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美学
- 格式:ppt
- 大小:9.15 MB
- 文档页数:39
中国盆景艺术中国盆景艺术—美在物理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物;二是指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理。
中国盆景主要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自然材料为创作素材,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审美属性直接参与盆景美的构成,影响着盆景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中国盆景在创作时十分讲究材料的选择,无论是树木还是山石,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
山石以“透、漏、瘦、绉”为上品;树木并非都能人盆入画,便出现了“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等说法,这间接地表明了中国盆景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有一个较一致的标准,传统上讲风韵、重姿态,并喜欢将花木人格化。
中国盆景艺术不仅注重物质材料本身的自然审美特性,在经营布局时也讲究遵循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即所谓自然之理。
例如,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创作或品评盆景作品时,各种材料、配件之间是否符合这种自然的比例就成为一项重要标准。
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在盆景造型时,只有处理好各种景物的比例,才能使作品合乎自然情理,表现出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
中国盆景进行透视处理,讲究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有露有藏……,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界中固有的节奏和脉动引到盆景中来,使作品给人以真正的自然美的享受。
美在创造中国盆景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却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艺术地再现自然。
它所显示的美,是一种创造的美。
什么是创造的美,或美的创造呢?黑格尔曾用一个十分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他说: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创造的美是通过创造物以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并且创造者在对这创造物的观照中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美。
单独的一株花木,一块顽石,一丛小草,也可能是美的,但那只是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存在物本身所呈现的美。
当人们将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规律,通过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盆景艺术作品时,也便创造了美。
如何欣赏盆景,学会这几点你也可以变达人
一、悬崖式
听这个名字就能知道它是表达悬崖上的树的姿态,这个形态的主干会悬出花盆,伸向深处。
这种图片在黄山的旅游宣传照上很常见。
二、素仁式
素仁并不是自然姿态,而是一个人的名字,陈素仁。
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去拜师学艺,后来成为广州海幢寺的主持,是岭南风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风格特点是高雅自然,形容盆景非常简单,大气。
三、云头雨脚
云头雨脚在盆景的构图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倒三式的造型,也就是上大下小。
这个造型有时候会附石一同实现。
四、流派
流派主要分为扬州派,苏州派,四川派,上海派和岭南派。
扬州派是用棕丝捆扎起来的,成云成片。
苏州派主要是通过修剪而成,多是树桩为盆景。
四川派是有规则的弯曲。
上海派是捆扎和修剪为主。
而岭南派就和素仁式类似,以树本身的造型为理念,追求自然。
盆景欣赏要点
1. 看整体造型啊!就像看人先看整体气质一样嘛。
比如说那盆悬崖式盆景,它的枝干往下垂,不就像一位仙人即将飞身而下,多有韵味啊!整体造型不协调,那可不行哦。
2. 注意植株的健康状况呀!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是病怏怏的,哪还有什么美感呢。
你瞧那盆叶子枯黄的,肯定不好看呀,得是郁郁葱葱、精神饱满的才吸引人嘛。
3. 色彩搭配也很关键呐!这不就跟穿衣服一样嘛,要搭配得好看。
像那盆有红有绿的,色彩鲜艳又和谐,多让人赏心悦目呀,要是色彩乱七八糟的,谁会喜欢呢?
4. 细节决定成败呀!比如盆景上的苔藓,就像给它穿上了一层精致的外衣。
一盆好的盆景,在细节处肯定是处理得特别棒的,你不仔细看怎么能发现它的美呢?
5. 意境也不能忽视啊!这就好像读一首诗,要体会其中的意境。
有的盆景能让你感受到宁静致远,有的能让你仿佛置身山林,这多神奇呀,没有意境的盆景可就太无趣啦。
6. 还有动态感也很重要哦!就仿佛盆景是活的一样,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像那种完全呆板的盆景,多没劲儿呀,一定要有那种灵动的感觉才够味呢!
