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香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 格式:docx
- 大小:3.80 KB
- 文档页数: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木香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木香汤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木香汤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木香汤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木香汤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木香汤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木香汤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木香、青皮,各三斤;姜黄、麦蘖(炒),各五斤;甘草(炒)、盐(炒),各一十一斤;蓬茂四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减少,噫气吞酸,呕逆噎闷,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木香青皮各1.5千克姜黄麦芽(炒)各2.5千克甘草(炒)盐(炒)各5.5千克蓬术2千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食欲减少,噫气吞酸,呕逆噎闷。
【用法用量】每服2克,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木香汤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木香汤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香连治中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香连治中汤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香连治中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香连治中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广木香2.5克潞党参6克(米炒)黑炮姜1克炒广皮3克小川连2克(醋炒)生冬术4.5克清炙草1.5克小青皮2克【功能主治】清肝健脾,和中止泻。
治肝旺脾虚,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里急后重,脉左弦右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服用香连治中汤来进行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疗效的。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木香黄连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的产生。
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的产生。
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
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木香黄连散这种方剂。
【处方】木香黄连(去须)各15克诃黎勒(炮)12枚肉豆蔻(去壳)2枚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赤白痢,腹内疼痛,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通过上面对木香黄连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中医认为食疗方剂养生是最直接有效的养生方式,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生活常识分享。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最好。
【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分2服。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处方】黄连1两,橘皮1分,杏仁(麸炒)1分,枳实1分,麻黄1分,葛根1分,厚朴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或自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温温分减服。
下利先止,别当消息,小儿斟酌。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栀子仁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愈后,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引《活人书》【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荷叶(微炙)1两,艾叶(微炒)1两,柏叶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肺积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大黄(锉,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锉)3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木香顺气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木香顺气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木香顺气汤的方剂。
益智仁白茯苓(去皮)泽泻干生姜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当归1.5克升麻柴胡各0.3克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苍术(泔浸)0.9克
【功能主治】治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
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腹时。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及怒。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木香顺气汤的制作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生活常识分享。
黄连汤
黄连汤,中药⽅剂名,岀⾃《伤寒论》。
具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的功效,主要⽤来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腹中痛,欲呕吐者。
临床主要⽤于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管炎等病症。
