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
- 格式:doc
- 大小:25.78 KB
- 文档页数:2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柏本健,男,1964年3月3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正高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荣获陕西省“辉煌‘十·五’有突出贡献人物”和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第四届“中国医师奖”,及陕西省卫生厅颁发的“陕西省医德标兵”和“白求恩精神奖”等荣誉称号。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等职务,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心衰和心脏瓣膜委员会委员。
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先后在湖南永州市人民医院、温州浙南心血管病医院、山东青岛思达国际心脏(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心脏外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心脏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职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硕士结业证。
已发表学术论文13篇,研究成果获咸阳市三等奖1项。
代引海,男,1967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导。
现任陕中二附院外六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
1992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后一直从事普外、肿瘤、血管外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在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疾病、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等课题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研究成果获咸阳市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2005-2006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科进修,陕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乳腺癌、老年性胃癌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等专业有一定的研究。
曾获咸阳市第六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04年度咸阳市青年突击手号。
董明,男,1973年01月24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陕西医学信息第三期(总第15期)陕西省办公室二○○八年五月【工作动态】[各市医学会秘书长及单位会员联络员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4月1~2日我会在西安召开了各市医学会秘书长及单位会员联络员联席会议,省医学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各市医学会秘书长及各团体会员单位联络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科研部部长、省医学会副秘书长王茜主持,会上赵岚副会长兼秘书长汇报了学会2007年工作,安排了2008年学会工作;反馈了各单位在学会任职委员名单和会员名单;介绍了推荐专科分会委员的有关程序。
李彦林副秘书长安排部署了会员换证工作,并通报了会费使用情况。
会上听取了各单位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规范管理;加强省市两级学会沟通与交流。
此次会议各项议题进行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安排35个专科分会换届改选]按照《陕西省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我会今年拟对35个专科分会进行换届改选,详细情况请见“陕西省医学会关于35个专科分会换届改选安排的通知”(陕医会字〔2008〕10号文件)。
要求各换届改选分会接到通知后尽快召开常委会议,根据推荐委员注意事项及要求,充分酝酿,提出下届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于7月底前报学会组织管理部,逾期不报将视为放弃。
召开常委会议的时间应提前通知学会组织管理部,学会将派人参加。
拟换届的35个专科分会有:航空航天医学分会、呼吸结核分会、血液病学分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内科学分会、临床免疫学分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地方病学分会、微量元素分会、全科医学分会、原子医学分会、临床营养学分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超声医学诊断学分会、重症医学分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检验医学分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风湿病学分会、图书情报学分会、消化内科分会、卫生统计学分会、介入放射学分会、骨科分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外科分会、男科学分会、普通外科分会、泌尿外科分会、围产医学分会、医学科普分会、消化内镜分会、耳鼻咽喉分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导师简介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昝强,男,1962年12月14日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骨伤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骨三科主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骨伤学会脊柱学组会员。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
曾进修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研所。
陕西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会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诊治各类患者数万名。
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擅长骨病,脊柱外科及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在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方面,开展了本地区最早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取得显著疗效,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近年来在担任着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悉心钻研,撰写学术论文数10篇,主持多项新技术项目,成果显著。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筋骨痛症的治疗研究李彦民,男,1949年生。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
入选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任《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受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陕西省中药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陕西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
197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科研及医疗行政管理工作至今。
曾担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治疗骨折,功能为重;伤筋疾病,内外兼治;风湿痹病,突出辨证;医患协作,以人为本”的个人学术观点。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报告书范文(2)本届大会第三项议程学术讲座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郭永松教授主讲有关医学论文写作和科研课题申报。
郭永松教授深入浅出地通过对医学研究方法论中如何确定选题、两种研究途径、科研设计要素原则、调查研究与方法、临床科研程序等方面及怎样写好研究项目申请书的讲解,让在场人员受益匪浅。
本届学术大会在市医学会、市中医药学会全体会员和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圆满结束,整个过程学术氛围深厚,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届学术大会是一个起点,是一个尊重学术、专于学术乃至敬仰学术的起点,一个中西医完美结合、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的起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为我市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市卫生进修学校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3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篇三2010 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动科动医学院分论坛活动总结为营造浓厚的研究生学术氛围,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共同努力,由校研工部(处) 、校团委、校科协、动科动医学院党委主办的,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2010 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动科动医学院分论坛顺利落下帷幕,一、分论坛总体概况动科动医学院本次研究生分论坛主题为两型社会建设与畜牧兽医科技创新,时间为11 月至12 月,共分为专家特邀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交流、企业特邀报告三个部分。
