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的转录与转录后加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14 MB
- 文档页数:141
1.真核生物基因为什么要进行RNA转录后加工?(P209)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的分化,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
真核生物有细胞器的分化,基因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间隔。
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内完成。
真核生物基因的初始转录产物被非编码序列或间隔区段分开,转录产物不连续,需要转录后加工。
2.细胞内RNA原初转录物一般都需要经过哪些过程的加工修饰?(P209)真核生物细胞内转录的RNA原初转录物要经过一系列变化,包括:①5’端形成帽子结构;②3’端形成一段PolyA;③切去内含子;④反式剪接;⑤部分核苷酸修饰;⑥RNA 编辑;⑦RNA的再编辑;⑧RNA链的断裂等过程。
3.真核生物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分为哪几类?简述其区别。
(P217,P232)内含子的剪接分为三类:①自我剪接内含子②蛋白质或酶参与的内含子剪接③依赖于snRNA剪接的内含子。
区别:4.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含义:PNaseP(212)、hnRNA(217)、RISC(252)、RNAi(251)、剪接体(220)、自我剪接(228)、反义RNA(251或上课PPT)、RNA干涉(251)、siRNA(252)、选择性剪接(235)、核酶(229)PNaseP:催化切除5’端额外核苷酸的酶hnRNA:核内不均一RNARISC:沉默复合物RNAi:RNA干涉剪接体:是mRNA前提在剪接过程中组装形成的多组分复合物,由多种snRNA和蛋白质因子组成,即剪接体是具有催化剪接过程的核塘核蛋白复合体。
自我剪接:rRNA的内含子能够自我剪接,无需剪接体反义RNA: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也包括与其它RNA互补的RNA分子RNA干涉:在双链RNA引导的抑制过程中存在某种扩增效应,且有某种没活性参与其中。
siRNA:短干涉RNA,发生转录后基因沉默的小的双链RNA选择性剪接:一个基因的初始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分化细胞、不同的发育阶段乃至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可以有不同的剪接方式,得到不同的成熟mRNA和蛋白质产物核酶:RNA本身具有酶的活性称为核酶5.名词解释:套索结构(219)、转酯反应(227)、Dicer酶(253)、顺式剪接(239)、反式剪接(239)套索结构:RNA剪接过程中的中间结构,其中有形成的带尾巴的环形结构转酯反应:在剪接体上完成剪接反应的生化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转移,又称转酯反应Dicer酶:能将双链RNA特异性切成大小均一的片段的酶称为Dicer酶顺式剪接:存在与同一基因中的两个或多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剪接,称为顺式剪接反式剪接:几个外显子不在同一基因甚至不在同意染色体上的剪接叫反式剪接6.什么是RNA的自我剪接?自我剪接有哪些类型?(217或232)RNA的自我剪接:能自发进行剪接,无需酶或蛋白质参与。
简述rna转录后加工过程摘要:1.RNA转录后加工过程的概述2.RNA转录后加工的主要步骤a.剪接b.剪切c.RNA编辑d.RNA降解3.各步骤的功能和意义4.实例分析5.RNA转录后加工在生物体中的作用6.研究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和前景正文:在我们生物体内,基因通过转录过程将DNA信息转化为RNA,但这只是RNA生命历程中的第一步。
接下来,RNA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加工过程,才能最终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这个过程被称为RNA转录后加工。
RNA转录后加工的主要步骤包括剪接、剪切、RNA编辑和RNA降解。
剪接是指将RNA前体分子中的内含子去除,并将外显子连接成成熟的RNA分子。
这一过程通过特定的酶家族,如剪接酶,来实现。
剪切是指在RNA分子的3"端添加poly(A)尾巴,这是几乎所有真核生物RNA的共同特征。
RNA编辑则是指在RNA分子上发生碱基改变,这一过程依赖于特定的编辑酶和相应的底物。
最后,RNA降解是指RNA分子在细胞内的分解过程,这对于调控RNA水平和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
这些加工过程对于RNA最终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剪接为例,它能消除RNA前体中无功能的RNA片段,使成熟的RNA更具特异性和高效性。
同时,RNA编辑能够改变RNA的序列,从而影响其翻译效率和稳定性。
在生物体中,RNA转录后加工涉及多种生物过程,如基因表达调控、病毒复制和免疫反应等。