【歌决】黄连汤内⽤⼲姜,半夏⼈参⽢草藏,更⽤桂枝兼⼤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组成】
黄连、⽢草(炙)⼲姜、桂枝(各三两)⼈参(⼆两)半夏(半升洗)⼤枣(⼗⼆枚擘)
【⽤法】
上七味,以⽔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次。
【功⽤】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腹中痛,欲呕吐者。
【⽅解】胸中烦热,欲呕吐,⾆苔黄,乃胸中有热之见证;腹中痛,肠鸣泄泻,脉弦紧系胃中有寒之见证。
此证因胸热胃寒⽽致升降失司,⽅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姜、桂枝⾟温,下散胃中之寒,⼆者合⽤,⾟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参、⽢草、⼤枣益胃和中。
合⽽⽤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愈。
本证伤寒,寒邪⼊⾥,其深⼊胸中者,传⽽为热,此即所谓“胸中有热”,症见胸中烦热;其深⼊胃脘者,传⽽不化,寒邪凝结中焦,故其⼈腹中痛。
【加减化裁】
①脾胃虚弱者去黄连,加⽩术、茯苓,⼭药;
②胃⽓壅滞者加苏梗、佛⼿、⾹附;
③肝胃不和者加柴胡、⽩芍、枳壳、郁⾦等;
④湿热中阻加厚朴、藿⾹;胃热内壅者加栀⼦、黄芩;
⑤瘀⾎阻滞者加川楝⼦、延胡索、五灵腊;
⑥寒热错杂者加荜澄茄、吴茱萸等。
黄连汤■下利腹痛热往上冲、胃中寒...黄连汤:或下利腹痛热往上冲则用黄连汤。
黄连汤虽然也有腹中痛,但是治疗主要偏于中上焦的“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
黄连汤(桂枝辛温通阳散寒,交通上下,温中通阳,并防心阳损伤)症状:上部呕吐,下部腹痛。
(上热下寒)此是因为阴在下而不能交于上,热在上而不能交于下,本方可以平调寒热,交通阴阳。
功能:清上热,温下寒,和中降逆。
组成:黄连三两、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简介:本方以黄连为主,苦寒清上热,干姜辛热以温下焦,共成辛开苦降,以复中焦升降之职。
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吐;桂枝辛温通阳散寒,交通上下;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俾胃气一和,升降协调,呕吐腹痛得解;同时,桂枝与甘草相合,一防黄连过度地影响心脏之阳气。
因此,黄连汤,既清了上热,又驱了下寒,使上下相通,寒热平衡,达到阴阳平和之目的。
凡诸寒热错杂之吐泻腹痛者,可用本方化裁治疗之。
黄连汤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二方仅差药物一味,但主治却各不相同。
半夏泻心汤(三人半夏连芩)内有黄芩而无桂枝,功偏于清热,多用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气机痞塞之心下痞症。
黄连汤中去黄芩而用桂枝,功偏于温通,多用于上热下寒,表里不和之腹痛呕吐之症。
简言之,黄连汤主寒热格拒于上下,泻心汤主寒热痞塞于中焦。
此方可以治疗以下病症:胃中寒热不和,心下痞满;治痘疮热毒在胃中,以致腹痛,甚则欲呕吐;治疗慢性胆囊炎。
黄连汤所主为伤寒病之胸中有热及胃中有邪证。
但其胸中热从何而来?胃中之邪指什么?吴谦曰:“伤寒邪气入里,因人脏气素有之寒热而化病。
此则随胃中有寒,胸中有热而化”(《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五)。
谓其外邪入里,随体质阴阳之偏颇分别从化为胸热胃寒。
但柯琴有不同看法,指出“此热不发于表而在胸中,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寒邪从胁入胃”(《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三)。
即认为患者胸中素有蓄热,外感寒邪后,寒邪入胃,而成胸热胃寒。
黄莲一般用多少克”及用法用量黄连苦寒,善泻心火,燥湿为良,功专热痢,解毒消肿,疗痈治疮。
(一)传统用法黄连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为泻心火,清湿热,解毒治疗。
本品大苦大寒,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要药。
凡三焦湿热,实火疫毒上扰胸膈,下犯肠胃,内扰血脉,外壅肌肉之热证、实证均可应用。
1.心火亢盛,烦躁不眠及热病心烦,神昏谵语前者常配朱砂、生地黄等药;后者常与黄芩、栀子等配伍。
若热病余热未尽,心烦不眠,亦可用本品配阿胶、鸡子黄等。
本品最能泻心除烦安神,故上述诸证皆以黄连为主药。
2.肠胃湿热呕吐、泻痢若配陈皮、竹茹可治热呕;若单用或配木香、芍药等品可治热痢;若配乌梅还可治久痢赤白。
本品善清中焦湿热,治疗痢疾疗效确切,故为治热痢之要药。
3.火毒痈疮,口舌·生疮,耳且肿痛内服外用都有强大的清热解毒作用。
单用亦可取效。
若配黄芩、黄柏、栀子可用治消渴及血热妄行之呕血、鼻出血、下血等,功效亦佳。
(二)用量标准1.5~9.0克。
(三)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四)施治鉴别黄连少量应用,有健胃之功,可助消化,若过量服用,则苦寒败胃,反碍消化。
酒炒有助清除上焦火热之效;姜汁同炒,能增强健胃止呕之效;同吴茱萸水炒则功偏清肝胆火热。
以上炒制诸法,均能缓减苦寒之性。
(五)名医绝招施赛珠(上海医大华山医院教授)黄连配伍用量为一般4克,止痢、抗心律失常时用10克。
降血糖、清胃火,配石膏以清火降糖;治膀胱湿热,配黄柏以清热泻火;治肾功能不全有恶心呕吐者,配吴茱萸以清热止呕;治热痢,配伍木香;治肝胆疾患,配伍龙胆草或山栀子;治口疮,配伍细辛;治烦渴,降血糖,配伍天花粉;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配伍苦参;治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配伍白花蛇舌草;治结膜炎,配伍黄柏、白头翁,煎剂灌肠。
程益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消渴病急症湿毒中阻时必定用黄连;消渴变证、痈疽属湿热内盛时必定用黄连。
黄连为治疗消渴病常用药,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黄连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连9g 炙甘草9g 干姜9g 桂枝9g 人参6g 半夏9g 大枣12枚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滓,温服,白日服3次,夜服2次。
现代用法一般煮取600ml分3次温服。
(功效)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主治工.主证:胸中烦热,时欲呕吐,腹痛,舌尖红,苔黄白,脉弦数。
副证:或微发热,或下利。
(临证加减]1.本方证若胸中热痛甚者,;加川楝子、炒栀子、元胡;呕吐酸苦,仿左金丸法,加吴茱萸。
2.本方证水泻较剧者,加茯苓利湿,葛根升发清阳,怀山药、焦白术健脾止泻;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泄热通幽。
3.本方桂枝易肉桂加芡实、莲须治胃热肠寒。
4.本方加刀豆子、柿蒂治外感呕逆。
5.本方加枳实、瓜蒌皮治胃脘痛。
.6.本方加柴胡、赤芍、乌药、乌贼骨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
本方加陈皮、厚朴治胆囊炎急性发作。
8.本方去甘草,治关格,如小便不通减桂枝,黄连减半,关而且格,则全方用之,名进退黄连汤。