1.专家特邀报告:报告人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书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报告题目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与诊断试剂研究现状(1)猪产肉性状相关基因及microRNA 鉴定与功能研究(2)研究生道德修养与业务素质时间2010 年12 月6 日9:00 10:00 2010 年12 月6 日10:30 11:30 地点动科楼A205动科楼A205陈焕春院士作此次学术年会第一场专家特邀报告,他提到学科的交叉往往会激发创新,从而产生新的知识,而这个过程需要广大研究生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医学学术会议感悟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
医学早期希腊医学派把物理学引入了医学、后来亚历山大医学流派把化学引入了医学、近代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第一次把数学引入了医学研究,17世纪医学有了三大学派、物理学派(以物理知识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化学流派(以化学酸碱失衡解释生病过程)活力论学派(认为生命就是活力)。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一:20XX年8月24日至28日,盛况空前的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于在古城西安举行,源自国内外的多名专家教授和与会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中华医学会杨民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非政府管理部张辉主任等领导应邀出席大会并刊登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都对国内外各位专家的到来则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国核医学更慢、更好的发展抒发了幸福预祝。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核医学科田嘉禾教授,301美国核医学会前任主席MichaelM.Graham教授,欧洲核医学会主席PatrickBourguet教授,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刘仁贤教授,香港养和医院何志礼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就国内外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沿领域搞专题报告。
本次核医学大会内容丰富,共设立肿瘤核医学、核素化疗、PET/CT、实验核医学、神经核医学、心脏/体温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核医学功能影像以及博士论坛等九个专题,通过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稳步教育讲座、口头交流、热点学术专场探讨、青年博士论坛以及壁报展现等多种形式展开交流。
本次大会汇集了近年来我国核医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核医学工作者,展示了我国核医学快速发展的崭新形象,搭建了核医学彼此交流与促进发展的平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核医学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期间还展开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换届选举选举工作,议会选举设立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任小朋,男,1964年12月29日出生,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7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从事胸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1993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胸心外科进修,2004年在西京医院心脏外科进修。
2004级陕西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5年晋升为胸心外科主任医师。
现为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胸心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会胸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化学治疗学会会员,咸阳市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工作十几年以来,不断钻研业务,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在胸部外伤、胸壁疾病、乳腺、食管、肺、气管、纵隔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食管癌、肺癌的治疗具有独到之处。
2003年在院内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开展小切口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
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撰写论文20余篇。
王建生,男,1970年08月03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称号。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临床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同时兼任《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杂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通讯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
1996年0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医学院,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胸部肿瘤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3年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交流心得体会发言早在7月28日,中央纪委监委就发布消息,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将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
此前,中纪委官网已发布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草案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的条款,也完善了此前容易通过单位行贿、个人行贿之间区别规避处罚的漏洞。
政策信号如此明确,雷霆风暴如期而至,这让很多人对接下来的行动充满期待。
毕竟,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业,自身更要做到“干净”“健康”,而不是污泥浊水,混沌一片。
民众苦于医疗腐败久矣。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医药购销领域灰色交易、腐败行为屡禁不绝;一些医护人员收受“红包”,与“医药代表”勾肩搭背牟取利益;一些药企也通过举办会议,以赞助费、讲课费、培训费等方式大肆行贿。
所有这些,均转嫁为医药“成本”,推高了民众的就医费用。
与以往不同,从公开信息看,此次医疗反腐虽说立足于“三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但指向明确,路径清晰,重点突出,比如盯紧“关键少数:找准“新型病症”,查受贿亦查行贿等等。
可以说,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的风险点,就可迅速生效,铲除一大部分腐败隐患。
以“关键少数”而言,如今的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管理权限集中在“一把手”,不管是医疗设备采购,还是基建工程、信息化建设,均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异化为“一把手”说了算,滋生各种腐败。
今年1月,山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侯月智就因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投标活动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而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初到现在,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投案或被查。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杨志宏,男,1963年5月29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四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康复医会委员会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医学会老年病学学会常务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脑病、肺病、糖尿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一年,获优秀进修生称号;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参加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圆满完成跟师学习任务,通过了学习毕业考核,成绩合格,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从1986年工作近30年,先后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级课题1项,陕西省教育厅课题2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课题1项。
徐冰,性别,女,1975年4月4日出生,学士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
2003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从2000年工作17年来,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临床新药研究20余项。
张启明,男,1964年10月22日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评价中心主任。
2004年度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岐黄中医药基金会传承发展奖”获得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1987.9~2004.7,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系统学习了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姚秀芬,女,1963年9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超声诊断专业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功能诊断科主任,陕西省超声医学学会咸阳分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咸阳市高职评审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政府医疗器械招标采购专家组成员。
