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事故案例分析及规避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18
针对地铁施工测量重大质量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本文就针对多个地铁施工测量重大质量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共同进步。
关键词:地铁施工;施工测量;事故一、事故概况1、工程概况该项目是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站,该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单用明挖基坑施工,发现测量事故时,连续墙已经完成100多米。
1。
1测量事故起因2008年6月,改项目部进场,由地铁公司(业主)、监理参与,施工单位接收了业主第三方测量单位提供的首级控制点,测量组利用控制点支点放线施工,项目部发现连续墙平面位置与设计不符,经总公司派出的测量人员复测发现连续墙有偏位,最大水平偏位80cm。
2、事故调查经过事故发生后,随即要求该项目所有施工立即停工,并通过业主第三方测量队赶赴施工现场,经测量人员详细联测检查,确认“偏差80cm”的测量事故。
经仔细查看项目部测量施工放线记录,发现项目部测量放线所采用的控制点都是用支点完成的,并且连续支点测四次,没有和业主第三方测量队交的控制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放线支点X、Y值最大相差67cm。
3、事故带来的启示及规避措施3.1首先必须按业主要求对导线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同时进行必要的加密,规范见《城市轨道交通测量规范》3.1.4,车站施工控制点必须有三个点以上,加密必须是附合水准加密、附合或闭合导线加密.3。
2。
现场测量放线必须三个控制点,包括测站点、后视点和检测控制点。
二、洞门施工测量案例分析1、工程事故概况某地铁项目部有两个车站,两个中间风井,一个岔口及三个区间组成.出现事故的是其中一个车站,到达洞门已经完成钢筋绑扎.经过复测发现洞门水平偏差达15cm,高程偏差达12cm之多。
2、事故原因分析为了查找事故原因,公司测量队从图纸计算复核起,发现洞门正处在线路缓和曲线上,项目部计算没有考虑曲线偏差量,高程以为左右线高程一致,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施工前项目部进行了图纸会审,并向设计单位提出了洞门中心坐标是隧道中心坐标,而设计图纸给出的是隧道线路中心坐标,设计院在回复给出正确的隧道结构中心坐标,项目总工没有及时技术交底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3、事故带来的启示及规避措施3.1.测量人员应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心,并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测量组必须有两人对算,并有人复核,并上报公司测量队审核,项目部应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勤检查,多复核,坚持测量复核制度。
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煤矿测量存在纰漏极易引起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
这篇文章中要求在煤矿测量期间,要重视对测量人员的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的生产责任体制;结合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测量方法,从而降低测量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预防措施前言煤矿测量条件较差,往往处于地质结构复杂的矿井,既让施工开采面临很多很多困难,还让作业人员受到严重的生命安全威胁。
所以,要根据实践经验,加强煤矿测量管理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对事故原因深入研究,做好应急预案,这对保证煤矿安全测量有着重要作用。
1煤矿测量工作中常见的事故分类在如今的煤矿测量工作中,一般的安全事故类型有两种,即直接性的安全事故,间接性的安全事故。
对于直接性的安全事故,根据实际情况又分为六种:一是,由于延线的失误而引起的安全问题。
二是,因腰线失误而引起的贯通问题。
三是,因测量标定不准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四是,由于开口标定不准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五是,因复测检查不认真而导致测量失误的事故。
六是,因边长测量不准而引起贯通误差的问题。
另外的间接性的安全事故,又分为两种:一是因放线测量期间,监督不到位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二是因图纸审核不严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造成煤矿测量事故的重要成因对煤矿测量期间以及发生的安全问题,分析其起因无外乎就是外因测量出错和内因计算失误导致的。
外因就是测量前未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校正;测点未检查,不认真等;内因则是计算方式不对;图纸绘制有偏差;原始数据不准等。
2.1在外业测量的过程中的失误进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产生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对相关仪器设备缺乏必要的校准,无法保证仪器设备的精确性。
定期进行校准是进行各种测量工作前一定要谨记的。
若是缺乏必要的校验和施工前的校准,就极易引起仪器在测量使用时,处于异常状态,无法保证精确性。
着既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还会使得施工过程失去测量意义,对后续工作无参考价值。
在测量之前忽略了测点的核查工作,也是外业测量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
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分析与预防摘要:本文彩集了我国煤矿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典型失误或者事故事案例,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分析,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测量失误事故分析一、引言矿山测量被誉为矿山生产建设的眼睛,它具有技术管理和施工的双重职能。
建国以来,我国成千上万的煤矿测量工作者,在煤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完成为了自己的职责,为煤炭生产建设做出了贡献。
但是,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测量工作难免浮现一些失误,甚至造成事故,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了损失。