对RNA转录后加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命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为治疗疾病和开发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RNA转录后加工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rna转录后加工方式
RNA转录后加工(RNA 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是指在RNA分子合成之后,在细胞中对其进行修饰和修剪的过程。
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原始RNA分子成熟,并使其具有功能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RNA转录后加工方式:
剪接(Splicing):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产物(前体mRNA)经过剪接过程,去除其中的内含子(intron),保留外显子(exon),从而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剪接是通过剪接体(spliceosome)来完成的,其中包括snRNPs等辅助因子。
5'端修饰:RNA的5'端通常经过加上7-甲基鸟苷(7-methylguanosine)和三磷酸核苷酸链(PPP 链)的修饰,形成5'甲基鸟苷帽(5' cap)。
这个帽子在RNA稳定性、转运和翻译起重要作用。
3'端修饰:RNA的3'端通常经过加上聚腺苷酸(polyadenylation)的修饰。
这个poly(A)尾巴有助于RNA的稳定性、转运和翻译,并参与转录终止的过程。
RNA编辑:在一些生物体中,RNA的序列可以通过RNA编辑(RNA editing)进行改变。
这种编辑通常涉及碱基的替换、插入或删除,从而改变RNA的编码能力和功能。
RNA修饰:RNA分子可能会经历各种修饰,如甲基化、脱氨基、糖基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增强RNA的稳定性、调节翻译和识别,以及影响RNA的功能。
RNA转录后加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它可以使原始的转录产物转化为功能性的RNA 分子。
这些加工方式对于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rna转录后加工名词解释
RNA转录后加工是指对在转录过程新合成的RNA的前体分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饰,从而使其成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 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剪接、化学修饰等方式。
1.可变剪切:通过不同的剪切方式使得同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成熟mRNA,最终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从而使转录本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
2.RNA编辑:属于修饰的一种,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加入、丢失或转换等现象,可以在RNA水平上增加一些原来DNA模板上没有编码的碱基,从而扩充遗传信息。
因此,经过剪切或者修饰等加工,遗传信息的含量以及多样性大大增加。
RNA转录与转录后加⼯第7章 RNA转录与转录后加⼯1 本章主要内容1)转录的基本概念2)⼤肠杆菌RNA聚合酶及其转录3)真核⽣物的RNA聚合酶及其转录4)RNA的转录后加⼯和反转录2 教学⽬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转录的基本概念,原核转录的主要参与者(RNA聚合酶和启动⼦)以及原核转录的过程(起始、延伸和终⽌)。
1)掌握真核转录的三种主要RNA聚合酶、所转录的基因类型和参与转录过程各种因⼦等。
2)了解不同前体RNA的加⼯机制。
3)了解反转录的特点3 重点难点1) 转录2) ⼤肠杆菌RNA聚合酶、原核转录的过程3) 真核⽣物的RNA聚合酶、真核转录过程、转录因⼦4) RNA的转录后加⼯、反转录4 教学⽅法与⼿段讲授与交流互动相结合,采⽤多媒体教学。
5 授课内容1)RNA转录概述2)细菌基因的转录3)真核⽣物的转录4)RNA的转录后加⼯5) RNA的反转录第⼀节 RNA转录概述⼀、信使的发现1955年Brachet⽤洋葱根尖和变形⾍进⾏实验:–若加⼊RNA酶,则蛋⽩质合成就停⽌;–若再加⼊来⾃酵母的RNA,⼜可合成蛋⽩质。
这表明什么?同年Goldstein和Plaut⽤同位素标记变形⾍RNA前体——发现标记的RNA在核内。
标记追踪实验:经过⼀段时间⼜发现被标记的RNA在细胞质中,这表明什么?1956年E. Volkin和L.Astrachan:⽤同位素脉冲⼀追踪标记表明T2噬菌体新合成的RNA的碱基⽐和⾃⾝的DNA碱基⽐相似,⽽和细菌的碱基⽐不同。
T2感染细菌时注⼊的是DNA,⽽在细胞⾥合成的是RNA。
这表明什么?最令⼈信服的证据是Hall.B.D和Spiegeman,S的DNA-RNA的杂交实验:将T2噬菌体感染E.coli后产⽣的RNA分离出来,分别与T2和E.coli的DNA进⾏分⼦杂交。
结果这种RNA只能和T2的DNA形“杂种”链,⽽不能和E.coli的DNA进⾏杂交。
Jacob和Monod预⾔:(1)这种“ 信使”应是⼀个多核苷酸;(2)其分⼦平均不⼩于5 105bp,⾜以携带⼀个基因的遗传信息;(3)它们⾄少是暂时连在核糖体上;(4)其碱基组成反映了DNA的序列;(5)它们能⾼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