总之,盆景欣赏可有大学问呢,得从这些要点入手去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呀!。
盆景的鉴赏名词解释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是将自然界中的树木、花草等植物以及山石等景观元素,通过艺术手法进行艺术构造,塑造出微缩的自然景观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盆景鉴赏过程中,人们常会遇到一些关于盆景形态、技术和审美的名词,下面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盆景的形态1. 单干(一树独干):指盆景中只有一株树木,没有其他背景或配景,以单干的树木为主角。
2. 多干(多干盆景):指盆景中有两棵或以上的树木,它们可以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构图和空间感。
3. 半干:指树木在盆景中只露出部分,其他部分隐藏在底部土壤中,给人一种生长在地面的感觉。
4. 金字塔形:一种极受欢迎的盆景形态,其特点是树木逐渐向上变细,呈金字塔状层次感。
5. 扇形:树木的枝干和叶片排列呈扇状,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
二、盆景的技术1. 剪接:即通过剪枝的方式,将盆景中树木的枝干、叶片和树形进行修剪,达到塑造和修饰的目的。
2. 插条:一种繁殖盆景的方法,指通过将植物的枝条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并长成新的独立个体。
3. 叶面调整:盆景树叶的位置和角度对整体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叶片的方向,可以改变树木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4. 跟干:指盆景中树木与盆景底部的土壤之间的过渡部分,用以均衡整个树木在盆景中的比例和稳定性。
5. 地景石的摆放:盆景中的地景石是非常重要的配景元素,通过巧妙的摆放,可以起到增强整个盆景空间感的作用。
三、盆景的审美1. 统一感:指盆景整体构图和元素之间的统一性和和谐性,包括树木与盆器、盆景之间的协调性。
2. 生机感:指盆景整体散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3. 韵律感:盆景中树木和景物的曲线、曲面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给人一种艺术的感受。
4. 空间感:指盆景作品所营造出来的空间感受和立体感,使观赏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广阔的自然界。
5. 动静结合:指树木的姿态和姿势能够在静止中表现出动态的美感,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欣赏盆景的技巧一、了解盆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
了解盆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盆景艺术。
盆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道教和佛教的修行方式,它们通过创造小型的自然景观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因此,盆景被视为一种追求精神和心灵平静的艺术形式。
二、观察盆景的整体效果在欣赏盆景时,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观察它的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盆景的布局和形状。
一个好的盆景应该有一个平衡和谐的布局,它的形状应该符合自然的美学原则。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盆景的植物和石头的组合。
植物和石头应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自然而美丽的景观。
最后,我们还可以观察盆景的整体氛围和感觉。
一个好的盆景应该能够给人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三、欣赏盆景的细节之美除了整体效果,盆景还有许多细节之美值得我们欣赏。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盆景的植物。
植物的种类和形态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可以欣赏它们的色彩、纹理和形状。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盆景中的石头。
石头在盆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代表山脉、岩石或水流等自然景观。
我们可以欣赏石头的纹理、形状和质感。
最后,我们还可以观察盆景中的小道具和配件。
小道具和配件可以增加盆景的趣味和情感,我们可以欣赏它们的细节和工艺。
四、理解盆景的意境和情感每个盆景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我们应该通过欣赏和思考来理解它们。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盆景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一些盆景可能表达自然和宁静的主题,而另一些盆景可能表达力量和动感的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盆景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我们还可以思考盆景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盆景可以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盆景来思考和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五、学习盆景的艺术技巧欣赏盆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盆景的艺术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学习盆景的基本构图原则。
了解基本构图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布置和设计盆景。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盆景的植物养护和修剪技巧。
盆景的摄影技巧盆景是一门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形式,摄影是展现盆景美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摄影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展现盆景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下面是一些盆景摄影的技巧,以帮助您拍摄出有品位、有创意的盆景照片。
1. 灯光控制:在盆景摄影中,灯光的使用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但要记得调整光线的明暗程度和角度。
一般来说,柔和而均匀的光线效果更好,可以使用灯罩或反光板来控制光线的亮度和角度。
2. 构图和角度选择:在拍摄盆景时,应该注意构图和角度的选择。
可以使用水平线或对角线来划分画面,并注意添加前景和背景,以营造层次感和远近感。
同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如鸟瞰视角、低角度等,以展现盆景的立体感和独特之处。