为减少和防止测量工作失误或者事故的发生,我总结多年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将一些事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用错起算数据,造成巷道贯通高程相差一米某矿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贯通测量工作中,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测量资料,导致巷道贯通后高程相差1米,造成为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掘进工程安排中,一个掘进队从运输机巷掘进开切眼,并从开切眼向外掘进回风巷,另一个掘进队从回风石门开始向里掘进回风巷,两巷道进行贯通。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贯通,测量人员从运输石门开始,沿运输机巷、开切眼至回风巷进行了经纬仪导线和水准测量,并进行了复册复算。
在回风石门也进行了经纬仪导线和水准测量及复测,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复测时发现与原测量结果相差1米,认为是数据错误所致,因此又继续进行了两次测量,确认第一次结果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正确的测量结果进行贯通测量标定,是能够进行正确的贯通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错误资料没有进行必要的标记和说明,加之施工标定时没能自始自终由专人负责,因此在使用测量资料进行标定回风巷落平位置时,恰恰使用了第一次水准测量的错误资料,等到到巷道贯通时,贯通点高程恰巧相差1米。
这一事故给工程造成为了严重的损失,本来相向贯通的目的是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但结果却要进行挑顶和卧底并要增加掘进绞车硐室,安装一不小绞车,影响工作面的投产时间,也给日后的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增加了生产成本。
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对于煤矿的要求愈来愈高。
煤矿是这些行业的核心,因此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重视。
近年来,许多煤矿公司开始采取措施来改善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同时,这些公司还开始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来保证它们的准确性。
尽管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行业的风险,但仍有一些煤矿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维护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件,给公司造成极其严重的财务损失。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成因;预防措施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煤矿作为煤炭资源的基础,在煤矿生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煤炭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煤矿测量这一基础技术工作。
现代煤矿测量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出现测量误差,不仅会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还会给煤炭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煤矿测量误差造成的损失,除了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测量仪器外,还需要加强对当前测量事故原因的分析。
特别是要识别概率大的误差及其原因,并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以尽量减少损失。
一、煤矿测量事故分析(一)测量或计算失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频繁的变更,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在交换任务时,必须格外谨慎,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测量任务能够更加精准、完整地反映出当前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由于多重原因,在进行测量时,由于多重因素的干扰,包括人为失误、技术缺陷和缺乏足够的知识,使得最终的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确定导线点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尽管这位新来的同事对当前的工作环境和相关的计算和测试方法缺乏了解,但他仍然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读数错误在进行测量工作实施期间,由于仪器设备的技术水平有限,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人工处理。
因此,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检查每一次读数,以确保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没有任何错误或疏漏。
第1篇正文:一、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工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测量失误时有发生,给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测量失误案例的分析,对相关人员开展警示教育,以提高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二、案例背景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失误导致施工偏差较大,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以下是该案例的具体情况:1. 项目概况该项目为一座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32层。
工程合同工期为24个月。
2. 测量失误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员对施工图纸理解不准确,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导致实际施工偏差较大。
具体表现为:(1)楼层标高偏差:实际楼层标高比设计标高高10厘米。
(2)墙体轴线偏差:实际墙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达20厘米。
(3)门窗位置偏差:实际门窗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达15厘米。
3. 造成的后果由于测量失误,导致工程返工、延误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同时,影响了工程质量,给业主造成了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1. 测量员责任(1)未认真审查施工图纸,对设计要求理解不准确。
