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40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和吸血虫B.珊瑚虫和绦虫C.海蜇和水母D.涡虫和血吸虫【答案】C【考点】腔肠动物【解析】【解答】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C.海蜇、水母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C符合题意;D.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熟记腔肠动物的儿子要突出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
知识点如下: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常见的有海蜇、水母、海葵、水螅、珊瑚虫等。
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蜗牛B.乌贼C.河蚌D.蚯蚓【答案】D【考点】软体动物【解析】【解答】蜗牛、乌贼、河蚌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故答案为:D【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蜗牛、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据此答题。
3.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B.青蛙C.蝗虫D.蜜蜂【答案】A【考点】环节动物【解析】【解答】A.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A符合题意;B.青蛙是两栖类动物,B不符合题意;CD.蝗虫和蜜蜂是节肢动物,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
如蚯蚓、水蛭、沙蚕等。
据此答题。
4.蝗虫的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A. 有利于飞行B. 防止天敌捕杀C. 支持身体D. 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D【考点】节肢动物【解析】【解答】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故选D.【分析】题考查蝗虫外骨骼的作用,即:保护、支撑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据此答题.5.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B.毛C.外骨骼D.羽毛【答案】C【考点】节肢动物【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辨一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手触摸能够感受到跳动的血管是动脉,中医常通过“切脉”诊断疾病,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静脉血是指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血液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4、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在膀胱中。
5、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6、人体内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质。
7、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条件反射。
8、眼睁开时,位于眼最前面的结构是角膜。
9、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
10、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两端同时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1、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2、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学涂片时,在同一视野中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13、下列有关人体内红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里面没有细胞核B、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C、红细胞具有输送氧的功能D、红细胞里含有一种含镁的蛋白质14、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A、毛细血管B、静脉C、心脏D、动脉1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16、如图所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少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静脉血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的营养物质比a多17、下列有关人体循环系统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B、人只要活着,心脏就会不断跳动,是从不休息的C、通过肺循环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心脏有四个腔室,它们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白细胞,WBC表示红细胞,PLT表示血小板B、体循环能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及代谢废物,肺循环则不能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一定偏低D、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19、人患急性胃肠炎时严重脱水的原因是A、喝进去的水大量随尿排出B、汗液蒸发过多C、病人喝水少D、喝进去的水不能吸收进入血液20、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21、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22、通过泌尿系统等器官产生尿液,排出尿液的途径正确的是A 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B输尿管肾脏尿道膀胱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23、某患者尿检中查出尿液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由此推测其病变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盂24、人体排出尿液的作用是A、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以上都是25、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第6单元第17章动物的行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猴子骑车【答案】C【解析】B.谈虎色变C.蜘蛛结网D.老马识途【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 C D、猴子骑车、老马识途、谈虎色变,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B、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B符合题意。
【点睛】考查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
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C.鹦鹉学舌【答案】D 【解析】B.螳螂捕蝉D.作茧自缚【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蜻蜓点水、螳螂捕蝉、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D不符合题意;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3.公鸡在清晨一定时刻鸣叫,此行为属于()A.社群行为【答案】B【解析】B.节律行为C.防御行为D.攻击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
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公鸡在清晨一定的时刻鸣叫属于昼夜节律行为。
4.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蚂蚁B.黑猩猩C.乌鸦D.蜘蛛【答案】B【解析】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
在A蚂蚁、B黑猩猩、C乌鸦、D蜘蛛四种生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其学习能力最强。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1.考试概况
考试时间:XX月XX日
考试科目:生物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2.考试内容分析
选择题占比:XX%
填空题占比:XX%
___:XX%
2.1 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数量:XX道
平均分:XX分
最高分:XX分
最低分:XX分
难度分布:易、中、难题难度比例分别为X%、X%、X%
错误答案分布:各选项错误率分别为X%、X%、X%、X%
2.2 填空题分析
填空题数量:XX道
平均分:XX分
最高分:XX分
最低分:XX分
2.3 简答题分析
___答题数量:XX道
平均分:XX分
最高分:XX分
最低分:XX分
3.学生表现分析
全班平均分:XX分
优秀学生比例:XX%
良好学生比例:XX%
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学生比例:XX% 4.考试成绩与知识点对应分析
知识点A:平均分XX分,错误率XX%
知识点B:平均分XX分,错误率XX%
知识点C:平均分XX分,错误率XX%
知识点D:平均分XX分,错误率XX%