黄连汤证(173) [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3)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乾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疑非仲景方。
[词解] (1)邪气:此指寒邪。
(2)疑非仲景方:《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卷四均无。
[提要] 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
[释义] 本条论述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
“胸中”与“胃中”乃指上下部位而言。
热邪偏于上,包括胃脘,上至胸膈,故称“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即指腹中有寒邪。
胃与胸相对,部位偏于下,主要是肠中有寒气。
胸胃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吐;肠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
腹中痛与欲呕吐同见,亦是热在上而寒在下的标志。
之所以胃热肠寒,主要因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则下寒者自寒;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则上热者自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连栀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黄连栀子汤的作用。
【处方】黄芩、黄连、栀子、降香、神曲、木香、槟榔、川芎、香附、芒消。
【功能主治】心膈疼。
【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童便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通过上面对黄连栀子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中医认为食疗方剂养生是最直接有效的养生方式,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连木香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
今天为大家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
今天为大家介绍黄连木香丸这种方剂。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木香半两,麝香(研)1钱,定粉1分,狗肝1具(切),虾蟆1枚(大者,切)。
【制法】上为末,将狗肝、虾蟆用酒3升煮烂至1升,去滓,煎成膏,丸前末,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无常色。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黄连木香丸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黄连木香丸的认识会更加清晰。
黄连木香丸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帮助是很大的。
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懂得调理身体。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连胃风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家是否知道黄连胃风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黄连胃风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黄连胃风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黄连
大家是否知道黄连胃风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黄连胃风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黄连胃风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黄连胃风汤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芍药、木香、黄连、官桂、粟米。
【功能主治】下血人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通过以上介绍,对黄连胃风汤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黄连胃风汤这样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
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最好。
【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分2服。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黄连1两,橘皮1分,杏仁(麸炒)1分,枳实1分,麻黄1分,葛根1分,厚朴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生活常识分享。
黄连与木香的配伍研究进展王晶;郝正一;刘仁慧【摘要】黄连和木香配伍组成香连丸,可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的治疗,为治下痢的古代名方。
通过查阅本草及现代研究文献,较全面地介绍香连丸的方源、临床应用及其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研究。
重点综述了近10年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菌、减轻腹泻、抗胃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5【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香连丸;方源;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作者】王晶;郝正一;刘仁慧【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2014级中药专业,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2014级中药专业,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方药学系,北京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作者单位:1 首都医科大学2014级中药专业,北京 100069;2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方药学系,北京 100069黄连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能行气止痛、健脾消胃,二者的配伍属中药配伍关系中的相使配伍关系。
二者组成香连丸,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
