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污泥减量化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环保技术认CN35-1272/TK 1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启用分析赵宇翔(深圳北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7)摘要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是当前环境工程的重大难题_就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应用展开分析,并利用延长生物池泥龄和投加酶制剂两种方法结合,最终实现污水厂内污泥减量化,为后续污水处理污泥减量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应用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64(2017)04-075-03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污水生物处 理技术就是活性污泥法,该项技术应用较为成熟,工艺种类 多,污水处理效果极高,但该种处理方法会产生较多污泥,处 置污泥不仅会造成二次污染,还会导致成本骤增。
基于污泥 减量技术的出现,在污水产生过程中降低污泥产量,从根本 上解决污水厂污泥处理难题。
,1污泥减量技术现状所谓污泥减量及数就是采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在确保污 水处理厂自身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不降低基础上降低污 水产生污泥量的技术。
生物处理工艺中具有众多微生物代 谢特性,污泥产量与微生物作用以及其对细菌捕食情况有 关。
由此可见降低污泥量可从以下几个途径人手。
①降低细 菌净合成量;②增加生物体自身氧化率;③提高微生物对细 菌捕食作用[2】s当前污泥减量技术主要有2类:为剩余污泥 减量和对已产生的污泥量迸行减少#第1种污泥减量常见工 艺有主要有臭氧、热水解、超声波、微型动物捕食等,第2种 污泥减量常见工艺主要有厌氧消化、干化、堆肥化等[3。
2污泥减量技术试验材料及方法通过污泥减量技术试验对污泥减量技术展开研究@2.1实验材料试验所用材料取自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池配水弁,该 实验材料水质情况见表l[4]a表1水质情况表mg/L pH NH3COD b o d56 ~912 ~20250 -500100-180试验中所用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好氧池,该 污泥浓度在4〜6g/L范围内。
污泥减量技术1.1污泥减量化研究的意义我国工业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基建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它一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通常含有相当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未稳定化的有机物,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污染。
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每降解1kgBOD5(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五日生化需氧量)会产生大约15~100 L的剩余污泥,用于处理或处置剩余污泥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总费用的25%~65%[1]。
随着一些新环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污水处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幅增加,必然会导致剩余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大,显而易见,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将成为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
目前对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存在有效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尚无一种可以推而广之同时对环境无污染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有农业利用、填埋、焚烧和投放远洋等[2],但这些处置方法无一例外地都存在弊端。
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超过农用污泥重金属最高限量的规定,尤其是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大大降低了农用的可能[2]。
此外,污泥中还含有病原体、寄生虫卵等,如果农业利用不当,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填埋处置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大量占用土地。
焚烧处置虽然可以使污泥体积大幅减小,且可灭菌,但焚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大[3]。
投放远洋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避免海岸线及近海受到污染,但其长期危害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禁用[1]。
其次,各种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需要的资金巨大,如在欧美,污泥处理基建费用占污水处理厂总基建费用的比例高达60~70%[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对于污泥排放所制定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污泥的处置费用和难度。
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不仅给污水处理厂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也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治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治理问题。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的固体废弃物。
因此,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污泥减量化是指通过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产生和减少污泥的储存和处理这些措施,最终实现排污口处污泥的减少。
污泥减量化既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又能够节约运输、处理和储存的成本。
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厂开始探索污泥减量化的途径。
一、污泥减量化的途径1.环节优化:主要采取优化污水处理流程、提高各工艺单元的处理效率、改变废水排放方式和减少末端废水处理成本等级别手段,达到降低生产污泥量的目的。
2.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污泥干化、污泥压缩、污泥减量化技术等。
(1)污泥浓缩:将厌氧池和好氧池中的污泥进行预处理,将其浓缩。
通过使用污泥压缩机或脱水设备对浓缩的污泥进一步干燥,颗粒变小,水分降低。
(2)污泥干化:使用高效节能的污泥干化技术,可以在保障污泥结构不变的同时,将水分含量减少到10%以下。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而且还可以达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污泥压缩:通过使用专业的压缩装置对污泥进行深度压缩,可以把污泥体积大大压缩。
这样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使其更便于储存和处理。
同时,压缩后的污泥不仅更加干燥,对环境友好性也得到了提升。
3.处理改良:通过改善污泥处理的设备设施,减少废物降解所产生的污泥量。
目前常用的设备类型包括机械除渣等技术。
二、污泥减量化的优点1. 减少储存、运输和处理成本:降低废物处理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
