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301.32 KB
- 文档页数:9
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英语写作是全面、综合地运用外语知识进行英语创作的一种技能。
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交际形式,它涉及听、说、读等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的全面发展。
写与听、说、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写作问题一直是语言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
一般来讲,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文化的社会,语言必定反映社会:同时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并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两者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
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依附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示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
语言的构造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语言的“体”和“用”都是一定文化特色的体现。
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
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能力。
吕必松先生也认为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是语言内客、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这四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因此,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理论价值。
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不同文化反映在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在交际行为、交际风格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写作风格。
西方民族从古希腊开始就注意形式逻辑,形成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概括出某种纯粹形式的简单观点。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1.语法结构的不同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的语序,重要信息通常放在句子的开头,而英文则是主谓宾的语序,重要信息通常放在句子的结尾。
这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会导致学生在表达思想时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2.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英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文的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和委婉,而英文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直接和简洁。
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会使学生在交流时显得拘谨和不自然。
3.思维模式的差异中英文化的思维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文强调整体性思维,善于归纳总结,而英文则强调分析性思维,善于逻辑推理。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写作时的方式和思路。
二、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对策1.加强语法训练针对中英文化差异导致的语法不适应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加强语法训练,增加语法知识的积累,提高语法应用能力。
2.拓宽交流视野学生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文章、与外国人交流等方式,拓宽自己的交流视野,熟悉英文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针对中英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不适应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
4.提高跨文化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国文化和习俗,增加对英文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降低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就能够降低这种影响,并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希望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对策,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对英语写作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12-20T07:54:55.70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0期作者:黄悦[导读] 说话者只会把重要的信息置于情景和语境中,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让听话者理解自己的意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写作技能在日常和工作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英语母语者般熟练进行写作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极大的不同,它们属于低语境文化,而我们属于高语境文化。
由此,为了更好的掌握写作技能,拟分析探讨不同语境文化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英语写作一、引言所谓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语言存在的环境。
换言之,语境就是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时,不管是书面交流还是口头交流,可以帮助交流双方理解语言的一切主观因素。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 1976)把世界文化分为两大类:高语境文化以及低语境文化[4]。
即在人们进行交际时,交谈双方对交谈内容的潜在意义的理解的程度。
在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有着共同的背景信息,能够迂回地了解对话的潜在意义。
而在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对于潜在意义的理解不足,必须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看法。
低语境文化的交际风格更为直接,说话者会把重要的信息、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明确有逻辑地表达,不会构建一个具体语境或情景。
高语境文化的交际风格则比较含蓄,说话者只会把重要的信息置于情景和语境中,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让听话者理解自己的意图。
由此,霍尔认为交际风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思维逻辑和言语表达方式的不同。
于是他根据文化背景、价值观、人际交往等文化变量指出,中国、日本等有着博大精深文化的国家的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文化底蕴较浅薄的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1]。
二、不同语境文化产生的原因1.社会历史背景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历程是文化汇聚的过程。
中西文化差异和英语写作论文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其发音规则、语法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所含有的文化底蕴,如果不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语言的表达习惯融会贯通,那么即使积累词汇再多、语法学的再精通,在写作之时也会给人一种蹩脚的感觉,终归无法融入到此门语言之中来,导致写作毫无亮点可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写作之时在语言运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内容与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语言使用上面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文化的根源上面讲,中文和英文在使用上存在本质的区别,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前者属于分析、意合型,后者则属于综合、形合型。
一些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却少之又少甚至根本不存在。
这样就会使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自觉的将汉语的使用习惯拿到英语中来,在选词造句甚至修辞等方面都是从母语中直接“借”来用的,如此一来,英语写作怎么能体现出水平呢?2思维方式迥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文化与语言之间其实是有一条连接的纽带的,它就是思维模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相反的,思维同时也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说,中西方人思维上的差异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用英语进行写作的效果。
举个例子说,在汉语中表达某地点的时候,我们习惯从小到大的讲,例如“蓝天宾馆502号房间”,而同样的意义,英语中则会从小到大的进行表达,译为“Room502,LantianHotel”。
类似这样的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影响语言表达顺序的还表现在记录时间方面,汉语中通常用“年、月、日”的顺序进行表达,例如“2012年5月23日”,但是在英语中却需要按照“日、月、年”的顺序进行书写,书写为“23th,May,2012”。
此外,由于西方人的思维属于直线型,所以他们在表达时习惯开门见山,将重点放在最前面,这与含蓄委婉的中国式表达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容易进入误区,不能将重点或者文章的主旨放在开头最显眼的地方,令英语写作水平止步不前。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民在其长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语言体系,他们借助于不同的语词与语言组织习惯,传达了不同的审美信息及文化内涵。
特别是就中西方间的文化体系来看,往往在民族习惯、文化价值观等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未能注意到这些因素,就会使得作品翻译的价值大大折扣。
对于任何一名翻译工作者来说,要想提升其作品的认同度,不仅要深入钻研文学作品的语言,同时还必须全面了解作品创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及民俗环境。
所以,探究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因子,对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价值取向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情感趋向与审美特质,所以也是文学作品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显著表现。
首先,西方价值观中十分看重个人的作用,认为个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许多人都极其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1]。
所以在许多英文词汇中,都彰显了这一强调自我价值的民族心理特性,例如以“selfdependence”为代表的“self”系列词语。
但是中国人更加注重群体的价值,凡事都要讲求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家庭也是中国人最为常见的集体组织形式,所以人们常会说“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等。
其次,中西方文化中对时间这一要素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中国人普遍比较敬畏且崇尚历史,所以在看待问题的过程中,普遍采用过去时间取向。