5.考试建议
鼓励学生多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注重对知识点A、知识点B和知识点C的复习和巩固,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针对___答题,提醒学生在回答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
晰度。
以上为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报告,希望对
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八年级生物试卷分析报告引言本次报告旨在分析八年级生物试卷的试题情况,主要从试题内容、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试卷的综合评价,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试题内容分析本次八年级生物试卷在试题内容的安排上较为全面,覆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1.选择题选择题在试卷中占据了相当比例,主要测试学生对生物常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试题覆盖范围广泛,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选择题,可以有效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填空题填空题则较多涉及对生物术语和定义的理解和应用。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和理解生物学术语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解答题解答题则针对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能力,涉及生物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等方面。
这类试题更加开放,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易程度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相对平衡,既有基础题目,也有较高难度的题目。
1.基础题目试卷中的基础题目主要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难度适中。
这类题目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
2.提高题目试卷中的提高题目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在复杂情境下拓展思维,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综合题目综合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将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这类题目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
评分标准分析试卷的评分标准直接影响学生的得分和成绩。
本次试卷的评分标准合理明确,确保了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选择题评分选择题的评分主要依据学生选项的正确与否。
评分标准明确,对于正确选项给予满分,对于错误选项给予零分。
2.填空题评分填空题的评分主要关注学生的答案准确性和完整性。
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其一一、试卷内容分析(一)试卷命题分析本次试卷的命题依据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试题结构、题量、取材、情景、命题思路等方面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试卷的整体来看,试卷的知识覆盖面较大,考查八年级上册整本书的知识点,试卷的难易度适中,基础知识占主导地位。
1、试题量方面:题量比较适宜,试卷共五大题。
选择题25小题(50分),填空题8小题(16分),连线题2小题(12分),识图作答题1小题(7分),简答题1小题(6分),实验探究题1小题(3分),资料分析题1小题(6分),满分100分。
2.三维目标方面:①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全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为课本中的核心内容;②注重知识理解能力和生物技能的考查;③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试题特点1、贴近生活,关注学生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生物问题。
如第一大题中的第1小题由“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让学生了解柳树可采用哪种方式来进行繁殖。
第10小题让学生了解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的原因是什么。
第18小题考查学生理解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何种疾病。
第二大题第32小题考查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
第三大题第35小题,考查学生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属于何种类。
第五大题简答题由资料中一些中学生对吸烟、喝酒的认识引导学生判断正确与否,并考查学生认识吸烟和酗酒对青少年的健康的危害。
2、关注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从试题来看没有怪题、难题和偏题,难易适中,主要考查生物常识,注重对学生生物文化素养的考查。
如:第一大题的1、3、4、5、7、8、11、12、14、15、17、18、19、22、24、25,第二大题的26、29、31、32,第三大题的34、35题,第四大题和第五大题等都属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常识,不需要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便可以做出答案。
三屯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8年1月29、30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595人,实考人数为591人。
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
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三、考试成绩分析: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就全校平均分来看:政治最高75。
73分;最低69。
29分,校平均是72。
71分:语文最高92。
76分,最低81。
25分,校平均是86.85分;英语最高63.38分,最低47。
81分,校平均是56.24分;数学最高60。
60分,最低36。
36分,校平均是47。
33分;物理最高51。
33分,最低33.90分,校平均是41.97分;历史最高55.88分,最低40.26分,校平均是44。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试卷分析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一、试题分析整体来看生物期末试卷还是保持了原有的结构特色,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并与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要求高度吻合,着眼教材,重视基础,重视能力,加强综合。
(一)聚焦主干内容,突出基础知识本试卷突出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试卷中第1、6、9、11、14、15、26、27、31、32、34题注重基础、覆盖全面,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适量做一些常规题目,就能保证基础部分不会丢分;此外4、5、6、19、21、22、35题除了基础部分的考查外,还有部分的综合,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题干贴近生活,倡导学以致用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
本试卷中的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
试题中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选择题第2题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到的生命现象,以赏心悦目的诗句呈现,不但对生物的知识点进行了考查,还给人美的享受。
再如第5、7、18、28、29、30、35题,这些都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应用广泛,它是农、林、牧、副、渔、医等应用科学的基础。
(三)重视实验探究,突出科学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目前教学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为此,本试卷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对学生着重进行了考查。
如第15题考查的就是基础的科学方法题,而第35题是一道较综合的实验探究题,既对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进行了重点的考查,同时又检测了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出题形式新颖,接近中考,是一道好题。
(四)注重图表结合,突显生物知识本试卷注重对生物学图形、表格的识别和解读,占分比重大。