3. 焦距选择:盆景摄影中使用广角镜头可以展现盆景的广阔和整体性,可以拍摄全景或大范围的景象。
微距镜头可以捕捉盆景的细节和纹理,以及植物的形态和变化。
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根据拍摄的主题和构图来决定。
4. 快门速度与景深:在拍摄盆景时,快门速度和景深是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
较低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植物的自然摆动和微妙的变化,但也容易出现模糊的情况。
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减少模糊,但也会减少画面的细腻和纹理。
景深的选择可以决定焦点的范围和背景的清晰度。
合理选择快门速度和景深,可以凸显盆景的美感和立体感。
5. 色彩和效果:在盆景摄影中,色彩和效果的处理也很重要。
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和情感,如明亮的色彩来展现活力和热情,或柔和的色彩来展现温暖和宁静。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滤镜或后期处理软件来调整色彩和光线效果,以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创意。
6. 平衡和对比:在盆景摄影中,平衡和对比是需要注意的要素。
通过植物的形态、大小和颜色来营造平衡感和对比感。
可以通过添加背景或前景元素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丰富度。
还可以利用光线和阴影的对比来增强盆景的立体感。
7. 细节和整体:在拍摄盆景时,既要关注植物的细节和细微变化,又要注重整体的美感和氛围。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其代表作品一、苏派盆景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富有艺术情趣。
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1、苏派树桩盆景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仰,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同时,它在吸引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
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
传统造型: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
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艺术特点: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觉,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
代表作品:周瘦鹃有“紫竹林”、“竹林七贤”、“枯木竹石”、“田家小景”、“孤山放鹤图”、“枫林雅集图”、“敬牧图”等作品。
朱子安有圆柏盆景《秦汉遗韵》,大坂松《云蒸霞蔚》、锦松《苍干嶙峋》、榆树《沐猴而冠》和《龙湫》等作品。
朱子安--《秦汉遗韵》朱子安—《云蒸霞蔚》2、苏派山水盆景常用石材: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艺术特点:苏派的山水盆景颇多古诗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
中国园艺文摘 2018年第4期盆景艺术的园林美学特性及其鉴赏张昱晨,周建华(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摘 要: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山河秀丽、风景无限,令人流连忘返。
有人以诗词记载,有人以书画作传,而一些别具匠心之人将万里山河的秀美缩于一握之间,成就盆景艺术这一极具美学与欣赏价值的无声之诗与立体之画。
文章阐述盆景艺术的美学内涵、美学特性及对其的鉴赏。
关键词:盆景艺术;山石草木;美学特性;美学内涵以草木与山石为素材,缩于一地之间,谓之园林,化于一掌之间,则谓之盆景。
盆景作为一门已传承发展千余年的古老艺术,是中国园林美学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其影响在多方面各层次深入人心,也逐渐向更广阔的世界发展与传播。
其不仅是一门具有深层美学研究探讨价值的艺术科学,还拥有充分扎实的创作与欣赏理论;兼具感性与理性,夺天工,法自然,其魅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之美,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底蕴与意境的蕴含。
1 盆景在艺术与美学概念下的含义及其历史1.1 盆景的美学内涵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园林美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典型、集中地模仿与再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从而达到缩地成寸、以小见大的美学效果,同时借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境与情感,将万里山河草木艺术性地化于眼前方寸之中,再现出无限的自然和浩渺的宇宙,具备现实空间与艺术空间美学的二重性。
1.2 盆景发展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出现缶景这一艺术形式。
据野史记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风貌于一缶之中,被誉为缩地之方,这也就是当时所谓的缶景。
缶景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盆栽样式,而是一种在盆栽基础上破茧而出的“艺术盆栽”,也是后代盆景发展的雏形,这可称为是盆景发展史上一次关键性的发展。
而在唐朝盛世各方面发展迅速,文学艺术的进步第一作者简介:张昱晨(1997-),男,本科生;就读于西南大学园林专业。
通讯作者:周建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183757 23726@ 则对盆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盆景与诗画相结合,更加注重意境之美。
盆景意境特点
盆景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讲究物理空间的结构和美感,还追求深层次的意境和内涵。
以下是盆景意境的一些特点:
1.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盆景艺术追求画意与诗情的完美结合,通过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等手法,将自然美景浓缩于方寸之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2. 意境的追求:盆景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植物、山石、水景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一种“小中见大”的意境,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的精髓。
