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2015年广西北海市中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强项令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1)大言数.主之失。
(2)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3)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解析:数,这里应为动词,列举。
被,这里也是动词。
据,文言实词。
应多多积累,帮助理解课文。
答案:(1)列举罪状或过失。
(2)盖,覆盖。
(3)按,撑。
2.翻译下句。
宣悉以班诸吏。
答案: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特征:(2)妻子:答案:古:特别征召。
今: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2)古:妻子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4.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答案:正面侧面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字。
(1)而纵奴杀良人..()(2)使宣叩头谢.主()(3)大言数.主之失()6.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7.“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8.“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终不肯俯。
”从这段描写中可看出董宣具有什么精神?5.答案:(1)平民,百姓(2)认错(3)列举罪状或过失6.答案:陛下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7.答案: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宣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8.答案:这段描写表明董宣有据理不屈、不向权势低头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师旷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问于.师旷()(2)安敢戏.君乎()(3)如.日出之阳()(4)臣闻.之()10.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强项令》习题一、基础过关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⑴后特征为洛阳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大言数主之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使宣叩头谢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妻子对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国历史上像董宣这样“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还有很多,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训练(一)帝大怒,召宣,欲垂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垂,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使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3.给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强使顿之强项令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藏亡匿死因敕(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结尾引用“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公主的话里,你认为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强项令”的真正含义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7.《强项令》一文选自《后汉书•酷史传》,你认为董宣是酷史吗?谈谈你的看法。
《强项令》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强项令》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
偾:fèn,偾事,坏事。
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 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C.一国兴仁(兴起) D.踊人贪戾(暴戾)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特征为洛阳令 B.由是搏击豪强C.生财有大道 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威不能行/一令乎 B.以/宣尝为二千石C.则/财恒足矣 D.仁者/以财发身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强项令》阅读答案《强项令》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强项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强项令》阅读答案1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加粗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大言数主之失()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③宣悉以班诸吏()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⑤将何以理天下乎()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数:列举②被:盖,覆盖③悉:全,都④乃:于是⑤以:凭2.①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强项令》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乃驻.车叩.马宣悉.以班诸吏诏遣使者临.视2.解释下列多义词①因因.匿公主家因.格杀之②令威不能行一令.乎?帝令.小黄门持之③数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④被流血被.面唯见布被.覆尸⑤以将何以.理天下乎?葬以.大夫礼⑥乘而以奴骖乘.敝车一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古今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指出:①使宣叩头谢.主古义:今义:②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③由是搏.击.豪强古义:今义:④妻子..对哭古义:今义:1.翻译下列句子:①大言数主之失②愿乞一言而死③威不能行一令乎?④桴鼓不鸣董少平5.下列句子主要分为三类:A.表示判断;B.表示承接上文省略;C.表示从现代汉语习惯上看,前后成分倒装。
请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情况,选择恰当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②在县五年。
()③将何以理天下乎?()④宣悉以班诸吏()6.《董宣执法》选自《》,作者是南朝宋家。
7.《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体史书。
全书包括纪,_____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年的史实。
提高能力7.熟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8.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
事件起因是事件的发展是: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公主家奴;事件的高潮是;事件的结局是。
9.本文重点叙述了董宣之事,以及面对皇威痛陈的重要性,宁死不向公主的故事。
表现了董宣、的精神。
10.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课文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否删去?11.古人写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①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②因敕:“强项..令出!”12.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些变化?13.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了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拓展创新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戴胄执法有诈伪者事泄(干的坏事败露),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2015年初三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之《强项令》阅读下列文段做题: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 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①将何以理天下②即以头击楹③宣悉以班诸吏④以宣尝为两千石2.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帝大怒,召宣。
欲箠杀之 B。
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
帝令小黄门持之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古义:今义:②后特征为洛阳令古义:今义:③妻子对泣古义: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
①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
将何以理天下乎?② 枹鼓不鸣董少平。
③ 宣悉以班诸吏。
5. 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6. 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7. 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
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8. 本文的作者_______,是南朝宋____家,字蔚宗。
著有《》,与《》、《》、《》合称“四史”。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检测题:第21课2015-2016初三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22课。
阅读《强处令》,达成以下小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点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可以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狂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震怒,召宣,欲菙杀之。
宣叩首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首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愿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可以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处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老婆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医生礼。