例如第12题通过简易“进化树”,让学生分析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类动物;再如第17、19题都是典型的图表结合的好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金丰片区半期联考八年级生物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1.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可以避免驼背、脊柱侧弯等毛病,这是因为少儿时期A.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一,弹性小B.骨中无机物超过三分之二,易断裂C.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二,弹性大D.骨中有机物超过三分之一,易变形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是A.韧带B.关节软骨C.关节囊分泌的滑液D.关节腔3.关节软骨的作用是()A.为骨提供营养B.使骨长长C.减少摩擦和震动D.使骨长粗4.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5.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端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这只猪是:()A、老母猪B、幼年猪C、大公猪D、成年猪6.下列叙述,不符合骨骼肌特性的是()A.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每块骨骼肌跨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关节C.骨骼肌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D.任何一块骨骼肌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A.海豚表演顶球B.乌鸦不害怕稻田中的稻草人C.飞蛾扑火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8.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B.学习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狒狒群体内存在比较严格的等级次序,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D.动物的社会行为不需要信息交流9.在探究蚂蚁的行为的活动中,我们用观察法观察每一只蚂蚁的行为时,应该()A.在蚂蚁窝的旁边放一些馒头的碎屑B.在蚂蚁窝旁边放一些新鲜的蔬菜叶C.为蚂蚁提供一个新的生活环境D.不干扰蚂蚁的活动10.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法制教育和管理D.保护森林11.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C.病毒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1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乳酸菌B.肺炎双球菌C.硫细菌D.根瘤菌13.真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叶绿体14.据科学家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痢疾B.肺炎C.艾滋病D.脚癣15.蘑菇的营养方式与下列哪种生物相同?A.肺炎双球菌B.蓝细菌C.烟草花叶病毒D.枯草杆菌16.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有益微生物。
专业领航ZHUANYE LINGHANG教师•TEACHER2021年3月Mar.2021初中生物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改进建议—以某地期中试题为例孙桂销(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摘要:文章以Excel和SPSS为工具,先对试卷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包括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考查范围、命题双向细目表和能力层次;接着对该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该试卷信度效度较高,难度偏低,区分度较好;然后,总结了该试卷的整体特点;最后,结合试卷的结构分析、质量分析和特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评价和教 学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此次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试卷结构分析;试卷质量分析;评价建议;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0-11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08-0097-03一、试卷结构分析(一>题唞分缶该试卷作为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测试卷,在评价性质上属于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及时发现教与学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目的是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试卷共30道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25道,非选择题5道。
表1试卷结构表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1〜252627282930分值25x21x101x101x151x51x10总分50101015510合计100(二)知识点分布及分值计算依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将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分为表 格中的六类。
其中,消化与吸收的知识点占比46%,接近 50%,突显了其重要性,而青春期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在知识考查方面占比较少。
表2知识点分布与分值知识点题号分值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2、36人的生殖4、5、6、7、8、9、2622青春期13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0、18、19、27( 1 )(2)(4)、28(2)、2920消化和吸收11、12、14、15、16、17、20、21、22、23、27 ( 3 )、28 ( 1)、3046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4、254合计100 (三)命题双向细丨1表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上述六类知识点考查的目标层次,以及试卷的命题是否符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生物学课程标准>)m要求,遵循命 题原则编制命题,特编制下列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一)试卷命题分析本次试卷的命题依据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试题结构、题量、取材、情景、命题思路等方面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试卷的整体来看,试卷的知识覆盖面较大,考查八年级上册整本书的知识点,试卷的难易度适中,基础知识占主导地位。
1、试题量方面:题量比较适宜,试卷共两大题。
选择题25小题(50分),非选题(50分)
2、三维目标方面:①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全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为课本中的核心内容;②注重知识理解能力和生物技能的考查;
③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试题特点
1、贴近生活,关注学生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生物问
2、关注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从试题来看没有怪题、难题和偏题,难易适中,主要考查生物常识,注重对学生生物文化素养的考查。
如:第一大题的2、
3、
4、
5、10、11、12、14、15、17、18、19、22、24、25,第二大题的2、5题,不需要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便可以做出答案。
3、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卷关注社会热点,如第一大题的第9小题联系我国在研究转基因技术方面
的新进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第20小题二胎政策的实施,既考查学生人类生殖发育知识的理解,又引导学生应善于关注身边的热点新闻。
第二大题6小题是关于生态农业的知识题,不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理解,而且引申出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的关注,节约能源,这也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标为依据,使学生熟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比较知识的异同,能分析、综合和应用重点的概念、原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注重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识图能力等的培养。
3、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4、注重科技和社会热点的教学这一理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生物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问题。
如环境、人口、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技术、传染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5、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双碓中学: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