避免其他波形的干扰。
5. 校正QT间期(QTc)校正QT间期是为了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
常用的校正方法有Bazett校正公式、Fridericia校正公式、Sagie校正公式等。
其中,Bazett校正公式最为常用:QTc= QT间期/√RR间期。
6. 结果的判断根据测量得到的QT间期或校正QTC间期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正常成人的QT间期为男性450-460毫秒,女性为460-470毫秒。
若QT间期超过参考值范围,可能存在QT间期延长的情况,需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电图异常。
三、注意事项1. 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患者舒适,排除干扰因素,如颤动、肌肉震颤等。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心电图操作流程,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导联线、电极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室内环境,确保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和电磁干扰。
3.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的电极贴片、导电凝胶等耗材。
4.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目的。
四、操作步骤1.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2.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类型(如常规12导联、18导联等)。
3. 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贴片附着部位的皮肤干燥、清洁、无油脂。
4. 按照规定的顺序和位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良好的导电接触。
5. 连接导联线,根据患者体型调整电极位置,确保信号的清晰和准确。
6. 启动心电图机,进行数据采集,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7. 完成检查后,关闭心电图机,断开导联线,小心移除电极贴片。
8. 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区域的皮肤护理,如有需要,涂抹适量的护肤品。
9. 保存心电图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 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医疗设备的患者,应事先通知心电图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遇到紧急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保持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
2. 心电图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并出具书面报告。
3. 将心电图报告及时归入患者的病历档案。
七、附录心电图操作指南图解、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指南。
通过遵循以上规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标题:心电图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检查手段,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患者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作业的指导书,匡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心电图检查。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首先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准备设备: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和相关配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3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流程,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肃静。
二、导联贴附2.1 导联位置:根据心电图仪器的要求,正确贴附导联电极,确保导联位置准确。
2.2 皮肤准备:清洁皮肤并擦干,确保导联贴附在干净的皮肤上,避免干扰信号传输。
2.3 导联检查:检查导联是否坚固贴附,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三、记录心电图3.1 选择心电图模式: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模式,如12导联、3导联等。
3.2 开始记录:按下心电图仪器上的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信号。
3.3 检查结果:记录完毕后,检查心电图结果是否清晰,确保记录完整。
四、保存和传输4.1 保存心电图:将记录好的心电图保存在电脑或者打印出来,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4.2 传输心电图:根据医生的要求,将心电图传输给医生进行诊断,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云端传输。
4.3 保护隐私:在保存和传输心电图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信息安全。
五、清洁和维护5.1 清洁设备:在使用完心电图仪器后,及时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干净卫生。
5.2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心电图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3 培训员工:对使用心电图仪器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
结论:通过本文的指导书,读者可以了解心电图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匡助他们正确进行心电图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翼读者在实践中能够熟练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心电图室规章制度【篇一:心电图室工作制度】心电图室工作制度1、在院领导的率领下,做好本科各项工作。
2、检查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认识病情,并嘱病员作好必需的准备。
3、固守工作岗位,随时方便病员,急大病员随到随做或直接去病床检查。
4、严格恪守操作规程,作图认真、清楚、标好导联。
告检查结果,如碰到疑难病例或与诊疗有分歧的心电图,讨教上司医师共同议论,并与临床医师联系,联合临床作出正确诊疗,防备差错发生。
6、管理和爱惜仪器,按期养护,保护并做好记录。
7、检查记录应保存,成立档案,借用时一定登记。
心电图室质量管理制度1、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
2、恪守操作规程,要求图像基线稳固、图形完好。
遇有特别病例须增添导联检查。
3、心电图报告当日发出。
遇有疑难病例,应组织集体议论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后书写报告,必需时随诊复查。
4、书写检查报告时,应做到对图形剖析认真、剪贴规范。
5、各样资料须归挡一致管理。
6、室内仪器、设施指定专人管理,每个月对心电图机进行一次检查调试,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7、成立随访登记制度,对典型病例进行随访,获得临床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以便质量监测统计,科主任每个月检查一次。
惯例心电图操作流程1、由临床医师依据需要提出版面申请,申请内容包含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活性药物的使用状况、临床初步诊疗、申请原因、检测要求(如附带导联、特别体位)等。
2、患者办理相应确实认手续(紧迫状况除外)。
3、心电图室按临床要求执行心电图检测。
4、出据心电图检查报告。
