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4
甲状腺危象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甲状腺危象是指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严重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快、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衰、休克以及昏迷。
甲状腺危象的病死率较高,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在外科护理学中,对于甲状腺危象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同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 对于高热患者,需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冰袋敷额头、腋下等部位,或者用酒精擦拭身体等。
5.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甲状腺危象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注重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通畅的保持、营养支持的加强、心理支持的提供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同时,也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护理部《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案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护理部门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案例,以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
病例概述:患者李女士,45岁,主诉出现多尿、多食、多汗等3个月。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血液检查显示甲状腺相关指标异常,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护理目标:1.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情绪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护理措施:1.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化:指导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抑制剂,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管理病情相伴的症状:对于患者出现的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症状,应提供安静环境、减少刺激物,规律饮食,避免含咖啡因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3.监测并发症: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肝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倾听并回应患者的情绪表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1.患者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2.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如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
3.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
4.患者情绪状态稳定,焦虑和抑郁明显减轻。
护理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护理部门在该病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与患者密切合作,促进其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
以下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的一般常规:1.定期体温测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体温常常较低。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2.饮食调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饮食应注意控制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以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
此外,应避免食用碘摄入过多的食物,如海鱼、海带等。
3.注意保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感到寒冷。
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衣着足够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环境中。
4.规律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患者的代谢率和体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太极拳等。
5.心理支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常伴随着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等。
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节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6.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定期复查的意识,提醒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7.药物管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护理人员应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解释,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8.注意早期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肌肉骨骼症状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总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科学。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用药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该疾病的了解,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学中的甲状腺疾病护理甲状腺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护理学中,针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甲状腺疾病的护理内容和方法,以及提供一些护理实践的指导。
一、甲状腺疾病的护理内容1. 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包括TSH、T3、T4等指标的监测。
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并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2. 观察和评估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护士应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心率、体温、体重、疼痛和疲劳等。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根据医生的处方,护士应准确给予患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同时,护士还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漏服或错误用药的情况发生。
此外,护士还应协助患者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确保患者的术后护理和恢复顺利进行。
4.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甲状腺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积极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护士还可以开展心理护理活动,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5. 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甲状腺疾病的基本知识、药物的正确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疗的效果。
二、甲状腺疾病的护理方法1. 建立良好的护理计划: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方法。
护理计划应包括定期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内容,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达成共识。
2.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包括合理的空气温度、良好的床位和卫生设施。
甲状腺疾病护理常规手术前1.做好心理护理,多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担忧,稳定其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2.手术体位锻炼:术前2-3天起进行头,颈过伸位的锻炼,以适应手术体位的要求。