而在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中,诸多研究者也对黄连与木香的配伍作用做了大量的实验,进一步地证实了黄连与木香配伍的妙处。
本综述主要总结了古代香连丸的方源以及近10年研究中对于香连丸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配伍比例的介绍,以便读者对于香连丸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香连丸解决相关疾病。
香连丸自古以来就是治下痢的名方,现今临床仍为常用。
据孙兆《秘宝方》记载:本方“乃李景纯所传。
有一妇人久痢将死,梦中观音授此方,服之而愈也”,用于“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妇人小儿”,用法为“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二味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黄连,薄切木香,焙干为末。
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汤下,二服陈米饮下,三服甘草汤下”。
黄连木香汤_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_经验秘方_方剂树黄连木香汤_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_经验秘方_方剂树 (1)1.原方 (15)1.1.组成:枳壳1两(去瓤,生用),黄连1两,木香2钱。
(15)1.2.功效:肠风下血。
(15)1.3.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15)2.胆道排石汤Ⅱ号 (15)2.1.加:黄芩、大黄 (15)2.2.组成:黄连2钱,黄芩3钱,枳壳3钱,木香3钱,大黄2钱。
(15)2.3.功效: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
(15)2.4.来源:《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15)3.加味香连丸 (15)3.1.加:槟榔、陈皮 (15)3.2.组成:黄连10两(吴萸、酒炒),木香(不见火)2两,槟榔2两,枳壳1两,陈皮1两。
(15)3.3.功效:痢疾。
(15)3.4.来源:《方症会要》卷二 (15)4.六神丸 (15)4.1.加:神曲、麦芽、茯苓 (15)4.2.组成:神曲(别为末,留作糊)、麦芽、茯苓、枳壳、木香(煨,白痢倍之)、黄连(赤痢倍之)各等分。
(15)4.3.功效: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16)4.4.来源:《妇人良方》卷八 (16)5.葛花黄连丸 (16)5.1.加:干葛、葛花、槐花 (16)5.2.组成:黄连1斤(酒蒸,浸去酒,晒干),枳壳半斤(去瓤,炒),干葛4两,葛花4两(如无,以葛代之),槐花4两,木香3两。
(16)5.3.功效:因嗜欲恣情,酒色无厌,或食煎煿之肉,大肠受热毒之深,以致痔漏便血。
或痔如鼠奶,连珠翻花鸡冠之状,其形不一,或在大肠头上,粪门左右,肿痛流脓出血,发不时,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或有粪后便血红黑,又有长丝缕之血,起卧艰难者。
(16)5.4.来源:《普济方》卷二九七引《德生堂方》 (16)6.木香汤 (16)6.1.加:木通、黄柏、陈皮、大黄 (16)6.2.组成:木香2钱半,黄连2钱半,木通2钱半,黄柏2钱半,枳壳2钱半,陈皮2钱半,大黄3钱。
黄连汤方证(虚人热病,上下格拒)·黄连汤方证是复杂的,笔者常用“虚人热病,上下格拒”去解释。
所谓虚体,是其人面黄肌瘦,大汗以后或大病后,或营养不良者。
所谓热病,多见热痞、烦悸、消渴、失眠、口腔溃疡等。
为方便临床诊断,笔者将黄连汤证称之为“黄连汤综合征”——这是一种以营养不良、消化道障碍及失眠为表现的综合征,其病理机制可能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新陈代谢紊乱—抑郁失眠”有关。
没有黄连阿胶汤的艳丽,也没有黄连解毒汤的名气,甚至因为“长相”与半夏泻心汤相近,黄连汤可以比作是不声不响素面朝天的美女。
在经方群里,黄连汤的功效独特,自有用武之地。
黄连阿胶汤养阴除烦,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黄连汤却清得了心火,驱得了下寒。
虽然与半夏泻心汤仅仅是桂枝黄芩之差,但其适用范围却大大超过胃肠,而达心肾,这点是半夏泻心汤不能相比的。
黄连汤,仅仅是七味药的小方,首载于《伤寒论》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药物组成为黄连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该方是经典的胃肠病方,传统的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具有止腹痛、止呕吐、止泻、助睡眠等功效,适用于腹痛呕吐、寒热夹杂者,是笔者调治慢性疑难病的常用方之一。
黄连汤主治病证及验案胃痛、反流性胃病黄连汤能治胃痛,特别是反流性胃病,止痛呕功效第一。
中国台湾的经方家朱木通擅用黄连汤治胃病,他在《中医临床廿五年》中说:“黄连汤治胃炎,便秘者加大黄,下痢者加茯苓,是一般原则。
”笔者常用黄连汤原方治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神经性呕吐等见腹痛、呕吐反流、面黄消瘦者,临证应用机会较多。
杨男,54岁,2019年12月3日初诊。
患者呕吐4年,凌晨2~3点多发,严重时不能饮水且每顿饭后都呕吐。
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睡眠差,工作紧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其人身高175cm,体重60kg,体瘦,舌淡嫩,脉弱,脐跳,下腹部松软无力,胃内有振水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连木香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黄连木香汤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不过对于它的食用有着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枳壳1两(去
黄连木香汤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不过对于它的食用有着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枳壳1两(去瓤,生用),黄连1两,木香2钱。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上先隔宿煎枳壳汤停起,次日清晨,用水1大盏,煎黄连、木香,煎至8分,去滓,入冷枳壳汤作半碗,空心就床口服。
令药下腹,慢起,如此6服,亦不发。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处方】白芍药(炒)2钱,白术1钱半,黄连1钱(炒),木香1钱,缩砂1钱(研),黄芩1钱(炒),陈皮1钱,当归(酒洗)1钱,甘草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后痢疾。
【用法用量】加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四引《医林方》
以上就是对黄连木香汤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