198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五年制),从事超声诊断与治疗临床与教学工作近30年。
精通心血管、腹部、妇产科、浅表器官等疾病的超声诊断,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及腹部彩超诊断,近年来逐步开展了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胎儿产前系统筛查等新项目。
目前主持厅局级课题一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鹏天,男,1965年5月27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咸阳市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务理事、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1987年7月专科毕业于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放射诊断专业,2003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
先后在西北耐火材料厂职工总医院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2篇,编写出版专著1部。
杨兵社,男,1962年4月21日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被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9年度、22011年度陕西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副主任,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
1981年参加工作,2005年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要从事医学超声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腹部超声、超声介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持中国高等医药教育学会课题1项,院内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13115项目1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简介(1)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李联社,男,1956年10月21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委,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心病研究室主任。
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对冠心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内科临床工作中,擅长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心血管疾病。
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曾获国际传统医学最高荣誉奖章。
共发表学术论文41篇,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项,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3项,先后获得厅局级科技成果奖3项。
共指导研究生19名,已毕业10名,在读9名。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张翠英,女,1961年9月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
省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中华医学会会员,国家中管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西北分组秘书、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00年荣获咸阳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1年荣获陕西省“三五人才”称号。
198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曾于西安交大医学院二附院学习心内科疾病诊疗技术1年。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心肌炎、扩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
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参加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研发了科研制剂“解毒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中华医学检验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华医学检验论文选题参考1、1999年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增刊售罄2、中华医学会广州市检验学会临检/血液学1999 PT APTT专题座谈会纪要3、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中青年学术会议概况4、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学检验工程学会宣告正式成立5、欢迎全国各卫校检验专业参加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学组6、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会医学检验学组在武汉召开首届学组理事会7、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95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议——会议纪要8、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医学专科学组医学检验专科协作组成立暨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9、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换届情况10、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医专教育学组医学检验专科协作组成立暨学术会议于1998年5月在南京召开11、在全国第五届检验专业校际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许文博同志的讲话12、信息动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97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议将於1997年10月在贵阳召开13、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检验学会举办检验人员提高班1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1995~2005年间的文献比较15、中华医学会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学术讨论会纪要16、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创刊30周年感想17、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检验学会:一九九二年度工作总结18、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19、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名单20、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二、中华医学检验论文题目大全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2、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名单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换届改选会议在珠海召开5、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将在南京召开6、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7、“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征文8、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征文9、三十年历程从医学检验模式到检验医学模式全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召开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会场位置平面图11、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通知12、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13、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三、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二步酶法(草案)14、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临床血液与尿分析专题研讨会纪要15、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三,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二,血清总胆固醇酶法测定…17、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存方法: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参考…18、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临床酶学组关于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19、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赴台交流20、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全国第二届中青年检验学术会议纪要三、热门中华医学检验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专项资金"FISH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组织中染色体及基因异常