(2)未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放样偏差。
(3)对测量数据未进行复核,未能及时发现误差。
2. 项目管理责任(1)未对测量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未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对测量过程缺乏监督。
(3)对测量结果未进行严格审核,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四、警示教育1. 提高测量员业务水平(1)加强测量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测量规范、规程的掌握程度。
(2)组织测量员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了解测量领域的最新动态。
2. 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1)制定严格的测量管理制度,明确测量工作流程、责任分工。
(2)加强测量过程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3)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3. 强化项目管理意识(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测量工作的重视。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东滩煤矿2012-3-23目录第一类水准尺立尺错误 (1)第二类仪器损坏或故障 (1)第三类找错测点引起的测量事故 (5)第四类井下标定数据计算错误 (10)第五类距离记录错误导致标定错误 (12)第六类业务联系书草图尺寸标注错误造成的施工错误 (13)第七类施工单位执行中、腰线错误 (14)第八类贯通点岩性错误导致巷道沿导向层贯通错误 (15)第九类中线延伸不及时导致巷道方向偏差 (16)第十类贯通巷道两端起算资料误差导致贯通误差大 (17)第十一类未按要求测量检验角 (17)第十二类标定后未进行一个测回测量 (18)第十三类现场环境因素对人员的安全威胁 (19)第十四类未按要求进行导线复测复算 (20)第十五类 143下4(西)综采工作面揭露143上06-1(西)轨顺老巷道事故分析 . 21第十六类 4305-2切眼位置偏差事故分析报告 (23)第十七类 14300运顺透14312切眼硐室事故分析报告 (24)第十八类 14315轨顺贯通事故 (25)第一类水准尺立尺错误案例1事情经过:1988年北翼轨道巷用两次仪器高观测水准,造成测量高程值错误。
仪器型号:S3水准仪,作业人数4人。
原因分析:经过检查分析,发现立尺人员把转点布臵在一放臵地面的隐藏的水管上没发现,而立尺人员在立塔尺时,自己又站在水管上,造成水管上下移动,致使转点与水准桩间两次仪器高差值较大。
预防措施:在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应立在尺垫上或坚固的地面上,做好标记,并保持立尺垂直。
案例2事情经过:96年西轨大巷,井下水准测量,其中一站多个测回不合格。
仪器型号:S3水准仪,作业人数4人。
原因分析:测量水准时,仪器物像抖动,造成一测回两次仪器高不合格,发现塔尺安臵在了隐蔽的喷浆管上,不稳固,造成多次测量不合格。
防范措施:测量水准时,塔尺安臵一定要立在坚固的地面,或者使用尺垫。
第二类仪器损坏或故障案例3事情经过:2000年测量人员对143上06-2东轨顺进行导线观测并进行中线标定,升井后,进行导线资料计算时发现,其中有一站导线边长比第一次导线观测长了8.000米,原因分析:经过检查仪器发现,测距仪显示面板上后第四位中间有一横长线污渍,恰好位于0的中间(原测距仪显示面板数据以方8为底数),致使仪器观测人员在测距读数时,把0读成8。
煤矿测量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矿井的测量工作中,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其中,作业的工作人员,作业的现实条件和仪器方面,都会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就会发生很多的错误,本文就从几方面入手,对在煤矿测量工作中的事故的发生和预防方面,做出探讨【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1、概述在矿山的生产建设工作中,煤矿的测量工作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直接的影响着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以及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它包括地面测量、井下控制测量、采区测量及施工放线等多方面。
虽然矿井测量工作是基础工作,但它的工作量最大、时间性最强,一旦发生差错就可能影响生产并造成经济损失,主要是井下日常施工放线测量和导线测量。
而施工放线测量又是依据各种测量成果进行的,因而上述各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虽然现代社会电子经纬仪和电子手簿得到了普及,但由于井下测量条件的特殊性和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各种传统的测量仪器仍然在井下使用。
在一些大型贯通中,领导重视,作业人员精心施测,导线资料认真处理和核对,测量成果基本上都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但是在日常施工测量中,却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事故。
有的事故后果还比较严重,影响了生产;有的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的则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
究其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工程时间紧,测量人员没有一定的时间做好准备,仓促测量、计算、标定,来不及检按。
1.2作业方法不严密,管理制度不严格,责任不落实;测量人员不听指挥,盲目乱干。
1.3测量人员贪图省事,不按《测量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和检核。
1.4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资料管理混乱,测点编号不科学、填图错误。
1.5巷道导线点及中线点自然冒落和人为破坏等。
事故原因虽然有以上几个方面,但内容又各有不同,现就根据测量事故差错的一些具体内容及预防作如下说明。
2、起算数据错误该类测量事故影响较多,为预防该错误应由两人独立查阅抄录起算的数据并互相校对;避免在同一地点用相同点号;测点丢失后重新补设的测点,其编号不得与原点号相同;在测量前应对原有的测点进行角度和距离检查,在确认测点未移动的情况下才可由此向前测量。
测量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03年1月20日早班,地测科测量人员杨XX带领三人到3下809运输巷延测中线。
后测时发现1月9日测量的7#导线点与6#导线点方位与设计方位偏差1度,杨XX检查资料发现数据有误,立即组织人员从1#导线点复测,只有7#导线点有错误。
上井后,地测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分析,1月9日延测负责人赵XX测仪器时读数错误,现场没有发现,导致这起中线偏差事故。
二、事故原因:
1、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
