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存储备份系统建设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27
江苏省国土资源数据异地备份策略研究董洋洋,严正伟,陈陟(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江苏省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中心,南京 210017)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
“数据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生命线”,随着数据集中处理的实施,可以预计,国土资源的业务运作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因此,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备份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江苏省国土资源数据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是:以最合理的代价保护应用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在灾难发生后尽快恢复运行,减少业务停顿时间,尽可能不中断或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使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关键词:江苏省;国土资源;数据;备份策略作者简介:董洋洋(1979-),男,江苏盐城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土资源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上线运行政务信息系统的日益增多,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保护国土资源的数据,提高自身系统的抗灾能力,是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
江苏省国土资源数据备份中心(以下简称“备份中心”)的建设是保障我省国土资源业务连续运行的需要和基石。
1 研究背景通过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以下简称“省厅”)在海门建立了备份中心,搭建了数据存储和备份的软、硬件环境,试运行情况良好,已具备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存放的条件和能力。
经研究讨论,省厅正式启动重要国土资源数据异地备份工作,为省、市、县(区)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异地数据备份,以有效防范由于自然灾害、各种突发事故等自然或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损毁。
2013年9月10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江苏省国土资源重要数据异地备份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了我省国土资源重要数据异地备份工作,保障数据安全和备份数据规范利用。
《办法》全面阐述了数据异地备份目的、依据、适用范围、职责分工、原则性要求、工作程序、数据保管、数据利用、监督管理等内容,是开展国土资源重要数据备份工作的重要依据。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政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概要设计说明书业主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承建单位: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0年1月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目录1 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背景 (1)1.3术语 (2)1.4参考资料 (2)2 系统目标与任务 (3)2.1系统目标 (3)2.2主要任务 (3)3 系统总体设计 (4)3.1设计原则 (4)3.1.1实用性 (4)3.1.2规范性 (5)3.1.3可靠性 (5)3.1.4稳定性 (5)3.1.5安全性 (5)3.1.6兼容性 (5)3.1.7可扩展性 (5)3.1.8开放性 (6)3.1.9可管理性 (6)3.2设计思路 (6)3.2.1全面对象化和组件化 (6)3.2.2良好的系统架构 (6)3.2.3先进实用的技术体系 (6)3.2.4服务中间件平台的设计 (6)3.2.5快速灵活的部署机制 (7)3.3体系结构 (7)3.3.1 概述 (7)3.3.2 N层体系结构纵向模型 (7)3.3.3 N层体系结构横向(功能)模型 (8)3.3.4网络分布图 (8)3.4技术路线 (9)3.5系统运行模式 (10)3.6数据部署 (11)4 系统技术实现 (11)4.1 工作流技术 (11)4.1.1工作流引擎 (12)4.1.2工作流平台软件体系结构 (12)4.1.3建模工具 (13)4.1.4管理与监视工具 (13)4.2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 (14)4.2.1河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简介 (14)4.2.2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开发模式 (17)4.3 省厅矿业权管理系统 (18)4.3.1采矿权新立 (18)4.3.2采矿权变更 (19)4.3.3采矿权延续 (20)4.3.4采矿权转让 (20)4.3.5采矿权注销 (21)4.3.6矿产资源费用 (22)4.3.7采矿权评估管理 (23)4.3.8图形辅助审查系统 (23)4.3.9采矿权打印功能 (24)4.3.10数据报盘功能 (25)4.3.11探矿权新立 (26)4.3.12探矿权变更 (28)4.3.13探矿权延续 (28)4.3.14探矿权保留 (28)4.3.15探矿权转让 (29)4.3.16探矿注销 (29)4.3.17图形辅助审查系统 (29)4.3.18打印功能 (30)4.3.19配号管理 (30)4.4 省厅压覆矿产资源审批系统 (30)4.4.1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查 (30)4.4.2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查资料 (31)4.5 政务办公系统 (32)4.5.1发文 (32)4.5.2收文 (32)4.5.3信息上报 (33)4.5.4期刊管理 (33)4.5.5公务邮件 (33)4.5.6电子阅览室 (33)4.5.7领导活动安排 (33)4.6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系统 (34)4.6.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 (34)4.6.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材料 (34)5 关键技术 (36)5.1 M ICROSOFT .NET框架----技术平台 (36)5.2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系统业务架构基础平台 (36)5.3O RACLE----系统构建数据中心 (36)5.4B/S结构与I NTERNET/I NTRANET技术实现远程办公 (36)5.5组件技术 (37)5.6W EB S ERVICE技术 (37)5.7面向对象的技术 (37)6 总结 (38)6.1系统特色 (38)6.2经验与体会 (38)1 引言1.1编写目的《河南省金土工程一期建设(2008年)项目概要设计书》的编写其目的是让阅读者了解该系统的目标、系统总体结构、实现原理、以及采用的关键性技术。