检测要求1、室温不得低于18℃,检查室远离大型电器设施,检查床宽度不小于 80cm ,假如检查床一侧靠墙,邻近的墙内不该有电线穿行,如使用沟通电操作,心电图机一定有靠谱的接地线。
2、工作开始前检查心电图机各条线缆的连结能否正常,包含导联线、电源线、地线等。
3、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迅速认识病人的一般状况以及临床对检测心电图的要求,描记心电图标准 12 导联和(或)附带导联、特别体位。
心电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诊断工具,它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的电活动,为医生提供关于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心电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身体的特定部位(通常是手腕、脚踝和胸部)放置电极,以捕捉和记录心脏电位的变化。
这些电位的变化反映了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揭示了心脏的工作状态。
静态心电图静态心电图,也被称为常规心电图,是一种在医院或诊所进行的心电图检测方法。
它通过在短时间内(通常为几分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提供关于心脏当前状态的“快照”。
这种“快照”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然而,静态心电图的一个主要局限性在于,它只能提供检测时刻的心脏电活动信息,无法捕捉到心脏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如运动、睡眠或压力状态)下的电活动变化。
因此,尽管静态心电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但它可能无法检测到一些只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心脏电活动异常。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也被称为24小时心电图或Holter 监测,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测方法。
它通过让患者在一天或更长时间内佩戴一个小型的心电图记录设备,可以捕捉到在静态心电图检测过程中可能遗漏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如阵发性心律失常。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心脏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电活动的全面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然而,动态心电图的一个主要局限性在于,需要患者长时间佩戴设备,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区别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检测时间和方式。
静态心电图是一种短时间的心电图检测,通常在几分钟内完成;而动态心电图则需要长时间连续记录,通常为24小时或更长时间。
这意味着静态心电图提供的是心脏在特定时刻的电活动“快照”,而动态心电图则提供的是心脏在一段时间内的电活动“电影”。
此外,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适用的病症也有所不同。
静态心电图更适合诊断持续性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如心肌梗死或持续性心律失常,因为这些病症的异常电活动在任何时刻都可能出现。
电生理科中级职称一、电生理科中级职称的概述电生理科中级职称是指在电生理领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主要负责开展电生理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电生理科中级职称人员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职责包括:1.负责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检查等操作;2.分析心电图,提供临床诊断依据;3.参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4.参与临床科研工作,提高电生理专业水平。
二、电生理科中级职称的报考条件1.具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在电生理相关岗位工作满5年,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3.取得初级职称资格后,连续从事相关工作满3年;4.符合所在地区和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报考条件。
三、电生理科中级职称的考试内容电生理科中级职称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
1.理论知识考试:主要包括电生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心电图解读等内容。
2.实践能力考核:主要包括心电图操作技能、心电生理检查技术、心律失常治疗措施等。
四、电生理科中级职称的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电生理专业知识,掌握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心电图相关操作和技术,提高心电图解读能力;3.参加培训课程,向专业人士请教,提高专业素养;4.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五、电生理科中级职称的职业发展1.担任电生理科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2.参与电生理领域临床科研工作,提高自身学术地位;3.担任电生理领域培训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4.拓展业务范围,开展更多电生理相关项目;5.向更高级别的职称迈进,提高职业竞争力。
总之,电生理科中级职称人员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电生理服务。
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王仁友一、常规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分析:对疑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首先肯定有无心律失常存在,其次要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尽可能找出病因。
当心电图出现以下改变时应考虑心律失常的存在:1、心率>120次/分或低于40次/分;2、P.QRS波单个或多个提早出现或延迟出现;3、P或QRS波形态改变;4、P波与QRS之间的关系改变;5、P或QRS节律不齐;6、无心房活动;一、常规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分析?对疑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首先肯定有无心律失常存在,其次要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尽可能找出病因。
当心电图出现以下改变时应考虑心律失常的存在:?1、心率>120次/分或低于40次/分;?2、P.QRS波单个或多个提早出现或延迟出现;?3、P或QRS波形态改变;?4、P波与QRS之间的关系改变;?5、P或QRS节律不齐;?6、无心房活动;?当怀疑心律失常存在,应选择P波最清楚导联(一般II或VI)分析,首先应确定基本心律性质,如窦性心律,心房扑动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其次应分析不正常的心博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结合临床资料找出最可能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一)对P波的分析:?心电图的心律失常的分析,应首先从心房活动开始,对P渡的分析,不仅是诊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环,如果对心房活动搞不清楚,则心律失常的诊断总是不够确切的。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至心房而产生P波,它就是所谓窦性P波。
窦性P波额面电轴常位于+40~+60°在导联I IIavF中P波直立,在avR中p倒置,在导联III中一般直立,也可以双向或侧置,在V1导联中P平坦或双向。
?正常窦性心律P-R间期多超过0.12",由于心房异位节律点发出的激动亦可兴奋心房产生P波。