9.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后特点为洛阳令..(2)狂言数主之失.()使宣叩首谢主3.()臧亡匿死4.10. 以下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B. 宣悉以班诸吏C. 葬以医生礼D. 以宣尝为二千石11.将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平?(2)唯见布被覆尸,老婆对哭。
12.文章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处令”如何的性格质量?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答案】 9. ( 1)特别征召( 2)列举(罪行或过去)(3)认错( 4)通“藏“,隐蔽。
10. D11.(1)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2)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老婆和子女相对而哭。
12.第一段表现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显贵的性格质量;第二段表现了他的清廉质量。
第一段是详写,第二段是略写,或许第一段以正面描绘为主或正侧面描绘相联合,第二段以侧面描绘为主。
2015年广西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①垂崖;叠石为磴②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③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④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⑤,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注释】①控:连接。
②磴(deng):山道的石阶。
③循:顺着、沿着。
④淙: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⑤山门:寺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下见小潭自高淙下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能容十许人C.心乐之山之胜盖自此始D.怡然不动然前瞰涧水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卷石/底以出B.皆若空游/无所依C.登百丈山/三里许D.其声/溅溅然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语言凝练,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描画了树木、茎蔓的种种姿态。
B.【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磴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D.【甲】【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寓情于景。
D.【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乙】文则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突出涧水的清澈。
13.请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答案:10、B11、A12、B13、(1)译文:(鱼儿)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9820B【2015年北海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2015年北海中学高中毕业班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 文2014.9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5.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周潜之“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
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
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
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móu)缄默.(jiǎn)长途跋.涉(bá)B. 海域.(yù)荒谬.(miào)昂.首挺立(áng)C. 嫩.芽(nèn)裹.藏(guǒ)恪.尽职守(kè)D. 彷.徨(páng)犀.利(xī)断壁残垣.(hé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博学语无轮次无动于衷B. 疏蜜言行相顾人情练达C. 仰慕多姿多彩精疲力竭D. 琐屑山崩地列水波粼粼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 邑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 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
让师生在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D.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的思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 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 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 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D. 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6.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
范晔《强项令》文言文阅读的答案(精选7篇)范晔《强项令》文言文阅读的答案(精选7篇)范晔《强项令》文言文阅读的答案篇1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常用的文言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这篇强项令阅读答案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强项令范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勅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因匿主家(2)流血被面(2)使宣叩头谢主(4)年七十四,卒于官18.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后特征为洛阳令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C.文叔为白衣时D、妻子对哭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4分)(1)将何以理天下乎?(2)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2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2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强项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7、(1)躲藏(藏,藏匿) (2)覆盖(3)道歉(谢罪,认错) (4)死18.B19.(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分) (2)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
广西北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摩擦起电()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D.利用风力发电2..下列估测数据较贴近实际的是()A.跳绳的长度约为0.5mB.体育测试专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g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中学生50m短跑的速度约为20m/s3.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A.B.C.D.4..WiFi是一种把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互相连接(无线连接)的技术,一般家庭中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路由器来实现,它传递信息的波是()A.次声波B.电磁波C.可见光D.超声波5..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杠杆的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了人们需要的工作效果的是()A.骆驼运载物品B.驴拉货物C.球车降落在月球表面D.举重6..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液化现象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7..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8..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9..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D.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0..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L1上标有“3V 3W”字样,当闭合S1,将S2拨至a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中点处,L1正常发光,电路的总功率为P1;将滑片移至最右端,S2拨至b时,L2恰好真诚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路的总功率为P2,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9ΩB.P1:P2=1:2C.L2的额定功率为1.5W D.L2正常发光时电阻为3Ω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空1分,满分15分)13..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道路开始融化,图中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方式(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材料的内能.14..小丽乘火车去青藏高原,在火车站站台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因为列车快速行驶时周围空气流速增大,气压(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易造成事故,进入高原后,小丽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度较高,大气压强(选填“较大”或“较小”)15..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现象;用图中的(选填“甲”或“乙”)实验可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6..小军姐弟俩为妈妈庆祝母亲节,他们已用电饭锅做法、电磁炉蒸鱼、开着油烟机炒菜,刚启动烤箱烤鸡时,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原因可能是;小军赞不使用烤箱,在手湿的情况下重新合上空气开关(继续炒菜),这个做法安全用电原则(选填“符合”或“不符合”)17..一个重为5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水平推力为25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N,当往这物体上放一重物时,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则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5月31号的国际田径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99秒获得季军,刷新了亚洲人在国际田联赛的记录,则黄炳添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m/s.19.