金保工程数据中心 机房建设参考方案目录3第一章 整体设计概述................................................................3一、 项目背景.................................................................3二、 机房建设内容.............................................................3三、 机房建设的原则...........................................................4四、 设计依据:...............................................................6第二章 机房装修设计方案.............................................................6一、机房布局规划设计............................................................6二、机房装修系统设计............................................................7 ➢机房装修要点:...........................................................71、吊顶装修.................................................................82、机房地面.................................................................93、机房隔断和门窗............................................................94、机房内墙、柱面装修........................................................105、加固部分 ..................................................................106、门禁系统 ..................................................................107、隐蔽部分工程 ..............................................................12第三章 机房电气系统设计方案..........................................................12一、电气系统基本需求.............................................................12二、机房电气系统简介.............................................................13三、机房电气系统设计.............................................................131、机房总配电系统.............................................................142、UPS输出配电 ..............................................................143、辅助供配电系统.............................................................154、照明系统...................................................................5、电缆线路...................................................................15166、其他要求...................................................................17第四章 机房消防系统设计方案..........................................................一、消防系统工程概况.............................................................1717二、消防系统工程设计.............................................................第五章 机房空调新风系统设计方案......................................................2020一、空调系统设计..............................................................20二、新风系统设计..............................................................第六章、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2222一、机房防雷系统.................................................................22二、机房接地系统.................................................................24第七章、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24一、机房监控系统概况.............................................................24二、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第一章 整体设计概述一、 项目背景中心机房是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中枢,是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和交换的中心。
数据中心新一代备份系统建设方案作者:尤克勤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9期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中心尤克勤一、人寿股份备份系统现状2014 年1 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人寿股份”)卡园数据中心正式投产,卡园的备份系统于同期完成建设并投产运行。
卡园备份系统汲取了人寿股份集电港备份系统的建设经验,按照高性能、高可用、高利用率的原则进行设计,基于带库驱动器为备份设备的备份架构,是业界十分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备份架构;采用SAN 网络备份和LAN 网络备份相结合的备份方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备份设备资源,在功能上能够满足大部分常规的数据对象备份需求;在性能上,通过备份计划上的精细设计,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生产系统在数据备份窗口内完成备份;投产运行至今整体运行比较稳定。
在卡园数据中心的备份系统分为两个备份域,分别负责不同的生产系统的数据备份。
备份软件采用EMC 公司的EMC Networker 软件(8.1.x),备份设备为昆腾公司的Dxi8500 虚拟带库和i6000 物理带库。
物理带库主要用于生产系统全备份、差异备份;虚拟带库主要用于生产系统归档日志备份和清理,是生产系统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
当前备份系统共计保护数据量约2.8PB,每天备份的数据量约100TB;备份峰值性能达到6GB/s,150 路并发;可以看出,人寿股份的备份规模巨大,已经被列为EMC NetWorker 在亚太地区最庞大的备份环境。
二、备份系统面临问题在大型数据中心的复杂环境中,目前的备份架构存在一些运行安全隐患和运维难题,同时部分设备的高可用性问题也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备份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在使用带库驱动器为备份设备的架构中,备份系统以存储节点为中心,为了实现SAN 备份,大量生产服务器需要配置为存储节点,并通过SAN 直接识别大量共享带库驱动器。
但是过多的存储节点和共享驱动器会使备份服务器负载过高,影响备份系统的稳定性。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期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7.09•【文号】国土资信办发[2007]8号•【施行日期】2007.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期检查的通知(国土资信办发〔200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覆盖的试点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全面了解全国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进展情况,保证金土工程按期完成,依据《关于印发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3号)和《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08号)的精神,部金土工程办公室决定于2007年7~8月对各地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内容主要对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和部批复的各地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的内容,对各地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重点对金土工程一期覆盖的64个节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1.金土工程一期的项目立项、经费落实和组织实施情况;2.建设用地审批、建设用地预审、矿业权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3.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农用地分等、矿业权、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等数据库的建设情况;4.各节点单位局域网建设及省-市-县联网情况;5.各试点单位数据中心软硬件环境及安全系统建设情况。