起源于心房下部节律点的P波则可呈逆行型,起源于心房的P波不论形态如何,其P-R间期均超过0.12"。
住院病人常规检查的规定关于住院病人常规检查的规定为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杜绝漏诊误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经医院研究决定对入院病人常规检查项目做如下规定,请各科遵照执行。
一、检验常规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便常规,4、肝功能,5、肾功能,6、血糖,7、乙肝、丙肝,8、HIV、梅毒抗体。
(住院手术病人、输血病人必查,普通住院病人、门诊手术病人第8项酌情检查)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1、心电图,2、胸透。
三、外伤病人必检项目:根据病情需要选择CT、B超、X线摄片检查,检查要全面不能遗漏。
四、对检查有阳性结果的要定期复查。
五、输血或做血液透析、胃肠镜的病人,之前要进行乙肝、丙肝、HIV、梅毒抗体检查。
六、门诊病人需要输液的.,要追问糖尿病病史,并在门诊病历中记录。
有条件者做血糖检查或尿常规检查。
如果因为医生遗漏常规检查出现医疗纠纷,造成一切后果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海林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5日关于进一步规范住院病人常规检查的规定2017-04-23 20:03 | #2楼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病人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及有无潜在疾病,有利于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有效地规避医疗安全隐患。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为了规范对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常规检查,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规定如下:1、住院病人入院必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胸片、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共七项(其中肝、肾功能检查我院合并为生化全套项目)。
如因专科特点不能选择的检查可除外。
2、若病人拒绝检查各常规检检验项目,可打印一张此项目空白化验单由患者本人或授权人(无自主民事能力的患者由近-亲属签署拒绝检查字样并注明时间,非本人需注明与患者关系)。
3、粪常规检查标本送检工作由护理单元负责,上、下午均可正常送检。
正常心电图分析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
(1小格为0.04s)3.P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mv。
(3)正常<0.12s。
4.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5.QRS波群:(1)时间为0.06-0.10s。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1.0mv,RV5<2.5mv。
(3)胸导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4.0mv (成年男子),<3.5(成年女子);RV1+SV5<1.05vmv。
6.S-T段:(1)时间为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6-0.08s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0.3mv,V3<0.5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
7.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V4、V5、V6,正常时R 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8.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0.32-0.44s)。
9.U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0.2mv。
(一)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0.12-0.20s。
(3)P-R间期差<0.12s。
(4)频率为60-100次/分。
(二)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心电图的标准
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
是否存在异常,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的
标准包括了记录方法、波形特征、诊断标准等内容,下面将对心电
图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心电图的记录通常需要用到心电图
仪和导联电极。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将导联电极粘贴在患者
的胸部和四肢上,通过心电图仪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在记录心电图时,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肌肉的运动和呼吸的干扰,以确保记
录的心电图准确可靠。
其次,心电图的波形特征。
心电图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和T 波。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QRS波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T波代
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形态和时间间隔,可以判
断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
再次,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可以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
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电解质紊乱等心脏疾病。
不同类型
的心脏疾病在心电图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可以根据心电图的特征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总之,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脏检查手段,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心电图的标准进行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电图的意义,提高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体检科健康体检操作规程目录检验科操作规程1健康体检X线检查的质控要求2妇科体检操作规程3超声波体检操作规程4常规心电图操作规程5口腔科体检操作规程6耳鼻喉科体检操作规程7眼科体检操作规程8采血室操作规程9科体检操作规程10外科体检操作规程11医院〔体检〕感染操作规程12检验科操作规程一、根本条件:1、工作环境、设备条件应达到《市体检质量控制和评估标准》的要求。
2、室各专业设置合理,符合院感染管理要求。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达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原始记录〕。
3、室温、湿度达到所用设备的要求。
4、根据各单位所开展的项目编写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项目名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质量控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临床意义〕,并适用于操作。
5、应用的设备、试剂应有国家许可的证明文件〔许可证、注册证、经销证〕。
试剂存放应符合要求。
使用仪器定期校准。
6、实验前〔中〕应做各种检测项目的室质控。
参加省〔市〕级室间质评。
外送项目应有对方的检测质量保证证明文件。
7、从事检验的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