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推动能源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污泥开发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污泥减量化应用的难点1. 缺乏足够的创新模型:需要创新的模型,支持开发更高水平的、适用于具体污水质量的污泥处理方法。
2.污泥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许多污泥处理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需要调整更新设备来应对新技术的出现。
污水处理中的剩余污泥处理与减量化污水处理是城市和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剩余污泥处理的效率和减量化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减量化处理的重要性、剩余污泥的处理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减量化处理的重要性剩余污泥的产生不仅对环境造成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因此,减少剩余污泥生成量成为了工业界和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
减量化处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有助于降低处理成本。
每年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被处理、处置,而且其中不少污泥含有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起来非常费时、费力。
因此,通过减量化处理,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其次,剩余污泥的处理涉及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剩余污泥中的氮、磷等元素是一种宝贵的肥料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转化为农业和园林用途所需的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最后,减量化处理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质量。
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等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有害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传递到食物链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通过减量化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质量。
二、剩余污泥的处理技术剩余污泥的处理技术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常见的处理技术进行介绍。
首先是压滤脱水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剩余污泥送入压力滤料中,利用压力差来实现污泥的脱水、浓缩和干化。
该技术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能够将剩余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0%以下,大大减少了处理和运输成本。
然而,该技术的能耗较高,对压滤设备要求严格。
其次是热解处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高温下对剩余污泥进行热解,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和有机物的混合物。
该技术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能量回收和减量化处理,但对系统稳定性和设备维护要求较高。
另外,还有生物固化处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生物固化剂与剩余污泥进行反应,通过生物作用使污泥颗粒团聚,减少剩余污泥的生成。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一、污泥特性分析针对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特性不尽相同,需要正确分析污泥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特性,并对污泥进行分类。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污泥减量化技术减少污泥产量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见的减量化技术包括生化污泥与废水分离、增加氧化能力、优化好氧条件、通过调节运行参数等手段,减少污泥产生量。
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处理工作量,减轻处理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污泥稳定化技术稳定化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稳定化处理,可以降低污泥的有机负荷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和资源化利用率。
常见的污泥稳定化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好氧稳定化、厌氧-好氧串联稳定化等。
四、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污泥焚烧发电、污泥堆肥、污泥土壤改良剂等。
五、污泥填埋技术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处理处置的污泥,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在进行污泥填埋时,需要严格控制填埋场的运行和管理,防止污泥中的有害物质渗漏到地下水和周边环境中。
同时,可以利用填埋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利用效率。
六、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与优化根据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并进行优化。
可以综合考虑污泥产量、污泥特性、土地利用、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符合实际的技术方案,并逐步完善和提高技术处理水平。
总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分析污泥特性、减量化处理、稳定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污泥减量化研究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污泥减量化;解偶联剂;微型动物捕食;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 超声波中图分类号:s1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前沿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该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1]。
为了防止剩余污泥对环境造成污染, 国家先后提出了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而剩余污泥经过处理后,常采用填埋、土地利用或焚烧作为最终处置方式。
2 常用处置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污泥的填埋一直是最经济的一种剩余污泥处置方法,它投资少、容量大、见效快,而且对于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废物,也是目前唯一的最终处置途径。
具体地说,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土壤微生物,将生物固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使其体积减少而逐渐稳定的过程。
但是,填埋要占用大量土地、花费大量运输费用,而且填埋场周围的环境也会恶化,遭受渗沥水、臭气的困扰。
土地利用是目前发达国家使用最广泛的剩余污泥处置方法之一。
主要是利用土壤自净能力使污泥进一步稳定,同时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进行充分资源化利用。