3. 时间的艺术:盆景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逐渐展现出其完整的艺术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盆景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和意境,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变化。
4. 空间的演绎:盆景艺术通过空间的变化和演绎,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
通过山石、植物的高低错落,水景的曲折变化等手法,让人感受到空间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5. 生命的表达:盆景艺术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植物大多具有生命力和生长力。
通过盆景的创作和养护,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力量,也可以从中汲取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6. 人文情感的投射:盆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承载了人们对于自然、生命、文化等多重情感的投射。
通过盆景的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文化之美等多重美感体验。
总之,盆景艺术的意境特点在于其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文化之美的深度挖掘和呈现。
通过盆景的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深层次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启示。
中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风格中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风格来源/中国盆景复制·编辑/塞上齐翁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流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流派,形成百花竞艳的大好局面。
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中国的盆景艺术流派源远流长,多姿多采,由于各地因具体条件的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巨则如浩浩大江,细则似涓涓清溪,各具风格,各有个性,争奇斗艳,百卉竟开。
除前面五大流派之外,其他一些流派,在新的历史时期,也以崭新的风采,趁改革开放之东风,大有同川、扬、苏、沪、岭南一争雌雄之势,从而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盆景艺术的繁荣局面!五大流派及其风格岭南派盆景及其风格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
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清朝广东藉著名诗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中就有较详细的记载。
然而,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
到上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一部分广东画家既善于绘事,又爱玩盆景,在造型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以画意为本,逐步扩大树种范围,成为当今岭南盆景的雏型。
30年代以后,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
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现代盆景制作和赏析是一门融合了园艺、美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制作和赏析盆景可以带来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是关于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的一些建议:盆景制作:1. 选材: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盆器非常重要。
植物的形态、叶色、生长速度等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
盆器的形状和材质也需要搭配,可以选择传统的陶瓷盆、石质盆或现代感十足的潮流材质。
2. 设计理念:制作盆景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可以是模拟自然景色,也可以是抽象的艺术表达。
考虑植物的布局、高低错落、线条的流畅,力求整体造型的协调和美感。
3. 养护与修剪:盆景不同于一般的花卉养护,需要定期的修剪和造型,以保持整体的美观。
适时地浇水、施肥也是关键,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盆景的布局合理进行。
4. 景石与配件:景石是盆景中的重要元素,可以增加层次感和自然感。
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小的装饰物件,如小桥、小船等,使盆景更富有情趣。
盆景赏析:1. 审美感受:盆景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陈列,赏析时可以从整体造型、植物的生长状态、色彩搭配等方面感受美的享受。
2. 心灵抚慰:盆景通过模拟自然景色,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舒适的氛围,对心灵产生抚慰作用。
放置于家中或办公室,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3. 文化意蕴:盆景在设计时常常融入文学、绘画、诗歌等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通过赏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4. 艺术价值:现代盆景制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更注重创意和艺术性。
一些现代盆景作品被视为艺术品,参与艺术展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总体而言,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既需要对植物、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盆景的意境与审美中国盆景所谓的立意造景,就是要表现一种心志,诗情画意;“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所以说,盆景的立意是盆景的灵魂,是盆景所蕴含的内在魅力。
因此,谈盆景的意境与审美,有着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盆景的景象盆景的景象是指由盆、山石、水体、动、植物等诸因素构成的具体形象。
它源于现实,经过艺术加工后,又高于现实,蕴藏着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意在笔先”是盆景创作的前一步,这里的“意”就是指蕴含在盆景景象中属于理性的东西,从审美的过程看,盆景景象所含的蕴意是审美产生意境的先决条件。
2.盆景的意象审美人在审美感知过程中,将直接感知到的产物一盆景的景象,借助联想,想象,注入情感和思想因素,塑造成审美人意识中的虚像,即盆景的意象。