如图所示,已知:R1=20Ω,R2=40Ω,R3=60Ω,电源电压恒为12V,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R2、R3组成(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路,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是.20..将一个空心的合金球轻轻地放入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80g的酒精,小球刚好悬浮,则该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cm3;若将合金球放到水中,待稳定时再施加一个压力使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这个压力至少是N(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合金=8×103kg/m3)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49分)[来源:学#科#网]2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请作出水平面对物体支持力的示意图22..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方向.23.(1)图甲中,钉子的长度为cm,图乙中正确使用天平所称物体的质量为g(2)如图中的丙、丁是反映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规律的两个图象,其中是反映水沸腾规律的图象,由图丁的AB段能反映出的规律是24.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实验时,小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以保证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2)接着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放大镜”),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25.小芳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验证上述猜想,小芳用图甲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洛合金丝,④是锰铜丝(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3)分别将①、③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有关(4)小芳同学想进一步测出②的电阻大小,把②接在M、N的同时并联上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的电压为1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读数为A,则②的电阻为Ω26.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 1 0.1 0.7 0.3 47.6%2 1 0.2 0.7 0.6 47.6%3 2 0.1 1.1 0.3 60.6%4 4 0.1 2.0 0.3(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3)比较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27.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材料生产的“万向轮”大大减少了摩擦作用,把安装在行李箱上推动行李箱尤其省力,一个很重的行李箱仅用F=1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它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且滑行30m用时20s,求上述过程中推力F所做的功和功率.28.去年10月,广西首批远海钢质灯光渔船和拖网渔船在北海铁山港石头埠开工建造,今年9月样板船将可下水进行测试,渔船长71m,宽11m,高5.2m,设计最大的吃水深度为4m,采用额定功率为680kW的发动机进行捕捞作业.(1)当渔船在海里达到了最大的吃水深度时,求船底离海面4m深处受到的海水的压强为多大?(ρ海水=1.0×103kg/m3)(2)渔船在岸上建造,为了便于在完工后推到海里,一小组同学讨论所用方法是:在船底适当的位置上安装钢轮,并铺设了通到海里的滑行轨道,若下水测试渔船及所装物品的总重力为2.8×107N,安装的全部钢轮与轨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4m2,求渔船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大?(3)若样板船的柴油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效率为30%,假设柴油完全燃烧,求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每分钟要燃烧多少柴油?(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29.如图甲是电热恒温箱的原理图,由控制电路和加热电路组成(部分电路尚未连接完整),其中控制电路由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忽略不计)、热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而成,加热电路由U2=220V的电源和R0=48.4Ω的电热丝组成,R1和R0置于恒温箱内,图乙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5A 时,衔铁被吸下来,触电处断开,加热电路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A时,衔铁被弹回,触电处接通,加热电路正常工作,从而使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理想的恒温效果,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电路图中画线加热电路与电磁继电器正确地连接好,当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时,电磁铁的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电热丝正常工作100s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若设定恒温箱的恒温温度为60℃,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多少?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0Ω,求恒温箱可设定的最高恒温温度.2015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摩擦起电()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D.利用风力发电考点:摩擦起电.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根据对摩擦起电概念的认识来判断.解答:解:A、干净的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符合题意;B、同种电荷排斥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不是产生电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不是摩擦起电,故C不符合题意;D、风力发电是产生电能的过程,不是带上电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只要是两种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摩擦时都会带电.2..下列估测数据较贴近实际的是()A.跳绳的长度约为0.5mB.体育测试专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g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中学生50m短跑的速度约为20m/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中学生的步幅在0.5m左右,跳绳的长度大约是中学生步幅的4﹣5倍,在2m以上.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体育测试专用的实心球的质量比鸡蛋的质量大得多,在3kg 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50m跑的时间在7s左右,速度约v==≈7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3..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A.B.C.D.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是一个限速的标志,表示通过此路段的机动车速度不能超过60km/h;不符合题意;B、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为20t.不符合题意;C、图中标准表示禁止鸣笛,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是一个提示的标志,表示到北海还有120km.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4..WiFi是一种把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互相连接(无线连接)的技术,一般家庭中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路由器来实现,它传递信息的波是()A.次声波B.电磁波C.可见光D.超声波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专题:信息的传递.分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解答:解:有线电话是靠电流来传递信息的,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WiFi就是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5..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杠杆的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了人们需要的工作效果的是()A.骆驼运载物品B.驴拉货物C.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表面D.举重考点:杠杆的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骆驼驼着货物没有失去平衡;(2)驴拉的车是杠杆,装货的原因使之失去平衡,把驴抬起来了;(3)月球车平稳地落在月球表面;(4)运动员平稳兴着杠铃.解答:解:A、骆驼没有失去平衡,更谈不上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失去了平衡,驴拉的车是杠杆,失去平衡把驴抬了起来,不是人们需要的效果,故B符合题意;C、月球车没有失去平衡,是人们需要的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D、杠铃处于平衡状态,是人们需要的效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是否是杠杆,再判断是否失去了平衡出现了人们不需要的效果.6..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液化现象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蒸发及其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常用来做冷却物质;(3)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吸热;(4)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A、北海的春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墙壁,放出热量,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出现墙壁“冒汗”现象,故A正确;B、水的比热容较大,与相同质量的气体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所以用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故B正确;C、夏天把水洒在地面上时,水蒸发时吸热,起到降低室温的作用,故C正确;D、樟脑球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识记能力,做对题的前提是熟记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7..