但是如果剩余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呋喃等有害物质,若长期施用于土地,有可能会因为有害物质积累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由于剩余污泥即使经过浓缩、脱水后仍然体积庞大,这又会产生因污泥运输而增加处理成本的问题。
焚烧是在一定温度、气相充分有氧的条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燃烧反应转化为co2、h2o、n2等相应的气相物质,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污泥处置方式,且不存在重金属离子的问题,它可以解决其他方法中污泥要占用大量空间的缺陷。
同时,焚烧后剩余污泥中的水分、有机物等都被分解,只剩下很少量的无机物成为焚烧灰,而这些焚烧灰可以作为建筑材料。
但是它所需的费用很高,而且还存在烟气污染问题。
此外,焚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即使在焚烧过程中改进技术、回收热能等,仍然无法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污泥减量化工作总结
污泥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
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固体废物。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一直是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污泥减量化工作则是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污泥减量化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污泥的产生量,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单位开展了污泥减量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通过技术改进,优化了污泥处理工艺。
采用了更加高效的污泥脱水
设备,提高了污泥的脱水率,减少了污泥的含水量,从而减少了污泥的产生量。
同时,我们还对污泥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更加环保和经济的处理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污泥的管理和监控。
建立了严格的污泥产生、收集、运输
和处置的管理制度,确保污泥的产生和处置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
同时,对污泥的产生量和质量进行了实时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将部分污泥进行了资源化
利用,如生物气化、土壤改良剂等,有效地减少了对土地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污泥减量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污泥减量化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资源化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引言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设施,负责处理和净化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然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污泥的大量产生和处理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负担,因此减量化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污泥产生机理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工艺,将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和无机物去除或转化为固体污泥。
这些污泥主要来源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过滤物、沉淀物,以及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沉淀物。
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目前,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浓缩、脱水、热化处理、填埋和堆肥。
其中,污泥浓缩和脱水是通过去除水分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
热化处理则是利用高温处理污泥,达到分解、干燥和灭菌的效果。
而填埋和堆肥则是通过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掩埋处理。
然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些处理方法仅仅是将污泥转移至其他地方,未能真正减少污泥的产生。
其次,由于污泥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传统处理方法未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此外,填埋和堆肥等处理方法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
三、快速减量化技术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污泥快速减量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快速减量化技术:1. 热水处理技术热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高温和压力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油和气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
2. 生物干化技术生物干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微生物和条件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和水分的方法。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产生。
3. 微波辅助技术微波辅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污泥,使其迅速达到高温和高压条件,从而分解有机物并达到减量化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脱水和分解污泥,减少处理时间和工艺复杂度。
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方法摘要: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污泥量越来越多,污泥的储存、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过程中均可能危害环境,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文章主要讲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的方法,根据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政策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问题分析1.1 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1)污泥减量化。
污泥减量技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措施使污泥量降低的各种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
其中生化法减量技术应得到大力推广。
(2)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包括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带式浓缩机浓缩、转鼓机械浓缩等技术。
污水处理厂含有除磷脱氮等深度处理工艺段生产的富磷污泥宜采用机械浓缩或采用重力浓缩后进行上清液除磷处理以免影响总体脱磷效果。
(3)污泥脱水。
污泥经脱水后,其体积减至浓缩前的 1/10 ,脱水前的1/5,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置的难度。
目前国内新建的处理厂,绝大部分采用带式压滤脱水机,具有出泥含水率低且稳定、能耗少、管理不复杂等特点。