如此一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之下,“老”一般代表着权威、资历与经验。
例如,对他人表示尊敬时我们常说“老先生”、“老干部”,但在西方文化之中,代表“老”一词的英语“old”,却经常用于不屑和鄙夷的语气之中,展现了某一主体无竞争力的潜在危险。
所以当我们翻译“上了年纪”的时候,应当避免直接使用“old”一词,而是将其转化为“goldenage”、“ad-vancedage”等词,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浅议中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是个涉及多元文化背景的领域。
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
首先实现了背景文化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的使用。
其次,它有助于改进和提高英语教学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中西方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词汇和表达方式。
比如“红酒”,在西方文化中代表“葡萄酒”,而在中国则指代以红色为主题的某一类酒。
在英语教学中,因为语言本身的特性,学习者需要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含义。
另一方面,知道不同文化之间的词汇差异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和词汇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更有意义的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能力。
中西方文化对英语语法的影响英语语法在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举个例子,汉语中有个普遍的习惯,即将形容词放在被描述的名词前面,例如“大树”。
“树大”在汉语中则不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述。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相反的。
在英语教学中,了解这些不同的语法规则和互动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并避免常见的干扰错误。
例如,中文的习惯结构可能导致学习者在英语课程中使用不当的语法构造。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语言的异同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者英语语法的能力至关重要。
中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口头和写作的影响口头表达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西方人通常更加重视“功效性”,尤其在商务和学术场景下。
相比而言,中国文化强调“情感性”,不强调如何直接表达,而是注重意图和文化背景的表达。
这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在口语交流和写作中见到。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背景文化差异,以实现不同领域英语智能的交流方式。
教师可以以多种形式鼓励学习者在课堂上进行语言交流,以及快速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更好地学习和交流英语。
如何将中西方文化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确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它们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多种优势。
2020年44期总第536期ENGLISH ON CAMPUS试谈中西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文/李智英一、引言为了更好地提升对学生英语的教育水平,各高校应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其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为今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何完善大学英语教育,是目前各高校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现阶段中西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1.不能准确表达文章意思。
中西方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文章等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并不能精准地表达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翻译时会存在偏差等问题。
西方人习惯运用理性的思维模式将事物描述出来,而中国人比较偏重感性思维模式的运用,间接导致了在表达或者评判某一种事物时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因这些固有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习惯性的用自身主观意识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但英语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时也是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致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文章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含义,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2.语法运用不当。
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在语法上都具有时态和词性等问题,比如英语,比较习惯用固定的句子结构来阐述某个时态,像每个动词都拥有不同的时态;相对于汉语的动词来说,只会用虚词和副词来区分时态或阐述时态,不会特意地表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用什么时态,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语法运用不当问题。
此外,学生会习惯性地把汉语语法运用到对英语的学习中,不能更好地对英语词汇进行归纳和总结,英语语法是现阶段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使得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大大降低,不能更好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也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思维模式被束缚。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思维被束缚,对英语的学习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已经是目前大部分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
浅析文化差异对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影响作者:田红宁战盈姜才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6期摘要: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它不仅涉及到英语各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文化方面的制约,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让学生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才能提高其写作能力。
本文从中英两种语言在措词、造句和文体等三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来论述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语言的不同,从而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写作;写作能力[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7--02一、前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及制约。
而写作正好是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的交际形式,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习惯用法,而且还要掌握中英两种语言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因此如何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师和学生特别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本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文化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和制约出发,谈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二、文化差异与英语写作之间的关系语言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其结构,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其应用,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因素,比如说话者是否符合其身份,社会习惯,是否达到了其交际的真正目的。
因此,学习和使用英语必须了解与英语密切相关的文化以及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
限于篇幅,本文不能在这一一进行论述。
下面仅从中英两种语言在措词、造句、文体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影响。
1)措词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只有一个词语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有几个或更多的词语来表达。
中英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有时会产生理解的困难。
如何克服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英语作文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pose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in English.文化差异在英语写作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One way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is to familiarize oneself with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languages are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can help writers to adapt their writing style accordingly.克服这一挑战的方法之一是熟悉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的不同方式可以帮助写作者相应地调整他们的写作风格。
In addition, practicing writing in English on a regular basis can help individuals to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with the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nuances. This can include keeping a journal, writing essays, or even participating in online forums and discussions in English.此外,定期练习英语写作可以帮助个人更加熟悉语言及其文化细微差别。
这可以包括记日记、写文章,甚至参与英语在线论坛和讨论。
Another effective strategy for overcom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writing is to seek feedback from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By receiving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guidance from those wh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writers can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and adapt to the cultural nuances of English.另一种克服英语写作中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是向母语为英语的人寻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