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对比阅读
1、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自然。
2、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表达了作者年少时的天真活泼,对自然美
字正腔圆读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 xìnɡ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常记: 时常记起。
• 溪亭: 小溪边的凉亭。 • 日暮: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景的热爱,淡泊清雅的情怀。 《声声慢》表达了作者因物是人非,家国不同往昔,
夫君不在,而愁情伤感。
作业布置
1.《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2.阅读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了解李清照的传奇人 生。《点绛唇》、《一剪梅》、《醉花阴》、 《声声慢》......
小结
本词运用多种意象,以美为原点, 以情感变化为横轴,以回忆为纵轴,景 色迷人,构成了一幅欢乐自然却又简 单明了的画面。
课外拓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 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 了内心的苦闷。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