2、在测量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煤矿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
3、现场操作不认真,上井后资料验算不及时。
4、没有及时按要求测第二遍,资料没有复算。
三、防范措施:
1、组织岗位技术工种重新学习《矿井测量规程》及《技术操作规程》,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开展好警示教育。
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学习。
3、深刻接受这次事
故教训,迅速开展“反事故、反四乎三惯、反麻痹、反松懈、反低境界管理、反低标准作业”活动,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强化现场精品工程意识。
4、加强仪器操作、记录细化管理力度,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复测、验算,提供精确的测量资料。
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摘要】煤矿的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煤矿测量工作如果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矿山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进行煤矿测量过程中应对其测量存在的事故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并予以重视。
本次研究从加强对煤矿测量工作的重视,通过积极分析和研究测量事故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以保障矿山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分析;预防1 引言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性技术基础工作,精确的测量数据能够更好地指导指导矿山的建设和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矿井的需要,一些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将逐渐在煤矿测量中得以应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GPS技术、R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全站仪等等,在保证了煤矿测量快速、精确的同时,实现了测量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所以本次通过在对煤矿进行测量工作的过程中以外专业测量工作、内业测量工作等这几个方向出发,如:测量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对测点没有认真检查核对、观测工作中出现失误、起算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没有进行检查或者核算、对计算工作不认真等,分析形成事故的因素和预防方案,同时给予强调性探讨,希望可以对后期从事煤矿实际测量操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在测量煤矿期间出现事故的概率,同时还能提高煤矿测量质量,有效的保证了矿山工作建设以及生产各个方面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 外专业测量工作失误导致的测量事故分析及相关预防策略2.1 测量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在实际外业测量过程中,某些测量人员没有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对测绘仪器定期检验和校正,使测绘仪器在工作中处于非正常状态,导致测量质量无法保证。
例如:经纬仪水平盘的竖轴和水准管轴不垂直,影响到仪器整平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和视准轴不平行,影响到水准仪测量的质量等等。
因此,这需要测量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在加强仪器保养的同时,并对其进行定期检验和校正。
煤矿测量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摘要:煤矿测量是矿山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矿井中完成相关勘测工作,所以给勘测工作带来难度,若煤矿测量出现失误,会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本文主要分析煤矿测量事故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原因;预防对策煤矿测量是煤矿体系开展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为保证煤矿开采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尽可能的避免测量失误造成的事故。
但在施工过程中仍时有事故发生,这就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化。
一、煤矿测量工作中的注意问题虽然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壮大,高科技高性能仪器不断普及,但由于煤矿测量的特殊性和工作人员对技术的水平的掌握不同,传统煤矿勘测仪器仍然广泛应用。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矿测量,工作人员仔细认真实施测量工作,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和核对,这样可以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成果,从而为生产需求提供数据支持。
但是往往在施工中,有突发现象和核算失误的情况出现,如果情节严重会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在平时的施工中测量中也有很多方法使用不当,引起测量偏差,比如测量方法不严谨、制度不完善、责任划分不明确、检查监督不到位。
由于时间的限制,人员准备不充分,工作在仓促盲目的情况下进行,团队的协作能力低。
部分员工对工作的重要性意识没有明确认识,为了贪图省力违规操作。
测量人员良莠不齐的技术水平也是测量工作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些员工技术不达标,不能单独完成测量工作,数据资料的管理混乱,造成编号标识不正确,降低填图工作的开展。
另外施工中损坏的巷道导线点及中线点也要密切注意。
二、造成煤矿测量事故的原因(一)人员工作细致度不够出现的事故工作人员使用错误的导线点和中线点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在施工过程中若是出现设计图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现象,工作人员就可能因为掌握数据的不准确造成偏差,导致事故的出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使用导线点和中线点,尽可能的减小误差,避免经济浪费和人身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