从盆景创作的角度看,盆景的意象是与作者的审美理想、趣味,经验相关联,是作者创造性思维后构成的虚像,它借助富有特征意义的物质形态——盆景的景观传达出审美内容的特定感知信息,因而盆景的意象具有规定性的一面,即“立象以尽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二者相互渗透,迂回反复。
另一方面,作者将审美的丰富内涵熔铸在高度概括提炼的盆景景象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为意境提供了进一步充实其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能调动人们凭借自身的审美经验去进行再造想象。
因此,盆景的意象又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的一面。
即“妙中含糊”“渺茫多趣”。
这也恰是盆景意境的魅力所在。
3.盆景的意境盆景的意境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典型概括和高度提炼,赋于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意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人在观赏这些具体景象时,触景生倩,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补充、拓展,经“去象取意”思维加工后,感悟到景象所蕴含的情意,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尘脱俗与自由。
上升到“得意忘形”的纯粹精神境界。
盆景的意境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是作者立意的本质所在,亦是欣赏过程的终点。
第一章绪论1、盆景定义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盆景的几层含义①盆景起源于中国;②其反映了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③盆景的基本材料是树、石;④盆内的自然景观,既包括了树桩盆景,又包括了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⑤阐明了盆景是一种艺术品。
3、盆景艺术的特点①盆景艺术的世界性②盆景艺术的边缘性③盆景构图的复杂性④表现技巧的概括性⑤盆景创作的连续性⑥美感的可变性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⑧浓厚的趣味性4、盆景的效益是指盆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5、盆景艺术的学习方法①学习传统,提高技能②向外国盆栽学习,汲取精华③研究大师的作品,学习创新的方法④师法自然,胸罗万象⑤谈谈景外功夫⑥甘淡泊,远功利第二章中国盆景史1、园林与盆景之间的关系园林在盆栽之后。
“因为园林的营造需要相当富裕的资力,即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相当的土木工事,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汪菊渊《园林史》)而盆景艺术比园林简单易行,用不着花费多大财力、人力,从事实来看也是如此,盆栽的出现比园林的出现早的多。
2、盆景形成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技术因素自然审美观、陶瓷技术、园艺栽培技术与山石爱好风习▪1)盆景艺术起源的思想基础——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2)盆景盆钵制作的条件——陶瓷技术的发展▪3)植物盆景形成的基础——园艺栽培技术的发展▪4)山石盆景形成的基础——爱石风习的形成与发展3、汉代盆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①形式上出现了在盆内(缶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即真正的盆景形式。
②内容上丰富多彩,既有树木,又有亭台楼阁、人物鸟兽,内容反映了自然美与生活美。
③汉代盆景以缶为容器④技法上应用了“缩龙成寸”(缩地之方)、“咫尺山林”的艺术手法,已经开始把画意注入到盆景中。
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汉代4、唐、宋盆景的特点唐代盆景的特点:▲诗情与盆栽的联系,又受魏晋南北朝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盆栽产生了画意;▲盆景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盆景艺术创作的美学基础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盆景艺术的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创新。
盆景艺术创作的美学基础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景观美学盆景创作的美学基础之一便是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主要强调美学对象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强调环境和艺术品之间的有机结合。
盆景艺术恰恰也因其自然和环境的联系而得以生存。
不同的盆景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盆景艺术品。
盆景创作者通常会从自然情感中得到启示,再加以创新,将艺术品与自然环境完美地结合,以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二、形式美学盆景艺术的第二个美学基础是形式美学。
形式美学更强调艺术品的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盆景艺术中,形式美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因为盆景艺术作品中的花卉、植物和石头等都需要具备较高的造型美感。
艺术家必须通过剪枝、养护和整形等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艺术加工,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
三、意象美学意象美学是盆景艺术的第三个美学基础。
意象美学关注的是艺术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而这种情感和意义往往需要通过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形式才能最好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盆景艺术中,常用的主题是寓意吉祥如寿、虚与实的变化、山水景观和神话人物等。
这些主题都是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和感觉来表达的,而这正是意象美学的核心。
四、文化美学盆景艺术的最后一个美学基础是文化美学。
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艺术形式相互结合。
例如,在盆景艺术中,常用的意象和主题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
盆景艺术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将其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因此,盆景艺术的文化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其个体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其超越时空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盆景艺术创作的美学基础主要体现在景观美学、形式美学、意象美学和文化美学等方面。