二、工作安排本次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1.自查阶段(2007年7月10日~8月5日)各地首先按照《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和部批复的本地金土工程建设方案所确定的建设任务和进度进行自查,包括工程基本概况、项目立项与资金落实、组织领导与实施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成效、数据库建设与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立项依据(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目标和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1)总投资概况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②土地调查经费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④数据库建设经费⑤成果汇总经费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⑨不可预见费4.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投资年度划分:(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通过信息化工程建设,可以形成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形成“天山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市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规划的引导下,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率先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审批、采矿权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审批,开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大发展。
现就##市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工作中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 ##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统筹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20XX 年9 月,##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紧紧环绕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工作,以公开、透明和服务为目标,以市局和两个试点县为示范,以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
20XX 年 11 月,该局专门成立了金土工程办公室,结合《##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统筹规划,制定《##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信息办组织的专家论证,明确了##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功能,形成覆盖全市的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网络化国土资源主流程管理 ;建立全市国土资源数据网上获取、汇总和上报通道 ;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全市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
重点部署研发 5 个应用系统,安装集成部下发的 2 个业务系统,进行5 个数据库的建设,同时以修武、武陟两个县为试点,开展县级应用系统建设。
完善网络,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该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符合国土资源业务特点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一是完成为了对局域网升级改造。
为实现内、外网彻底物理隔离,在原有外网网络基础上,专门铺设一套内网路线,并为全局每台电脑加装隔离卡和硬盘,采用双网布线、双硬盘加隔离卡的方式,建成为了物理上彻底相互隔离的外部局域网和内部局域网。
自然资源云生态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作者:曾观恩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14期【摘要】自然资源信息化是辅助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和有效管控的有力手段,而自然资源云生态的构建是信息化的基础。
本文以XX市自然资源局云计算项目为例,探讨自然资源云生态体系的构建与落地。
【关键字】云生态云计算技术数据中心自然资源信息化引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而国内大循环的一个战略关键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趋势,强化空间生态资源统筹规划,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带动社会投资,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最终达成的是生态资本深化。
自然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控,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而自然资源信息化是辅助自然资源管理的有力手段,其意义重大。
本文以XX市自然资源局云计算项目为例,说明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设计与落地,探讨自然资源云生态体系的构建思路,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
一、自然资源云生态建设的三个阶段云计算的本质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可用、按需、便捷的网络服务。
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计算复杂、数据庞大,云计算作为数据资源的底层支撑着上层的大数据处理,非常适合使用云计算处理各业务场景。
以云计算为核心,辅以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必须积极拥抱云计算技术,设计符合技术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的IT基础构架,才能赢得未来。
以下分三个建设阶段介绍市自然资源云生态的建设情况及未来规划设计:1.1一期:云平台建设与数据中心雏形云平台一期主要是实现云的简单构型和数据中心雏形,尽量保证架构合理,便于后期扩展。
1.1.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是对计算机系统的仿真,它可以使一台物理计算机能够运行一台或多台虚拟机(VM)。
欢迎共阅附件1: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存储备份系统建设项目招标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一、背景与目标任务200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
200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部分)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