(4)污泥消化分为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好氧消化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近年来,高温好氧消化开始作为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预处理。
(5)污泥堆肥。
堆肥化,实质上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发酵的过程,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
堆肥的环境条件是适当的含水率、氧气、温度和碳氮比。
污泥好氧高温堆肥的通气供氧方法常采用强制通风加定期翻堆来完成。
1.2 城市污水污泥处置状况(1)焚烧。
焚烧法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焚烧法采用了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和先进的焚烧方法,满足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
污泥焚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是焚烧炉。
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现状及其进展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现状及其进展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同时,城市污水处理带来了大量的污泥,其处理与处置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的现状,并探讨一些取得的进展。
二、污泥处理现状1. 污泥产生量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9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总产量接近3亿吨。
污泥的快速增长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 主要处理方式目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的污泥处理方式包括污泥厌氧消化、厌氧-好氧消化、污泥浸出液气化等。
其中,厌氧消化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占比接近80%。
3. 处置方式中国的污泥处置形势严峻,主要有填埋、焚烧、土壤修复等方式。
填埋是当前最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但占地面积大且容易引发环境问题。
焚烧技术处置污泥有较高的设备与运行成本,且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土壤修复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方式,可以将污泥中富集的有机物重复利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三、污泥处理进展1. 资源化利用为了解决污泥处理与处置问题,中国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通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等工艺,将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
此外,还可以从污泥中提取重金属等有价值元素,用于冶金等领域。
2. 生物能源转化近年来,中国在污泥处理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的突破。
生物质热解、气化等技术可以将污泥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天然气等能源形式,为污泥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3. 热解/气化技术热解和气化技术是当前较为研究的热点,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油、气等高能源产物。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减少填埋和焚烧的需求,降低二次污染的风险。
4. 污泥减量化为了减少污泥的产生量,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开始从源头上进行减量化处理。
通过采用改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运行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从而减少污泥的产生。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技术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泥的产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污泥的产量也日益庞大。
这些污泥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处理不当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由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水分等组成。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成本高昂,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污泥的产生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污泥减量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优化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来实现污泥减量的目的。
其中,解偶联代谢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解偶联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能量无法有效地用于细胞合成,从而减少污泥的产量。
此外,生物捕食技术也在污泥减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处理系统中引入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捕食者,捕食细菌和微生物絮体,从而降低污泥的产生量。
还有一种是代谢解耦联技术,通过使用化学物质来破坏微生物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得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能量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物量,从而实现污泥减量。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处理、热处理和机械破碎等方法。
超声波能够破坏污泥的细胞结构,释放细胞内的物质,促进微生物的进一步分解,从而减少污泥的产量。
热处理则是通过加热污泥,使微生物细胞失活,加速有机物的溶解和分解,同时减少污泥的体积和质量。
机械破碎则是通过物理力量将污泥絮体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增加微生物与底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微生物的代谢效率,从而实现污泥减量。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实现污泥减量。
常见的化学药剂有氧化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等。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能够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促进微生物的分解和代谢,从而减少污泥的产量。
水处理中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和净化水资源,水处理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重视的领域。
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泥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泥处理后体积大、难以稳定处理、耗水量较大等。
在这种情况下,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显得尤为重要。
