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252.59 KB
- 文档页数:1
河南省潢川县黄寺岗镇中学 ***邮编:****** 手机:1********** 参赛组别:初中/英语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摘要: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阅读能力在学生要求掌握的各项能力中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只有这样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外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分析了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阅读材料,阅读策略,阅读速度,词汇积累,知识面扩展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积累重视增加阅读能力是英语考试中重点考查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
在中、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单项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
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们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的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对于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
随着初中英语阅读量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完形填空题的考核已经不再以语法知识为主,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即所要填写的词只能从一定的语境中找出。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仔细的分析与判断。
而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问题的答案多数隐藏在文章的脉络之中,学生通常无法直接从字面意思中获得,必须开动脑筋、激活思维。
因此,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引言一、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为了制定有效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阅读测试等方式,可以明确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后续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英语书籍,比如英语小说、故事书等。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校图书馆或者班级里设立英语角,提供各类英语书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阅读。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英语阅读技巧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英语阅读技巧、示范阅读、分析英语阅读材料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快速获取文章的主题思想、如何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如何运用逻辑推理等阅读技巧。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英语阅读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内容。
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比如让学生浏览英语网站、参与英语阅读社区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增强英语阅读能力。
五、鼓励学生多读书阅读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
在学校和班级可以设立阅读榜、设立阅读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多读书。
老师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诵读比赛等活动,提倡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多朗诵,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六、结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议初中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文对于初中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浅议。
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培养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基础。
学生应该明确阅读的目的并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积极的阅读态度,对于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培养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关键。
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需要大量的阅读材料,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读一些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文原著,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英文报刊和网络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俱乐部或者阅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互相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是提高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会使用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猜测词义等。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阅读技巧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从上下文中猜测单词的意思,如何从文章的标题和首段推断文章的大意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略读、细读等,让学生能够根据阅读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
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阅读材料并给予评价来鼓励学生持续阅读。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上的阅读测试或者课外的作业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阅读水平,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只有通过正确的阅读态度、扩大阅读量、培养阅读策略以及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才能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深层次阅读教学初探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进,英语教学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阅读能力。
深层次阅读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的意义,并能够进行推理、分析和评价的一种能力。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深层次阅读教学初步实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核心素养对于英语深层次阅读教学的要求。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深层次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推理和解释。
此外,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是深层次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和任务来进行深层次阅读教学。
教材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的文章或故事,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任务选择上,可以设计一些与故事情节或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讨论。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扩展任务,如写作、演讲或小组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比如,在阅读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子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后,可以进行讨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提升深层次阅读教学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来呈现故事情节或相关图片,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使用网络资源或学习平台来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展学生的视野。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深层次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选择适合的教材和任务,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学生的深层次阅读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12-09-11T10:01:55.3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2期供稿作者:余昌仿吴世俊[导读] 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程度的材料,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余昌仿吴世俊贵州省盘县第六中学 553500
摘要:本文阐述了英语阅读及阅读能力的内容;分析了影响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途径
一、引言
阅读教学就是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掌握怎样学习,理解和记住所学教材的技能,它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中学英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视阅读为负担,对阅读不感兴趣,泛读、课外阅读难以开展。
这种现状再不改变,实难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并自觉的去阅读。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技巧与方法
1.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等,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急躁、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果。
因此,教师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语言材料,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兴趣的英文短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做到“为学所乐”,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对待阅读。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课外阅读往往不能持久,教师必须适时加以指导,告诉学生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阅读时要自信,不能一见生词难句就心慌,要心平气和,主动积极地与作者沟通,能动地理解文章内容。
还要告诉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生词难句,不一定要马上查工具书,应该先根据上下文或全文来理解,揣测词义或句子的含义,或根据学过的构词法,推测词义。
同时,引导学生把文章后面的问题作为提纲来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阅读的内容。
让学生快速默读,尽可能不回视,养成摄取主要内容的习惯。
2.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背景知识为前提
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其实很少,更多的信息是要靠读者自己理解。
Clarke&Silberstein认为,读者之所以理解原文,是因为他们能够超越这一符号刺激,把它与存贮在大脑记忆中某个适当的概念组群结合起来。
阅读技巧总是依赖于语言知识和一般常识的交互作用。
例如dog狗一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是截然不同的。
汉语一般都作贬义,如“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
而西方很多国家中则都有养狗当宠物,所以,虽有像going to the dogs (每况愈下)和be dog lazy(懒极了)这样用于贬义,但lucky dog,old dog和top dog等就完全不同了,分别是“幸运儿”、“老手”和“胜利者”之意。
反过来,如果用 You are an old dog.来说一个中国人“上了岁数”,他肯定会勃然大怒的。
3.扩大阅读量,课堂内外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怕学语言的复现率就低,阅读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也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和锻炼。
所以单靠课本材料还不够,拓宽阅读的范围,使课堂内外相结合非常重要。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说明文、应用文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新闻报道,教育动态,科普知识,人物趣事等。
如果学生基础好,还可选择引进名著让学生阅读,这既可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魅力。
如果都是将种类繁多、词语深的读物一下子全塞给学生,学生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则会则阅读产生厌烦情绪或恐惧感。
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程度的材料,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然,阅读还有许多方法和技巧,这里仅仅谈了英语阅读理解所必备的基本技能,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待于阅读中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践,学生还必须注重阅读基础的训练,通过大量的实际练习熟练的运用这些技能,同时,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智力训练,才能使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祝亚《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新思维,河南教育,2001年,第6期,总第275期。
[2]候磊《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其培养》.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