按照数据中心、管理、保障。
机平台、施,术的同时又保护已有的投资。
存储备份系统作为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使运行的大部份国土资源数据通过该系统能得到有效的存储、管理、使用、备份和恢复。
存储备份系统是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通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采用SAN 技术将上述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管理和传输,形成高效的存储备份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是:(1)开展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系统建设。
通过需求与现状分析、制定技术解决方案、购置软硬件设备、开展设备部署、安装调试及系统集成工作,完成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备份系统建设。
(2)开展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重庆备份中心建设。
通过需求与现状分析、制定技术解决方案、购置软硬件设备、开展设备部署、安装调试、数据迁移和系统集成工作,完成心重庆备份中心建设,实现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北京)与备份中心(重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二、现有工作基础经过几年的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为进一步满足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任务的需求,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数据中心建设进行扩展和完善。
目前,在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内网)已经开展并搭建了主机和存储系统,其拓扑结构如图1。
划分了4装部署RAC 架构。
小型机SR7、SR8。
CPU,16G用HACMPOLAP图中的SR7、SR8为金土工程一期将要购置的应用服务器,型号为IBM P560Q。
附件1: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存储备份系统建设项目招标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一、背景与目标任务200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
200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部分)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
作为金土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开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目的是在数据安全存储、数据有效使用、信息服务、数据交换等方面为金土工程中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强大支持。
本期中央投资部分将开展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省级数据中心、拉萨市市级数据中心节点建设,以及其它省级交换节点建设。
主要建设目标是:建设与本期各业务系统所需各类数据库管理、动态更新和交换相适应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满足业务系统运行的并由国家级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的各类耕地保护、矿产资源数据库。
按照《初步设计》,金土工程一期(中央投资部分)的数据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重庆备份中心、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数据中心、拉萨市国土资源局数据中心及相关数据交换设备、软件平台和安全系统。
通过搭建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存储、管理、数据备份等方面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为金土工程中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和数据安全的保障。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所采用的技术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即采用的存储设备平台、服务器主机平台、系统软件平台及相关应用系统平台所采用的技术应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采用先进的技术的同时又需考虑到成熟技术的性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国土资源业务需求和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使本项目的建设与原有的基础设施保持兼容性和一致性,从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既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又保护已有的投资。
存储备份系统作为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使运行的大部份国土资源数据通过该系统能得到有效的存储、管理、使用、备份和恢复。
存储备份系统是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通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采用SAN技术将上述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管理和传输,形成高效的存储备份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是:(1)开展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系统建设。
通过需求与现状分析、制定技术解决方案、购置软硬件设备、开展设备部署、安装调试及系统集成工作,完成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备份系统建设。
(2)开展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重庆备份中心建设。
通过需求与现状分析、制定技术解决方案、购置软硬件设备、开展设备部署、安装调试、数据迁移和系统集成工作,完成心重庆备份中心建设,实现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北京)与备份中心(重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二、现有工作基础经过几年的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为进一步满足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任务的需求,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数据中心建设进行扩展和完善。
目前,在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内网)已经开展并搭建了主机和存储系统,其拓扑结构如图1。
图1 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内网)拓扑图核心数据区:集中部署2台IBM P690小型机作为数据库服务器(SR3、SR4),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对等分区,划分了4个分区,各分区都是4个PWR4 1.7GHz CPU,32G内存,并通过HBA卡与存储光纤交换机连接。
除第一分区外,SR3及SR4各分区采用HACMP两两对应构成动态热备结构。
各个分区上都安装部署AIX 5L V5.2、Oracle 10g、HACMP V5、ArcSDE9.1。
其中第一分区还安装RAC,组成RAC架构。
应用区:集中部署了高性能IBM P690小型机服务器SR5、SR6,并将部署新购置的IBM P560Q小型机SR7、SR8。
采用美国F5公司的高性能负载均衡器BIG-IP进行应用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与核心数据区的数据库服务器及前端应用构建成B/S 三层体系架构。
