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1]
- 格式:ppt
- 大小:7.79 MB
- 文档页数:106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哈尼世遗是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现在要说的是,云南的哈尼梯田是一处美丽的景观,1300年来,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居民在哀牢山创造出垂直跨度超过1500米,梯级达3000级,近60万亩的耕作台地。
这种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人文景观,被称作文化景观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总面积82万亩,是红河南岸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等自然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
历经1000多年,是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是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概况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
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
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哈尼世遗的价值与评价哈尼的价值:复杂起伏的地形和暖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使云南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园和多种野生生物的庇护所。
中国文化财富--山西文化古镇山西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非常丰富。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保留中国文化的载体,是可以触摸的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山西省的历史文化古镇吧!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3年第一批1、灵石县静升镇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
错落于小水河畔的王家大院、红庙和文笔塔等古建筑群,是古镇静升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展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景观风貌。
现存大大小小的店铺、典当行、水井、石板小路、戏台等依稀可见当年静升的繁荣景象和独特的人文气息。
2、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云冈镇位于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因遐迩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而得名。
它南倚武周川,北依武周山,马武山、雷公山环抱,该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云岗镇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处于北京、呼和浩特、太原的2个小时交通圈内,是晋、冀、蒙交界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该镇农建工程发展迅速。
云冈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民俗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境内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多,分布广、价值高。
3、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镇地处太原市近郊,距市中心25公里,西靠天龙山、悬翁山、龙山东视汾河,北连晋阳古城。
晋祠镇行政隶属太原市晋源区。
晋祠镇具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山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历代名人辈出,是海内外"王氏"、"张氏"发源地,有中华张氏祖庙--昌宁公祠,有世界王氏寻根谒祖胜地--子乔祠。
晋祠作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有久负盛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晋祠;有纳五个多世纪石刻精华的天龙山胜迹;有被称为"国宝"的元代道教石窟群龙山石窟。
此外还有位于王郭景区内被称为九九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虞弘墓,有极具挖掘与开发价值的柳下跖插旗石、藏兵洞、跑马坪、明秀寺、娄睿墓、仙居寺、白云庙、黑龙洞、花塔寺、豫让桥、杨二酉读书阁、大寺荷花等。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01东岳泰山、西岳□02华山、北岳□03恒山、□04南岳衡山、中岳□05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06五台山、□07安徽九华山、浙江□08普陀山、□09四川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广西□10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11太湖、台湾□12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13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1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15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16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17火把节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7月已有53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01二位。
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02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建筑结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1~3题。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答案 C解析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的,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 A.龙门石窟、少林寺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C.五台山、恒山悬空寺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答案 B解析“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
中国著名历史古迹有哪些中国的城市形成和开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一些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国家的国都,诸侯国或封王国的都城,边疆省、区早期地方政权的所在地,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事务的发生地,海外交通港口城市。
闻名商贸城市、风景巡游城市以及历史重镇等在中国社会开展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中国闻名历史古迹有哪些?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古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24代皇帝的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宫殿的群体。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构造的古建筑群。
同时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xx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1801家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故宫没有上榜。
20xx年10月,故宫免费参观群体新增环卫工。
2.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被例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宏大的万里长城,它表达了我们国古代人民的才智结晶!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性工程。
长城始建于周朝。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
国家文物局20xx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31处。
此前,国家文物局曾于20xx年首次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朝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1101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运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如今登上长城,长辈会说,长城之所以这么坚固,是因为修筑时,用了成千上万的尸体打地基。
3.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位于古北外,又称热河行宫,健于清朝是皇家别园。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的谷地上。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
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
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旅游资源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景点和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的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到南,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
长城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长城是中国众多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中最为著名的一个。
长城起于秦朝,绵延约6700公里,被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分为多个部分,其中以八达岭长城最为著名,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的景色,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历史上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拥有7,000余间房屋。
故宫建成于明朝,曾是中国皇帝的行宫和居所,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建筑群之一。
兵马俑兵马俑是中国秦代陵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兵马俑博物馆内,是一处集陶俑、石雕、画像、铜器等文物于一体的博物馆。
兵马俑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极具代表性的秦代兵制和军事文化遗产,是世界上被发现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面的古代陶俑群。
鼓浪屿鼓浪屿是中国厦门市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岛,曾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岛屿。
鼓浪屿有着独特的欧式建筑和浓郁的异国情调,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
岛上有众多旅游景点,包括阳光沙滩、漫步小路、鳌园等。
世界的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这些景点不仅是当地文化历史的体现,也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因素。
古埃及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金字塔建成于公元前27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共有138座,其中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胡夫之子卡菲金字塔和民主皇后金字塔。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于当年9月9日评选出的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等十个风景名胜区。
一万里长城古迹简介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
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
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
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主要景观万里长城主要景观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
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区内,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共有敌台22座。
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发掘对策探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之所以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对我国悠久醇厚、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需要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
旅游离不开历史,缺少历史的旅游,不但少了几分厚重和蕴藉,更失去了韵味和魅力。
1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分析1.1历史文化资源的审美价值旅游是一种脱离日常生活在异时异地从事的非功利性的文化活动,追求的是脱离凡尘的清静与"出世"的愉悦。
于是,历史文化资源成了可以满足旅游者期待和心理需求的纯粹的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
1.2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价值旅游不能离开历史文化的支撑,缺少了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
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客体吸引力的渊薮和源泉,旅游客体也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载体,具有较强的认知价值。
1.3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山川名胜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如果没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内容,这种美只是单纯的形式美感。
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者出行已不单单是追求"观赏愉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要。
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于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更在于为旅游者打造和提供真实的文化旅游体验。
如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把风貌区的古遗址保护、修缮与开发结合起来。
除现存"燕矶夕照"景点外,恢复重建"永济江流"、"幕府登高"、"达摩古洞"、"嘉善闻经"和"化龙丽地"古金陵五景,挖掘风貌区的历史底蕴,突出风貌区的文化特色。
1.4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价值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历史文化可被不断转化为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或为旅游活动所利用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被旅游活动利用的主要文化资源,不断创造文化旅游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其应用于旅游产业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