3.饮食护理:因病人具有高代谢症候群的表现,应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禁饮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补充足够的水分4.观察药物准备的效果和反应5.基础代谢率测定:患者在清晨,空腹,清醒,完全安静状态下进行,等于(脉压差+脉率)-111。
手术后1.卧位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病人完全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减少头面部充血,既有利于呼吸,又有利于切口内渗出液的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切口渗出及颈部肿胀情况的观察,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以备紧急之用。
3.全麻术后当日不予进食.颈从麻醉术后6小时可进温凉饮食,忌过热及过冷食物,协助病人坐起进食,避免呛咳。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1)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最危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气急,呼吸费力,鼻翼扇动,烦躁,心率加速等,术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发音,呼吸及切口有无渗血等,告知病人不要过频活动颈部或过多说话,不要剧烈咳嗽,呕血。
2)出血: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切口有无渗血,颈部有无肿胀,颈前引流液的量,颜色。
3)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病人发音及有无呛咳,误吸等症状,认真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4)甲亢危象表现未高热(可达40—42度),脉快而弱(120次/分),烦躁,大汗,谵妄,甚至昏迷。
密切观察有无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吸氧,降温。
碘剂,心得安,激素对症护理。
5)甲亢旁腺损伤:观察有无头面部麻木和针刺感,手足抽搐,遵医嘱静脉使用钙剂,检测血钙变化。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甲状腺疾病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测量间隔。
3. 观察患者神志、语言表达和面部表情,警惕呼吸困难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定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 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3. 术后3-5天,患者可逐渐进行颈部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
三、呼吸道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对于咳嗽无力、痰液黏稠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痰液排出。
3.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紧急措施。
四、营养支持1. 术后患者需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2.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
五、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给予关爱、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术后恢复过程,积极配合治疗。
3.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共同关心患者的康复。
六、预防并发症1. 预防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四肢麻木、抽搐等症状,及时补充钙剂。
3. 预防甲状腺危象:术后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 预防切口感染: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甲状腺疾病的护理
定义: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
在哺乳动物它位于颈部甲状
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
位置: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呈薄薄的一层,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
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
甲状腺的解剖生理
甲状腺肿大病因:
1、甲状腺的新生物,包括良性肿瘤如甲状腺乳头状瘤等,及甲状腺恶性肿瘤如甲状腺
滤泡细胞癌等。
2、碘相对增多而又摄入不足所致的散发性甲状腺肿。
3、先天性畸形
4、炎症:急慢性淋巴结炎、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
甲状腺癌病因:
1.碘
2.放射线
3. 生甲状腺物质
4.其他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
5.家族因素
一、甲状腺肿大临床表现:
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表面光滑,
稍硬,压痛,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移动。
部分病
人还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的症状。
二、甲状腺癌临床表现:
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
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
除肿块增长明显外,还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
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及侵犯颈丛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
治疗:
1.手术治疗
2.内分泌治疗
3.放射性核素治疗
4.放射外照射治疗
手术适应症:
1、合并甲状腺癌;
2、巨大甲状腺以甲状腺素治疗效果不佳;
3、似新生物迅速增大者,疑有恶变,接受过敏放射治疗者;
4、有其他多种内分泌瘤者;
5、甲状腺肿导致气管受压者;
6、活检不能确诊者。
术前护理:
•1.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禁烟、酒。
•2.术前三天协助患者锻炼头颈后仰的手术体位,避免术后头痛和呼吸吞咽困难等发生。
•3.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
•4.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术后护理:
•1. 监测生命体征
•2.体位: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
•3.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性质。
•4.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管道堵塞引起血肿压气管。
•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雾化吸入。
•5.6小时后给予少量饮水,无不适,鼓励进食温
•凉水或流质饮食。
•6.预防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
• 1.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应床边备气切包、吸引器等急救设备。
• 2.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暂时性损伤可于3-6个月内恢复,单侧损伤可于6个月内发音好转,双侧损伤则需行气管切开。
• 3.喉上神经损伤:出现音调降低或饮水时呛咳,误咽。
进食时可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给予针刺理疗后可缓解。
• 4.手足抽搐:症状多出现于术后1-3天,应
•限制含磷高的食物,补钙,加服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
抽搐发作时可使用钙剂缓解痉挛。
• 5.甲状腺危象:表现为术后12-36h内出现高热(>39度)、脉搏快而弱(>120次/分)大汗、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泻。
应口服或静滴碘剂,静滴氢化可的松,降温、吸氧,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使用镇静剂强心剂。
•健康教育:
• 1.心理调适,保持身心愉悦,劳逸结合。
• 2.饮食指导:高热量(米饭、面包等)高蛋白(肉类、蛋类、豆类等)高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坚果、花生等质硬食物、含碘高(海带、含碘盐等)、辛辣及补品等活血饮食。
• 2.功能锻炼:卧床期间鼓励病人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切口愈合。
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总、移动颈部时,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
并用V型手势固定颈部切口,预防疼痛。
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少讲话,避免剧烈转动颈部,
•防止诱发伤口出血;伤口愈合拆线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曲、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至少持续三个月。
颈淋巴结清扫术者,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随时注意保持患肢高于健侧,以防肩下垂。
• 3.后续治疗:甲状腺全切者遵嘱服用甲状腺素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按时放疗。
• 4.定期复诊:教会病人自行检查颈部。
•
•功能锻炼示意图:
•①低头和抬头:低头时尽可能下颌贴近胸壁,抬头时头向后仰
•
•转动颈部,左右转动接近90度角
③左右屈颈,耳贴近肩头
出院后随访
•1、根据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自行加或减少药量,需终身服药者应定期返院开药。
•2、术后1-3个月,应复查甲状腺功能及彩超。
•3、发现颈部有肿物应及时就医。