应用服务器SR5、SR6也采用对等分区,划分了2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是4个PWR4 1.7GHz CPU,16G内存,各个分区都安装AIX 5L V5.2、HACMP V5通过HBA卡与存储光纤交换机连接。
各分区采用HACMP两两对应构成动态热备结构,部署了WebLogic 8.1、ArcIMS9.1。
OLAP服务器(PC服务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为金土工程一期将要购置的应用服务器。
图中的SR7、SR8为金土工程一期将要购置的应用服务器,型号为IBM P560Q。
存储区:由高性能HDS 9980V磁盘阵列、STK L700e磁带库、Brocade公司SilkWorm 24000高端光纤通道交换机、Bakbone公司的NetVault数据备份软件共同构成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内网数据存储系统,对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备份。
SAN网络存储系统容量为10T。
根据各分区应用对存储容量需求,共将磁盘存储空间划分为16个LUN,并在SAN的网络中部署了一台PC服务器,作为Bakbone NetVault Server数据备份管理软件和SAN 管理软件(HDS SRM软件)的控制台,集中对SAN网络中的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并通过安装在各服务器中的备份软件客户端,实现高效的LAN_Free的自动备份。
数据交换区:由2台高端PC服务器组成数据交换区,两台机器互为备份。
将在金土工程一期购置。
目前,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外网)部署了数台PC服务器,分别运行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登记等应用系统。
国土资源国家级(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系统建设将通过本项目开展建设。
重庆数据备份中心的设备购置、数据迁移及相关的系统集成工作将通过本项目开展实施。
三、应用需求3.1 应用系统和数据量估算3.1.1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根据初步估算,金土一期工程中在数据中心外网上运行的系统和数据库主要包括国土资源许可证配号服务系统、土地供应管理数据库、建设用地查询数据库、预审报盘的查询数据库、信息服务数据库等,其数据量估算如下:表1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数据量汇总表(外网单位:MB)根据以上数据管理及应用系统运行的需求,数据中心必须提供足够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以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
因此,在内、外网需要分别配置相应的磁盘阵列、磁带库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管理、运行与服务。
根据金土工程一期设计在其上运行的系统和数据库情况估算,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每年更新数据量为1TB,考虑未来五年内数据增长和存储的需要,外网存储空间约需5TB可用容量。
因此,考虑到外网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应用需求,同时兼顾到与现有内网存储系统的一致性,需要通过先进、成熟、实用的存储技术组建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存储备份系统。
为满足各个系统的数据集中存储、备份和管理要求,需建立SAN存储区域网络。
SAN存储区域网络主要包括磁盘阵列、SAN交换机、虚拟磁带库和备份软件四大部分。
需要新购置存储备份设备磁盘阵列一台(可用存储容量5TB)、虚拟磁带库一台(可用容量10TB)、SAN交换机两台,组建SAN架构存储局域网,用于外网数据的存储备份。
备份那软件一套,用户外网数据的本地备份与恢复。
磁盘阵列采用中高端设备,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处理性能。
磁盘阵列全冗余设计,保证可靠性达到99.99%。
阵列配置较大的数据缓存,较多的主机端接口,保证足够的处理性能。
并且,磁盘阵列的容量和性能要求有较大的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数据量增长对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的更高要求。
2台SAN交换机,互为冗余备份,任一台出现故障不会对数据存取造成影响。
相应主机连接线路也保持冗余。
SAN交换机应具备较多的端口和较大的整体吞吐量,满足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连接和性能需求。
鉴于数据中心外网数据更新率较高,数据量增长速度很快,且数据安全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将涉及频繁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因而,数据备份采用虚拟磁带库,满足快速备份和恢复的需要。
非压缩的备份空间应在10TB容量。
备份软件可以对所有服务器进行基于网络的数据备份,在一个界面上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根据不同类型服务器的实际情况,综合增量备份、差量备份和全备份组成灵活的备份策略,如每日增量备份、每周全备等,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备份作业,并且支持Oracle等数据库系统的在线备份,无需停止数据库运行,提供更好的业务连续性。
为避免备份作业对局域网带宽的占用,备份软件配置为LAN-FREE备份方式,备份数据流在SAN存储网络中传输。
3.1.2重庆备份中心由于金土工程数据库和部分业务应用系统采用了集中管理和运行的方式,系统及相关设备一旦发生大的故障,就会出现数据严重损失并不可恢复的风险。
按照《初步设计》,金土工程一期将根据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对数据运行的要求,按照国际三级灾备标准开展数据安全备份系统建设。
根据《初步设计》,在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内网管理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其数据量估算如下:表2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量估算(内网)(MB)由上表可见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的数据分为两类: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的数据量大,但这部分数据变化率比较小,同时基础数据包含涉密信息,不允许在网上传输,所以这部分数据采用定期备份到磁带上,然后通过人工搬运到重庆备份中心保存。
业务数据变化频率相对较大,数据量所占比例小,这部分数据需要通过本次建设的远程数据备份系统通过2M带宽的国土资源主干网(IP 网络)在线备份到重庆数据备份中心,当国家级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遭到破坏时,通过重庆数据备份中心将业务数据由国土资源主干网恢复到国家级数据中心(北京)。
3.2 系统部署3.2.1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根据《初步设计》,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外网主要运行的系统有国土资源许可证配号服务、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国土资源部信息服务系统等。
其拓扑结构如图2。
图 2 数据中心外网存储系统拓扑图其中,SR9和SR10分别为IBM P560Q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两台服务器互为备份。
备份服务器1台,为PC服务器。
另外还将接数台PC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两台IBM P560Q服务器和PC服务器均通过其它方式采购,不属于本项目的采购范围,但在该项目实施时,需要对上述软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的系统集成。
3.2.2重庆备份中心对于重庆备份中心建设而言,由于安全及网络因素的制约,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内网)不能与重庆数据备份中心直接连接,只能通过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设备(网闸)与重庆数据备份中心连接,网络为2M的数字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