这些美学基础不仅为盆景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基础,还实现了艺术与自然、环境、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
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参展是提高自己水平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定要争取参加。
展会上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参展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只为交流,不为评奖,否则你将找不到快乐。
以上是自己在盆景制作中的一点体会,很肤浅,水平有限,不能尽意,仅抛砖引玉而已。
浅论中州盆景艺术的发展与美学内涵李成端1,李会云2(1.商丘市盆景协会,河南476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州盆景悠久的历史。
在其制作空前繁荣、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中州盆景艺术的美学内涵应突出表现在追求“源于自然”、突出“主次分明”、形态“疏密相间”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州盆景艺术;发展;美学内涵中州盆景作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素以各种树木盆景造型见长。
经过多年的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神貌。
它源于夏商,发展于汉代,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州盆景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享誉全国盆景界,被誉为“无声之诗,立体之画”。
1中州盆景艺术的历史沿革中州盆景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中州园林和盆景艺术的发展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汉时中州园林、盆景已初具规模。
宋朝时期则达到鼎盛期,赵佶建园林,绘《祥龙石》盆景图,题诗《水润清辉更不同》即是真实的佐证。
中州籍诗人杜甫、韩愈等曾对中州盆景艺术多有赞颂,白居易在洛阳育盆景与其诗文同垂青史,张择端画幅中的盆景与《清明上河图》一样被视为一代绝唱。
隋唐时期洛阳名园和盆景甲天下,鄢陵古桩腊梅造型其间也已辉映神州。
千百年来,中州盆景人士在发掘传统、借鉴异地盆景艺术流派的同时,不断发展中州盆景艺术,突出树木盆景创作特色。
以中州盛产的柽柳、黄荆、石榴及腊梅、迎春、枸杞、金雀、枫树、小叶女贞、柏树、白皮松等为主要树种,创作出大批造型各异的中州盆景艺术精品。
造型上主要有用于柽柳的“垂枝式”、“朵云式”,用于黄荆等树种的“朵云式”及用于石榴等树种的“自然式”。
吳血叙4*1•兗浅析吴成发盆景艺术的美学意蕴□靳薇薇摘要:岭南盆景大师吴成发祖籍在广东,他痴迷于盆景技法,设计出的盆景有南方之清丽、北方之遒劲,并且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生之美,做到了形神兼备,在盆景的方寸之中延伸出无限的意境。
关键词:吴成发盆景美学基本特征唐代的壁画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盆景艺术。
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宋元时代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由于园林的发展,盆景艺术更加炉火纯青。
在这一时期,岭南派的盆景艺术也得以迅速发展。
中国岭南派盆景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五面环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降雨量大。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盆景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吴成发的作品作为岭南盆景艺术的代表,在各类国内外的盆景艺术比赛中屡次得奖,并受到国内外盆景艺术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研究吴成发盆景美学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可以激发盆景创作者的灵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盆景艺术的审美水平。
一、清丽遒劲吴成发痴迷于盆景艺术的创作,可谓一片痴心付盆景。
基于多年积累的盆景艺术创作经验,加之刻苦的练习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吴成发选择将岭南派盆景艺术作为创作根基,多选用福建茶、崔梅藤、榕树等进行创作。
他的盆景艺术之审美一改岭南派盆景艺术之雄奇秀丽,在岭南派盆景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了川派、扬派之风格,既彰显出岭南派盆景艺术的清丽,又显示出北方盆景艺术之遒劲C1]o广州作为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经济、文化交流的开放度较高,岭南盆景艺术的发展也因此极具开放性特征和创新性。
吴成发的创作可谓给岭南派盆景艺术带来了新生。
吴成发祖籍广州中山,后在香港地区经商,他的审美思想更是摆脱了传统岭南派盆景艺术的窠臼。
女P,作品《精练遒劲》(图1)、《哨壁攒峰千万枝》(图2)都展示出遒劲的艺术特点。
植物于方寸之间生长出粗壮的树干,万千枝丫。
这些枝丫似真龙出水,张牙舞爪,枯枝像火苗一样肆意舞蹈,配合苍劲有力的树桩。
盆景之中生发出青苔,给人青翠欲滴之感,彰显出枯木的顽强不屈。
盆景的鉴赏点评
一、盆景的概述
盆景是一种风景园林的装饰植物。
它的空间结构以盆子为根基,把苔藓、花木、石灰、湿地等种种东西,摆放在盆子里,经过设计师的搭配创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山水园林场面,其艺术性和技巧性极为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之作,历来被人敬仰。
二、盆景的鉴赏点评
1、盆景的技巧性:盆景的创作需要有很深的技巧和心理学概念,它是一种三维的雕塑艺术,需要从色彩、形态、结构等多方面考虑,才能使创作出具有艺术风格和艺术内涵的盆景作品。
2、盆景的艺术性:盆景的创作者在设计布局时,苔藓、花木、石灰、湿地等元素要继承模仿中国传统园林“七堂八余”的景物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出盆景古典时尚、神韵、典雅、新颖的特质,使创作出精美的盆景作品,并用技巧相应的画法和线条,营造出各种风格的艺术景观。
3、盆景的审美性:合理运用色彩,重视色彩的变化,以增强视觉冲击,提升盆景的审美感受;细致做好植物的细部扩展,以传递观者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向往;调整物体的实际大小,以更好地表现不同空间的重要性,以更震撼的形式创造出有层次的艺术空间。
综上所述,盆景的创作融合了技术、艺术、审美等多种元素,要把它创造的美丽完美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必须仔细观察,凭借对艺术的理解,加上对自然山水的欣赏,才能鉴赏出盆景的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