二、实验前准备:1、查看并记录当日: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冰箱的温度;试剂的使用期限〔按要求存放在相应的冰箱中〕。
2、根据各单位设备要求与开展的项目,正确采集相应的样品。
3、血常规:采血后2小时完成。
尿常规:留取标本后1小时完成。
便常规:留取标本后1小时完成。
生化项目:2-8度冰箱,24小时完成〔血清〕。
免疫项目:2-8度冰箱,48小时完成〔血清〕。
4、填写:标本接收〔采集〕、拒收记录〔包括:数量、状态、时间、承受人〕。
三、实验中测定:1、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做检测项目的室质控。
记录原始结果存档。
〔1、通过—运行;2、失控—寻找原因—通过—运行;3、失控—寻找原因—不通过—停机—求助〕2、输入〔记录〕各种检测信息。
3、按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展操作。
四、实验后分析:1、输出〔计算〕结果,审核后无误,即可发放。
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是指在安徽地区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介绍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并遵守。
首先,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要求心电图检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医疗器械标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环境应该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干扰。
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该放松身心,保持安静,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心电图检查结果。
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该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呼吸方式,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医务人员应该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对于异常情况,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并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心电图检查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医生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对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判断。
最后,对于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医生应该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是为了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也应该配合医务人员的要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安徽心电图设置标准的了解,促进心电图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做好常规心电图的条件
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除了心电图机性能必须合格以外,还要求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 环境要求
1.1 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1.2 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1.3 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1.4 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
2 准备工作
2.1 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2 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3 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3.1 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3.2 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此外还应尽量避
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甚至于用自来水代替导电膏,因为用这种方法处理皮肤,皮肤和电极之间的接触阻抗较大,极化电位也很不稳定,容易引起基线漂移或其它伪差,尤其是皮肤干燥或皮脂较多者,伪差更为严重
3.3 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
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4 描记心电图
4.1 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
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
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
4.2 在记录纸上注明日期、姓名,并标明导联
4.3 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
4.4 不论使用哪一种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4.5 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要先打标准电压,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4~5个qrs综合波)
4.6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作出处理:①如果发现某个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u波时,则应检查相应的胸壁电极是否松
动脱落,若该电极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动最强处,则可重新处理该处皮肤或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极,若仍无效。
则可试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时若波形变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u波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
②如果发现ⅲ和/或avf导联的q波较深,则应在深吸气后屏住气时,立即重复描记这些导联的心电图。
若此时q波明显变浅或消失,则可考虑横膈抬高所致,反之若q波仍较深而宽,则不能除外下壁心肌梗塞。
③如发现心率>60次/分而pr>0.22s者,则应取坐位时再记录几个肢体导联心电图,以便确定是否有房室阻滞
5 心电图机的维护
5.1 每天作完心电图后必须洗净电极。
用铜合金制成的电极,如发现有锈斑,可用细砂纸擦掉后,再用生理盐水浸泡一夜,使电极表面形成电化性能稳定的薄膜,镀银的电极用水洗净即可,使用时应避免擦伤镀银层
5.2 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两端的插头处,因此使用时切忌用力牵拉或扭转,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盘,或悬挂放置,避免扭转或锐角折叠
5.3 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充电,以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5.4 心电图主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盖好防尘罩
5.5 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心电图机的性能。
热笔记录式心电图,应根据记录纸的热敏感性和走纸速度而调整热笔的压力和温度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