一.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污泥减量化技术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生物降解形成了一个低体积、低浓度的污泥物质。
这种污泥物质不仅减少了污泥处理后的处理量,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如操作简单、能耗低、处理时间短等。
二.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污泥减量化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减量化技术、化学减量化技术和生物减量化技术三类。
(一) 物理减量化技术物理减量化技术利用压缩、浓缩、风干等方法将污泥的含水量降低至20%以下,从而实现污泥体积的减少。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但不适用于处置高浓度的污泥。
(二) 化学减量化技术化学减量化技术利用化学药剂使污泥稳定变成固体颗粒物并降低水分含量,达到减量化的效果。
化学减量化技术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因药剂的成本较高,从经济角度考虑并不实用。
(三) 生物减量化技术生物减量化技术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介质的处理方法。
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中充分代谢、降解有机物,并通过自身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减量污泥。
三.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前景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有机废弃物产生的增加,污泥减量化技术在治理污水、减轻污泥对环境的负荷等方面有着无限的应用前景。
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保障。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结语: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尽管它的研究前景和应用前景以及发展现状看上去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但总的来说仍然值得长期关注。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减量化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等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给城市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污水的处理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污水处理厂作为消纳城市污水的主要场所,也成为了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
而处理污水所产生的污泥,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减少污泥产生量,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成为了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问题。
污泥的成因和特点污泥主要是通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产生的,其中包含的含水率高、硬度大、臭味难闻、对环境有害等特点,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污泥的存储和处理,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此,污泥减量化处理,成为了处理污水的必要环节。
污泥减量化的方法1.减少污水产生量减少污水产生量是污泥减量化的最基本措施,通过控制和管理污水的产生源头,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从而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例如,通过加装节水设施、改善生产工艺、推广垃圾分类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污水的产生量,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引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引进对于污泥减量化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例如,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利用污泥内部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泥容积和产生量;高温压缩技术则可以将污泥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将污泥压缩成为固体。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3.推广资源化利用污泥产生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素,同时也含有少量的稀有金属等物质,因此污泥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进行利用。
例如,将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生物制剂的制备可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等成分;污泥中的氮、磷等物质也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和生物肥料等。
充分利用污泥资源,不仅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实现资源再利用。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一个需要处理的巨大问题,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污泥减量化解决方案。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污泥减量化的分析研究摘要: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所排放的污水中污泥的含量也在迅猛增加,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已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因此,开发污泥减量技术意义重大。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今社会中实现污泥减量化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以供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污泥减量化;膜生物反应器;多孔微生物载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厂处理水量将不断扩大和提高,污泥的产量也将会大幅度地增加。
同时,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己成为各城市污水厂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污泥处理的通常作法是:先经过浓缩、稳定、脱水等处理后,进行最终的处置。
当前常用的最终处置方法有:卫生填埋、干化焚烧和土地利用等。
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和污水处理标准的日益严格,使得常规处置方法变得非常困难。
虽然近年来国内外也发展了一些新的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置技术,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受到所能消纳污泥的量的能力、资源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以及公众对其的心理接纳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污泥问题,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
一、污泥减量化处理的新思路
面对当前污泥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应将污泥管理的重心前移到“源头控制”、“源头分流”,污泥处理应当遵循减量化为主,资