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启动2、迎检验学科发展促和谐社会建设——访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3、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学专家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三亚召开4、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青年委员全体会议在井冈山召开5、显微镜外大视野——记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6、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传染病专家委员会成立7、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2001年工作总结及2002年工作要点8、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会在武汉召开9、规范检验管理迎接条例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前夕访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10、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临床生化专业组交流概况11、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简介12、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临床血液与尿液分析专题研讨会主要精神13、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临床酶学小组关于CK,γ—GT,ALT催化活性浓度测?…14、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推荐方法(草案)15、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支援西部学术讲座会在甘肃庆阳召开16、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专家委员会成立17、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第二届全国学术会议报道18、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卫生化学教育学组二十年19、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录用江西省检验专科学会论文题录20、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会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学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四、关于中华医学检验毕业论文题目1、中华医学检验全书2、谈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用稿原则3、中华检验医学大辞典4、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第一届检验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5、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议纪要6、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成功召开7、第七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西安市召开8、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免疫专题委员会成立9、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征文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简介1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已正式加入世界病理及检验医学联合会12、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参会指南13、中华检验医学分会蛋白质组学与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济南召开14、第七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纪要15、两个检验医学项目荣获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6、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暨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召开17、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暨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纪要18、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全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访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尚红教授19、引领现代临床检验医学的带头人——记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20、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术讨论会五、比较好写的中华医学检验论文题目1、“中华医学会2006年检验与临床学术研讨会”通知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一次卫生检验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3、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简讯4、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分会卫生检验专科学会成立暨学术交流会议在武昌召开5、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检验学会学术活动6、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检验科参观团来汉共同交流经验7、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检验学会举行首届年会8、我们在一起/中华医学会科普部开展以科技救灾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举办学术会议期间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募捐9、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法(草案)10、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四、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法(草案)11、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酶活性浓度测定的推荐方法测定人血清(血浆)中酶活性浓度方法总则(草案)12、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法(草案)13、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一、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参考方法(草案)14、2000-2004年《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被引分析1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005年引文分析及评价1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读者调查解析17、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临床酶学组关于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推荐方法讨论纪要18、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19、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获CLSII临床微生物标准中国特许使用权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资赞助版权。
34医学与法学2010年第2卷第1期◆探索与争鸣简论护士的法定权利尚进王茜摘要:2008年5月12日正式实施的《护士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护士在执业中享有的权利。
本文将其概括为工资报酬社会保障保证权、职业防护健康权、专业职务职称获得权、学术研究培训权、患者信息资料获取权、建议监督权、急救医疗权、拒绝执行错误医嘱权等8项权利,并从医学和法学结合的层面对护士的法定权利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护士条例;护士权利;法律AB r i ef D i scus si on on N urs e’S Legal R i ght sShan g Ji n W ang Q i anA bst r act:N ur se台R ul es,w hi ch w as put i nt o eff ect off i ci al l y on M ay12,2008,l ays dow n t he r i ght s cl ear l y f or t he fi rst t i m e enj oyed by t he nu r s e s i n t hei r m edi ca l pr a t i ce,w hi ch ar e s um m ar i zed by t hi s pa per,t hey ar e:t he guar ant e e f or t hei r paym e nt,t he pr ot e ct i on f r om bei ng i nf e ct ed i n m edi ca l pr at i ce,t he r i ght t o get t he pos i t i on and pr of es si onal t i t l e,t he r i ght t o do academ i c r e sea r c hand t o be t r ai ned,t he r i ght t o ha ve a n ac ces s t o pat i ent s'i n—f or m at i on,t he r i ght t o si ve suggest i on and m oni t or,t he r i ght t o si r e em er gency t r e am net,t he r i ght no t t o f ol l ow doc t or s'w r ong orders,et c.K ey W or ds:N ur se's R ul es;nur se'r i ght s;l aw于2008年5月12日实施的《护士条例》较之于原来的《护士管理办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对护士权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