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色散;紫外线.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C、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和物体据平面镜的远近无关;D、紫外线有消毒作用,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解答:解: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叙述正确;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叙述正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人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像和人永远是等大的,故C叙述错误;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色散及紫外线,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8..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编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 错误;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鱼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正确;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鱼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D错误.故选:C.点评:应理解好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并且在实际解题中能够灵活运用.9.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D.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方向.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的要素;(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解答:解:A、石头对鸡蛋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也受到了鸡蛋施加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C、推门时,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这是两种情况下的力的作用点不同,而造成了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错误;D、人坐沙发上,发现沙发凹下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相互性、重力的方向、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0..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A、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和;B、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C、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解答:解: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由于质量不变,所以电动车的动能减小,电动车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故A叙述错误;B、电动车行驶过程中,以电动车为参照物,驾驶员相对于电动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驾驶员相当于电动车是静止的,故B错误;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及增大摩擦力的丰富,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在图2中,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比较其质量大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体积关系,进而确定三个杯子各装的是哪种液体.解答:解:(1)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2)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物质的m﹣V图象得出三液体的密度关系是本题的关键.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L1上标有“3V 3W”字样,当闭合S1,将S2拨至a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中点处,L1正常发光,电路的总功率为P1;将滑片移至最右端,S2拨至b时,L2恰好真诚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路的总功率为P2,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9ΩB.P1:P2=1:2C.L2的额定功率为1.5W D.L2正常发光时电阻为3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①当闭合S1,将S2拨至a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中点处,L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此时L1正常发光,已知L1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以得到此时L1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已知电源电压和L1两端电压,可以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得到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已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得到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进一步得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②已知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源电压,可以得到L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时电路的总功率P1;将滑片移至最右端,S2拨至b时,L2与整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已知电源电压和电路电流,可以得到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2;进一步得到前后两次电路总功率之比;③已知S2拨至b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和电源电压,可以得到电路总电阻;已知电路总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可以得到L2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L2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可以得到L2的额定功率.解答:解:A、因为P=UI,所以L1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1===1A;。
2015年北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1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安谧.(mì)热忱.(chén) 融融泄.泄(yì)B。
犒.赏(kào)诚挚.(zhì)韬光养晦.(huì)C.迤.逦(yǐ) 剽.悍(biāo) 棱.角分明(líng)D。
酝酿.(niàng) 烙.印(lào)熠.熠生辉(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会晤浮想联篇顶礼膜拜B.希冀再接再厉不可明状C.迁徒岿然不动大名鼎鼎D。
巅峰与日俱增首屈一指3.下列加点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水涨船高.....(水涨船高:这里指国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跟着提高。
)B。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的北海,与许多外地游客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解之缘:这里指北海与外地游客结下了无法解释的缘分。
)c.雨季到来之前,学校未雨绸缪....,积极开展防风防洪的安全隐患检查工作。
(未雨绸缪:这里指学校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防备工作。
)D。
贝雕不仅有着工笔国画的细腻生动,还有着写意国画的意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耳目一新:这里指贝雕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相比,给人大不一样的感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
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
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篓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篓,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丕生鱼盔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宣叩头谢主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B.臧亡匿死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宣尝为二千石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年七十四,卒于官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宣于夏门亭候之万钟于我何加蔫
B.帝令小黄门持之无丝竹之乱耳
C.愿乞一言而死学而不思则罔
D.董宣廉洁,死乃知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叙述洛阳县令董宣秉公执法的故事,表现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狂妄自傲的性格特征。
B.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从正面刻画董宣的形象,又通过皇帝和京城百姓对董宣的评价作侧面烘托,使人物形象高大丰满。
C.汉光武帝对董宣杀死公主家奴的态度,由“大怒”“欲篓杀之”,转变到赦免并重赏他,说明光武帝是个明辨是非的君王。
D.董宣执法严明,威名远扬,百姓称其为“卧虎”,地方豪强闻风丧胆,在他治理期间,洛阳县没有申诉的冤案。
13.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14.“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
”请联系实际,揣摩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分)
答案:
10、C
11、D 12、A
13、(1)(皇帝您)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大意1分,“良人”1分)
(2)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大意1分,“莫”1分)
14、言外之意:做百姓的,如果做了错事,犯了国法,殃及的只是个人和家人;做皇帝的(或位高权重者)则不同,一旦做错了事,乱了纲纪国法,殃及的就是整个国家和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