源化和无害化作为最终处置,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污泥的问题。
相信这种思想也将成为今后城市污泥处置发展的主流。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方法
(1)臭氧-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臭氧是一种十分活泼的氧化剂,可与污泥中的化合物发生直接或间接反应,破坏细胞壁,释放出细胞质,同时也将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片断。
基于此思想,可将臭氧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结合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1994年日本的曾有学者提出此工艺,即在常规活性污泥工艺中,增加一套臭氧处理装置,把部分回流污泥引入臭氧处理器中,污泥经过臭氧处理后再返回到曝气池中,达到污泥和污水双重处理的功效。
经大约10个月以上的试验,证实了此工艺可对多种污水进行无剩余污泥排放的处理,并且出水水质达标。
在曝气池中也没有发现惰性有机固体的累积,只是污泥中si、al、fe等无机物含量偏高。
此外,污泥的svi值也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正常得多。
(2)代谢解藕联剂-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解耦联剂分为天然解耦联剂和人工合成解耦联剂两种。
天然解耦联剂主要是棕色脂肪和其他组织中的解耦联蛋白,主要存在于高等动物线粒体中。
人工合成解耦联剂通常为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有机质子载体存在下大部分底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不是用于生物合成,所以在解耦联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泥产率很低。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曾对12种解耦联剂进行了污泥减量的试验,结果发现tcp在12种解耦联剂中最为有效,且当tcp的质量浓度为5mg/l时,污泥可以减少50%。
在实验室规模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当加入pnp后生物量的产生可减少49%,当pnp浓度达120mg/l时无剩余污泥产生。
在此发现,当tcs质量浓度为0.8mg/l时,污泥的产生量可以减少40%,而对底物的去除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3)生物膜法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的方法。
生物膜法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微生物相多样化,生物的食物链长,并且存活时代时间较长;②微生物量多,处理能力大,净化功能显著提高;③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分离,剩余污泥产量少,降低污泥处理与处置费用;④耐冲击负荷,对水质、水量变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能处理低浓度的污水;⑤具有良好的脱氮作用;易于运行管理,减少污泥膨胀问题。
三、污水处理过程中无剩余污泥处理方法
(1)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方法。
在活性污泥理论中,污泥泥龄(θc)是指单位生物量在处理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yobs)和污泥泥龄(θc)有如下的关系:
1/yobs=1/ymax+θckd/ymax;在本公式中,ymax是污泥的最大产率系数,kd是内源呼吸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污泥表观产率系数和污泥泥龄及内源呼吸率关系非常密切,且呈一定的反比关系,所
以提高污泥的停留时间和内源呼吸率有助于降低污泥的表观产率
系数。
膜生物反应器是以膜组件作为取代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单元设备,并与生物反应器组合构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处理与回用等领域。
例如,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为0~0.3kg/kgbod(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率为0.6kg/kgbod),占地面积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
在此基础采用两段法处理人工配制废水,第二阶段分别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污泥反应器,并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srt和有机负荷下,两段mbr法的污泥产率比两段活性污泥法的低20%~30%;在实验运行一年后,污泥中的非挥发性固体仍然相对稳定,含量为
20.5%~23.6%;在相关实验人员经过3年的连续运行表明,反应器中没有发现挥发性组分的降低,整个实验期间mlvss/mlss基本上维持在75%左右,由此可见在反应器中并没有发生非挥发性固体的积累。
虽然膜生物反应器有许多活性污泥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由于膜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造成膜通量下降,甚至造成膜无法继续使用,直接影响膜组件的效率和使用寿命,阻碍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废水处理技术。
污泥龄是影响剩余污泥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污泥龄的增加会形成食物链更长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延长污泥龄的另一种简便方法是使用多孔微生物载体,在流动状态下将污泥微生物捕获。
同时利用一定尺寸的多孔微生物
载体可以实现好氧、厌氧微生物的共存,更有利于利用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根据类似原理,在北京召开的中日环境保护技术研讨会日本相关科技人员曾提出,在一种推流式固定床反应器中使用多孔微生物载体和间隔曝气装置,不仅可以在反应器中增加微生物的停留时间,而且在污水流动方向上形成好氧-厌氧反复藕合的过程。
反应器的处理机理是:当废水和其中的悬浮固体混合液流经固定床时,悬浮污泥由于流速差产生的颗粒捕获原理被收集在多孔微生物载体内部,载体内部的环境由好氧变为厌氧,污泥在多孔载体的内部逐渐被浓缩、消化,最终消化液由于曝气流出载体,载体内变空后又有悬浮污泥进入。
因此在载体和水平流动方向上,形成好氧-厌氧高度发达的微生物协同作用,其结果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固体有机物(包括剩余污泥)被完全分解,最终被转化成无害气体和水,这种方法不需要污泥回流,操作简单。
四、结语
污泥处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而当前由于污泥处理成本和处理难度不断增加,故污泥的减量化显得尤其重要。
污水的处理过程应用清洁生产的原则从源头治理,应用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如臭氧技术、投加解耦联剂、生物膜技术、应用多孔载体等都可以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甚至还可以实现无剩余污泥排放的目标。
利用多孔载体技术采用多种微生物反应的耦合工艺和多孔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微生物生态系统发达,反应速度快,污水处理彻底,省去了二沉池和污水处理的设施,具有运行管理简单和
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在我国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的中试结果充分展示了该技术工业化的可行性。
总之,今后我们需要加大研究开发一些成本低、操作简便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以彻底解决剩余污泥处置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振田。
水解酸化技术用于污泥减量与强化脱氮除磷[j]。
辽宁化工,2011,(6)。
[2]眭光华,刘军。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试验研究[j]。
广东化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